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传》第一章归国华侨之3: 求学集美

孺子牛 发表于2018-03-02 14:31:35

3. 求学集美

在父亲李公翼去世的那年,李治蛙刚好高小毕业,准备升 考中学,班里的许多华侨同学都商量着怎样在马来亚报考一个好 学校,有的同学则想回国去求学。李治蛙何尝不想报考一所好学 校,可是父亲辞世带来的家境困难,又使他不能不正视现实,降 低心气。

正当李治蛙举步维艰的时候,一个同学跑来告诉他 :国内 的厦门集美学校来南洋招收华侨子弟入学!集美学校是爱国华 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只要是学业好,成绩优秀,就可以 免去一切学费和所有其他的费用。这对李治蛙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使他有绝处逢生之感,他决心报考这个学校, 就联络了几个平时要好的同学,回祖国去,回家乡去,回到他 魂牵梦绕的小山村去!

由于平时在家里父亲对李治蛙的学习要求严格,加上他的 刻苦努力,没费多大力气,他和几个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被集 美学校录取了。接到入学通知书时,李治蛙兴奋地跑到大海边, 望着波涛滚滚的马六甲海峡,心潮翻滚,激动万分,真是“水 流千里归大海,叶飘万转终归根”啊!他终于又可以回到朝思 暮想的祖国啦,又可以回到浓浓乡土气息的小山村了,又能见 到他幼时的小伙伴了!

1924 年,一个风光明媚的春日,13 岁的少年李治蛙到母亲 的坟墓前敬香做了最后的告别,继母带着五弟、六弟送他上了返 回祖国的客轮,她答应每个学期给治蛙寄来上学所需的文具费和 生活费,嘱咐他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了家人的期盼,有空常给家 里来封信,报个平安。

“呜”地一声长鸣,客轮缓缓地离开了马来亚的海岸,李治 蛙呆呆地站在船舷边,望着渐渐远去的白色沙滩和在海风中摇曳的棕榈树,望着穿一身黑色衣服的继母和弟弟们渐渐变小的身影,望着他生活了近十年,度过了朦胧少年时代而今渐渐离 开的异国他乡,这一切都在温暖潮湿的海风中渐渐地远去了, 在船尾沸腾翻滚的海涛中渐渐地消失了,他要回到祖国开始崭 新的生活了……

1.png

求学集美学校时的李治蛙

几天以后,轮船缓缓地停靠在厦门岛码头,李治蛙一踏上祖 国的土地,就觉得脚下好像生了根,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种骄 傲、喜悦之感在胸中荡漾。

他和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换乘渡轮来到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的集 美村。集美当时是属于福建省同安县的一个小村庄,地处东溪至 石浔的入海处,其海湾称浔江,浔江西岸延续到这个村庄已是末 尾,村庄因此得名浔尾,浔尾的读音后被人们雅化成集美。

当渡轮靠岸时,一阵嘹亮的歌声从集美学校校园里传出来 :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 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与黉, 英才乐育,蔚为国光。 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 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 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 “诚毅”二字心中藏, 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

原来,这是集美学子在唱《集美校歌》。寓意深长的歌词, 顿时让李治蛙感到热血奔涌。他看到,这里环境幽雅,风光旖 旎,拥有集美学村和陈嘉庚先生故居等独具闽南风韵的人文景观。稍事居住,就听到被集美学子口碑般流传的集美学校的校 史 :在爱国兴学思想指引下,陈嘉庚先生从 1913 年起先后在厦 门创办集美小学、集美师范、集美中学等学校,并在新加坡创 办了一批华文学校。

陈嘉庚先生长期旅居海外,对南洋华侨社会的教育情况有着 深刻的认识。据他掌握的资料,在 1200 万华侨中,不懂中国语 言的竟有 500 万人。陈嘉庚先生鉴于众多华侨子弟不懂中文,对 祖国的观念淡薄,他在南洋倡办华文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侨生 回国读书。因此,他规定集美学校招生要面对海外,广纳侨生, 优待侨生,此例永续不废。包括李治蛙在内的海外侨生就是在这 种背景下,来到集美学校就读。

