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毓淦(1906—1941),原名朱国栋,曾用名朱玉干,泰安县北望村人。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泰安中心县委书记、中共山东鲁中区党委社会部部长。
1925年,朱毓淦随父到泰城天书观小学就读,后考入萃英中学(今泰安一中)。1927年冬,经刘德林介绍,朱毓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4月,接任中共泰安特支书记。1932年9月,朱毓淦接任中共泰安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7月,中共山东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致使中共山东省委遭到破坏。朱毓淦在亲属的帮助下,安全转移他乡隐蔽。后经大连中共党组织介绍,朱毓淦打入了大连日本人创办的火药厂,在火药厂成立了中共党小组,朱毓淦任组长。中共党小组在厂里物色了一些工人,秘密组成“敢死队”,朱毓淦任队长。不久,“敢死队”在朱毓淦的组织下引爆了火药仓库,日本工厂陷入一片混乱。
1937年七七事变后,朱毓淦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秘密发起组织泰安县民众抗敌自卫团,马馥塘任团长,朱毓淦任政治部长。
1937年12月底,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城南夏村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决定在徂徕山和津浦铁路以西分头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准备期间,他家成了参加起义人员的联络点和食宿处。为了解决起义部队的经费问题,朱毓淦又动员说服自己的亲属,卖掉了部分土地和家产,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起义部队。
1938年1月1日,起义人员集聚在徂徕山大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代表省委宣布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在起义的前一天,朱毓淦就跟随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长林浩等先期登上徂徕山,做起义准备工作。一天,一股溃散的国民党部队散兵40余人来到北望村,朱毓淦了解情况后,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告诉他们徂徕山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起义部队。第二天,林浩、武中奇和朱毓淦带领所有散兵,携带2挺轻机枪、5支匣枪、40多支枪和充足的弹药,登上徂徕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四支队政委黎玉和四支队司令员洪涛等非常高兴地欢迎他们的到来。为此,朱毓淦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的表彰,并获得银质五星奖章一枚。
1938 年5 月,朱毓淦随中共山东省委和四支队转移到沂蒙山区一带活动,并被调到中共山东省委机关任锄奸科科长。6 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从四支队抽调干部回泰安工作。月底,在黄前恢复建立了中共泰安县委,夏辅仁任书记,朱毓淦任组织部长,燕遇明任宣传部长。夏辅仁、朱毓淦在中共泰安县动委会主任范明枢的积极配合下,向各地的会道门武装及杂牌武装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进行团结抗日教育, 推动了抗日斗争。1938 年春天和秋天,在泰安的颜张和角峪多次进行了武装检阅( 主要是各会门武装),有几股会门武装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朱毓淦经常带领部队,以游击战方式袭击日军。
1938 年8 月,一股日军来到徂徕山防地骚扰、抢掠,朱毓淦得知消息,迅速率领战士赶去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取得胜利。不久,他又率领五名战士袭击了日军一个据点,夺得两挺轻机枪。日军增援部队包围上来,朱毓淦命令大家互相掩护,边打边撤退。在撤退中,战士小薛身负重伤,情况十分危险,朱毓淦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友们的掩护下,救回负伤的小薛。当全体人员突围安全返回驻地时, 他却累昏过去。由于朱毓淦带兵有方,部队连战皆捷,军威远扬,深得民心,队伍不断壮大。1938 年10 月,中共泰安县委书记夏辅仁调走,朱毓淦任书记兼组织部长, 12 月调任中共鲁中区社会部部长。
1939 年6 月1 日,日伪军2 万余人对鲁中地区进行大“扫荡”,朱毓淦随山东纵队的特务团和一、二、三、四支队广泛开展分散的游击战,经月余战斗,迫使日军停止了这次大规模的“扫荡”。1941 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11 月3 日, 日军出动5 万多重兵,对鲁中地区的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进行长达两个多月的空前规模的大“扫荡”。11 月8 日,日伪军合击中共鲁中区党委和鲁中军区驻地芦山。朱毓淦和司令员刘海涛等部分人员与部队失去联系,转移时与日军遭遇,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1941 年11 月25 日,日军将朱毓淦绑赴蒙阴苏家后庄以南,残忍地将他杀害。
2014 年8 月29 日,朱毓淦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朱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