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下干部接管福建永安地区纪实(文/任曰淼 胡为新)

htrr 发表于2018-01-08 11:21:30

一、时代背景

1949年新华社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发表前后,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相继胜利结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进入夺取全国性胜利的新阶段,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令下,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迅 速集结长江以北,准备随时渡江作战。为了解放战争的需要,党中央决定从全国老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对广大新区进行接管工作。

1949年2月,华东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从山东各地抽调了两万多名干部随军南下。山东渤海地区四个地委抽调了50 余名干部,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由周贯五任支队长,刘格平任政委。

1949年2月14日华东局渤海区党委,向第三地委发出通知,对南下干部调动、组织、南下日期、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规定,第三地委遵照上级通知规定把已抽调的10多名干部 组成“三 支队第三大队”,由刘博泉任大队长,王乐三任政委。当时抽调南下干部原则上从地委、县委、区委党政各级领导班子一分为二,一套留下,一套南下。南下的组成南下干部大队(地委)、中队(县委)、班(区委),准备南下后成为地、县、区的党、政、军、群、民、财、建、教等整套领导班子。大队、中队的队长分别担任地、县的专员、县长 ;大队、中队的政委、指导员分别担任地委书记、县委书记。

山东渤海地区四个地委抽调的五千多名干部,组建四个大队,其中一、二、四三个大队,奉命南下浙江省。第三大队1000多人,除齐东、高青、益寿三个中队34人进入上海开展接管工作一个多月后奉命继续南下福建外,其余中队以及地委渤海区党委机关,全部留在上海。

二、继续南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第三大队5月初过江,过江后驻无锡丹阳一带待命。5月27日上海解放,三大队中的广饶、长山两个县(中队)的干部奉命进入上海,分别接管了上海市的大场、真如两个郊区;三大队的高青、齐东、益寿(与广饶县部分干部组成)三个县的南下干部在上海解放前即按照华东局的通知,另组建一个大队,由任曰淼任大队长(原齐东县长),胡为新任政委(原齐东县委书记后调南下三地委任秘书长)。这个大队组建后,归华东财办领导。5月27、28日任、胡奉命率领高青县全部、齐东、益寿两县第一梯队共100多人,先后分两批,乘汽车和火车,从江苏丹阳和无锡开往上海。到上海后编入“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不管部”,作为军代表,对一些一时弄不清归属部门的经济单位进行接管,待弄清后即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当接管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上又决定将任胡所率领的三个中队340名南下干部,继续随军南下福建。命令下达后,部分干部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这时,大队领导积极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动员大家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事实证明,这批干部觉悟是高的,经得起革命的考验,做到了党指向那里,就战斗在哪里,一切听从党安排,愉快地接受进军福建的光荣任务。同时,组织上还决定,胡为新同志继续留在上海,负责组建带领华东南下服务团南下福建;任曰淼同志回到苏州组建七大队南下福建。就这样,大队长与政委一分为二,各带领一批干部分两路南下福建。

继续南下福建的山东南下干部,还有华东财办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进总队第三大队和七大队抽调山东商专干部、学员140人,其中102人由于求真带队到苏州,64人编入七大队,38人编入“直属大队”,另有38人由副校长陈先带领从上海直接调入福建,分配到银行系统。从第四大队抽调四个中队570人,组建筹粮干部大队,由大队长王大川、教导员李华村(原益寿县委宣传部长)带队到苏州,其中华东工商干校60人,编入七大队20人,分配省直、漳(州)、厦(门)40人;

山东调干80人,编入七大队20人,60人分配到华北南下干部组建的六个大队。

华东交通专科学校280人,山东粮政干校141人,山东卫生干校10人,组建干部大队由王大川、李华村带领随十兵团支前入闽,在完成支前任务后,多数留部队,少数分配地方。

另外,华东局调给七大队一个医务所八人;

1949年6月,方毅同志从山东省调回福建时,带领山东财政金融南下领导干部50余人,分配到省直财政金融部门。

以上合计:1949年山东随军南下福建干部共有1108人。

三、建七大队

由于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党中央决定提前进军福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命令第十兵团,于1949年7月向福建进军。6月19日以张鼎丞为省书记的中共福建省委在苏州成立。随后,省委组建“南下干部纵队”,统领华北华东南下干部随军入闽,及时进行接管工作。南下福建干部大体来自三个方面,部分是华北太行、太岳南下干部4000多人;一部分是华东山东南下干部1000多人;一部分是华东南下服务团2000多人。福建省旧建制为八个专员公署,华北南下干部组建六个大队,负责接管一至六专署,即建瓯、南平、福安、闽侯、晋江、龙溪;山东南下干部组建第七大队,负责接管第七专署(永安),第八专署(龙岩)由闽粤赣边区纵队负责接管。

