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日子(文/封振武)

北京厨子 发表于2018-01-24 17:34:17

建国后,毛泽东曾多次亲临山东视察,我作为公安警卫干部,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有幸参加了毛主席在山东期间的安全警卫工作,还于1955年作为省军区赴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代表团的成员,亲眼目睹了他的工作、生活情景,他崇高思想品德和伟大风采,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未标题-1.jpg1960年5月4日,毛泽东来山东视察,省公安厅副厅长封振武(二排右四)负责警卫工作。图为毛泽东同省直机关干部合影。 

到怀仁堂见毛主席

1955年国庆节,当时,我任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有幸成为省军区组织部队赴京参加国庆节观礼代表团的成员。9月27日,我接到两张请帖:

一张内容是:

定于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敬请光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1955年9月25日

另一张内容是:

定于1955年9月27日下午7时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庆祝授衔授勋酒会和晚会。敬请光临!

周恩来

1955年9月25日

接到这两副请帖后,我兴奋不已,激动万分,深深感到能参加这样庄严隆重的典礼盛会,亲眼看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深受全国人民热爱和拥护的一代伟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幸福和荣誉,也是我们山东公安部队的光荣和幸福,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山东公安部队的关心和支持。9月27日,按通知规定时间,我们提前半小时到达中南海怀仁堂,大家对号入座,我坐在会堂内右侧边17排,离主席台较远。当时,我的心情同其他代表一样,谁都想靠主席台近一些,能清晰地看到主席的容颜。这时,主席台上有人宣布:前面不要留空座,请大家向前就坐,我听后喜出望外,高兴得快速起身移到第7排。期待着毛主席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到来,此时,会场内显得格外肃静。

4时55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迈着矫健的步伐,由礼堂东门步入主席台。此刻,会场内迅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毛主席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意。代表们边鼓掌边聚精会神地看着毛主席。大家对主席的容颜并不陌生,与伟人像相比,此时他显得更加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和蔼可亲。5时整,余立清宣布授衔授勋典礼开始。彭真首先宣读了授衔授勋命令,接着由毛主席授予朱德等十位元帅的军衔和勋章,同时授予张治中中将军衔。周恩来授予罗瑞卿等十位大将军衔,同时宣读授予在京的上将、中将、少将的命令。

晚7时,在怀仁堂大院举行了庆祝授衔授勋酒会。彭德怀等高级将领就座在首席上,其余席上的代表们都站立着。酒会开始,首先由彭德怀致祝酒词,并与大家一起举樽干杯,像这样的盛大酒会,大家都是初次参加,会场显得十分的肃静,代表们更是显得拘谨。肖华看到这一情景,他便拿着酒杯到各席上跟大家祝酒交谈,意在发动群众,活跃气氛,使酒会掀起欢快的高潮。他不断地指名道姓让代表为彭总敬酒。当呼到我的名字时,我很激动,显得特别拘谨,行动迟缓,他看到我这样子,便拉着我的手一起向彭总身边走去,彭总和蔼地站起身来举杯与我一同干杯,我心中顿感温暖香甜,整个会场也活跃了起来。大家相互举杯祝酒,笑语声、碰杯声响彻满院。看到这欢快的场面,我暗自称赞,肖华同志善于发动群众,鼓舞士气,不愧是我军青年政治思想工作专家。

晚9时,在怀仁堂举行了庆祝授衔授勋晚会,由梅兰芳等著名京剧演员演出《甘露寺》,毛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按时入场。我坐在右侧7排,毛主席坐在3排正中。晚会结束后,我回到了长安饭店,独自在房间漫步回味,思绪万千,最后汇成一句话:今天是我有生以来最幸福难忘的一天。

28日上午,在国务院礼堂由彭德怀元帅亲授在京的大校军衔,我是这次被授予大校军衔的。10月l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身着佩戴军衔的新服装,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建国六周年国庆大典。

一双皮鞋

1957年3月18日,毛主席来山东视察。其专列停靠济南白马山车站,毛主席就在列车上下榻。当时,我和省公安厅厅长张国峰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与毛主席接触时,我们发现毛主席脚上穿的皮鞋已经旧了,变了“形”,鞋帮上有多处划痕,鞋跟也开裂了,便悄悄地跟毛主席的随行人员建议,将毛主席的那双皮鞋换一换!

