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的基本问题(黎玉/1943.10)

含山 发表于2017-11-28 18:57:55

先说抗战以来的群众工作,即已有6年的历史,然而我们的同志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不断的犯错误和重复错误,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主要是由于许多同志,特别是一般党的和群众工作的领导同志,还缺乏一整套领导群众运动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或者说,他们还没有认真的去研究党和上级所屡次指示给我们的一些方针和方法。为了继续开展与深入群众工作,为了彻底转变群众工作,为了确实树立基本群众的优势,特提出群众工作中几个基本问题,希望同志们研究讨论。

(一)群众观念问题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党员侵犯群众的利益,许多党员不接近群众,不做群众工作,甚至连负责群众工作的干部,也表现出不安心群众工作。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句话,群众观念不强。群众观念不强的人,必然会变成官僚主义者,群众观念不强的机关,也必然会变成为官僚主义的机关。几年来我们更常常发现不关心群众疾苦的有之(如见群众受灾不积极救济,见群众冬天穿破单裤、吃糠或断了炊,也不发生同情心);对群众强迫命令打骂者有之(如所谓三句好话,不如一声小舅子,三声小舅子不如一条马鞭子,凡是各种动员,以强迫命令的手段制服群众去做);在生产工作上与民争利者有之(如穿着军衣在集上卖辣椒,甚至卖膏药,或自己包办合作社,以营利眼光妨害群众利益);政府、军队、机关团体随便劳役群众者有之(如胶东支差运粮,其人力价值大过粮价四倍之多,一个庄在4个月内缝衣1582件,做袜子5330双,洗旧衣4007件,缝背包240个,抬担架1758抬,路程70里,以及机关转移时,要群众在10里以外搬家具);轻视工人者有之(如各地都忽视吸收工人干部参加党委);轻视群众和讨厌肮脏者有之(如我们高级党校学员某同志,出去实习群众工作时,不让群众在自己的白被单上坐一坐。胶东地方党的下层组织,有的以为群众不识字,即不能吸收入党);贪污浪费,实质上并吞群众的剩余劳动,从各方增加群众的负担者有之;把自己看作是群众的“父母官”,看作是群众的上司者有之;为少数有组织的群众的利益,侵犯多数无组织群众的利益,形成群众中的分裂与对立,将斗争的果实处理不公,而由几个村干部私自霸占,代替了旧贪污者有之。以上这些虽然是有关一个党员的修养和品质,但基本上还是由于群众观念不强。以群众观念不强的尺度来仔细检查一下,我们还可以在更普遍的范围内,发现更多的怪现象。这要求我们全党和全体同志,必须深加警惕,绝对不要以为上面都是些个别的、不足轻重的现象。

究竟什么是群众观念呢?这是党与非党群众的关系问题,是革命力量的源泉问题,也是马列主义最基本的问题。每一个党员,必须随时随地深刻地懂得,共产党是群众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群众中最先进的、最有觉悟的、最有组织的一部分,同各种各样的敌人长期进行大大小小的斗争,不但要积极的站在群众面前,而且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最密切的联系。否则,党就不可能保持最生动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具备着不可战胜的力量。诚如联共党史结束语第六条所说“工人阶级党,如果和群众没有广泛的联系,如果不经常巩固这些联系,如果不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要求,如果没有不仅去教导群众,而且去向群众学习的决心,那么,它就不能成为真正群众的党,有能力领导千百万工人阶级群众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党。”因此,党员群众观念的强弱,又直接反映着党的战斗力的强弱,经常注意巩固与提高党员的群众观念,是我党自有史以来最基本的党的建设方针之一.我们现在来谈一谈党的导师们关于群众观念问题的提示,是非常有意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有名的《共产党宣言》中,曾最后的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不但是马、恩群众观念最集中的表现,而且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求得最后彻底解放的基本道路,何况又很肯定的说,“我们必须随时随地要依靠基本群众”呢?同志们也许认为,那不过是将近百年前的“古话”,现在似乎都觉得,就是自己做不到,实际上是自己教条主义作怪,我们再来看看列宁是怎样的教训我们。大家不用怎样费力查找别的文件,在你们天天所读的整风文件之一——联共党史结束语第六条里面,即有列宁所说的 ——“与广大劳动群众,首先是与无产者群众,但同样也与非无产的群众一一联系、接近,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与他们融成一片。”我们的情况怎样呢?我们不是有很多同志,首先自己就不爱劳动,甚至讨厌劳动群众,避开劳动群众吗?不是以强迫命令代替联系群众吗?不是以站在群众头上,代替“与群众融成一片”吗?这些指示大家经常看,也经常听人讲,但就是不去实行,说起来还是自己的教条主义作怪!你们再来看看斯大林同志是怎样的教训我们?大家也用不着去翻斯大林选集,同样是在结束语第六条里面,斯大林同志说:“只要布尔什维克是保持着与广大民众的联系,那他们就是不可被战胜的——这可以说是一个定律。反之,布尔什维克只要一脱离群众,一失掉自己与群众的联系,一染上官僚主义的毛病,那他们就会丧失任何力量,而变成空架子。”我们的同志不是常常称自己为“布尔什维克”吗?自己是不是懂得了这条定律,并且要照着这条定律行事呢?我以为差得很远!同志们也许认为斯大林同志是外国人,他是住在莫斯科,那些话是对苏联共产党员说的。好吧,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教育我们大家吧,还是再仔细的读一读他在2月1日报告——反宗派主义里面说:“我们的同志,必须懂得一条真理,共产党员和党外人士的比例,无论何时都是占少数。假定100人中有一个共产党员,全中国4万万5千万人中,就有450万共产党员,即使达到这样大的数目,共产党员也还只是占1%,99%都是非党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与非党员合作呢?对于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及可能与我们合作的人,我们只有和他合作的义务,绝无排斥他们的权利,一部分党员却不懂得这个真理,对于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人却看不起他,甚至排斥他,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只是我们一部分同志自己造出来的宗派主义思想在那里作怪。”这是何等一针见血,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诲啊!

