忆在鲁中二团与王凤麟同志共同战斗的经历(中篇)口述/孟英

龙河屯 发表于2017-11-27 16:21:42

四、研制发展地雷 日伪寸步难行

凤麟同志在苏联学过爆破技术。他还会制造和改装电雷。这在当时算是最尖端的技术了。伏击战是就用电发火雷和压发地雷。电雷专炸敌人的汽车,效果特别好。其特点是隐蔽,快速,敌人不易发觉。电雷就是在凤麟同志的直接参与下搞出来的。电雷就是电击火引爆地雷。记得凤麟同志曾用两根电线从电池两极通电击火引爆。以后,在范镇等地就用过这种电雷炸过敌人的汽车。电雷的起爆比导火索要快,主要用于炸敌人的车辆。成功率高。拉火引爆和点燃引爆容易暴露。效果不好。凤麟同志带领工兵班屡屡取得战果,得到了全团上下的称赞和尊敬。战士们都以加入工兵班为荣。以后不久就扩大为工兵排。再往后,炸药多了,各营连都成立了爆破组。那时在我团的行军作战中,工兵从敌方的电线杆上剪电线是工兵班(后为排)的重要任务之一。电线是制作电雷的重要材料。

在实战中凤麟同志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凤麟同志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将火柴点火引爆改为拉火引爆。这是从实战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爆破员在训练中可以熟练地用火柴点火,但在实战中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却不能应用自如。黑夜里用火柴点火,直接就暴露了目标。打起仗来,有风有烟尘也影响点火。另外在枪林弹雨中点火,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凤麟同志根据手榴弹拉弦的原理,反复试验,延长导火索的燃烧时间。使我们团的爆破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个山东的八路军部队也是领先的。 

  在凤麟同志的亲自参与和指导下,部队还制造了不少地雷。地雷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凤麟同志化了很大的心血,把地雷从单一的被动防御的武器,提升改变为对敌作战的强劲法宝。原先,四支队作战没有使用地雷,凤麟同志来后,利用在苏联学到的专业知识,把没有炸响的迫击炮弹给拆了,制作成地雷。地雷作为作战武器,其点火引爆技术是关键。凤麟同志首创了拉火引爆技术,在制造炸药包拉火引爆的同时,把此项技术移植应用到地雷上。使我团在伏击日伪军的作战中增添了新的作战手段,能给予敌人更大的打击。凤麟同志的发明创造,得到了纵队和旅领导的重视和推广,先后举办过多次爆破技术的训练班。由凤麟同志亲自讲解和示范。鲁中各部队和地方民兵骨干派了不少人来参训。凤麟同志还专门为民兵讲解了火药的配制。一硝二炭三硫磺的成分和具体配比。对山东民兵使用地雷消灭敌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之后,地雷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种类上,有电雷、拉雷、绊雷、梅花雷、夹子雷、钉子雷等30多种地雷。从埋雷方法上,有预埋待炸、飞雷等。从使用区域上,从鲁中传到胶东、清河、滨海等各个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各根据地中也是领先的,当之无愧的。

五、开拓炸药来源

爆破技术的应用,是部队的作战能力大为提升。但是爆破是需要大量的炸药来支持的。我们想尽办法来搞炸药,以解决部队的作战需求。这件事我们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摸索,才有了重大的收获。

