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回忆录》3、在反“围剿”的日子里(上)

许家洼 发表于2018-01-09 11:14:25

中国内战发展中“围剿”又“围剿”、打破又打破的这种长期反复的规律,贯穿于红军斗争全过程。“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指出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特点。

我们鄂豫皖红军和根据地,就是在同敌人“围剿”的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九三O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一年三月,鄂豫皖军民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以主力红军的运动战和群众性的游击战相结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迎头痛击

一九三O年,各根据地的红军抓住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之间军阀大混战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接连获胜,得到了很大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的极度恐慌。是年十月,军阀混战以西北军的失败而收场,国民党阵营内部出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蒋介石乘机收编大量杂牌部队,积极准备围攻我各革命根据地。反革命的“围剿”,由过去几省地方军阀的联合行动,转入全国统一组织的阶段。

敌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重点是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蒋介石亲自前往南昌部署。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则由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渚负责,并专设“鄂豫皖三省边区绥靖督办公署”,由投靠蒋介石的冯系军阀李鸣钟为“督办”,以便利用收编的冯系部队充当“围剿”主力。本站编辑注:根据李鸣钟后人提供的材料,1986年中央统战部认定李鸣钟为爱国民主人士。李鸣钟先生是冯玉祥将军的代表,而不是“投靠蒋介石“

到十一月初,敌人基本构成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包围态势:在北面,原冯系部队吉鸿昌三十师和张印相三十一师,分别从淮阳和周口开赴潢川、商城和罗山地区;在南面,夏斗寅十三师和郭汝栋二十六师,分别驻扎在麻城、黄陂、黄冈和蕲春、浠水;在西面,戴民权新编二十五师集结在京汉线东侧;在东面,陈调元四十六师调到六安、霍山地区,潘善斋新编第五旅由英山开赴罗田。敌计划:第一步先对我根据地造成“圆箍式”的包围;第二步以主力突入根据地,占领城镇,控制交通要道;第三步分区“清剿”。敌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渚狂妄地叫嚣:“三个月内肃清”鄂豫皖红军。

这时,我们红一军尚未查明敌之“围剿”企图,正在罗山潘新店地区休整。自九月份以来,我军北上豫南,接连打信阳、攻潢川、克光山、夺罗山,歼灭了大量的敌正规军和反动民团。但由于第二次“左”倾错误的影响,根据地未能得到巩固和发展。九月间,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在瞿秋白、周恩来同志的主持下通过决议,决定停止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十月十八日,党中央又专门向鄂豫皖特委发出指示,规定鄂豫皖红军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威逼武汉,在目前更应该牵制武汉反动军队,使它不能顺利地进攻湘鄂赣的红军”。根据党中央的这一指示,我军取消了原定夺取京汉线、进攻信阳的计划,决定挥师南下,执行威逼武汉,配合中央根据地反“围剿”的任务;并向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发展,与红十五军取得联系。恰于此时,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正在组织实施之中。这样,我军南下作战的行动,正好给南线围攻之敌当头一棒。

记得南下那一天,淫雨霏霏,云雾漾漾,我们冒雨从潘新店出发,经过两天的急行军,到达黄安城西约四十里的河口镇。我军不顾连日急行军的疲劳,先迎战侵入姚家集之敌夏斗寅十三师七十五团。

十一月十一日清晨,战斗打响了。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而残酷,敌我双方都有较大的伤亡。打到天黑,敌人终于支持不住,丢下大批尸体,连夜逃往黄陂。十三日,我们红一师挥戈东进,袭击黄安守敌郭汝栋二十六师第二混成旅。二十四日,夏斗寅十三师补充团一个营侵入谢店,我军乘其立足未稳,以突然的行动一举将其全歼。以上几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根据地人民赢得了反“围剿”的准备时间。

我军按预定计划继续南下,向新洲县城进击。新洲是一个大商埠,商业甚盛,城内囤积有大量布匹和棉花,只有反动民团把守。我军攻打该地,不仅容易歼灭守敌,还可以解决缺少冬季被装的困难。

