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性陈少敏》24:巧用兵以寡敌众

东东4695 发表于2018-03-23 18:58:04

    少敏率部回到驻地,正巧刘少奇派机要员马书年来边区工作,还带来一部电台。

    电台装好后,刘少奇即来电指示:“我已抵达豫东,正在检阅雪枫的部队。彭雪枫同志的部队向正规方向发展,希你抓紧时间整顿鄂中部队。预祝蒸蒸日上。”还告诉她,朱理治、任质斌已率机关和部队六百多人,撤离竹沟去四望山了。让她和李先念速去四望山与之会合,讨论豫南、鄂中、鄂东的党和部队建设问题。收到电报后,少敏即与李先念连夜直奔四望山。

    他们到了四望山,见到了朱理治、任质斌等一行。朱理治告诉他们,少奇同志估计敌人将要对竹沟下毒手了,决定迅速撤离。现已撤走了三批,最后一批将由王国华带领撤出。

    谁知不久,不幸的消息从竹沟传来:11月11日,国民党顽固派纠集了确山、信阳、汝南、泌阳的民团武装和土匪近两千人,围攻竹沟镇。面对比自己多数十倍之敌,王国华率领留守处的新四军战士,浴血奋战两昼夜,伤亡惨重,不得不突围。国民党顽军进占竹沟后,大肆烧杀,残害了新四军战士、伤病员及家属两百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

    四望山的新四军指战员们闻讯后,无不愤慨万分。少敏和李先念立即在四望山广场上,召开了追悼烈士和抗日到底的誓师大会。会场四周挂满了标语:

    “为受害烈士报仇!”

    “向国民党顽固派讨还血债!”“坚决抗战到底!”

    会上,少敏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国民党顽固派蒋介石,不仅不抗日,还和鬼子秘密勾结。为了讨好日寇,他们奴颜媚骨,背信弃义,丧尽天良,竟向着自己的抗日同胞开刀,把力量消耗在自相残杀的战场上’,怎不令人痛心!我们新四军抗日何罪?救国救民何罪?!,

    她带领与会军民宣誓;

    “要牢记这一笔笔血债!血债要用血来还!”“坚决抗日到底!”

    追悼、誓师大会后,11月16日,朱理治、少敏、李先念、任质斌等,在四望山东岳庙,召开豫南、鄂中、鄂东的党和军队负责人会议。

    会议由朱理治和少敏分别传达了刘少奇关于统一边区党委和抗日部队以及创建根据地的指示。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自养马畈会议后,虽然统一了豫南、鄂中的党和武装,但全边区的党和武装尚未完全统一。边区各地还有不少党发动和组织的零星抗日武装,仍在敌顽分割包围之中,随时都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会议决定撤销鄂豫皖、豫鄂边、鄂中三个区党委,统一成立鄂豫边区党委,将三个地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统一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

    少敏兴奋地说:“看来我们的拳头越捏越紧了!”

    “是的,一只手五个指头撒开,打人是没有力量的,只有五个手指头攥紧,形成一个拳头,打人才有力量!”李先念补充说。会议将要结束时,刚到达苏皖敌后的刘少奇发来指示:“所有在鄂中、鄂东活动的党所领导的部队,统归你们指挥、节制,部队番号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会议结束后,少敏和朱理治等人离开四望山,着手组建鄂豫边区党委和整编军队。

    在京山,少敏了解到“抗日十入团”这个半军事、半政权性质的群众组织,很受群众欢迎,而且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人民自卫除奸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她立即决定大力支持和推广这个新生事物。她找来顾大椿、夏菲等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京山,一定要把‘抗日十入团’按照党的路线引导组织好!这是一个适合当前斗争形势需要的群众组织,要把他们抗日的火焰烧得旺旺的!”

    此后,“抗日十入团”很快就在京山、应城、钟祥、安陆、云梦、天汉等地区普及了。各县还设了总团,区、乡设了分团,组织严密。连较远的鄂东黄冈、圻春、黄梅等县也有仿效成立的“抗日十入团”组织。整个鄂中地区“抗日十人团’’团员发展到近十五万人。它大大促进了抗日群众组织的发展,为进一步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打下了基础。

    这天傍晚,少敏回到马家冲住处,由于每天骑马奔波,非常疲劳,她匆匆吃了晚饭,就睡下了。次日清晨四点多钟,少敏被叫醒。警卫员小何报告说:“有日本鬼子和伪军一千五百多人,分四路向马家冲包抄过来。日寇还备有小钢炮四门,来势凶猛。”少敏大吃一惊!

