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世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十六时五十七分在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个重大损失。
许世友同志一九O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泗水店区许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一九二六年八月,他在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任连长时,接受革命思想,于当年九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一九二七年八月,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于当月返回家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十一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同志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在徐向前同志领导下,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反“围剿”和长征。他曾七次参加敢死队,两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四次负伤,表现了为革命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一九三四年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指挥三个团保卫四川省万源城,以与阵地共存亡的气概,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垮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坚守三个月之久,为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九三五年八月下旬,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率红军右路军长征北上走出草地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在甘南包座“堵剿”,他奉命率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红三十军一道,与敌鏖战两天两夜,将该敌全歼,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由于张同焘的分裂活动,许世友同志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先后三次往返于草地,历尽千难万险,备尝艰辛。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三次过草地,他指挥骑兵部队担任前卫,沿途进行了频繁的战斗,为红四方面军渡过艰险、北上甘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到达陕北后,他进红军大学深造,投入了清算张国焘罪行的斗争。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许世友同志随朱德总司令出师太行山,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一九三八年十月,他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同年年底,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指挥下进军冀南。一九三九年二月上旬,他和旅长陈赓同志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以预伏的方式,诱歼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毙敌大队长以下二百余人,生俘八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一九四O年九月,他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同日、伪、顽在渤海之滨和清河两岸展开了激烈斗争。一九四一年春,他指挥胶东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横扫敌伪,开辟了胶东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一九四二年二月,他任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十月起,任胶东军区司令员,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武装,粉碎日、伪军频繁的“扫荡”和蚕食,打得敌人心惊胆寒。一九四五年春,他率部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克万第、战左村,席卷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抗日的障碍。许世友同志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同志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一九四七年上半年,他在陈毅同志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同年八月,他和谭震林同志一起,指挥四个纵队又两个师,接连取得胶东保卫战和张(店)周(村)、昌(乐)潍(县)、兖州诸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一九四八年九月,他和谭震林、王建安同志一道,按照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的部署,指挥部队经八昼夜激战,攻克山东省会济南城,歼灭国民党军十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山东省,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在长达二十余年的革命战争中,许世友同志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同志于一九五三年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他参与了当年夏季反攻战役。这个战役在朝鲜金城地区突破敌人防线,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归国后,许世友同志历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党委第三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务委员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此期间,许世友同志把主要精力放到保卫国防安全和加强部队建设上。他奔波于海防前哨和纵深,深入基层和国防施工现场,带头下连当兵,抓紧合成训练,重视部队作风养成。一九六四年,他在叶剑英、罗瑞卿等同志倡导下,积极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练兵运动。一九七四年一月,他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严惩了入侵的南越军队。一九七九年初,许世友同志为保卫祖国边疆,保卫四化建设,不顾年逾古稀,在广西方向指挥边防部队胜利地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人民再立新功。