七大队干部来源:一部分是山东渤海的齐东、高青、益寿三个县的南下干部,齐东120人,高青120人,益寿100人,共340人,这是主体;一部分是山东省立商业专科学校的干部、学员64人、华东财办从山东调干20人、华东工商干校20人;还有从华东局调来一个医务所八人。总共452人。

大队建制:大队部设组织、宣传、供给三个股,由郭芳芝、刘正平、王维镇分任股长,郭锡九任医务所长。大队部工作人员,加上通讯班、炊事班、医务所组成直属中队,由迟维泅任队长,韩明华任指导员。另辖二个中队:一中队(齐东、益寿县),中队长张荣祥,指导员阮守法;二中队(商专、调干、工商干校),中队长刘辉益,指导员黄志昌。

四、带服务团

为解决进军福建干部的不足,福建省委经中央批准,在上海招收大专院校学生和社会知识青年组成“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张鼎丞任团长,陈辛仁、伍洪祥任副团长。并从华东、华北南下干部中抽调一批县主干担任服务团的领导骨干,负责组织带领南下服务团随军入闽。

6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在上海宣告成立。6月21日,由上海市学联主持,在天蟾舞台召开动员大会,张鼎丞、粟裕作动员报告,到会有300多所大中院校8800多人。至6月22日报名人数已达6600余人,经登报录取,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共2500余人(包括南下带队干部和后勤人员)。

6月25日集中,经过一段学习培训,7月19日离开上海,踏上进军福建的新征程。 

南下服务团下辖四个大队、21个中队。胡为新同志所率领的南下干部负责带领第四大队、五个中队。四大队政委谢镇军,胡为新任副政委兼大队长,王战为参谋长,郭克勇任政治处主任,张桓东、岳光杰、王鹤亭、孙兴国等同志都到各中队担任领导工作。原益寿县长朱贞彦、组织部长符春三以及李建华、贾元兹等十七八名干部,分别调入进军福建的“南下干部纵队”供应处和组织部,朱贞彦任供应处副处长。

这些同志到福州后,除少数留省委机关外,大部分都回到原来中队。顾爱华调团省委。李华村调部队支前,从上海带领一批南下干部到苏州随十兵团支前入闽,后调厦门警备区任政治部主任。

五、进军福建

1949年年七八月间,7000多名南下干部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头戴军帽军徽、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迈着坚实的步伐,在“南纵”统一指挥下,肩负历史重任,冒着酷暑,翻山越岭,浩浩荡荡,向福建挺进。

七大队的南下干部,进军福建兵分三路。一路由大队长任曰淼率领的三个中队300多人,于7月13日从苏州徒步行军至嘉兴,16日从嘉兴乘火车至17日抵达浙江江山车站,又步行至淤头镇休整15天 ,8月5日从淤头镇出发,开始长途跋涉,翻越闽浙交界海拔1600多米的仙霞岭进入福建境内,经闽北的浦城、建阳、建瓯到达南平,从南平乘轮船于9月9日抵达福州,大队部住东郊东岳庙附近,各中队住在鼓山前、后屿一带农村。一路由政委胡为新同志率领100多名南下干部带领华东南下服务团第四大队,于7月19日从上海乘火车经杭州至江西上饶,徒步行至与福建交界的江西省铅山县城休整,8月24日又开始步行军,26日登上闽赣交界主峰黄岗山海拔2100百米的武夷山分水关,27日进入福建第一座县城崇安县,9月6日离开崇安继续行军,途经建阳、建瓯到达南平,从南平乘轮船于9月20日抵达福州。胡为新同志率部,在顺利完成带领南下服务团的任务后,回到先期到达的七大队住地,与任曰淼同志会合,大队长与政委又合二为一,共同带领七大队干部,准备接管永安。第三 路是40多名因病无法跟随大队行军的留守队员,由李好荣带领,住苏州十兵团留守处休养。于7月24日乘船从苏州到嘉兴,改乘火车至江西上饶,驻铅山县石溪镇休整待命。这时,七大队又有20多名病号从淤头到石溪加入留守行例。9月5日,由石溪乘全封闭货车,翻越武夷山分水关,到达福建省的崇安县城,9月19日离开崇安乘汽车经建阳建瓯到达南平,10月2日乘轮船抵达福州,住乌山路道山观休整,10月23日赴东郊七大队住地报到归队。至此,七大队三路南下干部全部汇集福州待命。