那是一双棕黑色的牛皮鞋,在此之前,毛主席每次来山东视察工作,都穿着它。

毛主席的生活秘书说,这双皮鞋不是一般的皮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穿着这双皮鞋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主持了庄严的开国大典,以后就一直穿着这双皮鞋,并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毛主席在北京或外出视察时,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曾多次建议毛主席换双新鞋,但毛主席始终没有同意。这次请示毛主席,毛主席仍不同意,说这双皮鞋已跟随自己多年,劳苦功高,弃之可惜,况且已经穿习惯了,挺舒服。毛主席的随行人员和我们一再坚持说那双皮鞋实在是太旧了,就是一般的老百姓穿着它也觉得碍眼,更何况毛主席还要穿着它接见外宾呢?

毛主席听大家说得有道理,才同意换双皮鞋。为毛主席买鞋的任务交给了我。我马不停蹄地穿大街过小巷,把全济南市的鞋店都跑遍了。因毛主席的脚太大,也没有给毛主席买到合适的皮鞋。在商店里买不到,就只好到鞋厂定做,到鞋厂定做需要鞋样子。由于毛主席的那双鞋一直穿在脚上,又没有其它鞋换下来,所以,鞋厂做鞋要鞋样子的事还真使我们犯了难。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确定了一种,就是用一张白纸铺在主席脚下,比着脚的大小胖瘦画个大致的轮廓就成了鞋样子。制作了鞋样子后,我立即找到了位于二大马路旁边胡同里的中原鞋厂(现济南皮鞋总厂),说明来意之后,厂里立即指定一名技术水平最高的老师傅连夜加班赶制,次日清晨,毛主席刚刚起床,一双崭新的皮鞋就送上了专列。

毛主席穿上这双新皮鞋,来回试走了几步,感到很满意,问是在哪里做的。听说是济南中原鞋厂的一位老师傅特意加班制作的,毛主席夸赞说:“这双鞋很合脚,请代我感谢老师傅!”随后,毛主席又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拿出22元钱,让我转交给鞋厂。

我又来到鞋厂,找到那位老师傅,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和谢意,并欲把钱交给他。老师傅激动地说:“我能为毛主席做鞋,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毛主席的钱无论如何不能收!”经过几番推让,老师傅还是不肯收钱。

见此情景,在场的工人们说:“老师傅为毛主席做鞋,是我们全厂的光荣,钱您就带回去吧。”

工人们对毛主席是如此的情真意切,使我深受感动。但又想到,这钱是毛主席让我送的,是毛主席交给我的一项任务,完不成任务回去怎么向毛主席交待呢?我又去找厂长,恳切地对他说:“毛主席所到之处,吃的、用的都按价付款,何况是这双皮鞋。这是毛主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谁能违背呢?”

经过再三劝说,厂长才将钱收下。

观历下亭

1957年3月18日上午,毛主席在省委领导的陪同下游览了大明湖。

我曾多次担负毛主席来山东视察时的警卫任务。这时,我任济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毛主席这次来山东的警卫工作仍由我和公安厅的同志负责。通知下达后,我便立即带领公安厅和公安军担负警卫工作的同志到大明湖部署现场警卫。毛主席愿与群众接触,一般情况下,尤其是游览时的警卫工作就不宜安排得太严肃。

阳春三月,大明湖柳绿花红,生机盎然,人流如织,络绎不绝。为了既不影响毛主席的游览兴致,又要保证在警卫工作上万无一失,我们想了个办法,把省委、省政府和公安厅、公安军的干部家属都动员去游湖,并把这些人安排在靠近毛主席的地方,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协助我们做了警卫工作。

