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黎玉同志(文/鲍奇辰)

含山 发表于2017-11-28 17:36:16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黎玉同志与世长辞了。我曾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4年多,十分敬佩这位老首长,我为他的逝世流下了热泪。现仅就我接触的几件事写出来,略表怀念之情。

我认识黎玉同志,是在1938年的6月。那时,我正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一天,队部通知我:中央组织部派人来找我谈话。我到了队部,见到一位山西口音的同志。我们亲切地握手之后,他爽快地提出,山东需要干部,问我愿不愿意回山东工作?等我表示了同意后,他又向我介绍了一些山东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他走后,我才知道他是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同志,专门来延安挑选干部的。初次见面,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平易近人,对山东的情况很熟悉。

8月份,黎玉同志向中央要的干部巳陆续抽调出来,共160余人,除极少数红军干部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外,绝大多数都是抗大、陕北公学、随营学校毕业的学员。

21日,我们这支队伍,在张经武、黎玉同志率领下从延安开赴山东,途经我的家乡临清县时,便派我进城了解情况。我受命之后,立即过河,找到了在吉占鳌部任教导的一位老朋友。他是共产党员,我说明来意后,他又找了我中学时代的几个同学,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临清的许多政治情况。天黑之后,我返回河西宿营地,立即向张经武、黎玉同志作了汇报。从这件事上充分说明,黎玉同志是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的。

1939年冬天,黎玉同志率领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机关的一批干部到胶东检查工作,派我带一个组到十五团。当时,十五团住在黄县、蓬莱南部山区。从掖县、招远交界处到十五团,要通过游击区,需部队护送。为此,黎玉同志责成一支去东海的部队,带我们前去。可是,这支部队的领导人事先未曾通知我们出发的时间和会合地点。一天,天还未亮,部队派来一名通讯员在我们住的院外大喊:“我们的部队已经出发了,营首长要我通知你们赶快跟进。”我们闻讯后急忙起床,立即赶路,按照他们行进中设置的路标追赶。大约走了近30里,路标不见了,也没人和我们联络。我们到庄里问了问群众,他们说从未见到部队。我们只好继续向前走,来到了招远县道托村的西山坡。向下一看,村边、场院里坐满了部队。大家都很高兴,恨不得一步迈到。可是,经过观察发现这支部队不象找们的人。为防止意外,我们便顺着小河向西南走。这时,山下的人都往山上跑。我叫住了一位老乡问怎么回事,他告诉我们:伪军天刚亮就进入道托。我们一行10人,牵着两匹马,只有几支短枪,根本无法作战,就赶忙向西南转移,寻找成立不久的第三军区。又走了约30里,第三军区找到了,可是和黎玉同志失掉了联系。一周左右,敌人“扫荡”过去了,我们回到五支队队部。黎玉同志见到我们异常高兴。原来,我们和他失去联系后,他非常着急,一面派人寻找我们的去向,一面严肃地追查了那支部队的责任。黎玉同志对干部的关心爱护,使我很受感动。十年动乱期间,黎玉同志和我们都受到冲击,互相间没有来往。1975年,我调回北京工作。一天,我和王文轩去看黎玉同志。他既不讲自己近10年的遭遇,也不谈1948年所受的不白之冤,而是急切地询问我们和山东纵队的一些老同志的情况,流露了他对老同志们的深切怀念和关心。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和黎玉同志的接触增多了。有一次,我们谈起抗战时期发生的“肃托”,山东纵队错捕错杀了一些好同志,至今尚未平反时,黎玉同志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错了,就应该纠正。”事后,他带着病找到当年山东纵队的一些同志,商量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在他生前未能如愿,但黎玉同志的心是尽到了。

黎玉同志对党的忠诚和他那高尚的品质,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ocr校对:黄克勇)

浏览:127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xndw
    xndw
  • 天长日久
    天长日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