所有以上这些指示,都应无例外的被党和全体同志所身体力行。对一切群众观念不强的同志来说,更应当把这些指示当做严峻的法律。我们过去在党与群众的关系上,同样也是群众工作上,所表现出的一切错误倾向,都是由于不懂得以上的宝贵指示,或者说是忽视了以上的指示!一切染有官僚主义毛病的同志们,是时候了,猛醒吧!彻底转变吧!全党和全体同志们,牢牢记住党中央在今年七七宣言上的号召:“要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的爱护群众!”要记住党中央没有任何时候、任何指示忘了群众的任务。只要你是共产党员,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不要忘了群众,而且要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才是有了群众观念。

(二)组织群众的基本原则问题

本来这个问题刘少奇同志在《论组织群众的基本原则》一文中,已非常深刻、非常系统的给以解决了,但是我们一些同志,同样粗枝大叶的不去注,因此,还有必要重新提出来谈一谈,并引起同志们去研究刘少奇同志那篇文章的注意。

第一,为什么我们必须在群众的自动性上去组织群众呢?因为“民众是人群,是有思想、有要求、能动的人群,民众不是木头或机器。如果从组织群众者这方面来说,究竟怎样才能掌握群众的自动性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群众的自动性并不是空的,而是与群众的切身要求密切联系着的。懂得了这一点,还不能将群众的自动性变成为我们组织群众的根据,我们应抓住群众的迫切要求,再加上耐心的说服,有力的鼓动,把群众的自动性提高一步,也可以说是经过我们的说服动员后,变成为一种力量,这时才有组织群众的可能,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将组织群众与宣传动员群众联系起来。我们的同志真正懂得这一点的并不多,往往是把组织群众的工作与宣传鼓动群众的工作脱节,也就是与启发群众自动性的工作脱节,于是以自己要组织群众的决心,直接代替了群众是否需要组织的意志。其次,当群众由无组织变为有组织以后,不管这个组织的人数有多少,必须一开始就发扬民主,尊重群众的意见。而民主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这个团体里面的会员当本团体的家,使他们选举自己的领袖,民主的讨论本团体的工作计划,公平的评判本团体的成绩和缺点,每一个群众的行动(即便是开会也好),必须在群众自愿和直接要求的基础上来进行,预防群众团体里面的“特权人物”,以及站在群众头顶上的“上司们”,不许实行任何的包办代替。然而我们的同志从过去到现在,不是在包办代替的活动上大显能手吗?许多团体干部不开代表会就产生了,不经过群众选举就有了会长、主任,处理斗争果实也不经群众讨论就私自分配了。这种情况下,群众不但毫无自动性,而组织就等于空架子。再其次,只要是群众认为与自己有利,自己愿意干的事情,任何人不能从旁干涉。违法了,政府只能干预其违法的部分或依法办理。群众团体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并不是隶属于政府的。对于群众左的行动和左的错误,我们共产党也无权命令群众,只能通过自己党员,对群众进行说服,根据群众的经验去纠正群众的错误。然而我们的同志,不是直到现在还保存着党民不分的工作方式吗?政府不是曾企图以咱车散一的威胁来纠正群众的过左吗?最后,群众的自动性与群众的纪律性是一致的,也是不能分开的。只强调群众的自动性,忽视其纪律性,那等于否定群众的组织,只强调纪律,又忽视其自动性,那也等于把群众团体改变成官僚主义的衙门。我们主张尊重群众的自动性,不等于提倡个人主义的散漫,而是要求在有组织,有纪律的态度下,把大家的自动性集中成为一个强大的力量。我们主张群众组织要有一定的限度的纪律,也不等于提倡那些“群众上司”们的惩办态度,而是要求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把大家的纪律性表现在行动的一致上。然而我们的同志,过去却忽视群众团体的纪律,是必须依靠群众的自觉才能建立起来的,动不动就“斗他一下”,随便用“斗争会”,随便处罚会员,甚至随便开除会员,都是非常错误的。

