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英在少年时期的革命活动(蒋杰令 张景海)

晓筱 发表于2018-03-29 19:33:25

     士英同志原名时遇英,少年时期和成千上万的穷孩子一样,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

    1912年12月,他诞生于河北省濮阳县井店镇(今属河南省内黄县)的一户世代贫农家庭。祖辈,因天灾逃至井店镇立足谋生。当时,在镇上北街的偏僻的角落里,搭起两间矮小的土坯房,作栖息之所。家中地无一垄,生活无依无着。他和父母一家三口人,依赖父亲常年卖苦力为生,镇上逢集之际,兼做点季节性的瓜果、花生的小生意,聊补生计。童年的士英,因家境窘况而含泪辍学,13岁便外出谋生,到一家布店学徒,过着终日劳作,被奴役、被压榨的生活。两年后,他忍无可忍,愤然离开了布店。从此,步入革命生涯。

投身“农运”斗争

    1927年夏,直南沙区大地,笼罩着国民党白色恐怖,但革命的星星之火仍在闪亮。濮阳县的井店、千口、化村等村镇,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火焰。10月间,中共濮阳县委(地下秘密组织)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这时,党组织为了发动群众,扩大“农运”影响,提高农民觉悟,在井店镇创办了“平民夜校”。年方15岁的士英,便参加夜校的活动,从不间断。每晚与农友们三三两两来到“夜校”,专心致志地学习《农民夜校读本》。夜校由党员任教,联系实际,讲解《读本》内容:工人苦,农民苦,出尽力气不能享福。是谁剥削了我们,是谁压迫我们?是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地主,资本家。团结前进,奋斗牺牲,最后胜利一定属于工农……。他学习十分投入。后来,县委领导从武汉“农运”讲习所学成归来,带回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等革命专著,士英如饥似渴地反复学习,思想得到武装。随着农民的觉醒,“穷人会”(即农民协会)应运而生,士英随即加入了这个组织。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穷人会”很快成为团结与带领穷人战斗的团体,为穷人讲话办事,伸张正义,拥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社会声誉。士英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开展不同形式的革命斗争。一次,镇上一地主不准穷人到他的地里拾麦穗,扬言谁来都往死里打。士英知道后,非常气愤,喊了一些穷人到这个地主的地旦去抢收麦子。这地主看到穷人真的起来了,不仅拾麦穗,还割他的麦子,顿时吓得心惊肉跳,不敢再猖狂。又一次,城里搭台唱戏,游人云集,士英认为是个宣传群众的极好机会,便约了几个人,带上传单,进入演戏现场,乘人不备,打灭汽灯,撒完传单,火速离开。午夜过后才跑回家中,这时脚上只留下一只鞋了。

    随着农民运动的不断深入,各村展开了反对官府苛捐杂税与反对地主压迫剥削的斗争。井店镇在这热潮中,也对镇长、地主陈清池开展了斗争。陈清池在任镇长时,利用职权,向农民筹粮、筹款,中饱私囊,民众十分愤慨。井店党支部代表农民的利益与要求,组织群众对陈进行清算。陈指使管帐先生制造假帐,欺骗群众,企图蒙混过关。党组织及时做通了管帐先生的工作,拿到了原始帐目凭证。在群众会上,陈起初矢口抵赖,当拿出原始帐本后,他不得不低头认罪。当时,士英年纪虽小,但也积极投入这次斗争,深受锻炼。

    井店镇党支部书记平善修(抗日战争时牺牲),对士英的影响与帮助很大,至今,一位群众“领袖”的形象,仍留在士英同志的记忆中。他们同住一条街,知人知底。平善修经常向士英同志传播革命思想,鼓励他进行革命斗争。实践中,士英质朴地表明对党的崇敬与忠诚。1927年秋,由平善修、郭祝三(后改名喻屏)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入团后,他便受命执行一项秘密交通工作。当时濮阳县委为加强对井店镇一带“农运”工作的领导,将机关由千口迁至井店镇高小,县委领导以执教为掩护开展工作。士英被派到学校当工友,担负县委机关交通任务,负责转递文件、材料,接待党组织往来人员。他严守校门,里外应酬,应付自如,保证了县委机关的安全和交通任务的顺利完成。

开辟青年工作

    1929年2月15日,濮阳县委为庆贺薛化庄等十几个村子农民斗争的胜利,在温邢固召开庆祝大会。不料,由于一叛徒告密,被地主武装冲进会场,县委的4位主要领导被捕,4名党员和农会会员壮烈牺牲,成为当时闻名的“温邢固事件”。党组织为了保存骨干,决定士英转移清丰县工作。

    士英到清丰后,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担任中共清丰县委青年委员兼县团委书记。在清丰县城第一高小,设工作据点,以工友身分掩护兼做接头联络、收发文件等工作。一高小在县城北关,地处偏僻,不被人注目,活动方便,他同学校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向他们宣传革命主张,讲解革命道理,发展团员。尔后,他又以县图书馆职员的身分,进一步开展团的工作,壮大团组织,先后在城内的乡村师范、模范小学和六塔、巩营、古城等地的农村高小,发展了团员,建立了团的组织。由于士英同志积极努力,清丰县团的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共青团员达60余人,其中由士英同志直接介绍入团的就有7人。不久,因被一名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党组织又将他转移到中共直南特委,才得以脱险。

在巡视员岗位上

    1930年春,士英风尘仆仆来到磁县直南特委。直南特委是在邢台中心县委刚遭敌人破坏后建立的,它担负着领导直南、豫北地区革命斗争的任务。士英被分配担任巡视员,主要任务是到各地了解和检查工作情况。有时将省委、特委的指示、决定以及文件、材料带下去,或给下面传达,把下面的斗争情况带回来,向特委领导汇报。经常来去匆匆,没有固定工作地点,有时一天要跑几个地方,历尽艰险。时隔不久,又因工作需要,被中共中央北方局调遣,投入更加艰巨的斗争。

    士英同志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烽火岁月中度过的,这是他参加革命后走出的重要一步。

(作者蒋杰令原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厅级调研员,张景海任李士英同志秘书)

浏览:166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人间仙境之美名
    人间仙境之美名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