十一月三十日,北风怒吼,大雪纷飞。我们一团一营肩负着全师的前卫任务,先于主力由谢店出发。沿途的山山岭岭早已被大雪覆盖,天上地下,白茫茫的连成一片。我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行进在冰天雪地里,不少同志的脚冻裂了口子,鲜血渗了出来,走一步,洁白的雪地上就留下一个殷红的血印。但指战员们照样精神抖擞,没有一个叫苦叫累。

走了约三四个小时,天渐渐暗了下来。我计算了一下行军里程,估计快接近麻城通黄陂的公路了。在这条交通要道上,敌人设置了一道封锁线,岗哨密布,戒备森严。我命令全营保持肃静,准备过封锁线。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中馆驿与宋埠之间的公路边。在左前方约二百多米的地方有敌人的一座岗楼,楼顶上看不到人影,只有一盏马灯在狂风中摇曳,忽明忽暗。

 “快,穿过去!”我低声命令道。

只见一个个黑影飞快地越过公路,消失在茫茫的雪夜中。过了封锁线,走了不到三华里,一条宽约一百五十多米的沙河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同志们不顾河水冰冷刺骨,毫不犹豫地涉水过河。

晚上九点多钟,我们到达新洲东北约四十多里的潘家塘,后续部队接着也赶到了。这时我们得到了新的情报,郭汝栋部第二混成旅在黄安遭我军打击后向黄冈撤退,刚刚到达新洲宿营。师首长立即命令部队跑步前进,乘敌惊魂未定之时,打他个措手不及。同志们听说又遇上了老对手郭汝栋,双脚像长了翅膀,跑得更欢了。午夜十二时,我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新洲城郊。我们团负责攻西门,三团负责打北门。

鹅毛大雪,仍然纷纷扬扬地下着。我们迅速抵近西门城外,只见两个敌哨兵耷拉着头,抱着枪,没精打采地来回走动。我叫一连派几个战士把敌哨兵捉来,以便进一步查明敌情。

过了片刻,四个战士就把两个敌兵押送到我跟前。敌兵慌忙跪倒在地,连声说:“长官饶命”…

 “起来回我的话。”我压低声音说道。

两个敌兵乖乖地站了起来,浑身筛糠似的抖个不停。我问他们:“红军的政策懂不懂?”

 “明白,明白,缴枪不杀,立功有赏。”那个瘦得像麻秆儿似的敌兵抢先回答。

 “那好,我问你们,城里有多少部队?旅部和团部都驻在哪里?”

 “旅部和第四团驻城南关,第六团驻城北关,第五团驻在离新洲十五里的三店。”回话的还是那个瘦子。

接着我又询问了有关情况,敌兵沮丧地说:“我们刚从宋埠撤下来,到了新洲以为太平无事了,想不到贵军行动如此迅速,真是神兵天降啊!”

根据俘虏的口供分析,敌军尚未发现我军的行动。为不失战机,我一面派人向团部报告情况,一面指挥全营秘密而迅速地插入城内。

这时已是深夜,城内静悄悄的,只有狂风的呼号声和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我们很快前进到城中心的十字街口。尖兵连发现有几个人影由北向南冲过来,以为是敌人,举枪就打。幸亏该连连长头脑冷静,判明是从北门进城的第三团尖兵连的人,制止了一场误会。

但是,枪声暴露了我军的行动,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敌人。我们全营迅速展开,分三路向敌进攻。我带领一连冲入一座祠堂,这是敌人的一个团部。敌人闹不清是怎么回事,乱成一团,叽哇乱叫。我们打死了几个企图顽抗的敌人,击毙了敌团长,俘敌约一个排。

后续部队陆续冲进城里。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敌第二混成旅两个团和反动民团大部被歼,残敌和位于三店的第五团逃向长江边的团凤镇。

天亮了,雪不知什么时候也停了。我们打开了地主、资本家的布行和棉行。战士们看到堆积如山的布匹和棉花,顿时喜笑颜开,高兴地说:“我们有棉衣穿了,再也不挨冻了!”大家往外扛的扛,搬的搬,抬的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还发动群众,打开土豪劣绅的大米庄和当铺,开仓分粮,无偿取当。中午,军部和红二师也赶来了。军首长考虑到敌人有可能反扑新洲,决定向罗田县但店转移。

