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西郊战斗结束后,我第18师奉命留驻长春以南地区,配合各独立师担负围困长春之敌的任务;第16、17师和纵队直属部、分队,撤至伊通、吉林地区,开展军事大练兵。针对当时东北的形势,东北军区明确规定了我第6纵队以大规模的攻坚战和运动战为训练重点。此次练兵的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时间长(从6月20日起至8月15日结束,历时五十五天之久)。二是贯彻了“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指导思想,练兵的目的十分明确。三是这次练兵是在开展新式整军运动之后进行的,部队的阶级觉悟高,在“立功复仇”、“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鼓舞下,全体指战员深感任务之光荣,练兵热情空前高涨。四是坚持了群众路线的练兵方法,较好地发扬了军事民主。五是靠近吉林练兵,利用那里坚固高大的楼房、转盘街及敌人留下的钢筋水泥工事、地堡群,实地进行了对大城市攻坚的战术演练,收效颇大。在这次练兵中,我纵四千余名干部和骨干得到了轮训,各级指挥员进一步学习了“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等战术原则,因而组织指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战士对“三三制”队形、利用地形地物、疏散跃进的动作也更加熟练。初步学会了攻坚战,特别是较好地解决了前沿突破问题。运动战中对三种情况下的三种打法更加熟练了。第18师位于长春外围,一面练兵,一面配合各独立师围城。通过近两个月的刻苦训练,部队的攻坚作战能力和战术、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普遍提高,各职人员都能熟练地掌握手中的武器。六○炮在500米射击命中率为95%;重机枪在200米移动射击亦可命中49%;步枪在100米对射击孔的射击命中率为34%;打1米环靶命中率为80%;战士们普遍学会了爆破,东北军区首长号召,要把攻坚部队变成“爆破军”的任务基本完成。全团98%步兵都学会了炸药包的捆扎、敌火下运送、引爆等全过程的方法,每一位士兵都掌握了爆破技术。
吉长以南地区休整,是解放战争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休整,对部队军政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面参加战略决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