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元笃,男,汉族,生于1922年11月,籍贯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封家庄。1938年1月1日,在时任封家庄党支部书记的(由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黎玉亲自发展,赵杰为入党介绍人,)父亲封虞臣的带领下参加了我党组织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加入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四支队二中队,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小八路。当时,被安排给山东省委负责人洪涛当通讯员。后编入独立营。1941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军区所属山东纵队,历任战士、通信员、排长、干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部署,执行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的命令,随所在部队开赴东北战场,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之后参加过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平津战役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纵机要科长。
1950年随40军作为第一批抗美援朝参战部队赶赴朝鲜。经过3年多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威风。在抗美援朝期间获两枚金日成勋章,1954年随部队回到祖国。
回国后,组织上为提高干部文化水平,安排他到武汉参加中南军区速成中学学习。一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派到北京香山公安军司令部机要处任处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58年初,任公安军速成中学副政委。
1958年年末,当全国人民正享受着和平生活时,西北数省发生叛乱。经主动请战,调到大西北甘肃省会兰州,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甘肃省总队,任总队副政委、监委书记。在甘南、青海藏区叛乱份子队伍逼近兰州时,带队平叛,成功阻止叛匪进犯兰州。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多次远赴边防巡视,组织武警部队配合野战军战斗。取得中印边界反击战胜利。并频繁巡视和下连蹲点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中阿(阿富汗)边防要地马鬃山等要害地区和边防哨所。
他深深地情系老百姓。1960年代,在当政协、人大代表时,上书报告甘肃武威受灾情况严重,存在饿死人现象,吁请救济,却被当时甘肃省委主要领导视为对大跃进唱反调,受到不公正待遇。只是由于部队老首长的保护,才免于脱军装、下放劳改,仅被划为右倾。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他奉命率领部队进驻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军事管制。在此期间多次遭围攻,却始终坚持军队纪律,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甚至唾沫吐到脸上都保持克制,对人民群众进行说服教育,保证了局势的平稳,圆满的完成了军管任务。1967年,当宁夏回族自治区局面恶化,发生大规模死伤性武斗时,临危受命,连夜带车队赶往银川。据随行参谋回忆,一路造反派机枪扫射,当车队到达军管会驻地,下车才发现嘎斯车篷布上满是机枪弹眼。平定银川武斗后,甘肃庆阳又爆发严重武斗,被兰州军区任命为驻甘肃庆阳地区军事管制领导组长。在制止群众武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站在武斗两派枪口的中线,手持毛主席语录,冒着枪林弹雨向群众喊话,做宣传教育工作,控制了当地动乱局势,受到兰州军区表彰。文革中,他还率部赶赴青海,成功解救被造反派堵截的一列客车和一千余名乘客。
1968年,被任命为中共甘肃庆阳地区委员会书记、庆阳地区革委会主任、庆阳军分区政委(行政十一级)。1975年到解放军军政大学学习一年后,1976年调任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军分区政委。
1979年,因常年的无我付出,身体健康恶化,曾于康乐山中休克,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离职休养,享受副军职待遇。为了不给组织增加麻烦,他回到山东老家后住进了67军淄博周村干休所的副师级住房。1984年10月4日因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封元笃的一生,凝结“笃忠”二字,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朴实,低谦。但充满着我们民族正义、善良、踏实、勤恳的美德以及共产党人情系老百姓执着、坚韧、顽强的精神,这是留给我们后人巨大的精神财富。
封齐生、封海生、封百红根据老同志回忆及相关文件整理
20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