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月十日,我们接到山东分局和五师山东军区的电令:冀鲁边和清河两个战略区合并为渤海军区。
将两区合并起来,是十分重要的战略部署。这样有利于加强领导统,指挥集中兵力机动作战,有利于将来的战略反攻。
不久,分局和师部便确定了渤海军区的编制和领导班子组成人员。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龙书金任副司令员,刘其人任副政委,袁也烈任参谋长,我任政治部主任。
渤海军区下辖六个军分区: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政委陈德;二分区司令员龙书金,政委曾旭清;三分区司令员黄荣海,政委李广文;四分区司令员王兆祥,政委徐斌洲,五分区司令员赵济舟,政委岳拙元,六分区司令员许云轩,政委李曼村。主力部队整编成四个团:十六团团长政委由傅继泽、陈德分别兼任;十七团团长政委由龙书金曾旭清分别兼任;垦利独立团,团长冯鼎平,政委姚昌洲;渤海军区直属团,团长郑大林,政委孙正。新成立的渤海军区机关,驻在原清河区的广饶县,紧靠小清河一带。
一九四四年二月的一天,我和龙书金同志离开鲁北,前往渤海军区机关。我们顶着狂风,策马奔驰,路上谁也顾不上说话,只顾赶路。我们都被抗战的光辉前景鼓舞着,心里象燃烧着团炽热的火。
我望着眼前这熟悉的土地村庄、河流树木,想起挺进纵队东进以来的五年多的艰苦斗争,思潮真象千军万马在奔腾,在呐喊。多少往事,这时都被拉到了眼前:东进路上流水疾风般的队伍,乐陵南关拦住沈鸿烈汽车的黑压压的人群,韩家集公路上追击日寇的军民, 大宗家血战中的刀光,打彭庄时攻坚的枪声,四柳林、王家楼、铁营洼、三汾水等地倒下的烈士,大赵村前长眠的战友。这一切,多么令人难忘!
我们终于在冀鲁边这块阵地上坚持下来了,为整个华北敌后的抗战,为全国的抗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是在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首长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在冀南区、鲁西区、冀中区、清河区等兄弟根据地的支持下取得的,是冀鲁边六百万军民浴血奋战争取来的,是成千上万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烈士们已经长眠地下,可是,我们能忘记他们吗?黄骅、杨忠、马振华、杨靖远、陆成道、杨承德、张秀石、杜子孚、石景芳、邸玉栋、徐尚武、吴大风这些县团级以上的烈士就有七十多人!而县团级以下的烈士呢?那就更是数不清了!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 为了抗日的胜利, 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浇铸了冀鲁边区这座抗日堡垒。
我对自己说,这些为国殉难的烈士,要是能看到今天的抗战形势,得知自己的鲜血没有白流时,也会在九泉之下含笑瞑目了。
两天后,我和龙书金同志在小清河岸边,与杨国夫、景晓村、刘其人等同志会合。
接着,我们便在广饶县的个村子里,召开了两区合并动员大会。那天一早,军区机关和直属队的指战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会场。人们为迅速壮大的抗日力量和光辉的抗日前景所鼓舞,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会上,我代表渤海军区,激动地向广大指战员解释了两区合并这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当前山东战场上令人振奋的抗日形势;要求两区部队合力齐心,将两个拳头摸在一起,迎接大反攻的到来。
渤海军区成立之时,全国抗战局势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九四三年一月,苏联卫国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德军防线全部瓦解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便利了美英军队,使他们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到太平洋方面来,对日本发动越岛进攻中国解放区战场的连续的胜利出击,更增加了日军的困难日寇为了摆脱困境,企图打通从北平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使中国大陆的日军和孤悬在南洋的日军联结起来。于是,在一九四四年初,发动了对国民党战场豫湘桂地区的新进攻,陆续从华北华中等地抽调军队南下。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渤海军区的领导研究决定,在青纱帐起来之后,发动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对渤海区境内的日伪军来次全线出击,用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来拖住准备南下的日军,减轻国民党战场的压力,破坏日寇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企图,配合英美军队在太平洋对日作战。
夏季攻势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驻寿光青城的伪军“灭共建国军” 第八团发动政治攻势,施加军事压力,迫使其反正;将广饶寿光两县城之间的日伪据点拔除,破坏广寿公路,切断广寿两县敌人的联系,扩大我益(都)寿(光)临(淄 广(饶)四县边区根据地。第二阶段:主力部队攻占利津滨县临邑乐陵四县城;地方部队破坏津浦路和胶济路。
即将发起的夏季攻势,是渤海军区成立后的第一个大的战役行动,是两区部队第次大规模的联合作战,而且战役胜败,至关重要。所以,战前我们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充分的准备。我们面加强对敌军的监视,对敌情的侦察,全面开展轰轰烈烈的战前大练兵。
