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性陈少敏》40:让工人切身体会社会主义好

东东4695 发表于2018-03-23 18:30:23

    1950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纺织职工代表大会,少敏当选为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邵井蛙、汤桂芬、张静、郭常夫为副主席。

    少敏快五十岁了,她历尽苦难,矢志不渝。自从转业到工会,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纺织工业上去了。别人看她身体不好,累得不行,劝她:“陈大姐,您歇歇再干吧!”她却说:“咋?歇歇?工作能由人?”会议一散,她就带着工作组到各地,一面落实代表大会的有关决议,一面检查工作。

    少敏又来到青岛。这年天气特别热,外面热,纺织厂车间里的温度就更高了。几个纺织厂都发生了工人在车间晕倒的事故,有的厂竟一天晕倒好几个人。

    少敏着急万分,亲自赶到国棉一厂。她一踏进车间的门,只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她到了最热的织布车间。见到双层玻璃窗关得严严实实,喷雾器不停地像下毛毛细雨一样,喷洒着水汽,水珠从房顶、墙边顺流而下。地上满是棉花毛和浆屑,加上流水,都长出了发霉的绿毛,粘呼呼、滑溜溜的,走路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个大跟头。再加上织布机巨大的震响声,“咣当!咣当!咣当!”使人又躁又热。

    少敏见工人只穿个小背心和裤衩,都被汗水湿得贴在身上了。许多工人身上长满了痱子。她看看挂在柱子上的温度表,水银柱已经接近摄氏40度了。心想:“难怪工人管织布车间叫‘闷罐’。”少敏回头对同她一起进车间的厂长楼震旦说:“你看,工人们还在这样的环境中干活,这哪行呀。咱们得立即采取措施,把车间的温度降下来,改变这种现状。”

    楼震旦听了,面有难色:“陈大姐,这事可不容易办哪。”

    “事情可能比较难办,但是再难办也得想办法解决!解放这么长时间了,还要让工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干多久?”

    少敏的言词中,不无批评之意。楼厂长也感到于心有愧,他不能不向少敏说清楚:“陈大姐,您说的于情于理都是对的,我又何尝不想解决呢。但是,您知道,纺织厂技术最难的是清花、钢丝、浆纱车间和温湿度。温湿度是个大难题,,要调整温湿度,谈何容易呀!”

    “老楼,我们共产党人是非常讲究实际的。说句心里话,我们不仅要教会工人唱《社会主义好》,还要让工人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好。我们不能再让工人在这样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工作了,你说对吗?你是德国留学生,技术水平高。我相信这一关再难,你也能组织大家闯过去!”

    楼震旦见少敏对自己这个旧厂长这么信任,对工人又如此关心,很为感动。他增加了勇气,说:“退一步说,即使技术的难关能突破,可也没有这笔经费呀。”

    “这好办!这样吧,咱们订个协定好不好,你负责攻关,我负责向纺织工业局和部里呼吁经费。”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楼震旦只好点头同意。

    第二天,少敏亲自召集了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谁知,工程技术人员的保守思想还真不少。少敏的话音刚落,当即有人站起来说:“陈大姐,纺织厂多年沿袭下来的工艺,就必须高温高湿,如要降低,必然影响生产!”这句话,犹如一盆凉水,当头泼来。

    工程师也像规劝老朋友一样,劝少敏说:“陈大姐,可要慎重呀!我们技术人员都知道,‘温湿度是织布工程的生命线’,不能轻易变动。”

    “你们生命线掌握到什么标准?”少敏不甘罢休,反而很有兴趣地提出反问。

    “相对湿度低于80%就无法织布了,所以一般都掌握在90%以上,温度总得在35度以上。”

    “相对湿度那么大,又不通风,屋顶上凝成水珠,滴到布面上怎么办?”少敏对纺织生产技术是非常钻研的,一有机会就虚心求教。

    “确实有很多水渍布和铁锈布,成了残疵品。我们的措施是在常滴水的布机上,架上布棚子,接住水滴;对已造成的水渍布和铁锈布,在整理车间用皂水洗掉。但洗过的布,到印染厂印染时,也会影响着色,造成次品。所以印染厂常来提意见。可是我们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呀。”

