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楼战斗之后没几天,驻济南的日军师团长细川忠康中将、驻天津的日军第九混成旅团旅团长藤冈武雄少将,以及驻惠民的水野清夫联队长、驻沧州的安江纲彦大佐、驻德州的五十九师团独立大队大队长势田重利中佐,又准备采取联合行动,对我第三军分区进行血腥“扫荡”。
我和黄副旅长接到这个情报,立即用电台同三军分区联系,并派人分别给三地委,三专署送信,通知这三个机关及军分区所属部队迅速转移,向渤海沿岸撤退。这三个机关接到通知后,都及时分散转移了。但是,正活动在乐(陵)庆(云)阳(信)三县交界处铁家营大洼的庆云县大队、阳信县大队、县政府机关、直属分区领导的抗日五小队、乐陵县花园区小队,以及在铁家营大洼检查工作的三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同志,得到消息已经迟了,没有来得及转移。
一九四三年二月三日(阴历腊月二十九日)凌晨,连续飘了几天的雪停了,天空仍被厚厚的浓雾笼罩着。就在这光明即将降临人间的黑暗时刻,敌人集中了上万兵力,配备有骑兵和装甲部队,分头从德平、商河、乐陵、惠民、滨县、蒲台,阳信、庆云、沾化、盐山、宁津、沧县、德州,天津等地出发,包围了铁家营大洼。
铁家营大洼是个纵横十多里的荒原僻野,经过天长日久的雨水冲刷,到处露出浅沟、低坎。这里地势低洼,所以十年九涝,加上一片片“碱场”地,显得十分贫脊、荒凉。这个大洼里,村庄稀散,少有人家。但就是这块荒凉的土地,却有着光荣的历史。早在唐、宋、元、明各朝代,就爆发过多次农民起义。据县志记载,这里还是义和团的发源地之一。大洼的中心有个村子,就叫铁家营,铁家营周围数里之外,还有一些户不满百的小村子。这一带群众基础很好,抗日道沟四通八达。
二月二日这天夜里,庆云县大队的三个连驻在铁家营村东北的张王官村,另一个连则由三军分区的一位参谋带领,驻在张王官附近的南杜村。半夜时候,县大队副李子贞同志接到将有日、伪军前来“扫荡的情报,立即通知了分区的参谋。于是,四个连向正北的小王、张立之间穿过,沿着马颊河北岸向东转移,巧妙地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是驻在铁家营村的李永安副司令和阳信县大队、县政府,直属分区领导的抗日五小、队、乐陵县花园区小队,在第二天拂晓接到情报的时候,敌人已将铁家营大洼严严地包围起来了。这时天空大雾弥漫,能见度甚底。我军屡屡听到枪声,但看不见敌人,只得同扶老携幼、背着包袱、牵着牲口、提着棍棒的群众混在一起,四处奔突。
我军先是向南,没走多远,迎面碰见花园区小队派出侦察的小刘同志。他气喘吁吁跑来,焦急地报告说,南面发现了敌情。我军便立即顺着道沟向北转移。将要接近阎家集时,天刚蒙蒙亮,漫天的大雾使人看不清眼前的一切,只隐隐约约地听到由北向南传来的枪声和敌人骑兵的铁蹄声,随后又听到孩子的哭声、老人的叹气声和群众对鬼子汉奸的怒骂声。过了一会,由北向南逃难的群众陆续到了跟前,乡亲们见了我军就说:“北边来了好多鬼子和汉奸队,可不能往北去了!”于是我军转向西方,只跑了几里路,又遇到了从西向东逃难的群众。我军又回头向东,而东面也发现了敌情。一时间,四面八方都出现了敌人,到处是枪声。我军多次试图突围,都没有成功,只得和逃难的群众一起,在敌寇的重兵层层包围之中奔跑,后来只能在铁家营大洼中心的铁家营村附近周旋了。
三日上午十点多钟,太阳高悬,大雾散去。这是连日大雪之后的第一个大晴天,树枝上的冰凌、房顶上的白雪,开始慢慢融化,流下满滴水珠。包围圈里的队伍和群众已全部暴露。敌人用机关枪、掷弹筒、迫击炮连续向包围圈内扫射、轰击,我军和群众不断出现伤亡。
敌寇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包围圈里的抗日军民也越聚越密集。被包围在铁家营大洼的,有李永安副司令率领的一小部分武装,阳信县长吴大风同志率领的县大队,李清寿同志率领的五小队;还有几个区小队,总兵力不到五百人。而敌军却有上万人。敌人是有计划地进行包围,我军则是被动应战,敌人有精良的武器,有充足的弹药,有装甲部队,有骑兵,而我军却只有步枪、匣枪和手榴弹,机枪也只有两三挺。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军战士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一当十,以十顶百,与敌寇浴血苦战,给敌以重大杀伤。许多同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还在继续战斗。
一九四三年二月三日,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在这一天里,铁家营大洼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敌寇,到处是战场。我军指战员胸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顽强地与敌人搏斗。许多同志子弹打光了,就拚刺刀,刺刀弯了,就从敌人尸体上缴来武器再打。在敌寇重重包围之下,我军没有后方,无法把伤员抬下火线,许多伤员流着血坚持作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战斗从拂晓到天黑,持续了一整天。全体指战员和被包围的群众,一整天没有吃过一口干粮,没有喝过一口水,仍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
