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性陈少敏》21:挥师南下鄂中

东东4695 发表于2018-03-23 19:00:42

    1月28日,雪后初晴,天空明净,灿烂的阳光与桐柏山的积雪交相辉映。竹沟彩旗飘动,党政军民正在纪念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七周年之际,迎来了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长江局,撤销长江局书记王明的职务。同时决定成立中共中原局,由刘少奇担任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来到竹沟,与河南省委在一起办公。他的居室就设在东厢房。

    刘少奇一住下来,即向大家传达了六中全会的精神。然后听取了朱理治和少敏的汇报,表示很满意。特别是少敏汇报在四个多月里,派出了五支抗日队伍,近一千人的革命火种,已在豫南开花结果时,他大为赞赏。他认为,这有效地抵制了日寇对四望山一带的侵犯,为将来包围武汉抗击日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日寇自占领武汉后,即向外围扩展追击。国民党军队已无斗志,不战即溃。日寇长驱直入,未遇抵抗,轻易地就占领了武汉外围的28个县城,并且沿着长江、汉水和铁路、公路交通线伸出魔爪,安设据点。它四处网罗民族败类、社会渣滓,拼凑伪军,建立伪政权和伪治安维持会,统治其占领区。

    参加武汉大会战的四十万国民党军队,纷纷丢枪弃甲,急忙龟缩进形势险要的大别山、桐柏山腹地。他们扶植和拼凑反共的封建武装,收编杂牌军和土匪,在敌后搔扰百姓,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鄂豫地区的三教九流,趁国民党军队溃散弃枪之时,捡枪拉人,成立了形形色色的武装组织,自封司令,独霸一方。有的却以“抗日”为名,行土匪之实。

    在日伪和国民党军队相对峙的间隙中,在杂牌武装蜂起的混乱中,留在鄂豫地区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以及爱国进步人士等,也自发地捡起国民党军队丢弃的枪枝弹药,先后组织起了二十几个抗日游击队,在茫茫的荒原上,点燃起了星星火炬,依靠当地人民的支持,各自进行着艰苦的抗日斗争。

    中共中央和中原局考虑到武汉外围是中原的战略要地,是扣住武汉日寇的锁链,也是蒋介石降日反共不可逾越的区域,要坚持抗日,必须控制中原地区。

    这天晚饭后,刘少奇把少敏和朱理治找来,有点儿气愤地说:“你们了解吗?目前的形势有很大的变化。日军针对他们兵力越来越分散的状况,改变了正面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他们在政治上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对国民党加紧了政治诱降,极力鼓动蒋介石反共;在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加紧掠夺沦陷区的财物;在军事上,他们调动主力部队,大举向我敌后战场进攻。随着日寇加紧对国民党进行诱降,国民党内出现了反共投降的逆流。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危机!”

    “啊?国民党又要反共啦?”少敏吃惊地问。

    “国民党蒋介石一直存心反共,前一段时间,他是被形势所迫,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同意国共合作抗日。现在日寇诱降,英美劝降,他又怕共产党力量强大起来,所以反共势力又上升了。亲日派汪精卫首先公开叛国投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他们已加紧将一些主力部队从抗日前线转向包围封锁备抗日根据地,伺机吃掉我们。3月30日,我山东纵队掩护南下干部受训,被国民党秦启荣部截杀了数百名同志。看来,竹沟这个红色抗日战略支点,也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思想上要作好充分准备!”

    少敏和朱理治听了刘少奇对形势的分析,都面带愁容。

    刘少奇非常忧虑地停顿了一会儿,缓了缓气又接着说:“我们在武汉周围的力量,包括新四军正规部队,只有一万多人,但要对付八万日军、两万多伪军和近三十万的国民党军队。如果我们不赶快发展武装,怎能站得住脚呀!鉴于目前的紧迫形势,我打算再派一支部队,去与李先念部会师,尽快把鄂豫地区的零散队伍统一起来,发展壮大,开展对敌斗争,抢占中原要地……”少敏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急着说:“胡服同志,让我去吧!”

