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回忆录》4、纵横驰骋大别山(下)

许家洼 发表于2018-01-09 10:46:52

三、战潢光捷报频传

冬去春来。峰峦叠嶂的大别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气息。

大别山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大别山的春天是战斗的春天。商潢战役结束后,红七十三师返回皖西,准备向漳河以东发展;十、十一、十二等师乘胜进击固始县城,北出淮河沿岸的重镇三河尖,沉重打击了驻固始地区的敌第四十五师,使根据地向北扩大到淮河岸边。固始以北地区广大人民,深受国民党的残酷统治和地主的压榨,一九三一年又遭特大水灾,困苦万状。在我军胜利影响下,十万灾民纷纷起来袭击地主围寨,开仓分粮,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为了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我们在固始地区进行了短期休整。

在此期间,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不断调兵遣将,向我皖西根据地进逼。为了打击侵犯皖西的敌人,向东扩大根据地,方面军总部准备发起苏家埠战役。

三月中旬,方面军总部率十、十一两个师陆续出发了。看着东进的雄壮队伍,我们十二师的同志议论纷纷:

“为什么把我们留下?”“我们留下干什么?”兄弟部队刚走,陈赓师长就把我和高绍先、徐海东等三个团的领导同志叫到师部,传达总部赋予我们师的任务:留在商潢地区牵制豫东南的敌人,策应苏家埠战役,协助地方党组织和政府开展新区工作。他风趣地说:

 “听说部队想到前方去打大仗,恐怕跟你们这些团长、政委有点关系吧?同志哥哎,这可不行噢!我们保卫和巩固了根据地,拖住潢川一带的敌人,就是对苏家埠战役的有力支援嘛!你们要把这个道理向大家讲清楚,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

那时,部队的组织纪律性是很强的,思想也很单纯,只要上级把任务讲清楚,就会一点价钱都不讲的坚决服从。

不久,部队转移到商潢地区,我们三十四团奉命在潢川东南一带活动。

潢川是国民党的特区,反动势力比较猖獗。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扑不灭潢川人民的革命烈火,割不断人民群众与工农红军的血肉联系。

中共潢川县委领导当地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斗争,不少村镇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成立了不脱产的赤卫队。

在商潢战役中,潢川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赤卫队员们携带长矛、大刀、扁担、菜刀、斧头等武器,利用起伏的冲洼和茂密的树林,侦察敌情,袭扰敌军,捕捉敌人,直接配合我军作战。青壮年们组成了支前担架队、星夜运输队、妇女看护组,为我们抢运物资、送茶送饭、护理伤员。

正因为我们和潢川人民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我们一到潢川东南地区,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但是,由于这一带久受地主豪绅的压迫剥削,屡遭国民党兵匪的蹂躏,我们红军虽然到这一带活动过,而往往是打了就走,因此,长期的拉锯局面,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一种特殊心理:他们打心眼里是拥护革命的,但是担心红军驻不长,害怕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房东老大爷作了一次交谈:“老乡,你说红军好不好?”

 “红军好,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你想不想自己有田有地,过好日子?”“想啊,连做梦都想哩!”

 “我们说把地主的地分了,你怎么不吭气呢?”“唉,还是等你们把武汉、南京打下来再分吧!”老大爷的这种思想,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为了消除

这部分群众的顾虑,顺利完成开展新区的任务,我们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以连为单位积极开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每连都成立了一个宣传队,负责包干一个区或一个乡,三至四人为一个小队,天天打着红旗到各村去宣传,协助地方上建党建政,扩大红军。

每逢集市和庙会,宣传队全部出动,到街头巷尾去演讲、唱歌、贴标语、撒传单,大张旗鼓地宣传红军的主张和革命道理。特别是用当地流行的民歌曲调演唱的歌曲,很受群众的欢迎。我还记得这样两首:一首叫《农民苦》:

穷人真正苦,衣破无布补,忍饥挨饿说不出,

瘦得皮包骨。

另一首叫《穷人歌》:

