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传记——沂蒙真情(下篇)文/李文飞

孺子牛 发表于2018-02-28 17:13:44

三、解放战争

1945年8月,在锣鼓喧天的欢庆声中,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根据地,喜气洋洋地迎来了八年的抗战胜利,这是在中国近代屈辱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以血肉之躯战胜了强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8月8日,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的钢铁洪流,荡涤了号称百万,实际上只是新兵补充空架子的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这时我党中央高瞻远瞩:命令山东我军成建制地奔赴东北,要求随身不带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不允许带武器,据说在东北有装备几十个师的日军遗留武器弹药,所有的人员都换成便衣设法渡海奔赴东北,李真身边的许多小姐妹渡海跨洋,告别家乡,一大批的山东沂蒙儿女,转战到了白山黑水的“血红雪白”战场。

在那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们没有见到过什么财富,不曾拥有温暖的家庭,甚至没有吃上几顿饱饭、他们当中的许多优秀战士,为了革命胜利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真永远不能忘记沂蒙山上的哭泣!不能忘记沂蒙山的枪声!不能忘记沂蒙山的真情!

在和平形势的面前,部队的干部们纷纷开始考虑成家立业的问题。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28、5、团” :即年龄28岁以上、参加革命工作5年以上的团级干部,经组织批准可以结婚。

1946年,山东鲁南军区成为了“结婚年”,符合“28、5、团”的干部们纷纷成家立业,年轻漂亮的李晓结婚得早,1944年她就嫁给了运河地区地委书记张琳。后勤部长李智光与尤家庄李真的小姐妹尤霞同志结了婚,杨士发和方景昭同志是前一年夏天结婚的。红军干部赵杰与参加徂徕山起义的王华同志结了婚,还有参加徂徕山起义的孟英与王宏瑜同志结了婚,老朋友武中奇早在41年就与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谷牧同志的秘书冯玉华同志结了婚,林毅与来根据地参加革命的女青年赵洁同志结了婚,特别能干的女战士韩豁嫁给了老红军徐斌洲。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非常晴朗,后勤医院的李智光院长来到地委书记张琳的家里,商量伤病员到老乡家分散疗养的事情,谈完了工作又聊起了家常,李院长看到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的小女孩儿问:“孩子多大啦?李晓同志呢?”。

“孩子2岁多了,李晓向院长同志报道!”话音未落,挺着大肚子的李晓推门而入。自然李晓很惦记着她的姐姐,立即向院长询问起李真的情况,知道李真工作很优秀,最近刚刚入党了,非常高兴。最后说:“李院长要多关心我的姐姐,她也该成家立业了!”

“别提了,你姐姐就是山东人的倔脾气,认准的事儿八匹壮牛也拉不回来!”张琳插嘴说。

李院长说:“是呀!我上次给她介绍了我的一位同乡,是和我一块儿长征过来的,是个工农干部,人家也看上她了,可是你姐姐就是不同意!这事张琳也知道!”,“为什么呀?”李晓问。

李院长说:“李真同志坚决不找在家乡结过婚的干部,认为将来人家的前妻找来不好处理,可是如今适合结婚条件的人,有几个又符合她的要求呢?也不知道你姐姐还要什么条件?”。

李晓说:“我姐姐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找个皮肤白一些的,她认为自己的皮肤黑,怕将来的后代都是黑炭团儿!”。

李院长回到医院后,琢磨着小李医生的婚事该提到组织议程了,他约上张琳,找到鲁南军区政委杨士发、参谋长林毅和副司令员张岗,问问部队里有没有适合的人。还真凑巧了,在司令部里这几位老同志异口同声地说:“书记和院长来得太巧了!我们这儿就有个现成的王老五,大家正发愁怎么给他解决终身大事呢!他就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李萍!”。“嘿!一个李真,一个李萍,就是一家人嘛!”大家说笑着。提起李萍主任李院长和张琳书记是知道的,经过大家的介绍,更详细地了解情况:

李萍同志是1911年出生的,家庭是福建省永春县的贫苦农民,从小随父母到海外马来亚闯荡,上中学时回到国内,考入了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九一八”事变后,他带领全校学生们抗日游行、闹学潮,被当地的政府通缉。他化妆后跑到北平,考入了中国大学,他与副司令员张岗是福建老乡,同住北平漳州会馆,受到福建同乡的影响参加了革命,1935年入党。在学校里一直是学生骨干,参加了北平的“一二 .九”爱国学生运动。卢沟桥事变后,他带领100多位平津流亡学生去延安路过济南时,被山东党组织留下来参了徂徕山武装起义。他在部队里一直从事敌工特殊工作,他们在前线策反蒋、伪敌军、在敌后领导的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威震敌胆。