    少敏这话,正合刘少奇的心意。少敏在白区经过了严峻的考验,又在竹沟主持了几个月省委的全面工作,智勇双全。他相信少敏足以担此重任,笑着征询朱理治的意见:“理治,你看怎么样?”朱理治点点头回答:“行!让她去吧!现在也只有少敏能肩负这副重担了。”

   “好!那就这么定了。咱们再具体研究一下占领鄂中的计划吧。”刘少奇拿出军用地图,指着鄂中一带说:

    “我们在鄂中地区活动的中心应是汉水以东,平汉路以西,桐柏山以南,长江以北。这个地区共有七万多平方公里。一千万左右人口。从地势来说,大洪、桐柏、大悟山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从军事上看,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极为重要。”

    “它地处中原门户、鄂北咽喉,而且物产丰富,历来是争雄之地。”朱理治补充说。

    “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尽快地占领它!”刘少奇果断地说。

  少敏看到任务艰巨,很是兴奋,保证说:“我即使拼了命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不!你是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住性命,往后的工作多着呢!”刘少奇接着说:“少敏,你和先念会师后,在军事上,要依靠他。

    先念同志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沉着若定,指挥有方。你主要抓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这是你的特长。要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记住,你们一定要像一把尖力那样,牢牢地插在鄂中!情况就是这样,形势急迫,困难很多,你们要见机行事!”稍停,又接着说:“少敏,我给你挑了几个助手,让我的秘书栗在山也跟你去。这个同志胆大心细,能帮你独当一面。”

    少敏见刘少奇安排得如此周到,非常感动。

    4月30日,阳光灿烂,春风送暖。竹沟军民共插的秧田,已一片嫩绿,油菜也吐黄花了。少敏到竹沟工作,不觉已十个月了。她对这里的人民,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情。这天,她穿着合身的灰军装,军帽紧压双眉,齐膝以下打着整齐的绑腿,腰系一条宽皮带,斜插着一把匣枪,威风凛凛。在大沙河边上,欢送的人群你拥我挤。她向竹沟的父老乡亲和同志们留下了铿锵的誓言:“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等着我们杀敌的捷报吧!”随后,她和二百多名男女干部、战士一起,向竹沟行军礼告别,启程开赴湖北抗日前线。

    王国华老两口,握着少敏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王国华是老泪不轻弹的硬汉子,可是今天他怎么也憋不住了。部队走远了,少敏还站在高坡上,向竹沟人民挥手致意:“再见吧!同志们!乡亲们!”直到送别的人都回去了,她才跨上马。她挥起马鞭在空中一扬,只听“啪”一声脆响,枣红马立即扬鬃奋蹄,“嗒嗒,嗒嗒”,路上扬起一溜尘烟,眨眼便追上了队伍。她飞身下马,与战士们一起徒步前进。

    豫南山区,真是遍地“司令”遍地兵,给少敏他们的行军着实添了不少麻烦。那些三五十人的小股土匪,一看少敏他们人多势众,穿着一色的新四军服装,就主动让路了;也有一些不自量力的,非要经过一阵交火以后,才肯认输而逃。有时路遇大宗敌人或国民党顽军封锁的地区,少敏则按刘少奇的指示,尽量绕道回避,或是昼伏夜行,不正面交锋,尽快到鄂中会师。

    经过十多天的行军打仗,少敏率部进入了绵亘在鄂、豫两省边界的四望山。站在那高耸入云的主峰上,可以望见桐柏、信阳、应山、随县四座县城——四望山因此得名。

    四望山北麓有个不小的村子,叫黄龙寺,豫南特委和李德纯领导的豫南抗日挺进队就住在这里。李德纯、王海山、刘子厚、危拱之、朱大鹏、任子衡等,早已在此等候了。当地的群众也敲锣打鼓地欢迎。看见少敏他们到来,原国民党县长李德纯,第一个迎上来握住少敏的手,激动地说:“陈大姐,可把您盼来了!眼都快望穿了!”

