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玉同志身边(文/华楠)

含山 发表于2017-11-28 17:20:15

黎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年了。他的不幸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也使我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老师,每回想起来,都十分怀念,十分悲痛。

我是从1938年起,在他的领导下工作的,并一度做过他的秘书。他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终生堆忘。在此,仅就印象较深的几件事情作个回忆。

像个“妈妈”

抗日战争初期,黎玉同志那时30多岁。他背微驼,留着胡须,慈祥的脸上总是挂着可掬的笑容,他性情温和,可亲可敬,在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青年心目中,他象个“妈妈”。

他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肠,对同志对群众极为关心和爱护。1938年8月,他和张经武同志从延安赴山东抗日前线时,行军路上,经常找干部战士问寒问暖,从拉家常到谈思想,学习情况,从问在抗大学习的心得到问来山东抗日前线的想法。通过交谈,我们对他倍感亲切。每当部队宿营后,他总要去看看大家住的如何,身体怎么样,还亲手为脚上打泡的同志挑泡。在行军途中,他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情况,因为我任宣传大队长,他就经常向我询问老百姓的生活如何,抗战情绪怎样,有什么议论等等。同时,还很注意社会调查,为把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既提要求,又教方法。他要求我们从拉家常入手,尽快熟悉当地语言,沟通和群众的感情,进而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切忌不看对象,空讲道理。他还着重强调,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不要乱闯家门。

他对同志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而且在思想上,政治上严格要求。1939年7月,黎玉同志要我做秘书,我感到很为难。黎玉同志和蔼地对我说:“不会不要紧,慢慢学习,只要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他指着文件包说:“ 别的东西可以丢,这个不能丢,遇到危急情况,首先要把文件销毁,文件比生命还重要。”他还说:“做秘书工作要勤快,特别要注意保守秘密,领导人的活动,议论的问题.看到的文件、电报,绝对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这番教导至今我仍铭记在心。在黎玉同志身边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向他提出随纵队巡视团到部队去作调查的要求.当时他虽只有我一个秘书,工作非常繁忙,但为了培养和锻炼干部,他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1940年春天,他安排我带巡视组到渤海三支队工作。临行前,他深情地对我说:“要从大局着眼,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不仅要注意到基层,还要注意到机关,不仅要注意到军队,还要注意到地方,不仅要注意到我方,还要注意到敌方,不仅注意到政治工作,还要注意到军事工作和群众工作。”遵照他的指示,我们深入到部队和群众中深入调查研究,向各级干部了解情况,有时还到和我们关系密切的土匪部队中了解情况。我们调查回来后,认真作了汇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开展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和如何加强山东纵队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议,得到了黎玉和其他领导同志的赞扬和鼓励。

黎玉同志不仅有慈母般的心肠,还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对同志豁达宽容,特别对犯过错误的同志,从不歧视,主动找他们谈话,指出所犯错误的症结,因势利导,耐心教育。对个别屡犯错误的同志,更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做工作,促使其丢掉包袱,轻装前进。1939年底,我随黎玉同志到胶东视察工作时,一位老地下党员同他交谈以后,非常钦佩地说:黎政委真像个“老妈妈”,什么人都能谈得来,什么意见都听得进去。

外号“李逵”

在做黎玉同志的秘书期间,我们同住一个房,同睡一个炕。睡前,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历史故事或他自己的一些经历,我也经常向他问些有趣的问题。一天晚上,我们刚躺在炕上,我就挑开了话题,“黎政委,大家都说您像个‘老妈妈’,您不会发脾气吧?”

“那要看对谁!”黎玉同志说:“ 对敌人,我不仅有脾气,有时火气还很大呐。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做地下党工作,经常和特务、地主、恶霸作坚决的斗争,那时,工人、农民和同志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李逵’。”

“李逵?”我不解其意地问。他便讲述了这个绰号的由来。黎玉村庄里的豪绅、地主,奸淫掠夺,无恶不作,乡亲们敢怒不敢言。年仅十七、八岁的黎玉竟第一个站起来,像初生的牛犊,天不怕,地不怕,同他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越是大伙不敢惹的土豪、地主,他越是要碰一碰。他的行为给大伙撑了腰,壮了胆。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纷纷起来打土豪、斗地主,而且声势越来越大。从此,黎玉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李逵”这个响亮的绰号也由此而得,并很快传遍十里八乡。

黎玉同志讲完这个故事之后,特别讲到了革命的生死观。他说:  “闹革命,就得天不怕、地不怕。革命就不能怕死,怕死就不要革命。”他曾乐观地说道:“ 我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我不知死过多少次了。”他还说:“把个人的生死丢到一边,头脑就清醒了,再苦,再紧张,也能够泰然处之。”这些话不仅充分地体现出了他为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充分体现了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品德。在严酷的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多次被敌人包围,每次都能从容镇静地指挥部队转危为安。

五湖四海

“只有团结各方面的人,才能做好革命工作,才能取得作战的胜利。”这是黎玉同志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他做好工作的座右铭。他每次开会作报告,同干部谈话,几乎处处事事都离不开讲团结。他识大体,顾大局,能够尊重和团结各方面的同志。他虽是位知识分子干部,但对张经武、王建安、许世友等红军干部和工农干部都很尊重,有事总是和他们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再作决定,从不自作主张。黎玉同志虽然是山西人,但和山东的干部、战士、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山东工作的同志,都称他“老山东”。

在山东纵队的建设中,黎玉同志始终把团结放在首位,下大力气狠抓了各类干部的团结。即:红军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团结;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的团结;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团结;军从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团结;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的团结。此外,他还经常对部队进行官兵团结和军民团结的教育。从而,使山东纵队这支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的部队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黎玉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党工作的革命精神,他那为人师表、团结同志、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永远是我们的楷模。(ocr校对:黄克勇)

浏览:244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村言村雨
    村言村雨
  • moon123321
    moon123321
  • 从无到有
    从无到有
  • 来宁
    来宁
  • 天长日久
    天长日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