十年动乱中,许世友同志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反对造反夺权,重视保持部队稳定,林彪、“四人帮”视他为眼中钉,阴谋将他打倒。由于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他才幸免于难。林彪反革命阴谋败露后,许世友同志奉命迅速逮捕了其在华东的几个死党,为人民除了害。
许世友同志是党的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在党的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他还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委员和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九八二年九月,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许世友同志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退居二线后,他仍经常深入农村、工矿、学校调查研究,关心生产发展和群众疾苦,向地方党政机关提出过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他还深入部队视察,关心部队现代化建设,教育部队要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近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许世友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英勇善战,出生入死,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善于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过一系列的重要战役、战斗,组织过大兵团作战,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难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之一。
许世友同志对共产主义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斗争中锻炼和培养了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的组织观念强,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十二大确定的伟大战略目标和全国党代表会议所作出的决策。
许世友同志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他处事果断,雷厉风行,有开拓新局面的气魄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在病重期间,仍对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极为关注,对祖国前途充满着必胜信心,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正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许世友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那坚强的革命精神、崇高的品德和艰苦朴素的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新华社一九八五年十月三十一日电,刊登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人民日报》)
许世友同志传略(整理/臧济红)
(1906—1985),原名仕友,字汉禹,河南省新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8岁时,因为生活所迫,到嵩山少林寺开始了艰苦的学武生涯。16岁时因为打死欺压其叔兄的地主儿子,离开少林寺,到洛阳参加了吴佩孚童子军。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下武昌,许世友所在的北洋军阀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同年9月,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许世友参加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许世友在红军部队中迅速成长,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1932年7月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1934年调任第四军军长。1935年10月,在甘肃的老集镇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师后,许世友由骑兵师调到红军大学学习。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身为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的许世友,义愤填膺,请缨奔赴抗日战场。1938年春天,许世友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随朱德总司令出师太行,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激流之中。同年12月,他又随刘伯承、邓小平进军冀南。1939年2月10日,与旅长陈赓一起指挥了香城固战斗,击毙日军200多人,生擒8人,缴获全部装备。
1939年秋天,许世友调回山西,进太行区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3个月。翌年,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新形势,从主力兵团抽调大批干部帮助新部队,巩固新开辟的革命根据地。1940年9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奉命整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旅。11月,许世友抵达山东清河区。几天后,清河区主力部队集中在北隋、牛家庄一带,进行整编,正式宣布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建立,许世友任旅长,刘其人任政治委员,杨国夫任副旅长。第三旅的建立和许世友的到来,加强了清河区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提高了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促进了地方武装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和坚持平原游击战争。
此时,清河区的形势极为紧张,处于日伪顽的夹击之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以华北为其后方基地,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发动了军、政、经、文、特五位一体的“总力战”,对清河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和“蚕食”,妄图消灭和削弱八路军的力量。国民党顽固派为了阻止八路军部队在清河区的发展和影响,大搞摩擦,围攻清河区抗日根据地。为了解决清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缺乏安定环境、生产难以开展的情况,1941 年初,清河区党委、三旅做出了向黄河以北进军,创建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决定。1 月,在许世友的统一指挥下,三旅九团奉命进军垦区八大组,扫除了顽军及当地民团武装,解放了以八大组为中心的黄河入海口广大地区。