    王海山、刘子厚等众人,也热情地向少敏致以问候。

    在四望山,少敏与朱大鹏、王海山、刘子厚等,彻夜长谈。她看到从竹沟出来的这些同志,团结一致,建立了这么兴旺的敌后根据地,感到十分欣慰。她认真地向大家传达了六中全会精神和刘少奇的指示:大力发动群众,迅速扩建武装,作好部队统一整编的准备,并讲了当前形势,交待了任务。

    保健员董青庭,见少敏连日行军打仗非常辛苦,又整夜谈话,显出劳累不堪的样子,就同警卫员小何一起到农民家里,用铜角子换回五个鸡蛋,到通讯班要了点儿盐,把鸡蛋煮熟后给少敏送去。少敏一见鸡蛋,非常生气,眼睛紧紧瞪着小何和小董说:“你们把我当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共产党讲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不能搞特殊,懂吗?”

    小董感到委屈,不服气地说:“陈大姐,您工作忙,行军打仗又吃不好饭,身子弱,应该补一补。鸡蛋是我买的,不干小何的事。”

少敏一听是小董所为,就用和缓的口气说:“董青庭,你到这里不久,不晓得规矩,以后要好好学习。”她转向小何,严厉地说:

“你也不懂吗?”

    接着她拿起刀,将鸡蛋切成许多小瓣说:“这里的人,一人一瓣,其余的,小何给同志们送去,大家尝尝!”

    为尽快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少敏从豫南抗日挺进队带上两个中队,直下安陆,去与李先念所率部队会师。

    离开四望山的第二天拂晓,当少敏正率部急行军时,哨兵来报,遇到国民党顽军。他们故意刁难,不让通过。话犹未了,前面右侧小山坡上突然“哒哒哒”响起了敌人的枪声。枪声一响,双方的队伍都想抢占山头。

    少敏看事已至此,只好交锋了。她立即将马交给马夫,命司号员吹起冲锋号,自己手提快慢机,带着警卫班往山头冲。

    “嘀嘀哒哒……”嘹亮的号声在枪弹声中激荡,战士们在少敏的带领下,杀声震天,奋力向山头冲去。冲上山顶以后,少敏站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指挥战斗。

    这时,顽军发现山上已经有新四军了,就象疯狗一样,朝山上冲,子弹嗖嗖地往上射,企图强攻山头。少敏沉着指挥,她眼看顽军一步步临近,猛喊一声“打”!随手扬起快慢机,瞄准敌人就是一梭子。战士们也用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火。只听得“嗒嗒嗒,嗒嗒嗒!”“叭!”“叭!”响声不断。密集的子弹,象雨点儿似的射去。接着,“轰!轰!”一颗颗手榴弹,炸得顽军鬼哭狼嚎,死伤遍地。

    顽军一批批扑上来,又一批批倒下去。少敏一直站在山石后面,指挥战斗。她一面射击,一面骂:“一帮混蛋,有枪不打鬼子,就会跟我们捣乱!叫你尝尝厉害!”

    敌人发现山头上是指挥阵地,步兵攻不上来,就用炮轰。一颗炮弹飞来,在少敏右侧不远处爆炸了,扬起的尘土不断地落在她身上。她只管指挥,没有理会。接着,又一颗炮弹尖叫着朝她的头顶上飞来,越近声音越响,“轰”一下子在她后边爆炸了。警卫员吓呆了,谁知紧接着又一颗炮弹,在少敏的旁边炸响了,扬起一片尘土、碎石,飞得老高。

    警卫员在尘雾中看不到少敏,急了,呼喊着:“陈大姐!陈大姐!”