下午,天转晴了。雪后初霁,阳光灿烂,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岭、田野和村庄,在红日的照耀下分外妖娆。指战员们有的背着五颜六色的布匹,有的扛着大包棉花,有的抬着整箱的枪支弹药,踏着半尺多深的积雪向但店前进,队伍中不时响起阵阵笑声。

我军转移到但店后,自己动手缝制棉衣,数天内全部换上了冬装。当战士们穿上崭新的棉衣时,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我军南下作战的几仗,给了正在组织“围剿”的敌人以迎头痛击,打乱了敌人“围剿”的南线部署,冲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胜利地揭开了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序幕。

二、东征皖西

新洲一战,使敌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溶大为震惊,急调肖之楚四十四师和徐源泉四十八师的各一个旅到新洲以南临近长江的阳逻、团凤一带,同时令夏斗寅十三师由麻城、宋埠地区南下,企图南北夹击我军。

我军在但店休整三天,传达了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决议。这时,党中央派来担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和军委主席的曾中生同志,已经到达鄂东根据地,并成立了鄂豫皖临时特委和临时军委,但还未与我们红一军取得联系。

军首长考虑到当面敌情不利于我军向沿江一带发展,而皖西地区只有敌四十六师,兵力比较薄弱,决定改变原来的计划,东征皖西,恢复于八月间沦陷敌手的皖西根据地。

皖西根据地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九年冬,在这块土地上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霍起义”,诞生了鄂豫皖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红三十三师。后来由于该师西调,执行“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任务,削弱了皖西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力量。八月间,敌人乘虚大举进攻,根据地几乎全部沦陷,革命干部五百余人、群众万余人惨遭杀害,成千上万的群众辗转沟壑,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十二月四日,我军由但店北上,途经三里畈、凉亭河、松子关等地,进入商南的大埠口,与在当地活动的红三师会合后,分兵两路向皖西金家寨挺进。沿途满目疮痍,时见残垣断壁。同志们看到一个好端端的根据地被敌人糟踏成这个样子,一个个义愤填膺。

消灭制造灾难的孽种,为乡亲们报仇雪恨的决心,促使我们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我军日夜兼程,于十四日凌晨包围了金家寨。

金家寨是一个古老的集镇,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地势十分险要。敌人侵占皖西根据地后,把这里作为一个重要据点,以第四十六师一个营和数百名反动民团把守。这帮匪徒给金家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群众早就盼望红军来收拾他们。

攻打金家寨的战斗于拂晓打响。我军先以迫击炮轰击敌人据守的寨门,随后,三个团从西、南、北三面向镇内冲击。敌人发觉我们是主力部队,抵抗无望,混乱之中向东溃逃,但退路已被我第三团截断。我军紧缩包围圈,逐街逐巷地追歼敌人。

当红日喷薄而出时,守敌全部被歼。金家寨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鲜艳的红旗又飘扬在这个古老的山镇。

“红军万岁!”

 “拥护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万岁!”重见天日的金家寨人民含着热泪,呼着口号,热烈欢迎红军。大街小巷鞭炮震天,锣鼓齐鸣,尽情欢庆红军收复金家寨的胜利。乡亲们纷纷从深山老林背回珍藏的粮食,点起炊火,为我们烧水做饭。在这隆冬季节,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收复了金家寨,我军乘胜东进。十五日在鹅毛岭击溃守敌一个营,十六日收复麻埠镇,十七日连克独山、青山两要点,并切断了六安至霍山的交通要道。十八日晨,在苏家埠、韩摆渡等地又歼敌一三六旅两个营。敌旅长陈某惊呼:红军“实力雄厚,纪律整肃,……我部伤亡惨重。”我军在扫清上述地区的敌人后,分兵两路向六安进逼,于十八日傍晚到达六安城郊。

六安是皖西最大的一个城镇,东距合肥只有一百多公里,是敌防备我军东进皖中的西大门。当时,敌驻合肥的兵力只有五个连,因而对我军攻打六安之举极度恐慌。伪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一面调驻芜湖的部队增兵合肥,一面令第四十六师主力和警备第二旅分别固守六安和霍山。

