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英画传》如期出版了。这是对父亲百年诞辰简朴而隆重的纪念。我们由衷感谢江苏省委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使母亲的遗愿得以实现。
通过参与画传的编辑工作,我们加深了对父亲的了解。在常人眼中,父亲为人谦和,沉稳而安然,很难想象在他身上深藏着那么多的秘密和传奇。连我们的母亲都不完全清楚父亲经历过的一些重大事件的详情。残酷的对敌斗争,隐蔽战线的血雨腥风,使父亲养成了严守秘密的终生习惯。即使到了晚年,他与子女们聊天时,拗不过我们 “追根刨底”,才会以轻描淡写的话语满足我们的好奇。
因为记忆,往昔的身姿栩栩如生。一张照片,胜过几多文字,开始编撰《李士英画传》时,家里找不出几张父亲昔日的照片。其实父亲工作之余有两个爱好:摆弄手枪和照相机。摆弄手枪源于他在上海中央特科时练就双手使枪锄奸的习惯;摆弄照相机是他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莫斯科中国党校学习时开始的,他使用一架德国产蔡司牌照相机给战友和同志们拍照,解放后陆续给亲朋好友们拍了许多照片。画传中许多战友在苏联和蒙古的合影以及六十年代奶奶和母亲的合影均出自父亲之手。可惜“文革”初期造反派为挖掘父亲的“罪证”,数次抄家,几百张照片被洗劫一空,成为无尽的憾事。
父亲青少年时期因家贫无条件照像,没有留下照片,参加革命即从事隐蔽战线斗争,更不允许留影。父亲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从延安到苏联学习时期的。所幸在中组部、中央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找到当年去延安时,当时中央特科的负责人潘汉年给父亲写的证明和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上刊登的中央特科“打狗队”、中共北方局党组织枪毙叛徒的报道以及国民党监狱对父亲的判决书等,多少弥补了《画传》没有这一时期父亲照片的缺憾。在苏联学习时的照片,是“文革”中造反派抄家时,父亲把它们藏到椅垫下,才得以保存下来的。
为寻找父亲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照片,我们沿着当年父亲的足迹,走访了北京、天津、延安、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得到了许多单位、父亲的战友和朋友的帮助。通过追寻父亲的人生足迹,我们寻踪到父辈们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更加深了对父亲的怀念。他对党赤胆忠心,对百姓满腔热忱,对部属关怀备至,他多年保存着牺牲战友的照片;在延安整风甄别中他坚持实事求是,他为被错误处分的战友家庭雪中送炭;在大是大非中,他宁愿戴“右倾”帽子而坚持原则;面对不公正待遇,他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逝者不在,生者寄情,往事并非如烟。
通过参与《画传》的编辑工作,仿佛父亲依然在我们身旁,述说那枪林弹雨、惊涛骇浪的铁血人生和艰苦卓绝、意气风发的建国大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父亲的人生何其短暂,我们编撰这本《画传》不是要到历史中去采撷耀眼的花朵,而是要向人们表明一种人生价值的取向——什么是应该被尊重的,什么是值得永远铭刻在心灵深处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上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信仰,是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我们希望能和读者共享这一份感觉,怀念父亲的风范。
《李士英画传》的出版工作自始至终都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刘复之叔叔和梁保华、罗志军、张连珍、杨新力、徐安等领导同志的关注和支持;国家安全部、中央档案馆、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政治部和离退休干部局、江苏省委办公厅、上海市公安局、山东省公安厅、江苏省公安厅、天津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军区档案馆、济南市公安局和档案馆、安阳市公安局和司法局、以及徐州市档案馆、淮安市档案馆、河南省内黄县档案馆等诸多单位及各级党史部门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图片和热情支持,给予特别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子女,我们深受感动!
特别鸣谢崔广怀、陈亦工、王芳华、王锡崇、张景海、何全印、杨妍、许元、刘炳华、黄臻睿 、徐家俊、陈哲、任发德、李动、赵保华、赵保平、徐宝凤、李英奎、蔡炯、李清亮等同志的辛勤工作。画传中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因年代久远等种种原因,我们无法得知拍摄者的名字,有的照片中的人物也辨认不全,无法一一注明,对此,我们深感抱歉!对在征集和编辑过程中,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史部门给予的热情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延华、小鲁、光华、延晖、小英、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