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历史选择了沂蒙山,在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一直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在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中,神圣的沂蒙大地承载了历史赋予的光荣而特殊的使命。
在沂蒙山这一片神奇的红色热土上,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群众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们:他们中既有威震敌胆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战斗在津浦大动脉的铁道游击“飞虎队”;也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有为了中国革命无私无畏奉献了母亲之爱的“沂蒙母亲”;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还有在普通农户家中为亲人夜以继业赶制军鞋、碾米、磨面、摊煎饼的沂蒙大娘、大嫂、小姐妹;更有那在前线,在救护所、在医院为伤病员默默奉献的沂蒙医护人员。在这片血染的齐鲁大地上,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洗礼中,是她们展示和发扬了山东母亲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是她们锻铸和创造了吃苦耐劳、坚韧不屈、无私无畏和勇于奉献的沂蒙真情。在中华辽阔的地域上,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要有沂蒙妇女战斗的地方,就能演绎出她们所独特的沂蒙情怀。这就是伟大的沂蒙人民,这就是伟大的沂蒙女性,这就是伟大的沂蒙真情!
二、参加革命工作
临沂县(1950年后改为地级市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因濒临山东省第一大河沂河而得名,是沂蒙山区的一部分,地形复杂,既有坦荡的平原,又有连绵起伏的丘陵,还有层峦迭嶂的山区,纵横交错的河流。
在临沂县城的东南方向,有一个隶属朱田镇管辖的小山村,叫做尤家庄,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姓尤,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伺候土地的日子,靠着有沂河水的灌溉,穷苦的日子还马马虎虎过得去。
村东头有家农户依照老辈子的习俗,早早地就给儿子娶了亲,女方姓李,从李家庄嫁过来就改称为尤李氏。本来小两口靠着山东人特有的勤劳,男耕女织的日子还将就着过,谁知一场瘟疫袭来,尤李氏失去了家里顶梁柱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她年纪轻轻地就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女孩子守了寡,好在尤李氏从小就心灵手巧,会一手漂亮的女工活儿,在亲戚朋友的帮衬下,靠着几亩薄田还能度日。
村里有许多好心人都劝说尤李氏乘着现在年轻,赶快再另寻找人嫁个好人家,也有不少后生主动上门来提亲。可是尤李氏是在山东曲阜附近长大的,从小就受到“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贞洁牌坊”的熏陶,再加上担心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跟着到了别人家会受委屈。因此,她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硬是拒绝了一切外来的纷扰,一门心思地抚育自己的女儿。
虽说社会已经进入了到民国时期,官府早就废除了妇女们缠裹小脚,可是大女儿尤淑珍刚刚满了8岁,尤李氏就逼迫着她要缠脚说:“女孩子不裹脚,长大了嫁不出去!”她还展示了自己小小的“三寸金莲“。大女儿虽然心里头一百个不愿意,一千个不答应,可是从小就最孝顺,最听娘话的尤淑珍,此时只能含着热泪,咬着牙忍痛让娘用长长的白布带裹住了自己刚刚发育的小脚。
过了几年,有一天小女儿欢蹦乱跳地跑回家来,尤李氏一手端着旱烟袋,一手拿着裹脚布说:“你也老大不小的啦,还整天蹦呀、跳呀!哪儿像个女孩子?今天该你裹脚了!” 谁知这个小女儿可不是省油的灯,她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别的孩子敢干的事情她都敢干,别的孩子不敢干的事情她也敢干,就连村子里比她大的男孩子,也都怕她三分。一看到自己要像姐姐那样受罪,她蹦着高地反对,边跳边喊着:“不裹!不裹!就是不裹!打死我也不裹!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那么封建!”。
