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抗战初期临郯地区中共党组织活动概况(文/韩去非)

H小白 发表于2018-02-23 16:46:35

临(沂)郯(城)地区,位于沂河下游、陇海铁路北侧,东起苍山、马陵山,西至兰陵、抱犊崮,是联系山东、苏北和华中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五十一军东委到达临沂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揭开了序幕。这一天,中共东北军五十一军工作委员会(简称东委),随东北军张学良部的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从西安东上抗日到达临沂境内,以后东委就以三四二旅留守处名义留驻临沂城内。东委吴山同志(吴石夫、吴志刚)通过临沂进步分子段雪生,与在国民党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张里元部做兵运工作的我党党员崔介同志取得联系(当时崔介在专员公署教育科工作,他以合法身份,利用乡农学校的武装进行抗日活动)。此时东委决定。先后调出我党在五十一军做兵运工作的汪洋、韩去非等同志,作为开展山东地方工作的干部。具体安排是:汪洋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的秘密联络,并通过崔介同志的关系去平度一带争取武装,韩去非由崔介介绍,到沂水县以小学教员为掩护开展工作。这时,东委书记是吴山,副书记是张岗,其他委员有王西平、徐雷仁,陈三等同志。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当时东委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敌后游击战争,督促和配合五十一军抗击日寇,并与当地党组织负责人邵德孚等取得联系,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为了迅速开展地方工作,韩去非在沂水任教时发展了四名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同年冬天,日寇大举进攻。济南失守,博山沦陷,崔介在博山发动的磁矿工人武装被韩复榘部谷良民师缴械,他在赶回兰陵的途中来到沂水向邵德孚传达了上级党组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与工作部署。确定汪洋同志仍留在博山一带争取武装,韩去非随崔介迅速回到临沂,掌握已建立的十字路和兰陵的两支武装(注)。不久,汪洋也从博山回到临沂。从此,东委便以这两支武装为基础,组织力量,配备干部,加强部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为迅速建立党的组织,扩大武装队伍,动员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共临沂特别支部成立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间,丁梦荪同志受中共山东省委的派遣,与爱人郑仃云一起,由济南经泰安到临沂。丁梦荪抵临后,通过崔介与韩去非取得了联系,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团”。并以此发动群众,筹建抗日武装。十二月间,中共山东省委派李仲林到临沂,传达省委关于当时形势的若干指示。即:在日寇大举南侵,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部准备南逃,地方政权动摇、人心慌乱,而广大群众、革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迫切要求抗日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在临沂地区的政治影响。为认真贯彻省委的指示,在李仲林同志主持下,建立了中共临沂特别支部委员会,由韩去非任书记,丁梦荪,李华舫等为委员。

一九三八年春天,日寇继续南进。国民党督察专员张里元和临沂县县长王保合准备逃跑,张里元的秘书、复兴社分子李仲勋带领一部分反动军官潜逃临沂西南山区尚岩一带,企图与当地大地主赵鉴南等反动势力勾结,继续统治临沂城乡。这时临沂特别支部决定,由丁梦荪以临沂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的合法身份(主任为国民党临沂县长王保合),到临沂南乡三重一带组织第五战区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丁梦荪到达三重后,很快就与当地比较有声望的革命知识分子高树屏、张家轩、张准亭、白溥泉等取得了联系,团结了一大批男女学生和革命知识青年,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在丁庄小学召开临郯青救团成立大会,建立了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县团部,丁梦荪同志任常务(即主要负责人)。这是我党第一次在临郯地区公开组织的抗日救国群众团体。