    楼震旦见少敏对技术上的问题那么关心,佩服地说:“陈大姐,您快成纺织专家了。”

    “不,我不懂技术,更不懂温湿度。但我知道,温湿度对纺织生产关系一重大。同志们,你们是技术人员,是技术上的‘活神仙’,神通广大,只有请你们多动脑筋想办法了。我们一定要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尽量让他们干活儿时舒服点儿。当然,前提是不能降低产品质量。我希望你们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框框,提出具体措施,逐步实践。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会给我们指出什么可行,什么不行。同志们,大胆干吧!我作你们的后盾!”大家看到少敏有这么大的决心,也都鼓起了勇气。  I

    少敏听了技术人员们的意见,也考虑到多年形成的工艺习惯,必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要改变,必须慎重研究,跟上各方面的技术措施才行。经过和技术人员们商量,决定先从细纱车间开始,着手改善劳动条件。

    做通了厂长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少敏找来青岛纺管局局长李竹平,商量拨款问题。

    李竹平挺痛快,答应尽量挤出钱来支持工厂改善车间条件。少敏见解决车间高温的工作已经安排,就离开青岛,到沈阳去了。

    她不论到哪里,都常常到工人家里去访问,知道工人们的住房非常困难,许多家庭是三代人挤在一间小窝棚里。正如工人们说的“床上有床,床下是铺,满地睡人,无法走路”。解放后,国家虽拨款给工厂盖了些房子,但是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如何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成了少敏的一个心病。

    听说东北在解决工人住房问题上有了新招儿,她就急着去实地察看。

    东北实行的新招儿,叫做“自建公助”。它由企业行政负责,统一筹措地皮、设计、备料以及施工。所需费用除企业补贴一部分外,由申请盖房的工人一次付清或分期偿还。这种办法很受群众欢迎。她听了东北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罗日运的汇报后,又走访了一些这样建了新房的工人家庭。

    少敏是很了解工人的,知道解放后许多工人家里都存了些钱,但又不许买房子,只好仍挤在小窝棚里,等待公家分配宿舍。她一听到这个建房办法,连声说:“好!好!”她积极地组织各地纺织工会,大力协助行政推广“自建公助”盖宿舍的经验,为工人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使这种办法得到政府的支持,少敏又写信给负责全国经济计划工作的李富春:

    “……国家拨款给工人、职员盖住宅的数字很大,但还只能解决少部分住宅困难。为什么我们政府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帮助工人、职员自建住宅呢?我建议政府在制定五年计划时,推广‘自建公助,这个办法。工人在旧社会受尽了失业的痛苦,本分的工人,都习惯地尽量节约点钱,以防万一。解放后,他们收入多了,但仍然保持了这一优良的习惯,许多工人在银行里存了钱。可是存着钱没有房子住。希望政府帮助他们自建住宅,既可以大大减少国家的负担,也为广大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个办法是很受工人欢迎的。”

    李富春给少敏回信说:“用自费公助的办法来解决工人、职员住宅困难的意见是很好的。在每年的年度计划中,可以具体地考虑这个问题,在修改五年计划草案时,对此可以作原则性的规定。”“自建公助”盖宿舍,很快在青岛、上海、天津、东北等地的纺织厂广泛推广。据当时的统计,仅青岛的纺织厂就用这个办法盖了十多万平方米的房子,为2500多户职工解决了住房的困难。这些房子,有的是平房,有的是二层楼房。工人们搬进了宽敞舒适的私房,都高兴极了。直至今日,已过去40多年了,但当年少敏倡导盖的这些房子,仍引起不少缺房户的羡慕。.

    以后,少敏又到青岛国棉一厂。当她踏进车间时,竟大吃一惊。曾被称为“闷罐”的织布车间里,再不是那么闷热难受,却感到阵阵清凉了。少敏看看温度表,摄氏29度多一点儿。少敏高兴极了,紧紧握住楼震旦的手说:“谢谢你们了!你们为工人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其他纺织厂闯过了一个难关,带了一个好头。你们是有功之人哪!”