    董青庭、栗在山等人,不顾一切地奔过去,只见大石头崩碎了,旁边有一个土团在蠕动。几个人赶快用力扒开土石,少敏立即跳起来,抖掉身上的土,睁开双眼,继续指挥战斗。

    少敏想,顽军有重武器,这样打下去是要吃亏的。她立即决定撤出战斗,安排好掩护后,部队陆续从后山撤走了。

    事后,董青庭想起刚才危险的场面,对少敏说:“陈大姐,您是首长,以后不要站在这么高的地方指挥了,多危险呀!”

    少敏听了,却把脸一沉:“那咋行!当官的怕死,当兵的咋办?”小董碰了个钉子,但她觉得少敏的话,字字都像铁疙瘩,落在地上当当响。

    少敏率部打打走走,走走停停。一路上,他们边走边宣传抗日。他们避开国民党的大部队,不断收编小股武装。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于6月6日到达会师地点——安陆县的赵家棚。

    赵家棚是个中心集镇。自古称为鄂北的咽喉,中原的门户,是在武汉外围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又一个好地方。武汉失守前,陶铸来到鄂中,同鄂中特委负责人杨学诚等在这一带组织了群众武装近千人,开展游击战争。现在,李先念部就驻扎在这里。

    这天,赵家棚红旗招展,人欢马腾。两军会师,干部和战士们别后重逢,非常激动。相互握手、拥抱,欢呼跳跃。李先念率先期汇合的罗厚福、许金彪、杨学诚等热烈欢迎少敏。他用力握住少敏的双手,亲切地说:“陈大姐,可把你们盼来了!大家都挂念你,这一路可不容易通过呀!”短短的几句话,表达了同志们对少敏的深厚情谊。

    不久,应山县杨唤民率两个游击中队也来会师了。这样,分散在鄂中的四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会合了。

    1939年6月11日,在京山养马畈召开鄂中区党委扩大会议。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先后从四面八方辗转赶来。少敏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六条指示和中原局关于鄂中抗日武装整编与扩大的指示。她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条是,扩建军队,搞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开展对敌斗争。”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很快统一了思想,成立了新的鄂中区党委。陈少敏为书记,李先念、陶铸、杨学诚、夏忠武等为委员。会议接着讨论统一合编豫南、鄂中各路抗日武装问题,在是否公开打出新四军旗帜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担心公开以新四军的队伍出现,会影响统一战线,主张仍用各自的名义,独立地进行抗日活动。少敏和李先念等人分析了实际形势,认为:豫南、鄂中分散的抗日武装队伍屡遭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大有被他们吃掉的危险;只有旗帜鲜明地整编为新四军,才能真正形成以团结抗日为目的的统一战线,打击日、伪、顽军,壮大自己的队伍。

    6月19日,会议正在进行中,接到刘少奇和朱理治联名发来的电报:

    “目前鄂中党的中心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与创立一支五千人的、党可以直接领导的新四军。只有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才有可能应付各种事变,确立党在鄂中之地位。新四军的指挥与编制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战斗力!”

    电报还强调:“应积极活动,打击汉奸伪军及零星日寇,以便扩大影响,巩固统一战线。”

    中原局的指示,统一了全体代表的思想,“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成立了。李先念为司令员,陈少敏兼政委。下分五个团队:

      一团队团长张文津,政委周志坚;二团队团长王海山,政委钟伟;三团队团长蔡松云,政委杨唤民;四团队团长李人林,政委罗通;挺进团队团长许金彪,政委杨子明另外,将应城抗日司令部改为应城抗日游击总队。

    整编之后,李先念与少敏分别率部四出战斗,屡建奇功,震动了在鄂豫边区猖獗一时的日伪军和蜷缩在四周大山里的国民党顽军。边区的广大群众听说后,人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红军又回来了!”

    “毛主席派队伍抗日来了!”

谁在收藏
浏览:91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睽睽众目5269
    睽睽众目5269
  • 晓明
    晓明
  • 慧铭无限
    慧铭无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