鲁中地区的淄川、博山一带有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常用炸药炸山,所用的炸药是如前所讲的是工业用胶状炸药。威力大。我们部队中有些干部战士入伍前就是当地的矿工。于是我们利用这一层关系,派人去附近的煤矿去采购炸药。主要是联系矿工,让他们在工作中偷偷将炸药藏在身上带出来,交给我们的同志。当时定的规矩是照价收买。收购的经费是我们团里出的。除了炸药还有雷管、导火索。收购一点就及时送回来。同时也收购子弹、西药等急需的物资。但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部队作战的需要。以至于有时作战需要爆破攻坚没有炸药。如1940年打夏庄时,没有炸药用。在战术安排上就要有调整。可见炸药爆破技术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1940年,中央要求山东部队加强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山东纵队的领导黎玉同志直接交代执行。纵队决定成立胶济大队,交一旅执行。一旅旅长王建安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二团。团里开会研究决定,成立胶济大队。由参谋长于松江担任大队长,三营教导员张慧源任政委。并抽调各营连精明强干干部战士50多人组成。上报旅里和纵队得到批准。又吴瑞林团长和李伯秋政委亲自交代任务。部队出发前我们展开了短期的训练,主要是形势和党的政策,还有敌占区的工作方法和特点,如何隐蔽周旋,如何惩办汉奸,如何与当地党组织联系等等。其中一项具体的任务是招兵,特别是矿工出身的工人。那时对工人的身份特别看重。再者是购买炸药,以保障部队的作战需要。三是建立秘密联络点,保证鲁中与山东其他根据地的联系。7月份,胶济大队从莱芜高庄出发去敌后淄川博山一带的矿区。

几个月下来,胶济大队在于淞江、张慧源的指挥下,成绩显著。招兵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先后向二团输送了三批新兵,每次七八十人,共250多人。其中有一部分矿工。这些新战士后来成为部队的爆破骨干,为部队壮大了力量。收购炸药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满足了部队的需要。联络点的建立也是很成功的。特别是在淄博矿区附近的袁家庄建立了固定的爆炸器材的收购点。那里有我们的人专门负责收购,再由专人运输到鲁中部队。当时淄博矿区有两家公司存有大量的开矿用的炸药。一家叫鲁大,一家叫悦升。我们出来动员矿工偷带外,还派人进入到悦升公司的仓库工作,往外弄炸药。当时日本人控制的很严,所以,搞炸药是十分危险的事,被发现就有杀头的危险。同时,把炸药运回鲁中的距离有上百里,路上被敌人截获的事情也发生过。有一次,押运炸药等物资的同志行至莱芜以东靠近沂水西部边界处,遭敌人袭击,所运的300多斤炸药连同牲口都被敌掳走。护送的同志也牺牲了。

虽然有一些挫折,但是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物资还是源源不断地运抵部队。这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这一点上,于淞江、张慧源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历史会记住他们的功劳的。

除了于淞江、张慧源带领的胶济大队弄到不少炸药外。我们还在博山大池上据点缴获了炸药500斤,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队需要。

在1941年9-10月,日本鬼子对我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实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日军出动了5万兵力,加上2万伪军,对我实行铁壁合围,企图一举消灭我山东党政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纵队和一旅领导要求我们在合围前跳出包围圈,执行“敌进我亦进”的翻边战术,到敌后展开破袭战。

吴瑞林团长率团部和团主力一营三营西进。离开泰安的时候,留下了一个班长。要他在当地组织游击队,配合主力。任务是收集情报,锄奸。他是泰山脚下的当地人。工作开展的非常出色。有一次,他组织了几个人,在泰山上秘密捉了几个游泰山的日本人。转交来团部处理。我们没有杀掉他们。而是通过内线联系当地伪军高层。要敌人用军火来换。敌人没办法,只好答应。具体安排是,敌人出据点向我方佯装进攻,开枪开炮。然后把我方索要的军火放在指定位置,然后我军反击,他们撤退。这一次我们弄了5万发子弹和1500公斤炸药。原先我们想要一些枪支,敌方只愿意给子弹,因为子弹是消耗品,容易对上有交代。我们就要了子弹和炸药。敌方被迫同意。我们估计与我谈判的伪军的后面是日本人,伪军无决策权,只负责出面与我方交涉罢了。一下子搞来这么多急需的武器装备,这下子我们二团可高兴了。通知全团各单位,捉住日本人不许私自处理,更不许杀掉。须上交团里负责统一处理。