    楼震旦还从没有见过少敏如此激动,他感到少敏的心和工人们真是息息相通的。这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厂长,也难以抑制自己心中的不平静了,不无感慨地说:“陈大姐呀,要说有功,那也得归您。没有您提出意见,没有您坚定的支持,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呀!”

    “可别那么说,我只动了一下嘴,而想办法动脑筋,实实在在干的,还是你们哪!你还是快说}兑,你们是怎么搞成功的?”楼震旦知道少敏对技术方面的问题,总是刨根究底的。他向少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您交任务后,我们研究制定了多种方案,搞了多次试验,但都效果不佳,失败了。后来,改用引地下低温水洗涤空气,再把空气送进车间。这样搞,空气的温度降低,也含一定的湿度。我们首先在细纱车间打井,进行试验,结果成功了,使细纱车间的温度降了下来。

    “接着,我们又研究难度更大的织布车间的降温措施。经过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反复研究试验,失败了好多次,最后确定从浆纱车间人手。在浆纱时,把过去的重浆改为轻浆,大幅度降低了上浆率,适当增加了含水率。这样,经轴到了织布车间,就不需要高温高湿了,终于攻破了织布车间高温高湿的大难题。织布车间温度下降、相对湿度降低后,工人干活儿觉得舒服多了,产品质量也没有受影响。”说到这里,楼震旦看了一眼仔细听讲的少敏,接着说:“陈大姐,您知道当时工人有多高兴,他们兴奋得都跳了起来,一次次地纵情高喊:‘劳动解放了!’‘车间成了天堂!’‘共产党万岁!’

    “是的,是的,工人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少敏兴奋地说:“你们的经验,得赶快向全国推广,使全国的纺织工人早一点儿免受这高温高湿之苦!”

    这个降温措施,迅速在全国推广,大大改善了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

    少敏有个信条,“不仅要教会工人唱《社会主义好>,还要让工人切身体会社会主义就是好!”根据这个座右铭,她对全国纺织企业提出过许许多多建}义,为工人们办了很多实事。

    她看见有的工厂没有食堂,工人们自己带饭,也没有地方热,只好吃冷饭。她建议企业,必须马上解决蒸屉,让工人吃上热饭。她看到有的工厂厕所很少,工人上厕所都要排队。她要求厂子立即盖些厕所,不要再让工人排队上厕所了。

    她看到许多厂喂奶的女工是在厂门口给孩子喂奶。她要求工厂腾出几间房子来,作为妈妈们给孩子喂奶的地方。

     很多纺织女工来月经时,偷偷拿原棉、棉纱用,女厕所里到处是扔掉的棉花和棉纱。有的干部主张严厉处罚。少敏却说:“不!应该给女工发消毒卫生纸。”从此以后,给女工发卫生纸的办法,由纺织厂开始,随后在全国各企业都实行了。

    当少敏知道许多女工患有阴道滴虫病和其他妇女病后,就马上组织妇科医生研究患病原因。医生认为,女厕所的坐式马桶和大浴池是传染妇女病的主要原因。她立即督促各级工会,协助行政彻底改造女厕所和女浴室,由坐式马桶改为蹲式,改大浴池为淋浴。并要求行政建立定期给女职工检查妇女病的制度。

    为了改善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少敏真没有少费心血呀!她领导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建议,做出了一项又一项决议,诸如:

    《关于加强劳动保护的决议》;

    《关于改善缫丝厂中劳动条件的决议》;

    《关于改善车间通风降低温度、调整湿度的意见》;《关于加强职工文化教育工作的决定>;

    《保护女工、保护孕妇健康的意见》;《托儿所工作总结及今后意见》等等。她奔波各地,检查这些决议和意见的落实情况,并督促各级

工会协助行政修建了大食堂、车间食堂、浴室、托儿所、业余休养所、孕妇休息室、业余学校、俱乐部等等。

    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群众生活福利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但这和少敏在解放初期辛勤努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谁在收藏
浏览:92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睽睽众目5269
    睽睽众目5269
  • 慧铭无限
    慧铭无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