陈嘉庚先生办学的道德观,可归结为“诚毅”两字。1918 年9 月,陈嘉庚、陈敬贤兄弟共同为集美学校制定了“诚毅”校训。

“诚毅”即“诚以待人,以毅处事”。前者要求师生对中华民族忠诚不贰,实心实意 ;后者要求师生对爱国事业要百折不挠,勇往 直前。陈嘉庚坚持中西合璧的教育观,既反对奴化教育,也不主 张全盘西化 ;既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又善于继 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到李治蛙考入集美学校的时候,陈嘉庚先生办学虽然刚刚 十年,学校却已享誉海内外,是个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优 秀学校,分有商业、农业、水产、师范等多种学科,已有四千多 名学生,大部分都是家境贫寒的华侨子弟。李治蛙选择了师范专 业,是觉得这个专业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很为能来这里求学 感到庆幸。

趁着开学前的时间,李治蛙回到永春县新寮村探望。他见到 了久违的故乡亲人,找到了儿时的小伙伴,来到了葬埋父亲的地 方。面对着老人的坟茔和故乡的青山绿水,他默默地下了决心 : 我一定不辜负父亲的教诲,努力刻苦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将来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来报答父母、报效国家、拯救受苦受难的 人民。

从新寮村回到集美学校,李治蛙觉得自己好像更成熟了。他 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每天就是宿舍、教室、饭堂三点 一线的往返,此外还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就连周末的假期也很 少和同学们出去玩。在宿舍里,经常是别人熄灯了,他还在走廊 里坚持看书。就这样,初中三年级毕业时,他的各学科考试成绩 都是优秀,总成绩被学校列为甲等。

当然,也有对李治蛙不利的情况,他到学校报到以后才知 道 :尽管他的入学考试成绩优秀,可以免去学杂费,可是生活 费还得自理,好在继母每年按期给他寄钱来,不用让他分心, 他才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是,这种好景不长。正当李治蛙以优异的成绩要继续报考集美学校高中部时,却迟迟接不到继母按时寄来的生活费。在他 焦急万分之时,接到四弟的一封来信。四弟告诉他,马来亚家里 他的大哥和二哥因为对家产存有歧见,分散了经营的精力,父亲 遗留下来的小百货店支撑不下去了,橡胶园也在亲戚们的责骂声 中被瓜分了,继母无力控制这种局面,只得与两个哥哥分家过日 子,这种变化使李治蛙成了受害者,他的经济来源一下子断了。

面对经济来源无着落的困境,自己该怎么办?是放弃学业, 回到南洋去与兄弟和妹妹争父母的遗产,还是塌下心来,继续 走自己的求学之路?在集美学校三年的求学经历,已经在李治 蛙的心灵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眼界高了,胸襟宽阔 了,冲出了小我的禁锢,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知道,自己 的生命中还有比分享家庭财产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看着集 美学校古朴庄重的主楼,看着撒满明亮阳光的教室,看着操场 上朝气蓬勃的同学,李治蛙暗暗作出了抉择 :一定要克服种种 困难,继续学习下去,给家人学出个样子来!

他想起了父亲的几个患难之交的朋友,便试着给他们写信, 讲述了家中发生的情况和自己面临的困境,还有自己要坚持不懈 求学的决心,期盼着能够得到资助。信件是寄出去了,那几位伯 伯叔叔会帮助自己吗?能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慷慨解囊吗?正当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万分时,父亲当年的铁哥儿们纷纷伸 出援助之手,很快给他凑集了一笔钱。

让李治蛙感恩不尽的事情接踵而来,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 人品好,有发展前途,学校特别准许他升入高中 ;同时,他的一 些同窗好友也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纷纷用他们平时积攒下来的 零花钱资助他。在四面八方的支援下,李治蛙终于度过了人生中 最初的难关,得以继续完成高中的三年学业。

集美学校的高中部又比初中部增加了许多学科,李治蛙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专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感受更深 沉了,尤其是家里人为了那么一点儿财产就引起那样的变故, 更让他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人性自私的一面。父亲朋友 的慷慨资助,则使他看到人性美好的一面,看到人世间友情的 可贵。