而转至胶济铁路附近的我团主力一营三营如法炮制。采取强攻和偷袭的方式,对博山境内的煤矿采取行动。我们活捉了北博山矿的日本矿长和日本会计,同时钻进西河煤矿,把日本的矿长和会计也捉了来。两个矿上只有这几个日本人,都让我们捉到手了。于是派人去通知矿上,让他们转告。我们向北博山矿索要炸药3000公斤,向西河矿索要4000公斤炸药,还有雷管雷管几百个和上千米导火索。作为交换,我们不杀人质,安全放回。如不答应我方条件,立即杀掉。敌人没办法,只好答应我方的条件。具体安排是他们把炸药、雷管、导火索放在指定位置,我方进攻,对方立即撤退。我方取走炸药。如此三次,收到敌方交来的炸药物资,就把那几个日本鬼子给放回去了。

这里插一个相关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前面有车,后面后辙。1943年7月,廖容标司令带着刘锡琨等人在泰山顶上活捉日本在山东的电报局长间本。如法炮制,狮子大开口地要了机枪、炮弹、子弹和药品。间本的官不大,但身份极为重要。他是日本天皇的外甥。此时立即引起日本鬼子的震动。先是派重兵围剿,未果。据说日军侵华畑俊六总司令和冈村宁次都很头疼。只要八路放人,条件就答应。廖容标把间本送到山东军区。军区上报延安此事。延安回电(可能是毛主席的意见),同意山东军区的意见,认罪放人换军火。间本在反战同盟表示认罪。于是伪泰安道尹打着白旗,按廖司令的条件,拉了满满3大车武器、弹药、药品,送到我方指定的地点。我方大赚一笔后,把鬼子间本给放了。气的鬼子冒青烟。

这么短的时间我们二团在敌人大扫荡的情况下,搞到了8500公斤炸药,大大地壮大了我们的军事实力。为我们后来的战斗奠定了物质基础。炸药多了,对于我们完成上级交给的破坏敌人交通线,炸铁路,炸公路的任务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我们能在反扫荡中给敌人以重大打击。由于部队随时要进行远途机动作战,不便携带太多的炸药,只带走了3000公斤。剩下的埋藏起来,以后,慢慢地分次运回鲁中。这批炸药在以后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的反扫荡,鲁中其他部队和根据地都有不同的损失。我们二团在反扫荡的结束后,仍然保持约3000人的兵力,15个连。由于敌后缴获较多,每个连平均有五六挺机关枪。加上大量的炸药,火力比以前加强不少。完成了上级要求的向主力部队转变的任务。二团从此成为鲁中部队的头号主力。值得称赞的是,吴瑞林团长不仅在指挥作战方面才华过人,在搞武器弄装备方面也是硕果累累。那时打仗,一是要消灭敌人,二是要保存自己,三是要有缴获。我们二团作战多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灵活机动的战术。从不干亏本的买卖。这也是二团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从此凤麟同志有了大显身手的资本了。

六、群策群力 爆破战绩卓著

凤麟同志在使用炸药作战上与全体指战员群策群力,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其中有些战例是难以忘怀的。

1940年11月底,为打击敌伪对我根据地的蚕食,我团奉命攻打砥里沟据点。凤麟同志带领各营连干部去观察地形,实地研究作战方案。还与泰山军分区一团团长韩顾三,政委张秉玉商议打援的问题。

砥里沟位于莱芜以东20公里处。是敌人经历的大据点。驻有伪军600余人。事先,团里在吴瑞林团长的指挥下,做了精心的准备。由刘振华所在的二营主攻。攻击是在夜里发动的以三颗信号弹为令。进攻开始前,爆破组先将扎好棉花浸满油的木棍插在鹿砦和木桩墙边,进攻开始时同时点燃,照亮敌方的碉堡,是我军掩护队可以看清敌人所在处,以集中火力封锁敌人的射击孔。然后,爆破组连续爆破鹿砦、围墙。突击队突入寨内。经数小时的战斗,拿下砥里沟据点。战果是毙伤敌人170余名,俘虏420余名。缴获轻机枪6挺,长短枪400余支。同时解救群众2000多人。