“皖南事变”发生后,山东的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响应,在全省发动了所谓的“三月攻势”。3 月11 日,国民党鲁苏战区暂编第十二师师长赵保原在牟海县(现乳山市)午极召开反共军事会议,拼凑起1.2 万人,重新组成“抗八联军”,兵分三路向东海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山东纵队五旅和五支队被分隔在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边境和文登的昆嵛山区,局势非常危急。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示胶东区的山东纵队第五旅、第五支队组织自卫反击,保卫胶东抗日根据地,并调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进入胶东。
3 月13 日,许世友在蓬莱黄城阳村,同胶东区党委负责人见了面。14 日,胶东军政委员会、胶东区党委、胶东反投降指挥部在黄城阳村召开会议。会上,许世友对坚持胶东的斗争做了重要发言。他说:就胶东的情况来看,国民党顽固派不仅坚决地执行其“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政策,并以此为投降日军做准备,而且有的已经明目张胆投靠在日寇卵翼之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不能无原则地退让,必须坚决执行毛主席指出的“对于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的原则,也只有如此,才能打击顽固势力的反共气焰,孤立敌人,壮大我们自己的力量,彻底改变胶东的局面。许世友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夺取牙山的建议。他说:盘踞牙山的是反共顽固派中较弱的蔡晋康,设有兵工厂,应首先夺取牙山,这样做既符合毛主席“先拣弱的打” 的作战方针,又可缴获大量枪械、子弹,利于今后作战。他同时指出:牙山是胶东的磨子心,夺取牙山之后,就可以居高临下,四面出击,打通东西两块根据地,然后再寻机歼灭赵保原,解决李先良,全盘掌握胶东。会议一致赞同许世友提出的夺取牙山的建议。
3 月15 日夜,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五支队和清河独立团,兵分两路,从东西两面同时向国民党山东省第九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蔡晋康和陈昱两支反共顽固派部队发动进攻,拉开了胶东反投降战役的序幕。16日全部占领牙山。蔡晋康率残部向东溃逃到桃村,许世友紧追不舍,又于18日下午攻克桃村。与此同时,东路五支队的三个团,也在18日歼灭陈昱大部,攻下灌水,控制了福山。
夺取牙山一举成功,许世友又果断地指挥部队直扑赵保原部侧背,一举攻克郭城。五旅与五支队胜利会师。后又将赵保原彻底撵出了莱阳、海阳地区,使胶东心腹地带重新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胶东的抗日斗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经过胶东5个月的反投降作战后,许世友率部返回清河区,组织三旅向黄河北进军,先后解放了罗家庄、宋家庄和义和庄等村镇,进一步扩大了垦区根据地。同时三旅一部主动出击,包围了临淄岳家庄敌伪据点,歼灭日伪军100余人。三旅九团在寿光东北河设伏,毙伤日伪军30余人,俘虏日军官3名。1942年2月,许世友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参谋长。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成立,许世友被任命为胶东军区司令员,林浩为军区党委书记兼政治委员。
1942年11月下旬,日伪军出动2万多人,在日军驻华北派遣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拉网”合围以牙山、马石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敌人多路分进合击,密集平推,无山不搜,无村不梳。日军“扫荡”初期,许世友和胶东军区指挥机关率第十七团一营,由西向东,隐蔽穿越敌人的合击圈,一气插到日伪据点附近,然后东行冯家,进抵棘子园。等到敌人回师向东拉网之际,许世友又改行西北方向,飞插鹊山,逼近胶东日军的大本营烟台,威胁牟平、福山之日伪军进行“扫荡”的主要通道。许世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调动了敌人,使敌人的拉网大“扫荡”扑了个空。
继1942年冬季“扫荡”之后,日军在大泽山区新建了形似塔林般的稠密据点,抗日根据地被压缩仅剩下南北一条山脊,东西只有5里。日军妄图以“蚕食”和“囚笼”政策,将胶东抗日军民挤垮。胶东抗日军民开始了艰苦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他们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设雷手段,从简单的铁雷、石雷、拉雷、绊雷,发展到复杂多变的飞行雷、马尾雷、防潮雷、子母连环雷、慢性自燃雷等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村设下“地雷宴”。许世友和胶东军区还发动了为期5个月的烟、青公路破袭战,动员人民群众15万人参加,填平封锁沟440多公里,打破了敌人在烟、青公路两侧的严密封锁,打通了4个海区抗日武装的联系。1944年8月下旬,日军从胶东抽调一部兵力,参加对鲁中、滨海根据地的“扫荡”。许世友率胶东军民不失时机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秋季攻势作战,历时一个多月。共歼灭日伪军5000 余人,攻克与迫退敌伪据点138 处,扩大根据地5000 余平方公里。
胶东抗日武装力量迅猛发展,4 个海区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并沟通了胶东解放区与鲁中、渤海解放区的联系,大大增强了胶东抗日军民对敌伪进行反攻作战的力量。
1945 年初,许世友奉命前往中共山东军区党校学习。8 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罗荣桓指示许世友带领胶东地区在党校学习的干部火速返回胶东迎接抗战的胜利。许世友回到胶东军区后,遵照毛泽东、朱德的命令,坚决消灭一切敢于拒降的敌人,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他指挥胶东八路军部队于8 月19 日拂晓解放了威海, 24 日傍晚攻占了烟台,然后挥师直插平度。
平度城内日军600 余人驻扎于城东南角一所中学里;伪绥靖军第八集团军王铁相三个团守内城,伪人民自卫军第十二师张松山部四个团守东、西、南关,还有从掖县及四周逃窜到平度的伪保安团及其他杂牌部队,共6000 余人。9 月9 日晚8 时,攻城战斗打响,经一夜激战,攻克了平度城。平度大捷后,许世友和胶东军区领导机关积极组织和输送主力部队渡海进军东北,并在主力去东北后迅速组建了五师、六师和四旅作为军区的主力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胶济线、津浦路、济南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等职。1953 年,许世友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赴朝参战。1954年2月,调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同年10 月,兼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55 年3 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4 年以后又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世友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5 年10 月22 日病逝于南京。(臧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