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故土光照千秋一记抗日烈士朱玉干(文/《染血的土地》)

知翠堂 发表于2018-02-27 17:03:36

在泰安市郊区徂徕镇北望村,至今还传颂着一个抗日英雄、英雄抗日的故事,他的名字和事迹将象徂徕山上的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

朱玉干,又名朱国栋,1909年出生在北望村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在私塾读书,192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萃英中学。朱玉于思想进步,在中学读书期间,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以进步学生身份参加中共泰安支部秘密召开的党员、团员 会议。由于他表现积极,经刘德林介绍,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壮大革命力量,朱玉干着手在学生、农民、工人中进行革命宣传和发动工作。他积极开展学生运动,除指导本校学生开展反对学校强迫学生做“礼拜”的斗争外,还发动省立三中、县立师范等外校学生成立“学生自治会”和“学生联合会”,印刷传单和小报,冒着生命危险宣传革命思想。1927年9月,中共泰莱县委建立,马守愚任书记,朱玉干任学运委员,分管学生组织。他还担任党的联络员,多次赴新泰、莱芜传达上级指示,传送秘密文件、情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一次由于叛徒出卖,险些被捕。他利用关系返回本村,发动农民,发展党员,在本村建了第一个村党支部。1928年,济南惨案后,泰莱新区委与省委失去联系,朱玉干只好到泰安火车站的装卸工人和运输工人中去开展工作,很快把这些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泰安工人联合会”,进行自发斗争。

1928年10月,省委派李西山来泰安恢复党的组织,建立了中共泰安特支。朱玉干又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并任特支委员,1929年4月担任了书记职务。1930年2月,临时省委遭破坏,泰安特支与省委失去联系,便停止了活动,国民党又下令缉拿朱玉干,朱玉干被迫离开泰安,途中得到冯玉祥将军的帮助,转移到济南,后又到平原县,以教师工作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不久被敌人发觉,朱玉干决定去大连暂避。

到青岛后,由于路费不足,弄不到船票,只好滞留青岛。在青岛海滩,面对汹涌的大海,朱玉干心头波涛起伏,几遭劫难,几次脱险,使他认识到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他相信,革命的气势必如这翻滚的波涛,以不可阻挡之势去摧毁这腐朽的 反动政权。面对火海,展望未来,朱玉于信心倍增,他轻轻低吟:

男儿志在四方,踏碎荆棘前往,黑暗社会尚渺茫,太阳一出天亮。天亮,天亮,天亮,那时工作更忙,四亿人民齐欢唱,幸福在望,在望。

不久,朱玉干又回到泰安,在省委帮助下重建特支。1932年5月1日,泰安特支在王母池召开纪念大会,朱玉干参加了大会并印发了《五一宣言》,鼓励与会的300余学生和各界人士开展反帝运动。1932年5月,中共泰安中心县委成立,朱玉干任组织部长,9月任书记。在此期间,他在泰山瞻鲁台主持召开了县委扩大会,就农村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发动群众等问题做了具体指示。会后形势发展很快,党员团员发展到300多名,农村中也建立各种革命组织。朱玉干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泰安县政府的恐慌,便下令搜捕他,加上原泰安中心县委书记曹福广投敌叛变,为保证朱玉干安全,组织决定让他去大连隐蔽。到大连后,朱玉干又因领导工人炸毁日本人的火药库,被投进了水牢,经工友们营救,于1936年回到泰安。

1937年“七•七”事变后,省委在济南召开会议,决定在徂徕山起义。8月省委书记黎玉指派鲁宝琪任泰安临时县委书记,朱玉干是县委成员,着手在本地组织抗日武装,他和马馥塘、鲁宝琪等人发起成立了“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很快发展到300多人,为徂徕山起义做了组织上军事上的准备。10月22日,省委在文庙召开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会后朱玉干便回村发动群众积极筹备。12月底省委和县委的同志来到北望村,朱玉干热情接待了他们,给了他们一支小八撸子枪,一个包袱,一个皮箱,然后由他带路,登上了徂徕山大寺。

1938年1月1日,抗日烽火在徂徕山点燃,徂徕山头飘起了革命的红旗,一支抗日军队“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成立了。为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朱玉干星夜下山,说服了母亲和爱人,卖掉了部分土地和家产,全部买了粮食,雇人摊成煎饼,送给部队。

起义不久,为搜集情报,了解日军的动向,省委和四支队又派朱玉干回到北望村。一天,他发现一支40多人的国民党溃军来到北望村,有40多支步枪和2挺机枪。朱玉干想到四支队正需要人和枪,应该说服他们参加抗日武装。他热情接待了他们,同他们历数日军入侵泰安后的罪恶,并告诉他们徂徕山上有真正抗日的部队。稳住了溃军后,他飞奔去徂徕山向司令部汇报了情况。经研究由武中奇和林浩同朱玉干一起收编溃军。到家后,朱玉干让爱人用部队给的20块钱打酒备菜,自己请来了溃军的四个头目。七人热情交谈,越谈越投机,经武中奇提议,七人结拜为兄弟,朱玉干是老二,他们共同宣誓:“誓死抗战到底”,第二天,朱玉干和他们40多人登上了徂徕山,壮大了部队的力量。

在部队中,朱玉干参加了宣传队工作,活跃在汶河两岸。每到一处,便演出活报剧,教唱革命歌曲,在群众中进行抗日宣传。唱得最响亮的是《大寺起义歌》:“红旗一展漫山岗,大寺起义举刀枪。工农兵学齐救亡,抗日烽火燃四方。”

1938年5月,省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政权,创建山东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从四支队抽调朱玉干等人回地方工作。泰安县委建立后,朱玉干任组织部长。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 7月7日,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朱玉干和范明枢等在黄前的麻塔村主持召开了“泰安县各界代表抗日周年纪念大会”,号召群众抗日,要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争取早日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朱玉干除了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活动外,还亲自参加了打击日伪军的斗争。1938年8月,他得知有12名汉奸到上高村抢东西,为惩处民族败类,他率独立营的一个班,将其全部抓获,经审讯后,全部除掉。在徂徕山的一次战斗中,他与日伪军展开肉搏战,抱住了敌人头目,在地上翻滚扭打,咬掉了敌人一只耳朵,夺下匣枪。还有一次,他带5名战士袭击一敌据点,胜利归来时,遭到敌增援部队的包围,战斗十分激烈,一名战士负伤,朱玉干便冒着枪林弹雨,背起负伤的战士,边打边撤,回到驻地时,他累得昏了过去。

1938年10月,县委书记夏辅仁调走,朱玉干任书记,12月任鲁中区党委社会部长。1939年6月参加了反击日伪军对鲁中区的“扫荡”。1941年11月,日伪军5万余人,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进行大规模“扫荡”,在反“扫荡”斗争中,我抗日军民英勇作战,力挫敌人。但我党政军民也付出重大代价,朱玉干也在这次战斗中,同军区司令员刘海涛及部分人员转移时同敌人遭遇,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两人被捕后,毫不畏惧,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敌人用尽了酷刑,也不能使他们屈服。面对死亡,朱玉干大义凛然,他不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国共产党万岁!”惨无人道的敌人割去了他的舌头。敌人的暴行,没有使朱玉干胆怯,他睁大双眼,恨恨地瞪着敌人,敌人又挖去了他的眼睛,最后又用刺刀穿透了他的胸膛……他壮烈地牺牲了,那天是1941年11月8日,那年他仅31岁。

他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建国后,他的遗骨被安葬在泰安烈士陵园,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

文章刊登于《染血的土地》一书

1.png

浏览:389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刘晓东
    刘晓东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