1941年1月攻打新泰张家栏子战斗使用了炸药作战。那时火力封锁掩护的战术还不太成熟。爆破员顶了一张大桌子,上面盖上几层厚棉被,敌人的枪弹打不穿。桌腿上安四个轮子,推着到敌人炮楼前,实施爆破。效果不好。轮子在崎岖不平的地形行进很困难,而且特别危险。随时可能被敌人击中。后来还是爆破员冲上去炸的。张家栏子战斗打了一半就撤了。敌情变化是一方面,爆破效果也是重要原因。但却是用炸药直接爆破敌人炮楼。张家栏子我们有一门迫击炮让增援的敌人炮火给炸坏了。

我们在炸药不足的情况下,也想过其他的办法。如1940年12月打新泰单家峪,也是没有炸药。炮楼的门用手榴弹炸开了。于是弄了10斤红辣椒,点着了熏里面的敌人。后来,里面的伪军顶不住了,打死了中队长,举白旗投降了。如果有足够的炸药,炮楼早就拿下来了。可见,炸药爆破战术对二团作战的重要性。

还有1941年秋,旅里命我团收复被敌顽占领的天桥顶。天桥顶是在沂水的王庄以北,是沂蒙山72崮之一。天桥顶地势险要,四面几乎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东面有个斜坡,一条羊肠小道可通上去。而且敌人还做了防范措施。上下出入用绳子软梯。我团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30多个突击组,梯子组,火力组,爆破组。由凤麟同志率三营从东面主攻。这次爆破的准备工作与以往不同。先用弓箭发射火球,然后爆破攻击。所谓弓箭射火球是用棉花包在石头上,再捆在箭杆上,点燃后由自作的弓箭射向山头。这一战法事前经过多次演练。为的是进攻时为我照明,以便掩护火力利于封锁敌人地堡。又可以燃烧地面杂草,形成对敌人的火攻。火力准备也很充分。4挺重机枪,8挺轻机枪,4个掷弹筒。准备了10余架长梯。信号弹发令后,十几个弓箭手同时射出火球箭。立时,山头上火光通明,如同白昼。梯子组立即出击,爆破组紧跟而上,连续爆破。战术衔接出色,技术十分熟练。只用极短的时间就炸毁敌人10余个地堡。毙伤敌人30余名。突击组冲上去解决战斗。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战斗成功的关键是连续爆破。敌人一下子被炸蒙了,顶不住就交枪了。统计战果,毙伤的敌人基本上都是地堡被炸时造成的。剩下的170余名,全部被俘。这次战斗缴获轻重机枪5挺(还有被炸毁的2挺未计),步枪130支,子弹2万发,电台1部。缴获的装备分发到各营连,大家喜笑颜开。

界牌战斗。界牌是个镇子,位于蒙阴、沂水的交界处。驻有伪军一个中队。有140多人。该镇有鹿砦,铁丝网和围墙。四个角各有一个炮楼。中间有个大炮楼。大炮楼有十几米高,四五层。1942年4月,我团攻打这个据点。入夜攻击开始后,我军连续爆破,先炸开鹿砦、铁丝网和围墙,随后把四个角上的炮楼也顺利端了。最后攻打镇中的大炮楼,用了70公斤炸药,硬是没炸开。只炸了一个小洞和一个大裂缝。也炸死震死不少敌人,但剩余的敌人在高层继续顽抗,拒不投降。因为炸药已用光,无法再爆破。天亮后我军无法攻占,只好暂停攻击。后用撤走的方法,引敌出洞,才把这伙敌人消灭掉了。可见,炸药爆破在战斗中对于我军的重要性。战斗结束后,大家去看这个没炸开的炮楼。原来这个炮楼的底座是岩石垒的,两面砖墙中间用厚厚的三合土夯实。特别厚实坚固。难怪用了70公斤炸药还没炸开。之后总结出战斗经验,就是打据点炸大炮楼时,炸药要加量,以确保摧毁之。