10点左右,毛主席乘坐的苏制“吉姆”轿车停在大明湖的前门数十米处。

 “毛主席!”“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刚走下汽车,就被一些游客认出来了,并向毛主席围拢过来。毛主席面带笑容,频频向游客招手致意。这时,一些游客喊起了“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在场的游客也都跟着喊起来了。

毛主席在游客们的簇拥下,兴致勃勃地走过鹊华桥,从南门进入大明湖。大明湖岸边柳枝招展,湖上鸟雀翱翔,湖面碧波荡漾,千佛山倒影在湖水中摇曳。

我指着湖水中千佛山的倒影向毛主席说:“这是千佛山的倒影。千佛山又叫舜耕山、历山。看千佛山倒影是大明湖的一大景观。”

毛主席站在湖边看着千佛山倒影,若有所思地说:“《史记》里说‘舜耕历山’,就是眼前这个历山了!《孟子》里说‘舜生于诸冯,崩于苍梧之野’,听说诸冯就在你们山东诸城,那个苍梧之野就在我们湖南的九嶷山下,就连我的老家韶山也与大舜有关系啊!”

毛主席兴致很高,侃侃而谈。一个古老的传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历山与韶山,变得亲密无间,血脉相联。

相传,舜是上古时代东夷地方盲乐师瞽叟的儿子。他生下来即与众不同,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人称“重华”。舜年轻时曾在历山下耕田种庄稼。司马迁《史记.五帝纪》云:“舜耕历山,渔雷泽……”至今山上还有“舜祠”,山下有“舜井”,可以佐证。后来,尧将王位禅让给舜,并将两个美丽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舜当了王之后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每5年一个周期巡狩四方。舜南巡至湘江岸边,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第七十一峰上,演奏了他创作的《韶乐》。这座幸运的山峰因此而得名韶山。孔子对《韶乐》推崇之至。《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又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韶乐》之大美,由此可见一斑。舜巡行至九嶷山麓的苍梧之野,不幸死去,就葬于此地。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悲痛欲绝,涕泗涟涟,泪珠洒到湘江岸边的翠竹上,竹竿上便留下了美丽的斑点,人称湘妃竹。毛主席在《七律.答友人》诗中化用了这个凄惋动人的传说。诗云: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毛主席解释说:“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杨开慧乳名)嘛!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思想。”

毛主席谈兴正浓,我们事先安排的小船划到岸边。毛主席上了小船,穿过芦苇丛,向湖心驶去。不大功夫,便到了历下亭。毛主席看了看亭子,笑着说:“海右此亭古,不可不看。”

历下亭亭中有块碑,碑文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东巡时写的。两个世纪以前的一个春天,乾隆皇帝在济南探幽访古,留连忘返,直到传来爱妃去世的消息,才不得不回驾返京。

毛主席在碑前停住脚步,对这首诗一字一句,读得非常仔细,低声念出声来:“历城周廓十二里/大明湖乃居其半/平吞济泺众泉流/远带齐鲁诸郡县/泛舟初入鹊华堤/烟水苍茫迷远岸/鸢鱼上下各逍遥/花不周遭相明绚/演漾绿蒲隐钓矶/缥缈白云临古观/应接无暇有余乐/水亭清雅陈笔砚/便教乘兴一挥毫/苕华记予初所见。”

毛主席念完诗,沉思一会,说:“又是一个略输文采!”

这时,有人已把文房四宝摆在桌上放好,想请毛主席题字。毛主席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古人面前,岂敢弄斧?”看完历下亭,毛主席挥手向大家辞别。

与公安人员的合影

1957年3月18日下午,济南珍珠泉礼堂。山东省在这里召开党政军处(团)以上干部大会,聆听毛主席的报告。省委和公安厅决定由我部署并具体负责会场的警卫工作。

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我与警卫处处长于杰带领部分公安厅和公安总队的警卫人员进驻珍珠泉大院,熟悉地形,部署哨位,研究安全措施,制定警卫方案。我们仔细察看了地形,清查了隐患,对大会召开时如何控制复杂人员进入等都作了具体安排,每个角落都没放过。检查几遍之后,公安厅厅长兼总队政治委员张国峰还不放心,我们又一起仔仔细细地检查两遍。