北方的三四月份,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天空还偶尔落下飘飘扬扬的雪花,但辽阔的冀鲁边平原和小清河两岸,却是片热火朝天。我军的指战员们,披星星戴月亮,踩着晨露寒霜,在苦练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这五大军事技术。个个虽然只穿着薄薄的单衣,但常常是汗流侠背。指战员们用汗水换来了过硬的军事本领。
七月下旬,庄稼地里的高粱快要扬花吐穗,早玉米也有了一人多高,青纱帐起来了。我们开始发起强大的夏季攻势。我军主力部集结到小清河带,向广(饶)寿(光)两城之间推进,以凌厉的攻势,在一天之内便拔除了几十个日伪军据点。接着,寿光、青城的伪军“灭共建国军” 第八团二千多人,在司令王道的率领下,反正起义。夏季攻势的第一个阶段,宣告胜利结束。随后,我便带着几个科长干事,离开小清河带,径直向西,奔赴冀鲁边地区。
八月初,夏季攻势第二阶段的作战开始了。十六团在团长傅继泽政委陈德的指挥下,包围乐陵县城。十七团在团长龙书金、政委曾旭清的指挥下,进逼临邑县城,军区直属团特务营,在军区首长亲自指挥下,分别攻打利津、滨县两县城;地方武装的部分兵力,则向津浦路和胶济路侧翼运动。
我军全线出击,首先攻占了临邑县城。那一天,我和龙书金、曾旭清同志,集中了分散在鲁北的十七团的部队,悄悄地逼近了临邑县城。敌人见我军兵临城下,吓得慌忙缩进城里,紧紧闭上四门,据城防守。
十七团在离县城半里路左右的地方,展开兵力,向县城两翼迁回,很快便将县城包围起来。几百个伪军在十多个鬼子的督促下,惊慌地东打枪,西放炮。我从敌人稀稀拉拉的枪炮声中,隐约感觉到,敌人已经绝望,无心坚守城池,很可能在我军发起进攻之后,只是利用坚固的城墙稍稍抵挡阵,一旦感到吃紧,就会弃城出逃。根据这种估计,我和曾龙二同志命令十七团的全体指战员,要做好在城外歼灭逃敌的准备。
过了一会,曾龙二同志掏出怀表看了看说:“预定时间到了,开始出击吧? ” 我点点头表示同意。
霎时间,嚎亮的冲锋号声响了。随着号声,上千名八路军健儿,高喊着“冲啊,缴枪不杀! ”从四面涌向城门。城内守敌见我军来势凶猛,吓得丧魂落魄,有些胆小鬼竟连枪都打不响了。
我军冒着稀疏的弹雨,很快接近了城门。正当爆破组堆放好炸药包,准备轰炸城墙的时候,突然城门大开,敌人象群受惊的鸭子,跌跌撞撞地夺路逃跑。
两军相遇,便是一场混战。敌人早已丧失了斗志,几乎没有抵抗能力,片刻工夫就死伤大半。命大活着的,大多举手投降,其余的则掉头转身,撒腿直往城里逃。我军面收容俘虏,一面趁势杀进城去,很快便占领了临邑城。
十七团拿下临邑之后,我便飞马直奔乐陵。到了乐陵,县城已被十六团攻下。我策马进城,只见市民们笑逐颜开,忙个不停。昔日在日伪统治下冷冷落落的大街小巷,现在又热闹起来店铺全开张了,吃喝叫卖的声音里充满了欢快;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张张脸孔,消失了往日的紧张和愁容,全都舒展开来。乐陵城又恢复了生机。
“形势发展真快啊!”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三九年我们撤出乐陵县城,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回来了,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头,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要收复全部沦陷的国土,把日寇赶出中国。”
我在乐陵找到傅继泽和陈德同志,了解到些情况,尔后便离开乐陵,回到了军区机关驻地。
这时军区指挥所设在滨县城东关。滨县城已经陷入了我军区直属团和特务营的重围之中。我在指挥所里向杨国夫司令员简单地叙述了收复临邑、乐陵两城的经过他听后兴奋地说“好:我们攻打滨县的战斗也快开始了,你来看看”说着便拉住我的手出了指挥所。
他指着孤零零地蹲在旷野里的滨县县城对我说:“城里的守敌不到千,但城墙坚固。同志们正向伪军喊话,要他们献城投降,如果他们顽抗,我们就用炸药炸塌城墙”
我侧耳细听,果然阵阵喊声传了过来:“伪军弟兄们,快投降吧!" “鬼子是秋后的蚂炸, 蹦不了儿天啦! " “再不投降, 就请你们坐飞机上天。 "
我正听得出神,忽见股夹带着断砖碎瓦的粗大的烟柱,拔地而起,紧接着听到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随后便是枪声大作,杀声连天。滨县城墙被炸塌了角,总攻开始了。直属团和特务营的指战员,在团长郑大林政委、孙正同志的带领下,冒着硝烟尘土和从空中纷纷跌落的断砖碎瓦,跨过炸塌的城墙废墟,冲进城去,以迅猛的攻势压垮了敌人,夺取了城池。
几天以后,我们又挥师东指,攻克了利津县城,全歼伪“华北绥靖军第八集团军” 第二十七团及日军个小队,共一千七百余人,活捉伪团长苏冀甫。
在主力部队连克四城的同时,我地方武装也收复了许多重要集镇。还严重破坏了敌人的交通运输:津浦线上,东光至沧州段的路轨部分拆毁;胶济线上,潍县至济南之间的周村一带,连路基都给扒了。
夏季攻势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在这以后,渤海军区广大军民又多次对日寇进行局部反攻,同时厉兵袜马,掀起了大练兵、大参军、大生产等热潮,准备迎接抗日战争最后的战略反攻。
一九四五年八月上旬,毛泽东同志号召一切抗日力量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接着,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的武装部队,向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迫使日军投降。这时候,冀鲁边平原和小清河两岸的百万军民沸腾起来了!渤海军区对日大反攻的队伍,犹如咆哮的渤海怒涛,汹涌奔腾,席卷日伪,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