这样,在几位老战友的撮合下,在李智光院长和张琳妹夫的介绍下,李萍与李真同志见了面,事后征求双方的意见,李萍没有什么可说的,当时能在部队找一个女医生还有什么奢望?李真同志可是不太愿意:一是没想到找了个华侨出身的人,怕将来生活不习惯。二是怎么看怎么觉得李萍比自己还黑,最后几位老首长一千个保证一万个许诺,告诉李真说:李萍是个很白的人,只因为天天打仗,脸上风吹日晒的没功夫保养,保证身上是很白的。

终于,两个相差9岁,出身背景截然不同,生活方式有着天壤之别的年轻人,在同志们的庆贺声中组织了一个革命的家庭,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生活。

然而,在李萍和李真的婚后仅仅三天,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争开始了,新婚莞尔互相还不熟悉,敌人的炮火就打到了家门口,李萍只好带着警卫员骑马飞奔炮火连天的战场。

1947年1月下旬,峄县城解放后,鲁南军区和政府机关及县城防司令部入城办公,布告安民,为救济被害群众、恢复秩序,采取紧急措施,并组织群众拆除街巷工事掩体,实行坚壁清野和备战工作。 

2月1日,李萍和李真的大儿子出生了,差不多同时,部队里的第一批革命接班人来到了人间,老朋友武中奇结婚得早,她的大女儿武晓厉是在45年由李真同志接生的。

现在李智光的女儿、杨士发的女儿、孟英的儿子,这些孩子大多数也都是学妇产科专业的李真同志给接生到了人世间。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杨士发给他的女儿起名为杨鲁平,李智光给女儿起名叫李清明,孟英给儿子起名叫孟大琳,赵杰同志的大儿子取名叫赵建军(文革中北京红卫兵中带头越境到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斗,牺牲在抗击美国飞机的高炮阵地上)。

李萍记得在海外时他的大哥、二哥说过,下一代孩子起名好像是有个”启”字,记不太清了,看到营房外部队的红旗飘扬,就给孩子起名字叫做”文琪”吧。

孩子刚刚出生几天,敌人的扫荡大军就来到了,李真无力下地行走,只能抱着孩子躺在担架上随部队突围,在奔跑中抬担架的民工气喘嘘嘘,热了就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盖在她们母子俩身上,一路跑一路盖,最后到了安全地方时,担架上的母子被捂得满身大汗,再看看孩子:发高烧烫得满脸通红、紧闭双眼,已经不会出气了,经过李真人工呼吸紧急抢救才缓过气来。

在后来的反扫荡中,李真母子又遭受了多次磨难:一次过河时遭到敌机轰炸,民工推的小车被掀翻,孩子掉到了河里。还有一次挑担子的民工在山上奔跑,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筐里的孩子从几十米高的山坡上滚到沟底。不管遭受了怎么样的危难,这个孩子硬是活了下来,最困难的是在艰苦的环境下,李真同志没有奶水喂孩子,能在老乡家里讨到一碗小米,那是最奢侈的好东西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把又硬又干的杂面煎饼嚼碎了嘴对嘴地来喂孩子。

 9月中旬,鲁南一、二地委返回天宝山区,鲁南区党委、行署和鲁南各县、区机关人员兵分两路,一路留鲁南打游击,一路携带档案辎重物资、老弱干部、职工及家属数万人,经郑城、平邑向北转移,渡黄河到达渤海地区。

  这年10月,沂河地区连降暴雨,河水暴涨,时任沂河地委书记、沂河支队政委的李真的妹夫张琳,带着沂河支队为过路的大部队清剿残敌、提供给养。

可是,他在一次护送部队过沂河时出了事。大雨天里,沂河支队的战士们对河边的一座残破的敌碉堡没有彻底搜查,仅是看了底层没有人就过去了。没想到,一个国民党的排长带着几个残兵躲在碉堡顶楼上。几个残匪看到大部队过河时,不敢有什么动作,当张琳带着几个人护送完部队回来时,他们在碉堡上瞄准刚渡到河中间的沂河支队开火了,而且首先朝着领头的张琳打。

在一片突然发作的枪声中,张琳的头部负伤。照说,张琳的水性很好,即使负伤渡过这条小河也不在话下,但当时他的警卫员杨崇胜不会游泳,过河时张琳不仅帮着小杨背枪,还背着为部队提供给养的一包大洋。

在暴涨的洪水中,他带伤挣扎了一阵,就被涛涛的沂河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位河北雄县人,李真的妹夫,参加过解决西安事变的老干部张琳,永远地离开了他年轻美丽的妻子李晓,离开了两个分别年仅3岁、刚出生3个多月的可爱的女儿。