第二,为什么我们必须在群众的要求上去组织群众呢?因为群众是有要求的人群,群众的要求,是组织群众的目标与目的,离开民众自己的要求,就不能组织民众,民众是为了达到他们的一定的共同要求才组织起来的。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掌握群众的要求呢?首先,我们应很清楚的懂得各个不同群众团体的性质,并根据各团体的性质来规定各团体的建设方针和行动方针,而各团体的性质,又是“由各个组织的主要纲领来规定”,坚决为了贯彻各团体的主要要求纲领而斗争,坚决保持各团体本来的性质,是一个群众组织能否兴旺、能否巩固的关键。然而我们的同志,却长期的忽视了对各团体性质的考查,长期对各种不同的群众组织,隔鞋搔痒的弹着清一色的老调。因此,自联合大会后至1942年5月以前这一时期,我们各团体都是越来离群众的要求越远,各团体的会员数量也越来越少。反之,近一年来,农会为农民的减租减息与增加生产而斗争,工会为工人的增加工资改善待遇而斗争,妇女则抓紧开展纺织事业,于是整个群运的形势以及根据地的气象也大大的好转起来了。其次,我们必须懂得:“在各种民众组织中,经济组织是最主要的民众组织。所以要组织真正广大的民众,必须注意在群众的各种经济要求上去组织他们……因为经济要求是民众自己最直接、最容易感觉得到的要求。”当我们在经济要求上组织群众时,必须注意启发群众的政治自觉,使群众的经济要求尽可能与政治目的密切联系起来。在可能的情形下,我们也可以用一定的政治口号去组织群众,但这只能组织群众的少数或一部分,而且必须立即注意与群众的经济要求联系起来,否则不可能成为持久的群众性的运动,因为“民众的政治要求,经济要求与文化要求是有区别的,但这些要求又不可分离的联络在一起。”然而我们的同志并不是都懂得这一点的,过去曾长期的喊“抗日救国”、“战争动员”,结果群众听厌倦了,连喊的人也厌倦了。近年来转变到注意改善群众生活,可是又有不少同志却不注意把群众的经济要求与政治要求联系起来,忽视在改善生活的运动中,联系到改造下层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在我们同志的主观上,将群众一连串不可分割的要求,硬要划分成为经济要求的阶段、政治要求的阶段、武装要求的阶段以及文化要求的阶段,都是不合事实的。再其次,我们必须懂得“群众的要求,是可以启发与提高的”,不应“把群众的要求,永远限制在落后的狭小范围以内”。群众的要求,可以从经济的到政治的、武装的,从临时的到永久的,从部分的到全体的,从地方的到全国性的,而且可以从没有一定的要求到有一定的要求。如滨海武委会,正是快要麦收的时候,派一个同志到赣榆的边缘区去发展联防,一开始抓住群众怕偷麦子的要求,于是提出看麦,接着又提出“一人看不如大伙看”,看着群众真的行动起来了,又提出“一庄看不如各庄联合看”,于是真的开始建立起了联防,同样是在看麦这个口号下又提出藏麦,由藏麦又转变到“不资敌”,直至由“不资敌”又转变到“武装反对抢麦”,因此发动了群众,开展了边缘区的群众性游击战,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总之,我们应当掌握住群众要求的联系与发展,使群众运动也是联系与发展的。这不只是从字面上来区别群众要求的性质和程度,而且是我们指导整个群众运动的客观法则。不容否认,我们的一般同志,甚至各级党委,是很少留心与研究这些问题的,常常是走一步算一步,不顾运动的今天与明天,不考察群众要求的各个侧面。再其次,我们必须懂得,尽管群众的要求是头绪多端的,非常复杂的,但都有其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即有远有近,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有主要有次要,有部分有全体。为了把群众从无组织引导到有组织,又必须从群众眼前的和身边的要求着手,即抓住群众最急迫、最重要、最主要并最有共同性的要求,否则不可能使群众有组织的团结在我们周围。去年鲁中在沂南动员民兵时,一个女同志对妇女宣传:“叫你家的年青的参加民兵,打鬼子保家乡,多光荣。”群众总是不以为然。这个同志后来改变了宣传的内容:“大娘,庄里成立起民兵,经常有人来找,鬼子来了也不发慌,也来得及把过冬的衣服、棉花套子、鞋底、麻线都搬到山沟去,这样多好。”当时大多数的妇女都同意这种说法,并答应动员自己的男人、儿子参加民兵。因为那个庄在1941年大“扫荡”时,连小孩的尿布都被敌人踢蹬的净光。可见,我们要想抓住群众最迫切的日常要求,又必须依靠有深入的调查研究。