大会开始前,按照省委的部署,毛主席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这天下午1时许,毛主席在省委书记舒同等领导陪同下,驱车来到珍珠泉礼堂大院。早早在此等候的党政军干部,一见毛主席的车到了,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毛主席下了车,挥手向大家致意。他身着一身银灰色中山装,外穿一件深灰色风衣,高大魁伟,气宇昂然。不知是谁激动得不顾会前宣布的注意事项(不要呼喊毛主席万岁),高呼毛主席万岁!随即一呼百应,掌声、口号声立刻响彻云霄。

这时,我唯恐院外群众听到,为争着看毛主席拥挤到门外不好维护秩序,就及时整理队形,让摄影师从速摄影。大家按指定的位置一一就位后,我以警卫人员的身份站在主席身后,巡视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发现院东墙上有几个人已爬上墙头,我一时无所适从,心急如焚。若是有人越墙而入,在当时是一件重大责任事故。我站在毛主席身后,又无法前去制止,情急之下,不由自主地挥臂伸指,向站在外围的警卫人员示意制止趴在墙头上的群众。谁知,我的这一举动竞被记者摄入镜头,事后放映记录片时我才看到。心想,作为一名警卫战士怎能站在毛主席身边指手划脚呢?知情者是责任所驱使,不知情者是举止太轻率。后来,这一镜头又在多种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于是,《毛主席与公安人员在一起》的照片就诞生了。

视察北园社

1958年8月9日,山东省公安厅厅长张国峰接到公安部通知:毛主席要到你们省历城县北园农业社视察,请你们搞好警卫工作。到济南的时间大概在12点左右。接罢通知,张厅长看了看表,距毛主席来到的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

毛主席这次来山东,是在视察河北徐水、安国、定县和河南新乡,又在兖州、泰安停车,听取济宁和泰安地委负责同志的汇报后,得知山东省委正在历城北园进行大社试验,便决定来北园农业社考察的。

张厅长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个紧急会议。在对毛主席这次来山东的警卫工作作了简短的动员和部署后,特别强调了毛主席在与群众见面时,警卫工作必须从严考虑,详尽周到,确保万无一失。

当时,我任公安厅副厅长。根据公安部通知精神和张厅长的要求,我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带领警卫人员对毛主席视察要走的路线进行了勘查,在部署好外围警卫的同时,也部署了便衣警卫。

阳历的8月,正值三伏天,骄阳似火,蝉鸣四野。

12点左右,毛主席乘座的专列停靠在济南西郊专线车站。饭后,毛主席在专列上稍事休息。

下午2点,毛主席要到北园农业社视察了。

车门开了,他身着白色衬衣,束在裤内,脚穿黑色皮鞋。

毛主席与前来迎接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裴孟飞,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历城县委第一书记吕少泉一一握了手,登上了黑色的轿车,驶向北园农业社。

毛主席来山东曾3次视察历城,这是第一次。

在通往北园的大路上,毛主席坐在车里看到路旁长势旺盛,秆粗穗大,叶子墨绿的谷子,赞扬说:“你们的小米长得不错吗,我看群众干劲不小!”

到了北园农业社,毛主席与等候在那里的干部一一握手,高兴地说:“都到齐了!咱们先去看一看嘛!”

在场的干部积极响应,簇拥着毛主席走向田间。不大会,毛主席便来到荷塘边。荷塘占地2500多亩,绿叶片片,荷花盏盏,一眼望不到边。毛主席站在荷塘边,望着一望无际的荷花,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样多的荷花,全国也少有哇!”