菊山战斗也是使用炸药解决敌人的成功战例。当时我军小部队化装成日伪军,一部分化装成老百姓,推着装着炸药的小车,进入菊山村。并迅速靠近敌人炮楼,爆破手以最快的速度点燃炸药包,把敌人的炮楼给端了。敌人还没来得及开一枪就被解决了。击毙敌中队长以下70余名,俘110名。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00余支。此战的胜利,一是靠偷袭,二是靠爆破。我团运用炸药作战的技术水平愈来愈高了。每次作战之前,对爆破手的训练和爆破器材的准备都十分重视。我们逢战必用炸药,技术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攻打茅茨据点也是很成功的战例。那是1941年4月的事。茅茨据点封锁着我伹徕山根据地。对我威胁很大。茅茨据点是在一座大庙里。有三米高,一米厚的围墙,外围还有三米宽、两米深的外壕。有四个炮楼,东北角是日军驻守的大炮楼,有近十米高,五层。另外几个是三米高的炮楼,是伪军驻守。守敌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于淞江具体指挥实施进攻。我军用炸药爆破东北围墙后,向鬼子的大炮楼实施爆破。敌人拼命封锁,我军进行火力支援掩护。有机枪步枪封锁敌人的射击孔,也有投弹手向敌人炮楼顶部掷手榴弹。之后又改变爆破点,由刘厥兰上去爆破,把中心炮楼给炸塌了,日军几乎全部被炸死了,只有一个被炸飞出20多米,重伤后被我活捉了。是上等兵小林。那时捉个获得日本俘虏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小林后来加入了反战同盟。伪军大部反正。这次战斗,我军爆破战术上又有了提高。爆破与火力掩护的结合,爆破与突击的结合战术比张家栏子那会儿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成为我军的一种成熟的战术手段。刘厥兰就是在此战后被评为战斗英雄的。此次战斗,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1具,迫击炮一门,三八步枪18支。伪军因是算为反正,故枪支不算缴获。

二团拔据点作战就是凤麟同志创造的炸药包。那时日本鬼子扫荡后,一般会在重要的地方修炮楼。以此为依托封锁和蚕食我根据地。炮楼有几种。一般是一个中心大炮楼配几个较小的炮楼。大炮楼通常是高8-10米,方方敦敦的,也有圆弧形的。有的三层,有的四五层。砖木结构。炮楼用的都是好砖石。修炮楼用的建筑材料是敌人向当地老百姓强行征派。抓当地百姓修建的。炮楼内的驻军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大据点是日本鬼子一个小队,30多人。配备伪军一个中队或一个大队。少的有二三百人,多的可达六七百人。鬼子或伪军主力驻大炮楼。配备机枪、掷弹筒,有时也配有重机枪。守炮楼的伪军通常武器装备较齐全。在我军的多次打击后,日伪敌军的炮楼也越修越大,越来越坚固。敌人作战通常是在炮楼的顶层,顶层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射界宽,控制范围广。对坚固的大型炮楼,如果我们仍把炸药包放置在炮楼底部引爆,效果不太好。于是凤麟同志与工兵排的战士们研究改进爆破方式,用50公斤-70公斤炸药制成大炸药包,捆在几米长的木梯上,顶在炮楼外墙的中部引爆,这样做的好处是炸点距敌人更近,能使据守炮楼顶部的敌人受到直接的攻击。炸药包引爆后,炮楼顶部的敌人大部分会被炸死或震死,一部分会被震昏,丧失战斗力。乘爆破后敌人火力停顿间隙,我军立即进攻,抵近消灭残敌。这种高挂外爆的战术应用,行之有效,屡战屡胜。创造了二团与众不同的打法。得到了纵队和旅领导的称赞支持和大力推广。