尤李氏气得用旱烟杆儿敲着炕沿儿说:“你不裹脚,长大了多难看!没有一个男人看得上你,嫁也嫁不出去!你的姐姐都裹了!”小女儿喊道:“学校的老师早就告诉我们,让妇女裹小脚是封建礼教,是对人的摧残,将来就是嫁不出去,我也坚决不裹!”说罢, 小女儿一溜烟地跑出去,召集了一群小伙伴儿,举着扫帚、棍子、脸盆,一切能拿得到的家活式儿在村子里游行,边走边喊:“坚决反对摧残妇女!坚决反对封建主义!------”
事情闹大了,在村长和许多家长的调解下,尤李氏只好退让一步,不再逼着小女儿裹脚了,可是小女儿还是不依不饶,硬是闹着把姐姐裹得半残的小脚给解放了,也为她的姐姐尤淑珍将来参加革命工作创造了条件。
1938年的一个夏天,尤家庄小村子闹开了锅,村里来了八路军,他们身穿灰色军装,打着结实的绑腿,高举着鲜艳的红旗。八路军一进村子就为老百姓挑水、扫院子,还在墙上用白石灰水刷大标语: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打倒小日本!誓死不当亡国奴!-------。
经过村里人的打听,知道了这支部队是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莱芜、新泰、宁阳4县交界的徂徕山举行武装起义,部队是由延安派来的老红军、山东省委干部、平津流亡抗日学生和部分国民党散兵组成,被命名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由老红军洪涛任支队司令员,省委书记黎玉兼任政治委员,其他一些军事骨干和平津流亡学生中的党员,分别担任中队长和指导员。
这次是第四支队兵分两路,一路部队南下,另一路进入沂蒙山区,开展鲁南革命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村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里的那几位女兵,她们梳着齐耳短发,腰扎皮带,打着绑腿,有的还带着眼镜。后来才知道,在队伍里最活跃的女兵名字叫韩豁,她是山东“土皇帝”韩复榘的侄女,却与她那个不抵抗日寇的军阀叔叔有着天壤之别,她是坚决要跟着共产党、八路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
她的皮带上插着当地流行的小旱烟袋,她站在村口的戏台上教孩子们高唱抗日歌曲,她挥舞着有力的手势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讲日本小鬼子的凶残,讲当了亡国奴的悲惨命运,讲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她的演讲让尤家庄的小姐妹们听得如醉如痴。
回到家里,尤家小女儿就吵着闹着要参加八路军,不管尤李氏怎么样地劝说、怎么样地威协,怎么样地反对,尤家小女儿就是铁了心地要加入这支队伍。
这时刚刚年满16周岁的她,自做主张地找到部队首长,软磨硬泡地参了军。不久她又把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儿尤霞拉进了部队,她的姐姐尤淑珍此时还在当地一家教会医院里学习妇产科知识。
1939年,尤李氏家的小女儿不但已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骑马扛枪成为当地有名的八路军女干部。在党的教育下,这个顶天立地的山东女孩子,梳着一条齐腰的长辫子,不但人长得漂亮,工作干得更漂亮,被部队上下称为能干的“尤大辫子”。
1941年1月至1943年12月,是全国抗日根据地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地围剿、封锁、扫荡,发动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就达九次之多,沂蒙山区终日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日军所到之处,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沂蒙抗日根据地军民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下,许多驻扎在沂蒙山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先后投敌,把手中的枪口转向了一心抗日打鬼子的共产党、八路军。
1941年10月,国民党五十一军第六八三团窜到边联县九女山一带,团长张本枝勾结伪军汉奸荣子恒、王洪九的部队。在27日凌晨,顽军和伪军数千人突然包围了中共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银厂村,杀害了鲁南军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赵镈和几十名抗日群众。
这就是抗战中鲁南著名的“银厂惨案”。在突围中,一位叫彭晓的女同志为了掩护“尤大辫子”而光荣地牺牲了,为此,尤家小女儿为了纪念革命战友,把自己的名字按照母亲的姓和战友的名,改为了“李晓”。
经过这次血与火、生与死的战场考验,被人广为称赞的“尤大辫子”就像在烈火中涅磐的凤凰,将以更加坚定、更加顽强、更加不屈不挠的毅力来面对革命新的形式,面对新的残酷斗争,面对自己史料不及的艰难后半生。