    当时马家冲没有主力部队,只有教导队和一些留守部队,不过七十多人。另外就是保卫党委机关的一个警卫连一百二十人。两者加起来,总共不到两百人。

    “敌众我寡,敌优我劣,相差悬殊,怎么办?”少敏琢磨着:“现在要强行突围已是不可能了,那样必将遭到惨重的损失;和敌人硬拼也不行,双方力量差距太大,无疑是以卵击石;唯一的办法,只能斗智,利用我们熟悉地形的长处,和敌人周旋,拖到晚上,再设法突围。”

    少敏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立即派通讯员小张,速与主力部队联系,寻求支援;命正在这里汇报工作的王海山指挥教导队和留守部队的战士们,负责保护党委机关、报社、电台和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并隐蔽设备,等待机会突出去;又让栗在山组织群众上山;然后,她自己带着一百二十名警卫连的指战员,准备抗击比自己多十几倍的敌人。

    时值初冬,没有“青纱帐”可以掩护了。但是这里有密密的树林,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山洞、山谷和山坳。警卫战士们非常熟悉这里的地形、道路和山洞,只有依靠这个优势,才能战胜敌人。警卫连长张烈集合全连战士听令,少敏要求警卫连分散活动,班自为战,人自为战,遇到敌人多时,就钻山洞;敌人少,就打。敌人来了,就跑;敌人退了,就从后面打冷枪。总之,要让敌人摸不着我们在哪里,有多少人。这样拖到黑夜,我们就能冲出包围圈。

    英勇机灵的警卫战士们,听了少敏的话,各显神通。凭着这里山区之广,山洞之多,他们爬山、穿谷、钻洞,引着敌人兜圈子;转转打打,打打转转,忽隐忽现,神出鬼没;见到小股敌人就袭击,碰上大队人马就分散隐蔽。只让敌人听到枪声,不让他们看到人影。

    这次日寇调集重兵合围,是以为新四军主力在马家冲,开始时他们不敢轻易进山,听到有枪声,就用炮猛轰。轰得遍山树叶飞,轰得满沟石头蹦,轰得到处火光起。

    轰了一阵,鬼子兵见什么动静也没有了,就让伪军前头开路,大队开进了山口,见还没有动静;,进了山沟,也没有动静;拐过了山弯,仍是没有动静,四下里根本看不见有老百姓,更没有新四军的影子。

    鬼子兵正在纳闷,突然飞来一排子弹,几个鬼子和伪军应声倒地。鬼子兵气得“哇啦哇啦”喊着,往山上打枪的地方冲去。好不容易爬上一个山头,只见一片很大的开阔地,却又找不见人了。少敏带着几个警卫战士在对面山腰的树丛中看得清清楚楚。她连发几枪,警卫战士们也跟着射击。“叭!叭!叭叭!”随着枪声,鬼子和伪军又倒下一些。当敌人调转枪口还击时,少敏他们又转移了。转眼,在黑石岩和半天望等处又响起了枪声。

    如此这般,鬼子兵弄不清新四军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只是到处挨黑枪,不明不白地死去。小鬼子气得哇哇吼叫,用小钢炮到处乱轰。

    敌人的飞机来了,在空中盘旋,转来转去找目标。只见到处是黑森森的树林,松涛滚滚,好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但是细看,又看不到有新四军。飞机无目标地把炸弹扔完就飞走了。

    敌人从早晨到日落黄昏,东跑西追,上山下坡,累得疲惫不堪。天黑下来了,他们路生地不熟,在山里连个向导都找不到。他们不敢夜战,也不敢在山上呆着,赶忙溜到山下,驻扎下来。王海山眼看天黑了,决定往罗店方向突围。他和战士们帮助隐藏好机关、报社、电台的机器和文件后,就带着三十名战士在前面开路,机要员和电台的工作人员跟着他。政治部主任郑绍文等走在中间,,许子威因负伤了,骑着马跟着,悄悄突围。

    这时,少敏也正逐渐汇集警卫战士,一点人数,牺牲了三人,还有两名“挂花”了。正准备突围时,李先念率主力前来支援,少敏十分高兴,与主力汇合后,急派出两个连去接应王海山,一齐护送党委、后勤机关。又派温家福带一个连去照顾医院的伤兵。最后,才和李先念一起,悄悄地突出了包围圈,安全转移到刘家冲。日伪军下山扎营以后,就到处找吃的。但冲内的老百姓都已上山,食品也坚壁清野了。日伪军无粮作炊,难以立足。野蛮的日本强盗,四处放火烧毁民房百余间,之后于当晚退走了。