最有代表性的要数1942年1月的铜井战斗了。 沂水的铜井地处沂蒙山的中心。沂河两岸是产粮区,附近还有金矿。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的领导朱瑞、罗荣桓、黎玉、江华亲自召见王建安、吴瑞林,命令拔除此据点。铜井据点是个大据点,有日本鬼子一个小队,30余名,配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掷弹筒2个。另配伪军一个大队加特务和恶霸共约600余人,配备有机枪1挺,长短枪500余支。铜井据点有围墙,敌人还布设了鹿砦,铁丝网。修建了2个大炮楼和15个小炮楼。敌人坚固的工事炮楼,是的攻打起来十分困难。领导们亦很担心。江华同志对吴瑞林说,以前他带领二旅四团攻打过铜井,未能成功。所以要充分考虑困难。

吴瑞林团长回团后,带领营连干部前去侦察地形,制定了作战方案。其中关键的是爆破日军守卫的大炮楼。爆破任务由凤麟同志指挥,他把工兵排每班分成3个组。并派了3个组负责大炮楼。第一爆破组用50公斤炸药绑在7米高的长木梯的顶部。爆破时要把梯子竖立起来,贴在炮楼外墙的上半部引爆。准备时要确保导火索的有效。掩护火力也相当强,那时我们二团共有轻重机枪30多挺。还有掷弹筒十几具。这些武器都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从敌人那里夺来的。准备期间,凤麟同志通知各爆破组,不要吝惜炸药。采取大药包连续引爆。工兵排和各营爆破组都准备了充足的炸药包。挑选了身手灵活受过训练的战士作爆破手。凤麟同志手中有足够的炸药,又有一批多次参战经验的老战士,事先准备充分,所以信心满满。

战斗开始,我们的突击组化装成老百姓,假装来报信儿,骗敌人打开寨门,放下吊桥。突击部队迅速进入据点,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迅速把把长梯架起来,引爆了炸药包。大炮楼当即炸毁,里面的所有的鬼子来不及还手就被送上了西天。大炮楼也变成一堆碎石。跟进的三营按预案迅速展开突击。派出的爆破组对其他炮楼进行连续爆破。十几分钟后,伪军大队长所在的另一个大炮楼也被炸掉了。在凤麟同志指挥下,爆破连续进行。至拂晓前,共炸掉了12个炮楼。还剩下5个。残敌被歼只是时间问题了。 天亮后,我军继续使用炸药爆破攻击,尽管有一些伤亡,但还是把剩余的5个炮楼给炸垮了,守敌被我军全歼。

王建安旅长战前亲临二团指导。二团的作战能力,特别是使用炸药爆破的战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48年夏,王建安见到毛主席时,说到徐向前在晋中战役,把山东部队爆破的经验汇报给主席。主席当即发报给徐向前。告之采取山东爆破技术破敌。我还知道,黎玉同志46年春去延安时,汇报了山东部队采用的爆破技术,克敌制胜,给主席留下深刻印象。不管怎样,毛主席是知道了山东部队使用炸药作战的经验。

后来,李伯秋同志总结作战经验时认为,铜井战斗是二团运用爆破战术以来,比较完整成功的攻坚战斗。在战斗的组织准备和临战指挥上都有新的突破。以爆破为主要手段的攻坚战术有了新的发展,对摧毁有多个炮楼的大型坚固设防的敌据点发挥了威力。二团的攻坚能力和各级指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二团成为既能打游击战又能打运动战,也能打攻坚战的主力野战部队。我觉得李伯秋同志的战评是恰如其分,非常符合事实的。爆破战术的创造和发展,是从我们二团开始的。其后很快就普及推广到鲁中各个部队。爆破战术是在我军缺少火炮的条件下,以弱胜强的斗争中逐步摸索发展成熟起来的。这种战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军进攻火力的不足。在应用上符合我军近战夜战的传统战术方法。也是以战士不拍牺牲,勇敢向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为前提的。以工兵为突击主力的爆破战术是凤麟同志在我们二团创造和发展起来,在吴瑞林同志的指挥下形成的新 战术的。也是山东我军工兵攻坚作战的开山鼻祖。这是我们二团全体指战员的光荣和骄傲。在我军的历史上值得书写的光彩。

浏览:190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