四月立夏节,穷人苦切切,缺油断盐无处借。

麦子未曾黄,家中又无粮,饿死妻子和老娘。

歌者动情,听者动心,许多群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家家户户只能靠糠菜果腹,我们部队的食粮都是由老区人民供给。为了解决群众的口粮问题,我们组织部队到地主家打粮,把打来的粮食分给群众。我们还把自己的大米磨成粉,和野菜掺起来吃,把节省下来的粮食分给最穷的农民。这样,既帮助当地群众度过了春荒,同时又打击了反动势力,对于消除群众的恐惧心理,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深入细致地工作,潢川地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批党政组织,贫农团、妇女会、赤卫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也很快建立起来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搞得热火朝天。

在潢川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对我们部队也是一次生动实际的政治教育。阶级的苦水,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激发了干部战士的练兵热情。各单位抓紧时间,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回忆这一段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红军坚持长期革命战争、不断壮大自己和战胜敌人的惟一正确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揭示的那样:“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和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在我们开辟新区工作期间,敌第二十路军已全部调集潢川,企图乘我主力在苏家埠作战之际,与我争夺商潢地区。二十路军有七十五、七十六两个师约十五个团,我们只有三个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的基本策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我三十四团部队先后在双柳树、晏岗集、曹家围子等地阻击和袭击敌军,歼敌两个营零一个骑兵连,缴枪五百余枝、战马一百余匹。在我们十二师部队的打击下,张钫兴师动众,费时耗力,只占了公路沿线的仁和集、双柳树等集镇。

五月八日,传来了苏家埠战役胜利结束的捷报。在徐向前同志亲自指挥下,方面军主力部队成功地运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术,激战四十八天,歼敌三万余人,生俘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和一批旅团军官,解放了漳河以东广大地区。这是鄂豫皖红军的一次空前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地发来贺电,向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慰问。这是多么巨大的鼓舞啊!我们虽说没有直接参加这一重大战役,但都为自己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而自豪,决心按照贺电的要求,和全国各地红军紧密配合,积极进攻敌人,去夺取新的胜利!

不久,新的战斗任务来了。方面军总部率主力部队于六月初回师豫南,在商城地区同我们十二师会合,决定立即发起潢光战役,消灭潢川、光山地区的敌人,向西扩大根据地,与湘鄂西的红军相呼应。

此时,张钫以两个旅担任潢川南北城及其外围的守备,一个旅进驻潢川、固始之间的桃林铺,一个旅驻潢川东南之仁和集,一个旅驻潢川、商城之间的双柳树。郜子举新编二十师守备光山城及其以南的椿树店、槐树店等地。

方面军总部根据敌人“巩固潢川,四处分兵,广占地盘”的特点,决定先将敌分割包围,而后予以各个歼灭。

以红十师由商城直出光山以南,钳制光山的敌人;十二师、七十三师分别围歼双柳树和仁和集之敌;十一师秘密插向潢川以南的璞塔集(现名卜集)、彭店地区,切断潢川同双柳树、仁和集之间的联系,并准备打击和歼灭由潢川出援的敌人。

六月十二日,战斗在潢川、光山东南的广阔地域全面展开。第十师奔袭椿树店、槐树店,将敌新编二十师一个团大部歼灭,并乘胜进逼光山县城。与此同时,我们十二师和七十三师分别包围了双柳树和仁和集,十一师也秘密进至璞塔集以南地区,把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割裂成几块,为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条件。

双柳树为商潢公路上的要点。敌二二八旅旅长范龙章率两个团进驻该地后,即加紧修筑碉堡工事,以图长期据守,作为向我根据地大举进犯的前哨据点。

为了尽快地歼灭该敌并保证寨内群众的安全,陈赓师长决定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加强攻势,在北面虚留生路,诱敌突围;另以一个多团的兵力,隐蔽配置于双柳树以东、环山以北地区,准备截击向北突围的敌人。

这一部署,表现了陈赓同志机智灵活的指挥艺术。当时,我们三个团对付敌两个团,在兵力对比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况且敌据守于工事之内,强攻硬打不易奏效。采取“三面包围,网开一面”的战法,诱敌撤离既设阵地,这就为我军歼敌于运动之中打下了基础。