六、福州待命

当时因地区所在地永安尚未解放,所以七大队暂住福州待命,为时三个月。这时七大队的建制有所变化,由原来的三个中队变为五个中队,除直属中队和二中队中队长、指导员未变外,高青中队队长张恒东,指导员岳光杰;齐东中队队长王鹤亭,指导员郭克勇;益寿中队队长张荣祥,指导员孙兴国。在待命期间,省委决定从七大队抽调部分干部组成工作组到福州郊区协助开展农村工作,主要是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反霸、借粮等,整个工作持续三月,工作结束后均返回七大队。

与此同时,省委三次调用七大队的干部:

(一)从山东商专抽调30人到福州郊区和闽侯县借粮,这些同志以后都未再回七大队,有的留省,有的被分配到永安、南平、建阳、 晋江等地粮食部门。

(二)齐东、高青有20多名干部抽调参加筹建“福建革大”,这些同志在革大结束后,有的于1950年3月回到永安地 区分配工作;有的分配到其他地区。

(三)从山东调干和山东商专的干部中调出 20名,正式分配到省直各厅局工作。至此,二中队的山东商专、工商干校、山东调干大部分已被调走,到永安去的只有40余人。人员减少了,但是七大队的基本骨架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以齐高寿为主力的七大队,进军永安接管永安地区的南下干部仍有300多人。

七、接管永安

1950年1月2日,七大队奉命从东郊迁往南门外的加洋进行整编,准备开赴永安地区进行接管工作。为解决接管永安干部之不足,省委决定从十兵 团的二十八、二 十九和三十一军各抽调二三十名团、营、连级干部,参加永安地专及各县机构组建。在加洋,由任曰淼、胡为新所率领的七大队南下干部与王敬群所率领的部队转业干部以及林志群所率领地下党、游击队干部三方会师。接管永安地区干部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组建一个以南下干部为主体的“三结合、三位一体” 接管班子,条件已经具备。1月13日上午,省委书记张鼎丞到加洋主持召开大会,宣布永安地委专署及各县的领导班子组成名单。并在会上发表了讲话,要求新组建的永安地专及各县领导班子,加强团结,克服困难,遵照党中央有关接管新区的指示精神,努力做好接管工作。王敬群、林志群、任曰淼分别代表军转干部、地方干部和南下干部讲了话,表示要在省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七大队全体干部、部队转业干部、地下党干部、南下服务团共500多人。

会上宣布的永安地委、专署及各县主要领导干部名单,

据回忆是:地委:书  记  王敬群(部队)

副书记  左丰美(地方)

组织部长 胡为新(南下)

宣传部长 周超南(南下)

专署:专  员 林志群(地方)

副专员 任曰淼(南下)

各县:

永安:书  记 郭克勇(南下)

县  长 邢芳亭(部队)

宁化:书  记 孙民夫(部队)

县  长 张桓东(南下)

明溪:书  记 肖  亭(部队)

县  长 王  战(南下)

三元:书  记 王建政(部队)

县  长 吉乐山(部队)

大田:书  记 张保生(部队)

副书记 孙兴国(南下)

县  长 蒋荣德(地方)

宁洋:书  记 张其俭(部队)

县  长 林云祥(地方)

清流:书  记 朱卜横(部队)

县  长 卢素贫(部队)

德化:书  记 路湘云(部队)

县  长 毛  票(地方)

1950年1月13日晚,七大队所属各中队乘轮船从福州出发,沿闽江逆水而上,14日抵达南平,从南平开始步行军,向永安进发。19日行至沙县,因三元、永安尚未解放,在沙县住了九天。这期间,七大队与林志群同志领导的闽西北游击队部分指战员举行联欢,并召开大会由林志群同志向七大队干部和军队转业干部介绍了永安地区的情况。同时,在沙县师范学校吸收30多名学生参加工作。七大队在沙县又进行了最后一次整编,宣布每个人的去向,确定各县县委部长、县府科长及各区区长、区委书记和一般干部。在县区主干中,有部队转业干部和地方干部,但山东渤海南下干部占相当大的比例。沙县整编后,以接管为单位建立中队,由新任县长、县委书记带队,原中队建制不复存在。

