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性陈少敏》39:生产建设是中心

东东4695 发表于2018-03-23 18:32:57

     少敏牢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为了使纺织系统的广大工会干部明确“工会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在1950年1月召开的纺织工会代表会议上,由她提议作出了《关于工会工作面向生产的决议》。这是纺织工会的第一个决议,也是全国各工会系统中第一家在建国初期就如此明确地提出工会工作要面向生产的。

    这次会上,少敏还提议通过了《关于废除搜身制的决议》,使全国纺织工人成了堂堂正正的工人,再也不用忍受侮辱人格的搜身了。

    2月6日,妄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派飞机轰炸上海。上海发电厂的部分设备被毁。,一些纺织厂因缺电被迫停产。

    敌对分子趁机纷纷出洞,大肆造谣:

    “蒋委员长要反攻大陆了,给共产党干活儿的都要被杀头。”“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已在福建登陆了。”

    有些不坚定的工人将信将疑:“还是先别上班了,看看再说吧。”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纺织厂出勤率下降,机台开不齐,严重影响了生产。

    少敏急了!她想:上海部分纺织厂停产,就已经影响了纱布的供应;其他纺织厂再出勤率不高,车子开不全,那还得了。谁来供应全国人民的穿衣和用布!工会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现在正是考验工会贯彻这一方针的时候,难道纺织工会的干部是白吃饭的,我这个主席是当摆设的?

    像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样,少敏起早贪黑,四处奔波,带领工作组奔走于上海、武汉、西安、青岛、天津、东北等地,揭露谣言,解除群众顾虑;动员工人坚持上班,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组织群众制定反对美蒋轰炸的爱国公约,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全国地方那么大,纺织厂那么多,跑不过来,她就拿起笔来,写信给纺织工人:

    “……敌人任何罪恶的行动,都挽救不了他们的死亡。我们决不能因敌人轰炸而旷工影响生产,任何恐惧、惊慌,对个人和国家都是不利的。只有积极的生产,支援解放军,早日全部彻底干净地消灭蒋匪之残余,解放了台湾、海南岛、西藏,才是保证自己安全和国家人民利益的根本办法。把恐惧变为对敌人的仇恨,提高警惕,揭露敌人,在政治上、生产战线上打胜仗,才是对个人对国家人民应尽的义务。……”

    广大纺织工人讨论少敏的信时说:“陈大姐的话对呀,敌人轰炸更增加了我们的仇恨。”

    “对,不能听信谣言,要揭露敌人!”

    “可不能再歇了,要上班,要在生产上打胜仗。”

    各地的纺织工会,也在“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明确方针指导下,组织职工群众声讨美蒋反动派,挖出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积极投入支援上海的生产斗争。

    纺织厂的出勤率上去了!

    纺织工人们义愤填膺,积极开展了反轰炸、反封锁、保卫生产的斗争。

    各地纺织厂的生产日渐上升,弥补了上海部分纺织厂停产的损失。

    谁知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正当人们喜气洋洋地欢庆新生共和国的一岁诞辰时,美帝国主义却把侵略朝鲜的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的安全。10月8日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全国人民热烈响应。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

    全国纺织职工,同仇敌忾,热火朝天地开展了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纷纷响应少敏的号召,努力增产节约,捐献“纺织工人号”飞机,支援志愿军。

    这时,有些奸商以为时机来了,想垄断能左右市场的两大商品:粮食和棉纱。但粮食是由国家控制的,无从下手,就大量收购囤积棉纱,企图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扰乱市场。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非常着急,召开紧急会议说:“一些商人大量囤积棉纱,如果物价控制不住,引起市场混乱,这新生的共和国有被夭折的危险。”因此,他要求全国纺织工人努力突击增产棉纱,协助政府打退不法资本家的进攻,保证抗美援朝的物资供应。

    少敏以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的名义,向全国纺织职工发出了“千方百计完成突击任务”的号召;还组织了几个工作组,同时赴各地组织动员。她自己也顾不得身体不好,带上一个工作组奔赴天津、上海等地。

    她对技术人员亲切地说:“政务院要咱们突击增产棉纱,我不懂技术,不能乱放炮,就依靠你们这些老师了。干吧,塌了天有我顶着!我给你们当好服务员。”

    她鼓励广大工人:“志愿军的战场在朝鲜,咱们的战场在车间,一枚纱锭一杆枪,一台布机一门炮!多生产,多贡献,为抗美援朝多出力,为捐献飞机大炮争第一!”

她向大家作报告:“同志们,奸商要利用我们生产的棉纱发国难财。我们绝对不答应!让他们买吧,他们买多少,我们增产多少。一旦他们买不动了,不得不赔本吐出来。让他们自己臭自己吧!我们要加紧突击增产,用我们的力量,赶走美帝,气死奸商!”

工人们反映说:“陈大姐的话,暖了咱工人的心,干吧!为抗美援朝多出力!”

    技术人员听了少敏的话,非常激动:“干啊!陈大姐还叫咱们老师呢,跟着这样的领导干,累死也情愿!”

