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感到历史一定要是信史。党史更应该如此,要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历史。历史也不能写成单纯的个人英雄史,要着重写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当然,人物、领导者必要的也要写,但是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民和广大党员。时势造英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这一点要明确。
关于山东党组织的恢复建立,我就想到的谈一点,算是拾零补遗吧。
(一)山东党组织从一九三三年被破坏到一九三六年重建省委的这段时间,以赵健民为代表的许多同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坚持工作,积极地寻找上级党,终于与上级党取得联系,对山东党组织的恢复起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要充分估价。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族团结一致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虽然省委被破坏,但一定会有很多同志站起来继续前进,在民族存亡之际,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二)济南乡师党支部党员多、力量强,其作用是重要的。但同时党在济南的其他支部的作用,同样是不能忽视的,例如济南高中,从七年级到十年级都有党员,因为高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其社会影响也较大。党员中有徐运北、苏长忠、杨涤生、张召训、梁玉振等人。我当时叫尹圭璋,是支部书记。我走了之后,是梁玉振同志任书记。高中支部开始时只五、六个党员,后来发展到十几个。育英中学支部也有十几个党员,有王若杰、杨涤生等等同志。济南省立一师党支部大概也是十几个党员,刘清禄任书记,党员有孙佩修等。一中支部人少些,书记是王玉珍同志。当时,高中、育英、一中东西排列在一条街上,只隔一道墙,我们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还有市立中学、女师、女中、齐鲁中学、齐鲁大学等学校都有零星的党员在活动。
(三)北平“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爆发,对山东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在这之后,济南也相继爆发了罢课等学生运动。这说明山东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全国全党紧密相连的。一方面有她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又是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四)一九三六年四月,北方局派黎玉同志来山东重建省委。黎玉同志任省委书记,赵健民同志任组织部长,我任宣传部长。黎玉同志传达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了今后的任务,使我们感到豁然开朗。这对山东党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从此,山东党组织直接在北方局领导下进行工作。
(五)一九三七年五月,在延安召开了全国党代表会议。会后,山东正式成立省委。黎玉同志任省委书记,派张霖之同志任组织部长,我任宣传部长。我们省委开会,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分析了山东的形势,并对抗战的准备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一是脱下长衫搞武装;二是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地发展壮大人民力量;三是选择起义时机,要趁国民党跑掉而日寇立足未稳之际动手;四是发动群众;五是筹集粮秣、枪支。总之,都是根据上级精神和山东实际情况确定的。同时,我们这次会议决定:鲁北为第一军,鲁西为第二军,胶东为第三军,泰山区是第四军,鲁东是第五军。以后感到“军”的番号太大,改“支队”。后来,这些计划都成功的实现了。
(六)我曾兼任过济南市委书记,成员有白子明、杨涤生、赵明新、梁玉振和一个姓李的同志。济南市委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开展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平津流亡学生有几百人到了山东,大部分成为我们的骨干。通过教员、学生做工人、农民的工作,为武装抗日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基础。
(原载《山东党史资料》一九八二年九月增刊)
注释
[1]王若杰后来考进省立第一师范。
[2]杨涤生后来转到高中。
[3]刘清禄后改名安波。
[4]孙佩修现名孙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