在丁梦荪成立临郯青救团的同时,韩去非、李华舫等同志,也根据中共临沂特别支部的决定,到临费边区,利用临费边区联庄会会长王洪九的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四月,日寇大举进攻临沂时,韩去非、李华舫等曾带领只有十八支步枪的小武装,在沙沟崖南奋力御敌,从而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信心。此后他们又在临费地区西墠公路上埋设地雷,袭击了进攻徐州的前哨敌人,打垮日寇一个小队,缴获了马匹、枪支、弹药等胜利品。从此,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伍影响迅速扩大,武装游击活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这时,早在一九三七年十月,从延安学习回临沂的中共党员董少白,也利用统战关系宣传抗日救国,团结了开明地主傅普仁和一部分青年学生、农民,在涌泉建立了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傅普仁任总队长,傅文进(傅鸿冉)任副总队长。总队下设大队,傅伯达、王子通、傅展如、朱继箴、李少周、赵丹宸等均为大队长。后来,韩去非等同志与董少白取得了联系,由于董少白同志是当地人,熟悉情况,又加活动积极,对组织临郯及临费边境的群众抗日武装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上旬,我党在临沂、费县一带又收编了上层地主董慕仲的一支地方武装。三股力量会合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十二支队,董慕仲任支队长,钱钧任副支队长,张岗任政治委员,董少白任政治部主任。

建立中共临郯县委

正当日寇大举南侵,国民党军队闻风逃窜,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活动广泛开展之际,一九三三年七月苍山暴动失败后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也积极活动起来,建立了“民族解放促进委员会”。代表人物是宋逸安,他和儿子宋荣文,利用长新桥大地主宋家的枪支,组织了抗日游击队独立营,宋荣文任营长。接着,小城东的杨殿举、杨月扬(原名杨殿奎)、纸坊的王献廷、官庄的马瑞图、老屯的王敬坡、小屯的陈信亭、褚墩的危益民等也都发动群众,相继掌握了武装,抗日游击队开始活跃在敌人的心脏。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决定,将中共临沂特别支部改建为中共临郯县委。一九三八年五月,中共临郯县委在三重村成立,韩去非任书记,朱次彭(后叛党)任组织部长,郑仃云任副部长,王一韧任宣传部长,丁梦荪任青年和统战部长。新成立的县委,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大力开展救国宣传,迅速恢复和建立基层党组织。不久,一批党组织就恢复建立起来,其中有以吴敬坡为书记的老屯党支部,以陈信亭为书记的小屯党支部,以颜月岩为书记的芦柞党支部,以任聘卿为书记的沙埠党支部I以朱安甫为书记的北哨党支部,以石贞峨为书记的宋庄党支部;以赵民三(赵广勤)为书记的芦汪党支部等。与此同时,临费边境的武装力量也在迅速扩大,党组织在这些队伍里生根发芽。以贫苦知识分子、小学教员张玉枢为主,发展了刘雁川等十余人为党员,建立了党支部,由刘雁川任书记。

随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活动的高涨,建立革命武装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共临郯县委审时度势,成立了临郯青年救国团抗日义勇队,省委派红军干部石世良到达临郯县委,任县委军事部长,并兼任义勇队队长。在党的领导下,抗日义勇队迅速扩大,成为当时临郯地区唯一的革命武装力量。

整顿健全党的组织

一九三八年六月,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决定,刘剑同志担任中共临郯县委书记,丁梦荪同志任青年部长。当时县委的主要任务是(一)训练干部。临郯青救团在南头办了两期训练班,每期五六十人,时间半个月。刘剑任训练班主任。训练对象主要是中小学青年学生,其中有傅承光、王振南、沈德一等人。学习内容是“论持久战”、“抗日统一战线”、“群众运动”、“游击战争”等。训练班内建立了学员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学员党支部第一任书记是马瑜,组织委员是傅展如。(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通过组织整顿、党员审查,查清了党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了党的组织。(三)发展武装。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迅速扩大,很快达到二百多人。后来虽然被迫改编为张里元部的保安二团四营,但仍是我党直接领导和控制下的一支革命武装。(四)广泛组织群众抗日。由于党组织的积极领导,革命青年纷纷参加,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很快得到发展与扩大,县团部下属的分团达三十七个,主要分布在临郯一带。当时活动比较突出而且有声望的有老小屯一分团、南头二分团、东白山三分团、宋庄四分团、芦柞五分团、马头六分团、白墩七分团、庄坞十分团、层山十一分团、涌泉十二分团、兰陵十七分团、马石河一带的十九分团、沙埠三十二分团等。这个由各阶层爱国人士参加的抗日救国团体,成为鲁南敌后群众性最广泛的抗日群众组织。