    少敏的话,犹如火种,点燃起熊熊烈火。广大纺织工人沸腾了,你追我赶,日夜奋战,以抗美援朝为动力的劳动竞赛普遍展开了。

    当少敏正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时候,她到天津发现,很多纺织工人的脸色蜡黄,一了解,才知道有的厂子为了完成任务,加班加点,甚至将每班十小时延长到十二小时,星期日也不休息。这样一来,更增加了上班工人的劳动强度,造成工人体质下降,病号增多。

    少敏听完汇报,又心疼又着急。她心疼纺织工人,着急突击棉纱的任务完不成。

    她找到天津中纺公司军代表刘再生商量说:“老刘,工人们拼命干活,我们可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改善劳动条件,有病的工人得赶快给治病呀。”

    “陈大姐,我们也着急,可是国家规定:完成计划的利润得全部上交,超额的也要上交,我们手里一个活钱都没有,想在工厂区办个小医院,就近给工人治病都难哪。您快给呼吁呼吁吧。”刘再生把难处告诉了少敏。

    “这样不合理。纺织工人支援国家建设,应该表扬和鼓励。就算是摇钱树也得施肥、浇水呀,不然,树枯萎了,还怎么摇钱?我给中央写报告!”

    “陈大姐,有的领导认为工人比农民轻松,生活条件够好的了,还提什么改善?您是否也反映一下?”

    “好,我写报告时说清这个问题。”

    少敏离开天津中纺公司,启程回京。她打电话查询上海、青岛、东北等地纺织工人的出勤情况,征求各纺织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后,就给中央写了报告,使纺织工人的劳动、生活、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

    突击生产不到两个月,胜利完成了政务院交给的紧急任务。大量的棉纱,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投机商人拼命抢购囤积,而棉纱仍供应充足。奸商们资金耗尽,美梦成为泡影,不得不压价抛出。他们惊叹:“共产党里真有能人!”

    纺织职工突击增产棉纱,有力地扭转了市场的危局,陈云非常高兴。他亲自写信,以示祝贺。

    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

    你们以爱国主义的精神,组织全体棉纺工人,展开生产竞赛,超额完成了人民政府给你们突击增产棉纱的光荣任务,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谨向你们热烈祝贺,并奖以人民币五亿元,作为全国纺织工人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基金。

    陈  云1950年12月25日

    中央人民政府给工会发贺信,赠奖金,这还是头一次,少敏和纺织工会的干部,自然欢天喜地。

    少敏高兴地说:“这个荣誉是全体纺织工人挣来的,奖金也是对全体纺织工人劳动热情的奖励。这笔钱要用在全体纺织工人身上。”经她提议,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决定在青岛海滨,为纺织工人盖一座疗养院。

    她亲自到青岛选地址,找工程队,审查设计。1952年8月,美丽的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开幕了。少敏亲临剪彩,给两座疗养楼起名为“光荣楼”和“幸福楼”,并派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刘永生带几名得力干部到疗养院去管理日常工作。全国各地纺织厂的劳动模范,纷纷到疗养院里休养、治病。大家高兴地说:“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幸福的日子。”

    这是建国后兴建的第一座为工人服务的疗养院,对全国影响很大。

    突击棉纱的任务完成后,新的问题又来了。

    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时刻想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我国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过去进口外棉的路子全断了。国产棉花数量不足,再加上许多私营厂多报每件纱的用棉量,借机会套购国家统配的原棉,以营私利。原棉不足致使各纺织厂经常处于半停产状态。国家虽紧急安排扩大棉花耕种面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能马上见成效。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棉花,多生产棉布,纺织工业部提出节约用棉,规定通扯每件纱用棉量不得超过410斤。各地闻讯,叫苦连天,反映很难完成。

    少敏碰到了新问题。她还是老脾气.认真地研究起棉花的学问来了。听说青岛国棉二厂的用棉量较低,她就跑到那里,一头扎进了清花车间,要亲自下“地弄”去看落棉除杂的情况。

    陪同的厂长李宪章和工程师刘祚民,一看她要下地弄,急坏了:“陈大姐,您可不能下地弄。您要看落棉情况,我们派工人下去,抓一把上来您看不行吗?”

    “不行,我要亲自下去!”

    “下边全是棉花绒毛,憋气得很,您有心脏病,会受不了的。”李宪章继续劝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们放心,我尽快上来就是了。”少敏想干的事,谁也拦不住。

    地弄很窄小,在清花机的底下,清花机打落的杂质和短棉毛就掉在这里。少敏硬是慢慢地爬了下去。

      站在上边的人,都提心吊胆。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好像过得很慢。等了很久,李宪章看少敏还不上来,急赤白脸地冲着地弄口直喊:“陈大姐!陈大姐!”

    “我不是上来了吗。”只见一个棉花人蠕动着爬上来了。

    大家见少敏上来了,才定了心。众人忙着给她拂去浑身上下的棉花毛。她脸上、头上、眉毛上、鼻孔上的棉花毛还没有擦掉,就急着让刘祚民看她手里捧着的落棉:“你瞧瞧,还有多少可用纤维?”

    李宪章感动地说:“陈大姐,您是近五十岁的人了,还这么干,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实话告诉您,我干了十多年纺织,还从没有下过地弄呢。”

    周围的工人,暗暗竖起大拇指,敬佩这位老革命不怕脏、不怕苦的认真钻研精神。

    少敏冲着李宪章说:“别说这些了,咱们分析一下落棉情况吧。”

    “好。”李宪章和刘祚民及其他技术员一起,同少敏分析了落棉中的可用纤维,研究了清花机的最佳隔距,使它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约用棉;还研究了落棉回用掺纺粗支纱等问题。

    少敏心里有了底,就要求全国各纺织厂:保证完成纺织部规定的用棉量410斤指标,力争降到400斤!

    少敏领导纺织工会,大力组织交流节约用棉的经验,经过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不到半年,备纺织厂用棉量大幅度下降。许多厂已降到400斤左右,上海有的厂降到395斤;私营厂也不得不相应地降低了用棉量,大大缓解了纺织厂缺乏原棉的困难。

谁在收藏
浏览:83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睽睽众目5269
    睽睽众目5269
  • 慧铭无限
    慧铭无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