山东南下福建干部1108人,分配到省直机关及全省各地与留部队734人, 到永安地区367人,其中:永安地委、专署116人,永安县74人, 大田县54人,宁化县50人,明溪县19人,三元县15人,清流县5人,宁洋县6人,德化县6人,去向回忆不起来的尚有22人。齐东、益寿、高青三县南下干部重点接管永安、大田、宁化三县。

1月28日夜,我二十九军八十七师部,以大田均溪游击大队为向导,七分区工作队为内应,举解放永安县城,俘获国民党专员高凯及永安、三元县长以下120多人。同日凌晨,我八十七师另一部,由游击队第四支队配合,解放了三元县城,毙敌三人,俘敌14人,余众有的向我公安机关自首,有的溃逃上山,继续与人民为敌。负责三元县接管任务的干部,当日即随解放军进城开展接管工作。去明溪县的干部,从三元县萃口镇分道扬镰直取明溪。去永安及其他各县的干部,1月28日离开沙县继续步行军,当晚进驻刚解放的三元县城,于1月31日抵达永安县城,当时因春节在即,故到永安地专机关和永安县的干部立即开展了接管工作,到清流宁化县的干部暂留永安过节,节后即分赴各县。去大田、德化的同志2月1乘汽车,当日到达目的地,2月2日各自贴出早已在福州印好的布告,宣告大田、德化县人民政府成立;去宁洋的同志于2月7日步行到达宁洋县城,第二天贴出布告,宣告宁洋县人民政府成立;去清流、宁化县的同志,春节过后于2月20日离开永安,经三四天步行军,先后于22日和23日到达清流、宁化。宁化县新领导班子,于3月1日在城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中共宁化县委、宁化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至此,七大队山东南下干部结束了历时一年途经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六省一市行程2500多公里的艰苦行军生活,走上了新的工作 岗位,开始了新的征程。七大队的历史使命亦宣告结束。

八、奋勇前进

弹指一挥间,山东随军南下福建永安地区的干部,已渡过了50个年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革命精神,在福建八分之一的土地上,战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奋力拼搏,为福建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不愧为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干部。当年南下时风华正茂的年青小伙子,而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他们把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福建人民。他们与福建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奉献一生。他们中有些同志,因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我们永远怀念他们。他们中间还有些同志50年所走过的道路坎坷不平,遭受过挫折和某些不公正待遇。但是他们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无怨无悔,仍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高风亮节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十分可敬。

永安地区是全省最晚解放的地区,也是土匪最多活动、最猖獗的地区,至解放初期尚有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当地土匪7000余人,经常袭击我新建立的基层政权区公所,绑架杀害我基层干部。据永安军分区统计,仅1950年上半年,在剿匪战斗中伤亡和被杀害的干部、战士就有61人。在牺牲的干部中有:宁洋县委组织部长黄嘉祺,团县委干部蒋杏富,二区财粮助理崔焕章,一区区长孟继业, 二区区中队排长李炳泉,三区助理员吴招弟,二区中队班长陈忠;大田县一区区委书记李保邦,六区农会主任延慈亮,四区武装干事莫易;永安四区宣传委员阮文森,二区区中队副队长杨健,县大队排长刘兴云,青龙乡长孙敬才;宁化二 区组织委员巩秀河,区中队长闫成,区中队司务长张启海,区中队班长王兴,干部林接钿、邓正通,工作人员张荣生,县税务局干部周鲁平、刘万淼,三区助理员曹叔生;三元县三区区委书记冀金贵,二区农会主任张如荣,二区楼原乡指导员张树涛;明溪县团委组织部长周德荣,工会干部彭生香,下洋区干部载连发;清流县财粮科副科长高学恩,三区梦溪乡指导员常用法,农会主任王绍林。牺牲人数之多,为全省各地区之最。今天我们活着的同志,在回忆南下途中整整一年的艰苦岁月和入闽五十年来战斗历程的时候,无不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缅怀为人民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充满光明和希望的21世纪即将到来。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这些跨世纪老人,要振奋精神,加强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江 总书记“三 个代表”的要求,继续与福建人民一道,为振兴中华,建设福建,发挥余热。我们这些老同志,虽然已经下岗离休,地位变了,但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远不能变,要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沿着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作者:任曰淼 胡为新)

谁在收藏
浏览:674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张彦平
    张彦平
  • 去有风的地方
    去有风的地方
  • 临沭桃园区
    临沭桃园区
  • 漂流者
    漂流者
  • 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
  • 东方客
    东方客
  • edc1524
    edc1524
  • 墨墨啊
    墨墨啊
  • 老木头
    老木头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