临郯中心县委成立前后

一九三八年五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八月,根据边区省委指示,临郯县委和临沂县委合并,建立中共临郯中心县委,领导临沂、临郯县委和峄县县委,并负责开辟东海、赣榆、沭阳(今均属江苏省)等县的工作。中心县委成员和分工是。刘剑任书记,韩去非任组织部长,周南任宣传部长,丁梦荪任青年部长,朱道南任统战部长。

中心县委成立后,抓的主要工作是:(一)继续训练培养干部。涌泉训练班办了两期,每期半个月,在训练过程中,发展了一批党员。结业后,又开办了新党员训练班。许多青年学生和革命知识分子,特别是新党员,通过训练,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他们不但坚定了抗日信心,而且自动带枪参加部队,对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起了很大作用。(二)整顿组织,发展党员。通过整顿,在党的基础较好的地区建立了区委,过去由县委直接领导党支部改为区委领导,新建立的区委及负责人是:长城区委,书记赵民三,老小屯区委,书记姚锡臻;层山区委,书记任聘卿。随着党组织的整顿和建立,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党的力量迅速扩大,党员已达到二百八十多人。(三)组织武装,建立军队。一九三八年十一月间,正值敌人回师巩固后方,国民党地方政权土崩瓦解,地主武装一一临郯联庄会分化溃散之际,中共临郯中心县委和临郯青救团团部,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在兰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会师大会,成立了“八路军临郯独立团”,薛浩任团长,唐涛、韩去非先后任政委,张炯任参谋长,孙哲任政治部主任。独立团下辖三个营,一营营长沈林甫,二营营长陈向顺(此营后建),三营营长王献廷。此后,各青救分团也将其自卫武装,分别组成了十三个营。十二月间,临郯独立团一营一连和三营七连,由王献廷指挥,在小城东袭击了日  寇从枣庄开往临沂的运输车,打死了鬼子数名,缴获了机枪和三八式步枪等胜利品,受到了省委的通报表扬。

一九三九年二月上旬,中共鲁南特委在临沂西南部大炉(现属苍山县)正式成立。宋子成任书记,刘剑调特委任组织部长。这时,中共临郯中心县委撤销,恢复为中共临郯县委,王永福(现名王一夫)任书记,王子通任组织部长,刘子见任宣传部长,丁梦荪任统战部长,赵永萼任军事部长,朱安甫任工会会长,赵广俭任农救会长,何奇任妇女会长,赵斌(赵杰三)任青救会长,这时,临郯县委领导庄坞、道桥、薛庄、沂滨和兰陵(当时称八区)五个区委,蒋镜环、吴敬坡、傅伯达、陈乐善(后改陈乐山)、杨景田分别任区委书记。各区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临郯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中共临沂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整理)

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赵昭、杨曼臣同志在兰陵北大寺宣传和发动群众抗日,十一月间便发展到一百多人枪,同时,莒县十字路谢辉同志(当时为国民党莒县涝坡乡乡长)联合进步青年王学生、翟明仁等,组织了二百多人的武装队伍.同年十二月,上述两支武装被编为国民党临沂专员公署独立营第四连和第三连,赵昭、谢辉同志分任连长。

文章刊登于《忆沂蒙  临沂地区党史资料第一期》

谁在收藏
浏览:563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南之木
    南之木
  • zlily
    zlily
  • 树人
    树人
  • 房~~舍得
    房~~舍得
  • 费红
    费红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