第三,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组织群众呢?因为“民众并不是一样的人,而是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性别、地域、阶层和觉悟程度等……。民众内部的复杂性(再加上外部政治环境的复杂性),规定民众组织方式的复杂性。”这也是必然的。即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又必须向着统一联合的方向发展,不采取这种多样的方式,固然不能组织群众的大多数,可是不在必要时实行统一联合,又不能充分发挥群众有组织的力量。我们还必须懂得,尽管群众组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工、农、青、妇和文化界的组织,都是基本的、主要的,尽管各种组织应当是统一联合的,而又必须在自愿的、平等的原则下,先由各部分、各地区做起,然后达到总的统一联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志的思想也同样是没有真正的打通,直到现在,各地还是死守着几种基本组织,不敢大胆的在广大群众进入基本组织以前,采取过渡的或者不拘形式的各种组织(如妇女的家庭劳动互助,农民的生产互助,青年的各种文娱组织,以及各种改善生活的斗争委员会……)去联系广大群众,直到分别把他们引渡到各种基本组织里来。一个时期,各团体却斤斤计较于争论划分会员的范围,或互相编制会员,这真是多么劳而无功的举动呢?1940年的联合大会,总算做了一些统一联合的工作,然而是由上而下的形式统一了,没有由下而上的、由部分到全体、由地方到全省的统一作基础。所以这个统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统一行动的作用,反而使一些干部未经必要的下层锻炼,即过早的调到上层机关来了,不但助长了机关主义的风气,而且闹了一些无原则的宗派纠纷。实际上,这种形式的统一,又无形中趋向于分散,也可以说是被取消了(然而并没有公开的经过群众)。由于没有慎重严肃的处理群众运动的统一,结果必然造成本身的纷乱。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三)群众行动(斗争)问题

一般的讲,群众行动即是群众为解决自己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各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的要求与总的要求而斗争的表现,同时亦是锻炼群众、调动群众、提高群众成为革命力量的最好测验和演习。只有群众真正行动起来了,才能成为为革命而斗争的力量,才能成为有组织的群众力量。但行动不是简单容易的问题,而是一种艺术,其成功与失败,是与团结了群众或失掉了群众有重大关系的。

在目前,我们应如何去组织与指导群众的行动呢?以下几个原则是必须注意的。

第一,在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迫切要求而斗争的自觉,已发展成为决心,并且成为多数时,才有发动群众行动的条件。必须懂得,从有最迫切的要求,到有贯彻这些要求的决心,是有相当距离的。我们同志的任务,就在于用一切的办法来缩短这个距离,并且不应只是看见几个先进分子有了决心,就认为条件成熟,必须在行动开始前的集合场上,团聚着多数的群众,越多越好,能将动摇不定的分子都吸引过来了则更好。过去“立三路线”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点,所以犯了严重的盲动冒险主义的错误,真是害了党,害了同志,也害了群众。同志们也许认为今天的环境和过去(即战前)不同,似乎没有必要的去遵守这条原则。这是不对的。大家应当回想一下,为什么在我们的减租减息、增资运动中,有明减暗不减、明增暗不增的现象呢?为什么我们的同志实行监督分场,有的佃户又将减了的租子偷偷的送还给地主呢?这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封建统治太厉害,群众落后,应当检讨当我们发动群众进行减租斗争时,是否注意提高群众对减租要求的自觉,是否把这种自觉又推动成为决心,并且这种决心是否带着群众性的形势。总之,我们在领导上是否犯了主观主义。尽管环境上有秘密与公开、有非法与合法的不同,领导群众斗争中的主观主义,则是任何时候也不应该有的。