看完荷花,毛主席健步向水稻试验田走去。去水稻试验田要经过一条小路,路过一个名叫水屯的村庄。

这时,我已提前来到水屯村通往水稻试验田的路口。这是一条唯一通往稻田的小路,小路很窄,只能走一人,两人无法并行。小路东侧又紧挨村民的院墙,西侧是水沟。

我站在路口,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抬头向南一看,毛主席已大步走来。我立即闪开身体,为毛主席让路,站在一旁。待毛主席和省里的领导过去后,我尾随其后也向稻田走去。

毛主席刚踏上小路走了不远,迎面走来了推着手推车的父子俩。看得出,这一推一拉的父子俩在推运东西。这意料不到、突如其来的情况,使我茫然不知所措,心情异常地紧张起来,脸上浸出豆大的汗珠。这可怎么办?

在我手足无措时,父子俩推着小车快到了毛主席的面前,拉车的小孩看出是毛主席,突然喊:“毛主席!”推车的老人仔细辨认就是毛主席,二话没说,忙为毛主席让路,迅即把小推车往沟边一掀,侧身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注视着毛主席过去。毛主席微笑着向他俩致意。刹那间,我心中才象一块沉重的石头落了地。

毛主席过去后,我马上跑过去向老人致谢。老人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看你这同志说的,别说为毛主席让路,俺爷俩今天能见到毛主席,就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啊!”他提出:“我回村里去叫人,都来看看毛主席,行吗?”我说:“行!”

这爷俩急急忙忙地跑回村里叫人去了……

说话间,毛主席走过了小路,来到了水稻试验田。2100多亩的稻谷长势非常旺盛,齐腰高的秸秆挺拔直立,灌浆扬花的稻穗微垂着头,微风吹过,翻起迷人的波浪。这北国的原野,胜似南国的风光。

毛主席边走边看,见有些稻子倒在路旁,不由得抬高了脚步,并连连叮嘱:“别踩了稻子,要爱护庄稼!”

正在稻田里劳动的数十名“青年卫星队”队员发现毛主席来了,一齐拥到了田头,热烈地鼓掌欢呼。

卫星队员们卷着高高的裤腿,手上也沾满乌黑的泥巴。毛主席与他们一一握了手。

毛主席一边巡视,一边仔细询问了北园农业社主任李树诚,水稻是什么品种,什么时间收割,亩产多少斤以及落实农业八字宪法的情况。李树诚一一作了回答。

毛主席听了非常满意,高兴地挽起裤腿走进稻田。发现了一株草稗子,便顺手拔了出来,感慨地说:“这东西,我们老家叫糁子,一亩也能打三四百斤哩!”

毛主席绕着一块50多亩的水稻试验田转了一圈后,又到了水屯村村头,看到路旁一些群众正在一个稻草棚里休息,用手指着问:“他们是干什么的?”

 “他们就是管理试验田的管理员。”李树诚回答。随即,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向草棚走去。

 “毛主席来了!”几个群众便争先恐后地从草棚里跑出来,热烈欢迎毛主席。

毛主席弯着腰走进了矮小的草棚里,与社员任长水、李树勋、韩茂林、孙守法等13位社员一一握手。

毛主席抚摸着韩茂林的头,和蔼地问:“小伙子多大啦?”“俺17岁了!”韩茂林答。

 “哦,你还是个娃娃呢!”毛主席笑着说。

毛主席又握着孙守法的手,亲切地问:“多大年龄啦?”“47岁了。”孙守法答。

 “那就是个技术员喽!”毛主席鼓励地说。

不大一会儿,毛主席来到村头一棵槐树下坐下来,稍事休息。这时,李树诚向毛主席汇报了北园办大社的情况。李树诚汇报后,毛主席与围拢过来的群众进行了亲切地交谈。交谈中,在场的群众问毛主席:“主席,小社合成了大社,是叫‘农业大社’好?还是按苏联老大哥的叫法叫‘集体农庄’好?”

毛主席沉思片刻,笑着反问大家:“群众是最有创造力的。你们大家说说看,叫哪一个名字好呢?”

停了一会,毛主席见没人吭声,随即转过头对陪同他的省委领导说:  “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休息大约一刻钟,便站起身继续向前走去。毛主席看到田间里参加劳动的都是男劳力,问道:“怎么没有见到妇女参加劳动呢?”