    这一仗,新四军伤亡十多人,随营军校校长阵亡了,《七七》报的主编李仓江为了掩护战友也壮烈牺牲了。日伪军死七十多人。由于少敏的正确决策,胜利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阴谋,使日本鬼子想一举消灭鄂中区党委和司令部的梦想成为泡影。

    当少敏得知马家冲老乡的很多房屋被烧后,即派出干部战士向群众进行慰问,帮助建房修屋,重整家园,还发了救济款。

    从马家冲反击战以后,有关“陈大脚”的种种传说,像生了翅膀一样在群众中到处流传开了:

    “孙悟空能拔毛变猴,‘陈大脚’会点豆成兵。”

    “‘陈大脚’的队伍,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说来,立刻千军万马,说走,霎时无影无踪。”

    没过几日,又传出了新的内容:

    “‘陈大脚’可真厉害,把最大的汉流头子都改造过来了。”“把‘双龙头’寨主郭仁太都制服了,‘陈大脚’可真不简单!”“……,,

    说“陈大脚”会点豆成兵,只不过是群众美好的愿望,而郭仁太被收编进新四军,却是确有其事的。

    早在武汉沦陷前后,它的外围就成立了许多封建帮会组织,通称汉流。

    这些帮会组织五花八门,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有的是工人、农民组织的,虽有迷信色彩,但他们是为了团结自己,不受欺侮’有的是流氓、地痞组织的,他们欺骗盅惑群众,借机收入会者的“敬香”、“进宝”钱,大发横财;也有的是反动政客、汉奸恶霸,利用迷信来迷惑人民,削弱群众的抗日意志,瓦解抗日队伍而组织的。反共老手程汝怀,就曾企图利用帮会,破坏张体学领导的抗日五大队。

    这些汉流武装,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如果引导得好,则是一股很大的抗日武装。

    “双龙头”寨主郭仁太是鄂中势力最大的汉流武装。当时,中共鄂中区党委委员陶铸,为了争取他,在习家祠堂办汉流“老三”、“老五”等人的训练班时,几经协商,他同意抗日。

    这件事被国民党应城县长鲍佛田知道了,以抓“土匪”的名义,把郭仁太逮捕了。陶铸立即想办法,利用各种关系,把他保了出来。郭仁太感激涕零,称陶铸为恩公,并同意把他的武装编入应城抗日游击队。

    1939年2月,日寇向该地区“扫荡”时,郭仁太却带着汉流武装,投降了日本,当上了伪鄂西保安副司令,盘踞在应城矿区和陈家河湖区,陆续收编了一些分散的汉流武装,扩充势力,已发展到一千余人。

    郭仁太何许人也?他小时候是应城矿的童工,受过苦,后来爬到工头,才在矿区“掌瓢子”,并在矿区小集镇开了个茶馆。他重江湖义气,并不是狡诈之辈;但遇事缺乏主见,容易动摇,又很想当个“头面人物”。当时各帮派“寨主”和汉流弟兄们都拥护他。他对共产党有好感,不愿反共。

    据此,少敏认为他可以争取,下决心做他的工作,就和陶铸商量说:“我想派人争取郭仁太,你以为如何?”

    “我看可以!”陶铸不加思索地回答:“以前我争取过他,有基础。不过这个人无定见,要提防他再变!”

    “这_步以后应该注意。”

    商量定了,但派谁去合适,少敏一直没有考虑好。

    一天,少敏突然想到谢威,就把他找来,很果断地说:“伙计,给你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你害怕吗?”

    “不怕!陈大姐,您给的任务,我一定想一切办法去完成!”谢威态度坚决。

    “好j我要你到郭老八(郭仁太的别名)那里去。此一去,结果不外两个:一是成功,把这支汉流武装改造过来;二是改造不成,你就可能死在那里!”

    谢威从少敏说话的语气中,感到任务很艰巨,同时也感到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他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少敏让他了解有关情况以后,考虑一个具体方案,再详细商量。

    那次谈话以后,正遇上忙于新街战斗,少敏要协助李先念指挥作战,接着又去四望山开会,这件事就搁下了。

    马家冲反击战以后,少敏又把谢威找来说:“上次谈话以后,因忙于其他事,把它搁下了。怎么样,你考虑了没有?其实,那里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特别是在士兵中有较好的基础。只要有信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谢威点点头,表示同意少敏的看法,并汇报了自己的计划。少敏同意他的计划,说:“可以。你先去,随后再给你派一二十个人去。”

    “人不要多,但要有这几方面的干部:一是政策观念强的干部;二是有耐心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三是一定要有个把军事干部;四是还要有个把作风正派的女干部。”谢威很有信心地说。