第二,发动群众是为了胜利,只有为了配合总的行动任务时,才不惜个别的失败。因为只有一开始就取得了胜利(那怕是很小的胜利),方能有效的兴奋群众,集合群众,才能主动的为进一步作打算。究竟怎样才能致胜呢?联系的方面很多、很复杂,但最主要的,乃是在于正确的估计敌我力量的对比,善于组织与集中自己的力量,善于选择与打击对方的弱点。在这个问题上,失败的最多和最严重的,仍然是“立三路线”的“全国总暴动”政策(举例略),说起来很复杂,也不必多说它。至于我们这一年来所领导的群众斗争,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然而还不能说我们的同志已经都善于估计敌我的力量,并善于组织自己的力量。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为什么这一年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我们同志包办代替的现象特别严重呢?这不能只简单的说是我们的同志性急,不相信群众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不了解斗争是阶级矛盾的运动与发展,是阶级的双方为了本身的利益而实行力量的比赛。我们指导群众斗争的任务,就在于正确分析双方的力量、决心及斗争经验,双方主客观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党的领导、八路军的抗日民主政府、群众团体,都是基本群众有利的条件),作为我们策略指导的基础,以便发扬我们有利的方面,减少与克服不利的方面,避开对方有利的方面,专攻对方不利的方面。究竟我们的同志是否曾这样注意过,以至曾经这样做过呢?可惜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领导了一年多的群众斗争,在这次会议上却没有一个地方有系统的汇报过这类的材料、提供过这类的经验。

第三,行动前,要有充分的、细心的准备。究竟要准备些什么呢?首先是考查群众的呼声和最迫切的要求,考查群众的情绪。其次是制造斗争纲领、口号(但须分别行动前的宣传鼓动口号以及直接行动的口号)、斗争计划。再其次,求得根据斗争的具体情形,民主的成立斗争委员会(如减租斗争委员会,增资斗争委员会,反贪污或反恶霸斗争委员会……)。这是组织自己的队伍,团结多数群众到斗争中来的最好办法,并且斗争委员会要成为真正的行动指挥部,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分工,特别是谁负责指挥、宣传、联络,谁负责代表(但须经群众选举)进行谈判,再其次,要在群众中充分讨论斗争纲领要求,口号的每一字句,尽可能变成群众自己的纲领、自己的要求、自己的口号,而且是群众自己的语气,并应在群众中民主的通过。最后,就在于选择有利的时机。过去在一般的同志当中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充分的准备,就是胜利的捷报。”抗战以来,即不常听着说,就是这几年来,斗争进行得这样热闹,也没有听见有人提过。实际上,忽视斗争的准备工作,是我们很普遍的毛病。也许同志们以为我们总算胜利了,然而我们是摘下了不少的、不成熟的果子啊。

第四,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斗争对象、不同的群众,实行不同的策略指导(即不同的组织形式、斗争方式,不同的口号)。尽管规定策略的条件异常复杂,但我们必须把握住一般的规定策略的出发点,即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其次,应懂得今天的策略要求是,一面发挥群众起来斗争,以削弱封建势力,一面又联合地主一致抗日。由于很多同志不懂得这一点,所以犯了许多违犯政策的左的错误。再其次,我们必须学会一套策略指导的方法。(1)由于今天的地主封建势力是有它的两面性的,即一方面专要抗日保家,有限度的赞助与参加民族革命,另方面则主张加强封建制度,赞成保守,甚至反动(即同情与参加反共、反人民),因此我们应采取革命的两面政策,实行一打一拉,拉中有打,打中有拉的办法,以削弱其封建反动的方面,联合其抗日团结的方面。为了正确的运用这个方法,又要求我们必须具体的懂得地主对抗日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等政策,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态度。(2)要学会应用有理、有利、有节的办法。有理,就是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有利,就是要善于打击对方整个利益体系中的要害,同时便于达到解决群众的问题;有节,就是要注意由打到拉的转变。不要把打变成了消灭。“理”不足时,要善于钻空子,找根据。“利”不足时,要善于扩大宣传我之有理与对方无理的地方,以创造有利。“节”之主动固然在我,但必须不受对方的欺骗,错过时机。(3)学会软硬兼施的办法。有时硬中有软,这就是斗理,有时硬中又有硬,这就是斗力嘛,有时软中有硬,这就是斗法。

第五,行动起来了,就必须坚决、灵活、整齐,尽量发挥群众的威力。首先要告诉群众不怕对方任何的威胁欺骗,并随时揭发对方的一切谣言,注意经常保持群众坚决紧张的情绪。其次,要在民主的、自觉的基础上,维持群众的纪律,竭力避免暴露弱点,防止对方借口反击,尤其要防止对方的走狗混进群众内面来进行破坏。再其次,代表与对方谈判时,代表要善于表达群众的意志和决心,群众要注意及时的配合与声援。