十二日深夜,我们三十四团隐蔽在双柳树以南的麦地里,等待着攻击时刻的到来。盛夏之夜,麦地里热不可耐,闷得人汗流浃背,加之蚊虫叮咬,更使人烦躁不安。下半夜叉下起了露水,开始还比较惬意,后来衣服湿透了,大家都盼着天亮。

东方终于露出了一片曙色,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少顷一排炮弹从头顶呼啸而过,攻击双柳树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目光,悄悄地检查着武器弹药。支援我们作战的迫击炮连大显神威,一发发炮弹在敌人阵地上爆炸闪光。我看到围寨的南墙被轰开了一个缺口,立即命令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号音未落,担任突击任务的一营同志,像离弦之箭,飞快地向敌人扑去。

在我声势强大的三面攻击下,守敌果然向北突围。我们突入寨内,将不及逃跑的两个多营敌人全部歼灭,而后向北猛追。突围之敌满以为北边安全,可以逃之天天了。哪知我预伏于双柳树东北地区的部队,已迅速运动到蚂蚁潭地区,对其当头一棒。敌见前有堵击,后有追兵,又掉头向西北落荒而逃。我军穷追猛打,至传流店以南之薛店地区,将逃敌全部消灭。旅长范龙章在逃窜途中也被我军击毙。

双柳树之敌被歼,仁和集之敌被围,光山之敌频频告急,使张钫慌了手脚。他急忙将驻桃林铺的一个旅调回潢川,又从原驻潢川的两个旅中各抽一个团,由七十六师参谋长李亚光率领进占璞塔集,企图屏障潢川并伺机南援。张钫这样乱七八糟地北调南遣,充分暴露了其愚蠢和慌乱。此时,战斗的发展已由不得张钫了。李亚光率领的两个团刚到璞塔集,就被等候已久的红十一师三面包围。敌虽妄图依托围寨顽抗,但立足未稳,仓猝应战,不到一天

即被全歼,李亚光也被活捉。

被红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包围于仁和集的敌李万林旅,凭借坚固工事进行扼守。我军只是围而不攻,有意钓潢川之敌出援。该敌在双柳树、璞塔集之敌被歼后,军心动摇,斗志消失,防守寨西的一个多团抢先向西突围逃跑,其余敌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我军乘势突入寨内,将其歼灭。突围的敌人也没跑多远,就被我军全歼于仁和集以南的谭楼地区,并将其旅长李万林生擒。

潢光战役,时间短,战果大,前后只用五天时间就歼灭了敌人正规军八个团和反动民团一部,毙伤俘敌近万,缴枪七千余枝,收复了被敌侵占的地区,并扩大了部分新区。至此,威震鄂豫皖的四大战役胜利结束。

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二年六月的八个月时间,我军南下、北上、东进、西征,连续作战,歼敌六万余人,取得了辉煌胜利。方面军发展到两个军六个师共四万五千余人,根据地向外扩大到东起舒城附近,西迄京汉铁路,北濒淮河,南至黄梅、广济的广大地区,面积达四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五十多万,并建立了二十六个县①的红色政权。

对于这一时期的胜利,张国焘在当时给中央的报告和后来写的回忆录中吹嘘,是由于他的“领导正确”。这完全是欺人之谈。他于一九三一年四月到鄂豫皖根据地后,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给红军和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张国焘亲自主持的白雀园“肃反”,杀害了包括我军杰出的将领许继慎在内的一大批干部战士①,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四次战役期间,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张国焘却搞“火线肃反”,又杀害了不少同志。红十师师长陈奇和七十五师政委戴克敏等同志,就是在商潢和苏家埠战役期间被张国焘杀害的。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张国焘的错误干扰,我军在这一时期一定能取得更大更多的胜利。

事实证明,我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四战皆捷的巨大胜利,是因为适应了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是因为有过去几年的良好基础;是因为方面军总部抵制了张国焘要红军“占领一、二中心城市”的错误主张,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敌弱点,在运动中各个击破敌人的正确方针;是因为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善战和根据地人民的全力支援。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原因,我们才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次战役的巨大胜利,使鄂豫皖红军和根据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谁在收藏
浏览:175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金戈
    金戈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