十九日凌晨,布满阴霾的天空飘起了雪花,一场围攻六安城的战斗打响了。我们一团和六团攻南门,四团攻西门,三团为预备队。我军一举攻占敌外围防御阵地。敌凭城顽抗,仗打得十分激烈。拂晓时,敌人组织敢死队从南门冲出,企图夺回被我攻占的外围阵地。经过一场激战,敌死伤大半,狼狈地逃回城里。我率领全营紧盯在敌人后面,一直打到城南关。由于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跟上,加之敌以一个团的兵力实施反扑,突破口未能扩大,我们只好撤回原地。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敌依托坚固工事死守。我们在火力掩护下强行架梯登城,但数次强攻都没有成功。军首长考虑到再战不利,遂令部队撤出战斗,并以一师南下威逼霍山。霍山之敌设防坚固,我军的进攻又未得手。部队遂于二十一日转移到麻埠地区。

我军撤六安和霍山之围,这是审时度势作出的正确决策,是作战指挥上灵活机动的表现。六安和霍山都是敌在皖西的重要据点,守敌在兵力和装备上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又有坚固工事作依托。我军缺乏攻城的条件,继续强攻硬打,不仅难以达成预期目的,反而会遭到更大的伤亡。

我军回兵麻埠地区,一边休整,待机再战,一边发动群众,恢复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来往于皖西和鄂豫边之间的同志,不断带来了鄂豫边军民同“围剿”之敌英勇斗争的消息。

敌在新洲地区围歼我军主力的计划落空后,即以八个师又三个旅近十万人的兵力,开始向鄂豫边根据地大举进攻。敌人所到之处,焚毁民房,抢掠财物,奸淫妇女,屠戮生灵,一片白色恐怖。夏斗寅十三师进犯黄安紫云区时,将来不及转移的群众集中到山上,用机枪扫射。敌人狂叫:“赤区的石头都是红的,连石头也要过三刀。”但是,人民是斩不尽杀不绝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别山英雄儿女没有被敌人惨绝人寰的暴行所吓倒,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在反“围剿”斗争中,加强党的领导,动员和组织千百万人民群众,这是取得胜利的首要条件。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曾中生同志曾在中央军委工作,对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情况和经验比较了解并深受影响。他一到鄂豫皖根据地,立即召开会议,取消了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合并党、团等组织而成立的“行动委员会”,建立了临时特委和临时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反“围剿”斗争。会议还确定了反“围剿”的正确方针:以地方武装结合广大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以红军主力进攻敌人的弱点,以转变全部的战局。会后,临时特委把各地方武装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了三路前敌指挥部:以孝感、黄陂、罗山为第一路;以黄安、麻城为第二路;以光山为第三路。各指挥部统一指挥当地的反“围剿”斗争。同时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各地,进行反“围剿”的动员与组织工作。在临时特委的领导下,根据地广大军民同仇敌忾,积极投入了反“围剿”的斗争。

十二月上旬,南线敌人以黄安、七里坪为中心进行合围。蔡申熙同志率领红十五军由蕲(春)、黄(梅)、广(济)地区转移到黄麻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反击侵入河口镇之敌,歼敌一部,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十二月下旬,又与从宣化店、光山向七里坪进犯之敌激战两昼夜,给敌以大量杀伤。此时,临时特委鉴于敌已侵入根据地中心区,不利于我军主力继续在内线作战,遂率红十五军东移外线,以期与我们红一军会合,集中主力,在内线的游击战的配合下,打破敌之“围剿”。

红十五军转移外线后,根据地内各路游击队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出没于高山密林,破坏敌人的通信线路和交通要道,截夺敌军需辎重,袭击小股分散之敌和反动民团,到处张贴标语瓦解敌军。不能直接参战的老弱妇孺也积极行动起来,为游击队传递情报,洗衣送饭,救护伤员。广大军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使进犯之敌疲于奔命,不敢冒进和分散“清剿”。

鄂豫边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的英勇斗争,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指战员们决心以更加积极的作战行动,与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夺取反“围剿”的彻底胜利。

浏览:203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金戈
    金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Admin
    Admin
  • 徐徐而至
    徐徐而至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