大约是父亲血液中的阳刚之气在李治蛙的胸中开始激荡,他 立志也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男子汉。不甘于寂寞的他,一反上 初中时埋头读书的常态,除了学习之外,开始广交朋友,参加学 校里的一切课外活动。很快,他的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批铁哥们 儿,而和他最要好的两个朋友是学医学专业的陈国熙和学航海专 业的官宏光。

陈嘉庚先生主持的集美学校采取开放的办学方针,吸收蔡元 培、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办学思想,把“学术自由”的精 神引进学校。在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集美学校的学生社团 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内出现。社会上的进步刊物,如陈独秀 编的中共中央刊物《向导》、恽代英主办的团中央刊物《中国青 年》等,都可以在学校公开发行。《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论 文集》等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公开展出。当时集美学校已经有共 产党、共青团的支部和国民党的左派组织等,成为当时集美学校 革命活动的主力。

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李治蛙和同学们在学校里经常表演各 种进步的话剧和讽刺封建礼教的活报剧。幽默的陈国熙把白手绢 夹在裤子的后面,演出结束谢幕时,他故意反着给观众鞠躬,露 出臀部的一块白色,总是逗得台下一片喊好声。同学们非常喜欢 李治蛙他们办的剧社,许多人慕名而来要求参加。在演剧活动 中,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们萌发了纯真的情感,李治蛙喜欢上了一位名叫李侠的女同学。

李侠是个华侨富商之女,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皮肤白 晰,平时总爱穿着一套黑色的衣裙,更衬着她的婀娜多姿,同学 们背地里都称她为“黑天鹅”和英语的译音“布莱克”。她既是 当时剧社演出的台柱子,又是集美学校的“校花”,实际上她根 本不把李治蛙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放在眼里,对李治蛙等穷学生某 些友善的小表示更是嗤之以鼻。

陈国熙和官宏光看李治蛙多情的样子,总嘲笑他是癞蛤蟆 想吃天鹅肉,因为他的名字里正好有个“蛙”字。可是李治蛙从 不气馁,他觉得做人就要做得堂堂正正,人穷志不能短,漂亮的 女孩子不是富家子弟的专有物,自己找女朋友就要找漂亮的“校 花”,这不是什么赌气,而是争取自己应当拥有的正当权利。

机会终于还是来了。因为李治蛙是高中学生中的活跃人物, 上高中二年级时他被推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经常在全校的活 动中出头露面。最神气的一次,是欢迎当时在厦门大学执教的 鲁迅先生来集美学校做报告。那天李治蛙身披大红绶带,担任 大会司仪,在他的口令下,主席台前鼓乐齐鸣,台下掌声雷动, 在他的引领下,迎来了身穿蓝布长杉、步履坚定、和蔼可亲的 当代文坛巨匠。

近距离地端详鲁迅先生那充满刚毅之气的瘦脸,望着他那坚 忍不拔的著名胡须,听着他那浓重的浙江绍兴口音,李治蛙牢牢 地记住了先生的一句话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面对纷杂 的世界,不能有傲气,但是,不能没有傲骨……”站在主席台上, 李治蛙看到台下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第一次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以后的日子里,李治蛙与“黑天鹅”的关系开始升温,他 那种贫贱不能移的气质,时常像电光石火一样,击打着李侠的 心。李侠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富家子弟身上所不具备的禀赋,这让这个富商家的千金小姐先是感到新鲜,而后越来越倾心,觉得只有这样的贫寒子弟更能靠得住,他们的关系愈来愈好。 一天夜里,李侠突然发起高烧,她知道自己是在与李治蛙在海滩散步交谈理想的时候,被海风吹着,患感冒了。同宿舍的女 生看见李侠烧得两颊通红,赶忙去告诉李治蛙。李治蛙闻讯二话 没说,连忙找上陈国熙、官宏光做伴,背上李侠就往县医院去输 液。当时下着大雨,路上湿滑泥泞,李治蛙背着李侠,陈国熙和 官宏光轮流提着油灯,举着雨伞,李侠伏在李治蛙的背上,她的 泪水搅着雨水,不知是心疼还是幸福……

浏览:94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