1943年,李晓把她在教会学校刚刚毕业,已经23岁的姐姐尤淑珍介绍到缺医少药的八路军医院,在老同志的领导下,成为了鲁南军区的八路军女医生,加入部队后她把原来的名字尤淑珍按照妹妹的方式改为“李真”,这个“真”字,也就是沂蒙真情的“真”。
早在1939年,八路军山东鲁南军区在沂蒙山区的大山里成立了卫生部野战医院,当时全院集中了八路军在山东鲁南地区最好的医生,有爬雪山过草地,一直从医的老红军李智光,有在北平专门学医的平津流亡学生杨纯,有山东当地的医生杨超,还有参加徂崃山起义和当地参军的一批女战士共30多人。
八路军的野战医院驻扎在老百姓的村庄里,为了掩护伤病员,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秘密挖掘山洞,山洞挖好后,再用石头、树枝和柴草等物料进行伪装,不知情的外人很难发现。
当时,日本鬼子经常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在每一次“扫荡”前,医疗所将伤病员疏散到村里,每家都分有几名。平时,伤病员分散在各家养伤,一发现敌情,全村立即行动起来,将他们安置到挖好的洞子里。晚上,村民们抽开洞口的石板,给他们送水送饭。村里的这些伤病员,大多数都是上级党组织有计划安排的,也有的是村民们在山上找到的,还有的是伤病员们自己找来的,伤情较重的伤病员立即转送到后方条件较好的医院。
李真是位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又具备山东人民能吃苦耐劳精神的好同志,加入到革命大溶炉里,立即与同志们投入到紧张抢救伤病员的繁忙工作中。虽然她是学妇产科专业的,在战争年代就是医学专家了,打起仗来根本不分什么专业不专业,能够抢救伤病员就是最重要的专业,部队最缺的就是能动刀子的外科医生。
鲁南八路军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简陋,给伤员做手术用的医疗器械全都是土造的:手术刀是请乡村铁匠特意打制的,还有从杂货铺买来的裁纸刀打磨锋利了就当手术刀用。止血钳是用小竹片或者请铁匠师傅按照剪刀样子制作的。竹片用火烤弯过来就制成了镊子。手术器械就是木工使用的普通锯子、凿子、斧头------,全是木匠使用的“家活式”儿,消毒也就是用老乡在家做饭的大柴锅,烧了开水蒸一蒸或者煮一煮。
做手术根本没有麻醉药,有条件的给伤员喝一口地瓜烧酒,用牙咬住毛巾硬撑着,实在忍不住就大声喊叫,据当地老乡说:几里地之外都能听见叫声。医生做手术没有现在这样的消毒条件,搞不到橡胶手套,只能用盐水或地瓜烧酒洗洗手。
抬到后方医院的伤病员基本上都是重病号,来了就要及时做手术,李真很快在老同志的带领下掌握了外科的基本要领,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完成一般常见的外伤处理了。
一天下午,正巧是李真在值班,忽然院门外一阵喧闹,十多辆大车又送来伤员了,前面几辆大车拉的都是轻伤员,他们的头上、胳膊上、腿上、身上缠着肮脏的绷带,有的还在往外渗血,可以看出是在前方做过简单的处理,后面的大车拉的都是重伤员,只能用担架抬进病房。
值班的护士长忙着办理交接手续,李真赶快让战士们把重伤员抬入大病房,闻讯赶来的其他医生也过来帮忙,在忙乱中李真听到一位护士说:“这个伤病员不行了,抬到西屋去吧!”一听说要抬到西屋,李真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那里是摆放牺牲战士的地方,她急忙过去查看。
还没有靠近那位伤员,一股难闻的恶臭迎面扑来,躺在担架上的战士双目紧闭,白色的嘴唇上暴起了粗皮,黑灰的脸色可以看到生命已经垂危。再掀开身上盖着的被子,难闻的腐烂气味更加浓烈了,他右腿裤管已经被剪开了,只见整个右腿上半截肿得像个大紫茄子,鼓胀欲裂,伤口严重糜烂,缠裹着伤口的绷带深深地陷入到肉里面,早就变为了黑褐色。
护士长很快把院长和主任都叫来了,李智光院长仔细地用听诊器检查了战士的心、肺,号了脉,最后诊断说:“伤员心力衰竭,生命垂危,主要是伤口感染化脓引起,如果不赶快截肢是活不过来的!”杨纯主任问:“看他伤口的位置,要截肢就是高部位的吧?”李院长扫了大家一眼,表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站在一边的李真不由自主地“哎呀”了一声。当她看到大家都注视着她时,小声说;“还能不能用保守疗法,保住他的这条腿?”李院长邹着眉头说:“小李医生,说说你的看法!”李真红着脸说:“俺看先把他的高烧退了,伤口再做局部处理,这腿说不准还能保住了呢!”话音刚落,屋子里一阵议论声,李院长也与杨主任碰了碰头,最后决定:先让小李医生再努力争取一下,实在不行就坚决地截肢,以保住战士的生命为主。
夜已经很深了,医院西屋的大炕上摆放着一排排盖着白布单的战士遗体,那是明天要埋葬处理的,炕头上一盏小煤油灯火在慢慢摇曳,小李医生不停地给躺在炕上的伤员擦拭身体和更换头上的毛巾,由于医院缺少有效的退烧药品,李真只好到村子里打来冰冷的井水,用物理疗法给伤员降温。傍晚李院长和杨主任亲自为伤员做了创口处理:剪掉了板结的烂绷带,清理了伤口的腐肉,排除了化脓的粘液,用地瓜烧酒反复冲洗消毒,最后用新的绷带把伤员紫红的大腿包扎好,可是难闻的气味不能让他影响到别的伤病员,只好委屈他与到了另一个“战场”的战友们睡在一个大炕上,连带着治疗他的小李医生也再送抗日烈士们最后一程吧!