1948 年秋的一天,鲁南军区后勤医院门口一阵喧闹,只见一 些身穿各色衣装的人们抬着一副担架,急匆匆地往病房里面就闯。正在值班的李真医生迎上前去,询问是怎么回事 ? 带头的人急切地说 :俺们是县大队的民兵,解放军大夫,快救救俺们这位兄弟吧,他病得快不行了……”李真立刻让民兵们把重病员抬到屋里 , 拿起听诊器为他检查。 放在炕上的这个病员烧得满脸通红,牙关紧闭,鼻息很重。李真初步诊断他得了伤寒病,马上让民兵们把重病员抬到一间单独的病房里。好在这时鲁南军民已经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医疗条件大大改善,李真安排为重病员注射盘尼西林的消炎药和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重病员渐渐脱离了死亡的威胁。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病后调养,这位还不到 20 岁、名叫马凤祥的民兵战士又能下地欢蹦乱跳地参加战斗了。

 恢复健康的马凤祥坚决要求留在部队里干革命,部队领导考虑他年岁小,让他担当了通信员。由于他聪明能干,还认得一些字,很快担任了副排长。有一天,政治部干部科科长突然找小马谈话,分配他担任军分区副政委李萍的警卫员,并且还告诉他, 李萍副政委的爱人就是给他治病的李真医生。这样,马凤祥高高兴兴地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李萍副政委和救命之恩李真医生的身边。

1949年7月,部队驻扎在兖州时,李萍和李真的二儿子出生了,这时的生活条件也好多了,部队里有了大量缴获敌人的奶粉、罐头。与此同时,其他同志的第二胎也纷纷问世:杨士发的二儿子杨东平、李智光的二女儿李焕、孟英的二儿子孟新海,武中奇的二女儿武晓红,都先后来到人世。

李真同志在大热天里,挺着大肚子忙着为这个做临产前准备,为那个接生孩子。这么热的天,大人、孩子都遭罪,身上都起了成片的痱子。正当李真忙得不可开交时,结果自己也做了产妇。接到孩子出生的消息时,李萍看到小鸟在空中飞过,即给孩子起名字叫:文飞。

正在这时,村子里一有位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不愿意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老男人的姑娘,在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姑娘不惜以跳井自杀表示反抗。是村里的部队把她救了起来,她坚决要求参加解放军,这时正好组织介绍她来帮助李真同志照顾他们的两个孩子,这天也就是她参加革命工作的第一天,她就是李真家的好朋友布士荣同志。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真和时任鲁南军区副政委的李萍听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同时听到上级传达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部队上下洋溢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氛围。

沂蒙儿女无私奉献、坚韧顽强,以特有的沂蒙真情,在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八年驱日寇、四年战美蒋,终于迎来了沂蒙山上红旗飘,迎来了沂蒙大地的胜利解放,迎来了沂蒙人民过上好日子。

四、后记

全国解放后(除了台湾),李真跟随着李萍的工作调动,来到了外交部,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很快成长为新一代的外交干部。是新中国第一任驻缅甸的外交使者: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派驻缅甸的首任外交官队伍组成:

大使:姚仲明,夫人:解梅。

政务参赞兼领事部主任:李萍,夫人李真。

政务参赞:孟英,夫人:王宏瑜。

文化参赞:谢黎。

武官:李岱(上校)。

副武官:徐毅民(中校)。

一等秘书:宫达非,夫人:蒋衍芬(后去)

二等秘书:肖岗、张天民。

三等秘书:朱荣辉、何卓云。

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无论职务如何调动,李真始终保持着山东人民的质朴,保持着革命老区的传统,保持着沂蒙儿女的真情。在工作岗位,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她总是替别人着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去克服,在每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她都得到了周边同志们的好评。

在家里,她是一位好母亲,一位好师长,她教育孩子们从小就要大公无私,勤劳好学,艰苦朴素,尊重师长。她的沂蒙真情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沂蒙真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沂蒙真情让子女们牢记到永远。

1987 年 12 月 20 日,在一个风寒料峭的深夜里,李真同志去世了,她是由于冠心病住进北京医院后转为脑中风,引起了全身右部偏瘫。李真同志当了一辈子的医生,给无数的病人医治了他们的病痛疾苦,她自己到了晚年却遭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说起来她的一生真没有过什么好日子,她总是为了别人操心,处处为了他人着想,最后住院期间,就是为了给同房的病人倒尿盆滑倒后才中风的。李真同志的沂蒙真情伴随着她走了,在一个黑暗的夜晚悄悄地走了,就这样默默地告别了沂蒙家乡,默默地告别了齐鲁大地,默默地告别了人间苍穹 !

孩子们为亲爱的母亲填了一首词:

诉衷情 • 悼慈母

慈母忠真报国酬,英灵壮山河。

终生奉献无索,默默任凭说。

亮风格,心无私,天地阔。

遗志承托,沂蒙真情, 浩气长歌!

浏览:418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