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冀鲁豫解放区文艺丛书》写的前言(文/申云浦)

安乐北街 发表于2018-04-15 19:25:17

    《冀鲁豫解放区文艺丛书》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奉献在读者面前了。不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是一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

    冀鲁豫边区位于大名、临清、济南、徐州、开封、新乡、安阳之间,地处冀、鲁、豫、皖、苏五省结合部,约有一千二百万人口,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冀鲁豫边区军民,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进攻,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旱、涝、蝗等自然灾害。不论敌人如何凶残,生活多么艰苦,全区军民始终英勇顽强,坚定不移,使边区成为联系华中、太行和大后方延安的重要纽带。

    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反动军队反复较量的战场。这里,不仅刘、邓首长组织指挥过近十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胜利战役,并且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反攻起点。为了支援战争,从1946年8月至1948年8月的两年中,整个冀鲁豫地区就动用了支前民工6517万多人次,畜工658万多个,几乎所有的劳力,都在为战争效力,对取得历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在战争年代付出过巨大代价,做出过重要贡献,屡受中央军委和刘、邓首长表扬的地区,却一直鲜为人知。迄今为止,除《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中国抗日战争史稿》等仅有的几种书籍做了一些必要的记载之外,不仅《中国共产党党史讲义》、《中国革命史》一类书籍,甚至全国通用的高等院校文科公共课选用教材,以及有影响的史学家编写的解放战争简史,都没有一次提到“冀鲁豫”,好像从来就没有过这样一个解放区。连一些人所共知的重大战役资料,包括1947年7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所发起的几次战役,都只字不提“冀鲁豫解放区”,却笼而统之地误称之为“鲁西南地区”。至于反映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历史的文艺作品,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1983年,根据中央指示编写冀鲁豫边区党史的精神,由散在各地的原冀鲁豫区一些领导同志组成了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为了宣扬英雄的冀鲁豫人民战争年代的光辉业绩,服务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于1984年承德会议上决定成立文艺组,组织以反映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历史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并在同年10月于新乡召开了第一次文艺座谈会,建立了组织,统一了认识,制定了规划,展开了工作。

    我们文艺组的同志,多数不是专业文学工作者,但却大都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亲历目睹的见证人。我们觉得有责任来歌颂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有责任来歌颂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先烈,有责任来歌颂那些默默无闻而又无所畏惧的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以激发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四化大业服务。我们认为,这样做不仅对今人,而且对子孙后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组织文艺创作所依据的方针是,文艺形式尽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大的历史背景要真实,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事实要真实,一切重要历史人物经历的主要方面要真实。在这些大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如果离开了大真实,根据道听途说的情况,去任意编造,不仅违背了党史文学的基本原则,还可能带来意外的不良后果,这都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一年多来,我们在冀、鲁、豫、黔四省和有关领导同志的关怀、支持,以及文艺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创作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三十多种,约在二百万字以上。从质量说,虽还不够理想,却为进一步修改成为优秀作品打下了基础,为弥补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空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了实现我们多年来的愿望,决定从这些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作品中,挑选一些质量较好,和基础不错的,加以研究修改,有计划地编辑出版;出版单位虽有所不同,但都在我们统一的编辑计划之内,都是《冀鲁豫解放区文艺丛书》。

    当然,我们所编选的文艺丛书,尽管有的出自领导同志和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之手,尽管我们和作者一起做了多次修改,毕竟由于我们多数同志水平不高,因而多数作品都还有不少缺欠。但我们认为,只要这些作品对祖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我们伟大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能够起到一点有益的作用,我们就感到非常欣慰了。

    载于《冀鲁豫解放区文艺丛书》

    1986年8月28日

浏览:71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蒲志怀
    蒲志怀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