我军在同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尤以李永安、吴大风、李清寿三位同志的壮烈牺牲,更是感人至深。
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同志,两天前带着一个手枪班离开军分区机关,到铁家营大洼来检查民兵工作。结果被敌寇团团围困。
李永安是一位为人忠厚,勇敢而又勤奋的同志。他文化程度较高,写得一手好字。他写的文件,多半是将字反写在纸上。开始我们还看不明白,后来才知道要将纸张反过来,在光下一照,就可清晰地看到他那刚劲有力的字迹。为了保密,他才采用这种反写字的方法。
当时敌人的炮声和机枪扫射声,震耳欲聋,日伪军正向我抗日军民步步进逼。但永安同志身披大衣,神色泰然,镇静地注视着敌人。他一面指挥战斗,一面组织群众分散转移。他亲切地对群众说:“乡亲们,你们赶快走,我掩护你们。”
当大批群众转移的时候,他迅速带领阳信县大队向群众转移的相反方向退却,将黑压压的敌人吸引了过来。
他退到小白张家附近的一处古窑废墟后面,利用敌人还未逼近的机会,迅速召集在场的同志,对他们严肃地说:“这次敌情比较严重,敌人以十倍于我的兵力围困了我们。看样子,敌人的兵力还远远不止这些。在铁家营村正北,日寇又以二千多人,在刘桥、阎集、纪王桥一线展开,向这里压来,在铁家营村正西的杨桥、盖家,双庙村,关王堂、兴隆镇一线,也有一千五百多敌人,正向这里推进;在铁家营村正东,敌人起码有两千人的兵力,摆在南侯、崔郎坞;在铁家营村正南,还有大批敌人抢占了郭楼、桑庄、胡家、西堡、坡赵等村,布下防线。一句话,我们突围非常困难。但是为了保存力量,还是要设法突出去!”
随后,李副司令命令阳信县大队教导员王志诚同志,带领一部分战士,趁敌人正向白家北边的古窑附近集结的间隙,从小赵家方向突围。自己则带领少数同志凭借古窑废墟的有利地形,截击敌人,掩护王志诚等人突围。
王志诚等人含泪告别了李副司令,离开了这里。后来王志诚终于突出重围,但由于沿途拚杀,脱围时他身边只剩十六个人了。
敌人见主志诚等人向小赵家方向转移,并不追赶。因为他们知道铁家营大洼外围还有他们的层层重兵,所以仍旧把注意力和包围中心放在自家北边的古窑附近,仍旧不紧不慢地缩小包围圈。没过几分钟,包围圈直径已经缩小到只有半里路左右,而且每隔十米就围上一层,共计围了七层。摆在李副司令等同志前后左右的敌人火力和兵力相当强。据后来日伪人员交代,当时有机枪百把挺,小炮五十余门,汽车几十辆,骑兵一百多人,步兵数千人。而李副司令身边的兵员不满一百,大多数人手中仅有短枪。敌我双方兵力的悬殊是惊人的。
李副司令甩掉大衣,伏在一个土堆后面,手掂匣枪,紧盯着敌人。敌人到了他跟前,他立即射出愤怒的子弹,将敌人一个个撂倒。后来他嫌用手枪打不过瘾,又抓起成捆的手榴弹,扔进敌群。在手榴弹爆炸的火光中,只见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李副司令的面前,已铺下一层横七竖八的尸体。可是不一会,他的手榴弹甩光了,枪膛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身边的战士也全倒下了。敌人再次蜂拥上来。
日寇军官手指着他,对部下声嘶力竭地哇哇乱叫。汉奸也得意忘形,乱哄哄地直嚷:“抓活的,抓活的!”在这紧急关头,李永安同志宁死不当俘赏,他神色凛然地举起手枪,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神圣的抗日事业献出了一切。
阳信县长吴大风同志,也是铁家营大洼反“扫荡”战斗中涌现出的一位赤胆英雄。
吴大风同志,原名吴同心,庆云县人。河北泊镇师范学校毕业。一九三一年加入共产党,曾参加和领导庆云县著名的马颊河暴动。七七事变后,历任庆云县抗日县长、宣传部长、阳信县县长。
二月三日这天,他先是带着县政府机关和县大队,同李永安副司令及李清寿小队长等人在一起,都被围困在铁家营大洼,但不久就让敌人的骑兵给冲散了。他的身边只剩下十几个战士。后来他们被敌人压在大洼的一条道沟里。
同吴大风同志一起被压在道沟里的,还有许多群众。有人认得这位身穿黑棉袄,扎着宽腰带,,戴副近视眼镜,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便是阳信县的抗日县长,就焦急地对他说:
“吴县长,听说你准备春节结婚,可现在离春节只有一天工夫了,你怎么还在外面转?你要是昨天回家,就没有这场灾啦”
吴县长笑了笑,仍旧注视着敌人,没有吱声。
另一个大娘接着说:“吴县长,别管俺,你先顾自闯出去。俺这号老头老婆子,没啥牵挂,你万一有个好歹,你那没过门的媳妇咋办?”