第六,斗争胜利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教育群众,以提高群众的觉悟,并提出新的任务、新的努力方向,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行动本来就是具体的教育群众最有力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总结,是会减低行动的教育意义的。一般的说,我们应抓住下面的内容教育群众:(1)指明我们胜利的成果和意义。(2)指明我们胜利的原因,并特别注意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3)指明对方失败的原因,以警惕自己。(4)在群众面前,表扬行动中最积极,最坚决、最勇敢的分子,注意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群众领袖。(5)检讨行动中的缺点错误及其原因。(6)联系起来考查会员并发展新会员,洗刷个别投机分子,破坏分子。(7)联系起来考查党员与发展新党员。(8)关于改善生活方面,如果胜利只是部分的,应提出继续争取实现政府的全部规定,如已全部实现,则应提出发展生产竞赛,以及参加民兵、学习文化等新的任务。不容否认的,大部分地区在一年多的群众斗争中都忽视了上面那些工作,有头无尾。在领导上,不会把行动与日常的其他工作(如教育、组织、生产)联系起来,做这一样就不愿做那一样,斗争时一切都是斗争,斗争完了就无事可做。从去年麦季减租到今年麦季减租,整整一年,各地都忽视了发展生产的任务,某些地区(如滨海)忽视了斗争中与斗争胜利后发展组织的任务,全山东各团体总的组织数量虽不算少,但农会的组织都是不多的。

第七,斗争的果实必须大公无私的处理分配,特别是农村集体性的斗争,如反贪污、算账、反恶霸、公山、公地等斗争胜利所获得的果实是大家的,不是属于任何一个人的。这些公款公山绝不能由少数人或领导斗争的人分配,应当是将这种公物交还全村人民的公产,作为兴办公益事项,或留下作“义仓”或救济贫苦,或作抗日经费,要征求大多数意见通过。我们有不少村庄干部由于农民的自私性,由于民主不够发展,亦由于干部宗派观点、政治上短见,往往没有公平处理,形成少数人独吞果实,致使群众高涨的情绪忽然低落,这是领导斗争必须纠正的。必须大公无私的、民主的处理集体性的斗争果实,才能真正团结群众。

第八,任何一个斗争都不是死板的,应注意斗争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有很多方面,首先是由小的斗争,到大的斗争,由分散的斗争到联合的斗争。其次,由经济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或由政治斗争深入到经济斗争,由和平的斗争到武装的斗争(今天主要是对民族敌人)。再其次,斗争亦可以由不正确的或没有胜利希望的,转到正确的和完全胜利的,由微弱的到强有力的。总之,斗争的形式与方式是变化的、多种多样的,只要阶级不消灭,斗争是不会停止的。然而我们应具体考查斗争的条件,正确掌握党的政策,灵活采取斗争的方式,不是像我们的某些地区一样,把斗争看成教条,甚至以迷信的态度对待斗争,主观的硬制造斗争,找斗争,都是非常不正确的。斗争最大的忌讳,就是主观主义对斗争的儿戏与玩弄,因为这种斗争如果是在非法的条件下,就等于拿革命的力量给敌人送礼,就是在今天合法的条件下也等于拿着党的政治影响开玩笑。有的同志说,“只要能在斗争中发动了群众就是对的”,我以为这正是对上面所指出的错误倾向的鼓励,或者说上面的错误,正是在这种奖励下发生的。这些同志忽视了群众可以在党的正确路线下发动起来,也可以在党的不正确的号召下发动起来,甚至可以在反动的欺骗下暂时发动起来,如果我们不问是非黑白,“只要能在斗争中发动群众就是好的”,那必然会弄到不堪设想的地步。

(四)群众教育问题

一般说,我们的党报和一切公开的出版物,都是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同时也是各团体教育群众的方针和材料,然而群众团体还应有自己单独的宣教工作。严格的说起来,群众教育问题必须弄清楚以下几点:

第一,为什么群众教育问题是整个群众工作中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呢?因为群众是复杂的,不同于党,他们的觉悟程度、思想和行动,都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有赖于经常的、系统的教育工作,以便不断的提高群众觉悟与求得一致。刘少奇同志说:“在民众运动中有三个基本问题,即组织问题、行动问题(或斗争问题)、宣传教育问题。而这三件事情,又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要使民众的行动成为自觉、有组织的行动,要在民众的行动中、斗争中去组织民众,教育民众。”这就是告诉我们,宣传教育工作,常常是组织和行动的先行步骤,同时我们又应在组织和行动中去进行教育,是群众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有些干部,常常不了解这一点,常常不肯亲自下手随时注意这一工作,甚至有的把本团体的会员教育工作,推给另外的机关团体(如政府的文教部门和文协)去负责。这不但不了解组织、行动、教育这三者的密切联系,而且不了解“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毛泽东同志反党八股报告)。由于对教育工作的忽视,曾长期使群众工作的水平,特别是我们干部的水平,得不到必要的提高,使工作多了很多不应有的损失。