李树诚回答:“妇女都在菜地里劳动。”

毛主席说:“在我们南方,干活的主力都是妇女吆!”

下午5点30左右,毛主席离开北园农业社,乘车去了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当晚,毛主席“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在干部群众中进行了传达。

8月20日,北园人民公社正式成立,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人民公社之一。

“特殊”警卫

1960年“五一”节前的一天,省公安厅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通知:“‘一组’(主席代号)乘专列由上海到济南。他在上海工作很疲劳,到济后只准备接见一次外宾,其余时间休息。江青同志乘专机先期到达,住机场招待所。你们可先做准备,具体事情我们派专人详细告知,到济时间临时通知。”

我们这次接待的是中央“首长”江青,不是毛主席。从上海来的工作人员到济后,对首长的住处作了详细交待。他说:“按照首长的居住习惯,室内墙壁、窗帘颜色要一致,一律是微蓝色:室内用具都要换成新的,要美观洁净;开门关门不准有声音;室外要安静,不准有狗、猫、鸟叫声。”

按照这个要求,省公安厅厅长张国峰向全体警卫人员进行了动员和分工,并决定由我负责安排首长的住处。

我与警卫处处长于杰马上带领几十名警卫人员去了西郊机场。

到了机场一看,招待所周围是一片二三十亩地的大树林,树高林密,人迹罕至。只是野兔、山猫、狐狸等野兽成群,树上的鸟雀叽叽喳喳地乱叫,俨然是一片自然生态保护区。这里又是军事禁区,门口有哨兵警卫。招待所附近没有住家,防止狗吠猫叫不难;房子整修、换新家具也容易办到,比较适合首长居住。但唯独禁止鸟叫成了一大难题。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肯定了否定,否定了又肯定。最后,还是采取了警卫处长于杰的办法,就是用猎枪打鸟。

我想了想,这办法好是好,可这里是军事禁区,又有油库,烟火尚且要禁止,又何况打枪呢?

于杰对我说:“保持安静,这是首长的要求,我看封总队长还是你出面给机场负责同志讲一讲,差不多能允许这样办!”

就这样,我到机场办公室,向空军的一位负责同志讲了我们的打算。他面带难色地说:“你们执行任务,我们应该配合你们工作,请你稍等一会。’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这位负责同志回来了(事后得知是向北京空军总部打电话进行了专门请示),告诉我说:“为了首长的安全,可以按你们的意图办。只准用小口径步枪,不准用猎枪。只准向西方、北方射击,不准向其它方向射击。东边是停机坪,南边是露天油库和军火库,搞不好就会出大麻烦!”

于是,我们立即行动。随着阵阵枪响,一只只鸟雀从树上落下来,成群的鸟雀也飞跑了。

经过3天的反复射击,这里恢复了平静,没有鸟雀的叫声了。后来,“首长”派专人来这里察看,表示满意。然后,又察看了房间,说“还可以”。走到房门处,他拉了拉门,开开关关,作了试验,偶尔还能听到些许声响,说:“首长最讨厌这种声音了!”于是,我又马上叫人往门扣上涂了些凡士林油,又经反复开关试验,无一丝声响时,才罢休。

 “首长”在这里住下了,说是身体欠安,需要休养,再一次强调房内房外不准有任何一点声响和干扰。“首长”在这里住了3天,我们无时不小心翼翼地为“首长”服务,唯恐惹出星点麻烦来。第4天,我们把首长送上了飞机,她返京了。我们曾多次警卫中央首长,每次都有惜别之意,唯独这次大有客走主安之感。

毛主席到济在专列上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在省政府交际处接见了外宾,然后乘专列返京。毛主席与江青同时来山东很少见,这次对“首长”的服务和警卫可说是一次“特殊”的警卫,也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经历,我把它讲出来,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昭示后人。(1997年12月)

谁在收藏
浏览:423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许哲
    许哲
  • 中土楼
    中土楼
  • 封金星
    封金星
  • 封代斌
    封代斌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