“谢谢大爷大娘们的好意。共产党是不兴撇下群众,光顾自己的。咱们要死死在一起,要活也活在一道!再说现在突围也晚了。”
“不晚,我有办法,吴县长。”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走过来说。这老人牵着一条牛,他把牛绳递给吴县长,接着说:“你把眼镜去掉,牵条牛化装成老百姓,说不定可以混出去。就是被鬼子抓住了,也有句话说,弄得巧了,也能把鬼子糊住。”但吴大风同志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仍和大家一起伏在道沟里。这时他的肩膀已经负了伤。
敌人再次疯狂地向道沟扑来。吴大风同志叫乡亲们在道沟里躺下,闭上眼睛装死,然后他将自己伤口上的鲜血,涂在大爷大娘的头上、臂上。接着,他便带领几个战士,一边抗击敌人,一边向道沟的另一头转移,以吸引敌人的火力。
不久,他身边的战士全都牺牲了,他自己也身中数弹。就在敌人快要接近道沟的时候,他趴在道沟里,将手枪压在自己的胸下,用最后一颗子弹壮烈地表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而且他在临死前,还想着将武器藏在身体下面,不让日寇得去。
为了纪念为民族解放献身的吴大风同志,后来庆云人民将黄邱的一所学校改名为“大风公校”,并开了追悼大会。记得追悼会上有这样一副挽联:
生即正直举止非凡的系人中一大,死亦壮烈刚毅不屈确系无产作风。
三军分区直属五小队的队长李清寿同志,也象李永安、吴大风同志那样壮烈牺牲,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李清寿同志当年只有二十五岁,是铁家营村附近的小徐家村人。他体魄强健,个头大,枪法很好。听说有一次,他为了打击庆云县赵榜杰据点敌人的嚣张气焰,单枪匹马走到这个据点的岗楼前,高声喊叫伪军大队长韩秀俊出来比试枪法。韩秀俊站在岗楼上,叫他先打三枪瞧瞧。李清寿便拔出手枪,对准百米外的一棵小树,先跑着打了一枪,再滚着打了一枪,最后仰面朝天躺着打了一枪,三颗子弹全从树干穿过。韩秀俊吓得急忙缩回岗楼不肯答话。更不敢下岗楼比试枪法。从此以后,赵榜杰据点的敌人好久没有出来骚扰。
在二月三日这场艰苦的反“扫荡”战斗中,李清寿同志率领的五小队,在同李永安、吴大风等同志失去联系之后,孤军奋战,击毙了上百个日寇。
他们从拂晓战斗到黄昏,将近十四个小时没吃过一粒米、没喝过一滴水,但谁也顾不上饥渴。同志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敌!
铁家营大洼是清寿同志的家乡,是人民养育他的地方。他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熟悉这里的人民和土地,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这块土地上参军、入党,在这里打过许多仗,消灭过许多敌人,使敌人闻名丧胆。他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凭借了如指掌的地形,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敌人疯狂地向他扑来,他沉着地让敌人逼近,然后用匣枪点射,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或者用手榴弹猛炸,使大批敌人应声倒下。但在天快黑的时候,他弹尽无援,身临绝境。大批敌人蜂拥上来,企图活捉他。李清寿同志宁死不当俘虏,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李永安、吴大风、李清寿等许多好同志,都牺牲在铁家营大洼反“扫荡”战斗中。人们将永远记住他们的英雄业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敌人在铁家营大洼屠杀了一整天,直至天黑才撤兵。
铁家营大洼,。这块洒遍鲜血和热泪的土地,这英雄辈出的地方,到处有我抗日军民的遗体,到处可以听到我军可歌可泣的事迹。烈士的鲜血同地上的白雪、泥土凝结在一起,它象火热的岩浆一样冲击着每个幸存者的心。它警告每个活着的人,不要忘记烈士,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人民,也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侵略者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大灾难啊。
战后,我们掩埋了牺牲的同志,抚慰了烈士的家属,重振旗鼓,又开始了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