第二,教育些什么呢?基本上是进行阶级教育,以提高基本群众的阶级觉悟。不但要将党今后总的任务、方针、政策向群众反复的进行教育,而且应将党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更远大的要求毫不隐瞒的告诉群众,以提高群众对将来更合理的社会的热望,更密切对我党的信赖。在我们日常对群众的宣传工作中,则应学习列宁的榜样,“当在某一个工厂爆发罢工时,斗争协会——它是经过自己小组参加者而熟悉企业里的情形——立刻就以印发传单、印发社会主义的宣言来响应。在这些传单里,曾揭露厂主剥削虐待工人的事实,曾解释工人应如何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曾写着工人们的要求。这些传单,把关于资本主义机体上的腐烂症疾,关于工人们的穷困生活,关于工人们异常困苦的每日由12小时至24小时的劳动,关于工人们的毫无权利、地位等真实情况揭露无余。同时在这些传单里,又提出相当的政治要求。"(见联共党史及整风文件宣传指南)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深入的调查研究,要以群众的切身痛苦及压在群众头上最不合理的剥削关系来教育群众,要抓住群众最迫切的经济要求,又要联系到群众的政治要求,要说明与如何减轻目前群众的痛苦,又要启示群众对将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追求。大家可能都读过联共党史,最低限度也都读过整风文件,是否曾引起你们来注意过这些问题呢?你们是否学会了这样做或决心这样做呢?在目前说来,我们教育群众的内容应当是十大政策,而十大政策里面,目前又要着重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反对国民党的特务政策,暴露国民党蒋介石等反动派残酷的镇压、剥削、压榨人民,对抗战消极的种种真象,以激发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同时加紧宣传我党的主张,宣传毛泽东同志的言论和思想,宣传我党我军抗战的伟大功劳,宣传中国的将来,即如何向着更高级的、更合理的、以苏联为榜样的社会发展,以启发群众新的思想、新的觉悟及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热望。这就是目前群众工作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也是目前为了克服困难及为战后作准备的重要工作。

第三,用什么态度去进行宣教工作呢?首先,我们应一方面以“诲人不倦”的态度教育群众,另方面又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向群众学习。学习些什么呢?学习群众的劳动习惯、生产知识、实际朴素的精神以及群众的语言等。其次,要群众化,反对党八股,反对不看对象、无的放矢,反对从国际到村庄的瞎吹。总之,不要“学驴叫"(这是沂蒙垛庄的群众给我们工作人员的批评),要学习毛泽东同志“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作风,切实执行毛泽东同志要我们“学习语言" 的指示,“学习各种语言,特别是人民的语言,即要用功学习人民的语言,特别是工农兵群众的”,语言以“从群众中来,再回群众中去”的精神去宣传教育群众。要切实遵守季米特洛夫同志所提出的这条布尔塞维克的法律。“当你写东西、作演说的时候,无论何时,总要注意使每个普通工人都懂得,都相信你的号召,都决心跟着你走。应当时刻注意你究竟为什么人写东西,向什么人说话。"

第四,通过什么方式来实行教育呢?一般说来,不外口头和文字两种。但我们应多做口头的宣传教育,就是文字的,也应当多通过口头的宣传教育而求得普遍化。关于口头方面,又应多用座谈会、漫谈会、街头闲谈以及必要时的群众大会等办法,冷天应利用晒太阳、热天则多利用乘凉的时间多接近群众,多在日常的接触中去进行教育。关于文字方面,则应多通过报纸、小册子、刊物,特别是多通过冬学及识字班来进行教育。一般说,我们在这个工作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还没有作出成套的经验。今后各团体在这方面要特别努力,党委也必须特别注意帮助各团体克服困难,政府则应帮助各团体解决因开大会、办训练班所必须开支的经费和粮食。

第五,今后群众教育工作中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关于群众工作干部教育问题。群众干部应教育些什么呢?首先应加强思想意识的教育,也就是加强整风学习。由于群众干部的分散活动,流动性大,严格的学习制度比较困难,因此助长了某些同志不爱学习的弱点,更加显得群众干部思想意识的相对落后。这必须引起全党和全体同志的注意,特别是党委,必须更多的、经常的注意帮助群众干部学习,而群众干部本身,则应决心把提高工作与提高自己密切联系起来,特别注意发扬自己对学习的自动性、坚持性。其次,要加强全体群众工作干部劳动观点和群众观念的教育。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群众工作干部是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一般的都缺乏生产知识,劳动观念不强,甚至有的鄙视劳动,部分的干部虽然曾经参加过劳动,但因脱离生产已久,对劳动观念也在日益淡薄。问题还不在于是否在形式上爱劳动不爱劳动,最主要的是在于劳动观念不强或不愿劳动的人,决不会具体深刻的懂得群众的痛苦,也决不会能密切的联系群众,实际上必然会变成站在群众上面的官僚。加强干部的劳动观念,不但为了改造这些干部的思想意识,而正是为了发动群众,联系群众,实际指导今后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再其次,各团体的业务知识还很缺乏,加强干部的业务教育,特别是有关群众工作的基本理论、政策、策略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应将教育工作与培养群众领袖的任务密切联系起来,特别对新从斗争中涌现出的一批干部,更应特别加强教育,在政治上、思想上以至业务上,都能适当的提高。目前和今后,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非常迫切的需要这样的群众领袖,首先需要区村级以至县级真正有威信的群众领袖。