“娘!俺回来了,俺不缺胳膊不短腿地回来了!娘!看呀!”-----。
“医生!把俺的腿锯了吧!疼死俺啦!”------。炕上的伤员在梦中大声地呼喊着,李真看着烧糊涂的战士,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第二天,护士告诉李真,这位战士叫许廷秀,是四支队特务连的三班长,在徂徕山军民们反击日本鬼子春季大“扫荡”的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而大腿负了重伤,在石洞里躲避搜山的敌人三天三夜,昨天才被当地党组织派去的人找到,伤口已经严重地感染了。
李真又仔仔细细检查了处理过的伤口,想到他才二十多岁,只剩一条腿将来的生活多么困难呀,她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为战士保住这条腿。她不顾许廷秀伤口的阵阵恶臭,用棉花蘸着盐水轻轻地为伤员清理创面,用镊子夹出一条条蠕动的白蛆,白天晚上一有空就守护在许廷秀身边。
她从房东老大爷那里打听到一个偏方,就是找到沂蒙山里的蝎子、蜈蚣和灶台里的蟑螂捣碎了泡白酒制成药。据说这是一种专治枪伤和刀伤的奇特药方,是宋朝水泊梁山好汉们流传到民间的祖传秘方,可到哪里去找这些令人害怕的小毒虫呢?
从小就在家里做饭的李真知道,只要挪开厨房的大水缸,潮湿的缸底下就能爬出许多棕褐色的大蟑螂,黑色红头的大蜈蚣在菜园地里蚯蚓多的地方就能找到,可是这个长着两个螃蟹钳子似的毒蝎子到哪儿去找呢?
正当李真为怎么找到蝎子发愁时,邻居家的孩子们看到女八路在摆弄小虫子,非常好奇地跑过来围观,听说八路军要找蝎子都喊了起来!:“俺知道!俺们知道!”,“俺知道!俺知道在哪儿有!”,“八路婶婶,俺们带你去!”
在一群沂蒙山穿开裆裤娃娃们的带领下,李真来到了村庄外的小山上,在向阳山坡的乱石堆里,果然找到了举着两个大钳子,背后竖着弯弯的毒钩,随时都想蛰人一下子的沂蒙蝎子。孩子们还告诉李真,只要在山里看到有许多野鸡的地方,就能在石头堆里找到蝎子,因为野鸡最爱吃这些可怕的小虫子了。
李真为了部队革命战友的康复,走东家,串西家,钻深山挖、下河沟找,终于搞到”特效药”。使用了这个偏方,许廷秀的伤口很快就消炎、结痂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伤口上的疮疤慢慢脱落下来,居然长出了红红的新肉。
从此,李真同志也养成了搜集民间偏方的习惯,每到一处就向当地的猎人、民医、江湖郎中讨要治疗各种病例的偏方、奇方,而且很快就在缺医少药的临床上使用,治愈了许多部队的伤病员。
就这样,李真以山东人的固执,以临沂人的胸怀,以沂蒙特有的真情,坚持了几十个日日夜夜,在她的精心医治和护理下,许廷秀这条被宣布了死刑的伤腿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没有几个月,这位战士又生龙活虎地返回了杀敌的抗日战场。
医院让李真向全院医护人员介绍经验,李真只是羞赧地说:“俺没啥说的,只是想到战士打日本鬼子负了伤,俺们就得尽力给他治,如果截了腿去,今后生活多不方便呀!感谢老乡给了俺治疗创伤的偏方,还真起了大作用了!”
李真用她的战友情怀,革命精神,沂蒙真情去对待每一个人,不知道有多少像许廷秀这样的革命战士在她的护理下,得到了新的生命!又有多少根据地的产妇确保了母子平安!还有多少人受到了她的感染得到了教育!
为此,鲁南军区结合李真同志的一贯表现,为她记了一次二等功。在立功奖状上写道:兹 李真同志在工作中创立功绩,业经评定为二等功,特颁发奖状以示鼓励。立功事迹:
一、工作责任心强,如有一次检查许延秀的伤口,肌肉发黑形成坏死,许延秀主张截肢,但她细心检查,主张不要截。
二、急救产妇,查病细致耐心,体贴病人的痛苦。对护理的指示及时、清楚,团结。一贯的好帮助人,细心,给休养员解释问题好。
三、作风朴素。
四、开处方清楚,从未开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