    少敏同意谢威的要求,当即答应选派军事干部杨子芳和他一同先去。

    谢威和杨子芳遵照少敏的指示,来到郭仁太的部队。他们以李司令员和陈政委的联络员身分,拜访郭仁太,受到了他的热情接待。谢威和杨子芳向他宣传和解释了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方针政策,他表示愿意接受帮助。谢威为了和他建立感情,主动和他拉家常,谈心;在和他的下属接触时,也请郭仁太一同参加,以免引起他的误会。

    谢威将了解的情况和郭仁太的态度,及时向少敏作了汇报。少敏指示谢威:“要采取相见以诚的态度,创造互相信任的气氛;在各方面做出样子,用行动去影响郭仁太及其部下。”

    随后,少敏又选派了女干部王青帮助谢威。王青是个大学生,有文化、会做宣传工作。她到了郭仁太部以后,在家属中积极开展活动,并组织部队官兵学习文化。

    经过谢威等人的一番努力,郭仁太对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向谢威表示:愿意按照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方针,把部队带到山区去,配合新四军打游击。

    谢威及时把郭仁太的思想动态向少敏汇报。少敏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改编他的部队,而不是仅仅配合我们抗日打游击。要郭仁太自动要求改编部队,的确很难办。但在他不愿接受改编的情况下,强行改编他的部队,也不行。这就需要你掌握火候,而且在做法上要灵活机动,因势利导,才能水到渠成。”

    为了加快对郭仁太部队的改造,尽快收编,少敏和李先念又派出代表,向郭仁太表示慰问;同时,少敏亲自写信,表扬郭仁太愿把部队拉上山配合抗日的行动。稍后,又派陶铸出面,去访问他,希望他通晓大义,明辨是非,并欢迎他到区党委和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司令部来作客。郭仁太见李先念、陈少敏和陶铸如此器重他,非常高兴地答应去拜访新四军的首长。

    郭仁太是一个爱显耀的人,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这天,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大队警卫,警卫们配备清一色的短枪,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地来到八字门游击支队司令部驻地。

    少敏、李先念和陶铸等亲自带队出迎,表示热烈欢迎,并以丰盛的宴席款待他。席后,少敏和郭仁太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向他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讲解国际、国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好形势,希望他以民族利益为重,做一个有骨气的正直的中国军人。

    郭仁太听了少敏对他的鼓励和劝告,随即答应他的部队反正,同意改编为新四军。

    少敏和李先念商量后将郭仁太的部队改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六团队。

    郭仁太上千人的队伍自愿改编为新四军,影响很大。不仅大大削弱了这一带的日伪军,而且许多汉流武装纷纷向新四军“靠拢”。这就为减少摩擦、团结抗日创造了良好的局面。

     1940年元旦前后,朱理治、少敏、李先念等人根据四望山会议的决定,已完成筹组鄂豫边区党委和统一整编各地抗日武装的工作。中原局委员朱理治在京山八字门主持召开会议,宣布正式成立鄂豫边区党委,由郑位三、陈少敏、李先念、陶铸、任质斌、杨学诚、刘子厚、夏忠武、吴祖贻、程坦、葛启卜十一名委员组成。郑位三任书记,少敏任副书记。郑位三在皖东根据地染病未来就任,边区党委书记职务,由少敏代理。

    鄂豫边区党委,领导鄂东地委、豫南地委、随枣地委、天汉地委。另外,鄂中的应城、京山、钟祥、京钟、京安、云孝等县委也直属边区党委领导。

    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由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部队辖五个团队和三个总队,共九千余人枪。整编后的部队,成立了军政委员会。它是部队中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政委员会由朱理治、李先念、任质斌、刘少卿、陈少敏五人组成。

    这样,边区党委全面工作的重担,就落在少敏的肩上了。

    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孤悬敌后,处在几十万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之中。它不仅关系到全边区一千多万人口的命运,还有上万名新四军战士和干部的吃穿问题。当时什么家底也没有,全靠白手起家。如不急速发展,怎能站得住脚?但少敏充满信心,会后即同李先念到安陆赵家棚,向部队宣布了建立鄂豫边区党委和豫鄂挺进纵队的决定。

    回来以后,她又同组织部长杨学诚、宣传部长夏忠武,详细研究了建党、建政和宣传工作。接着又把吴祖贻找来,商量了民运和财政工作。

    战争时期,边区的工作繁忙而且被动,但少敏依照轻重缓急,一环连一环,一齿扣一齿,紧张又有秩序地安排各项工作。

谁在收藏
浏览:101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睽睽众目5269
    睽睽众目5269
  • 慧铭无限
    慧铭无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