(五)坚持根据地复杂的群众任务

许多群众工作干部容易迷失方向,或者做完了一件事,就觉得无事可做,对别人的事,则表示与己无关,放之任之。这不但是观念上的问题(主要是宗派、本位、怕多负责任),而且不了解党的一切决议都必须经过群众去实现,群众团体必须将党对当时当地所决定的中心任务,经过群众路线实行普遍深入的动员,变成为××的任务。这就是告诉我们,××团体不应关起门来进行所谓群众工作,更不是为群众工作而群众工作,而是为了实现党的决议,为了党的利益,也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来进行群众工作。必须了解,少数群众工作干部的怕麻烦,或只做这一样,不管那一样,这决不是群众利益的反映,恰恰相反,是在不自觉的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是在一面发动群众,又一面拉着群众后退,自然这是非常错误的。根据地的群众任务,无论从群众本身或从群众各方面的联系上说,都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与巩固的联系。发展与巩固,并不是两个可以截然分开的阶段。说发展就不巩固,说巩固就不发展,都是不对的,两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在目前,发展的任务大体上是过去了,主要是巩固。但目前大量发展新地区,并继续发展空白区、薄弱区,仍是很重要的。

第二,从实际出发,在有必要和成为群众直接要求的情形下,应大胆的领导各种复杂的群众斗争,如反奸、反特务、(麻田、绥德例)反恶霸、反贪污、反黑地、救灾济贫,在边缘区则发动反维持、反资敌、反封锁、反蚕食、反特务。如果说到工农青妇的斗争内容与斗争对象,又各有不同。例如,工人主要是增资及改善日常的待遇,生活改善后,主要是和睦主雇关系,增加生产,但各业的工人,又有各业不同的要求和斗争方式。至于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工人,又应有根本不同的阶级立场。农民在减租或减息后,主要是发展生产。青年主要是教育和学习,同时反对敌人的奴化教育,反对法西斯的反动思想,以及反封建、反迷信落后。妇女则主要是开展纺织,同时进行反对最黑暗的封建压迫。尽管工、农、青、妇的要求与反对的方向不一样,但对敌斗争又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应非常细心的去掌握这些同与不同的地方,才能谈得上群众运动与群众斗争。

第三,注意健全群众团体的领导机构,又须注意扩大好的成分,以便充分掌握全村的群众优势。特别要注意发扬民主,争取最有能力和最有信仰的分子到领导机关来。

第四,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群众运动又必须与群众的生产相结合,因为在新民主主义的根据地内,生产也是战斗。

第五,不但各团体本身要加强教育,而且要配合文化事业,大大的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

第六,武装群众,是群众运动的最高要求与最高的斗争形式。动员会员参加民兵,以至参加主力、地方武装,都是各团体随时都不能忽视的任务。

第七,配合军事胜利,开展新地区。在一定情形下,到一定季节的拥军、劳军运动,“扫荡”时的战争动员等。

第八,配合政权的民主改造村政,讨论公民权,建立公民小组及村代表会,配合整理财政,配合土地陈报,配合征粮等。

第九,扩大党的组织,发展新党员,特别是发展经过斗争考验的成分最好的工农分子入党,更加密切党与基本群众的关系。

第十,不同地区,不同团体,又各有不同的任务。

以上只是就一般的情形而言,实际上,根据地的群众任务还很多,更复杂。但我们必须有明确一致的思想,以贯穿着那些多端的任务,即是说,群众团体必须在党一元化的领导下,坚决为完成党的一切决议而奋斗!

(选自黎玉同志1943年10月在分局群工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ocr校对/申苹儿)

浏览:2024次

评论回复
  • 王建興

    2017-12-01 17:17:59 王建興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党员侵犯群众的利益,许多党员不接近群众,不做群众工作,甚至连负责群众工作的干部,也表现出不安心群众工作。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句话,群众观念不强。群众观念不强的人,必然会变成官僚主义者,群众观念不强的机关,也必然会变成为官僚主义的机关。

  • 王建興

    2017-12-01 17:17:12 王建興

    究竟什么是群众观念呢?这是党与非党群众的关系问题,是革命力量的源泉问题.

最新来访
  • moon123321
    moon123321
  • 王建興
    王建興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