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浦同志去世近半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久久令人难以忘怀。遥想往事,不尽哀思。这里简略记述一、二,以表对他的怀念之情。
云浦同志1916年出生于山东阳谷县安乐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我和他同县不同村,是“小同乡”吧。他家种有几亩薄田,不够糊口,靠了父兄搞点小买卖,挑个担子,在镇上街头茶馆门口摆个摊,卖点花生、冰糖梨片等,日子才算勉强过得去。云浦同志自幼聪慧过人,据当时镇上他家的邻居说,他上小学第一天,就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记了下来,喊得出,四邻亲属莫不为之惊喜,并纷纷劝说他的父亲,一定要让他多读些书,将来好做个有用的人。所以,虽然家庭经济困难,父兄还是尽量省吃俭用,供他在镇上的私立完全小学读了六年书。由于他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随即又考上了聊城师范(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师范读书的时候,云浦同志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和共产党的教育,进步很快,终于投身革命,于193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次年,被学校开除,但他在党的领导下,一直从事着党的地下工作,先后以教员、校长身份作掩护,担任过阳谷、博平、寿张等县的小学党组织负责人。他努力学习,刻苦工作,宣传、讲述革命历史和共产党救国救民的主张,不断激发群众的革命爱国热情,使这些学校当时成为我们党的一个个革命据点。在各项工作和斗争中,他得到锻炼,革命意志更加坚强,机智勇敢,更加显出他的才华。所以在当时那样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为秘密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为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都做出了许多成绩。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云浦同志先后在鲁西北地区、冀鲁豫地区担任党的领导工作。他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有一个较明显的长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得到群众的拥护。他作风随和,平易近人。记得1940年春,我从部队回到鲁西见到他,这时他已是地委的领导人,但他一身平民装束,长衫、腰带,手上还提着一根带着烟袋的长烟杆,潇洒,健谈,热情洋溢,令人觉得很易于亲近。所以他在工作中能深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常常表现出是“一家人”的感情。他关心群众疾苦,注意帮助干部、群众排忧解难,处处体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帮助群众翻身求解放,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在鲁西北,由于他密切联系并善于宣传群众,群众纷纷起来跟党闹革命,他成功地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起抗日政权,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南下江西、西进贵州时,他联系许多青年和知识分子,帮助他们学习革命理论,自觉进行思想改造,使他们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建国后,在贵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他始终不忘记和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中体现出党的作用。即使在自己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处处还为群众着想。1955年他下放到山京农场时,了解到附近农村缺医少药,严肃地教育、组织场里的医生为群众治病;并教育场里职工注重工农关系,不与群众争利、争水,优先照顾并帮助群众抗旱救灾,等等。他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他经常找干部、群众谈心;走到哪里,他总是积极去同干部、群众多接触多交谈,并且结合实际,帮助人们分析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有时有的同志碰上了不如意的事,影响了情绪,也愿找他去反映、交谈,经他帮助分清是非,解决了思想问题,间或他还说上几句既风趣又有深意的话。使人既除忧解闷,又感受到教益。由于工作关系,云浦经常向干部、群众作报告。他作报告,鼓动性强,一般不是照着讲稿念,而常常是能深入浅出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同当前革命斗争结合起来,使人听了能提高理论水平,解决各种疑问。特别是在报告中,他还常常补充不少活材料,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历史、民间故事,甚或戏剧噱头、市井俚话,讲起来热情、生动,妙语滔滔。因此,干部、群众喜欢听他作报告;听了他的报告,干部、群众感到增强了革命劲头和革命斗争勇气,在报告会场上始终是一派热烈活跃的气氛。上述这些方面的事例,在听过他的报告的不少干部、群众中,至今记忆犹新,真是“记其事原原本本,状其人栩栩如生”。这固然是由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威力,深人人心,但也可以说是云浦同志有着善于联系群众的长处和勤奋学习、并具有较出色的宣传鼓动才能吧!
云浦一生,勤奋不息地学习、工作。更令人难忘的是,他能上能下,特别是在他受到错误处理、被撤销了所担任的省的领导职务,先后下放到基层时,仍能正确对待个人和党的关系,襟怀坦荡,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继续积极为党工作。1955年,他在山京农场,我先后去看望过他几次。在当时情况下,他给我的印象仍是一如往常,态度还是那么爽朗、乐观,谈话还是那样坦然、风趣,没有感觉到他有什么委屈心情和其他什么个人情绪,他做工作还是那样艰苦深入,那样生机勃勃。在农场短短三年,他不仅为农场建设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向职工、农民群众学习,学会了不少种植、养殖等农活本事。1958年秋,他被调到电缆厂,他先后外出京、津各地,也学到了不少有关业务知识。其后调矿山机械厂等单位工作时,也是如此。至今还有不少当时同他共事的老同志、老工人赞扬他学习积极,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认为这是云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党性的一个具体体现。
1979年,云浦同志被错误处理问题得到了彻底平反,他重新担任了省的领导工作,至1982年退居二线。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帮助组织上为老同志落实有关政策,以及继续为贵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做了不少的重要工作。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老年壮志,以年迈多病之躯,费心操劳,参与创办了贵州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诗词学会和爱晚诗社等,促进老年事业的发展,为大批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他还担任了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副组长,积极为组织编写边区的革命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了大量工作,以传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人,这是在他晚年做的一件有着十分重大意义的事情。“壮心未与年俱老,拾遗补缺赤子情”,这方面的事迹是很感人的。作为共产党人,云浦同志这种对党忠诚,一息尚存、战斗不止,为革命倾注全部心血的精神,使我们和后来者钦敬不已。
岁月如梭。我和云浦同志半个多世纪在鲁西北、冀鲁豫、南下赣东北、在贵州,都是各自在不同岗位上,共同战斗过,共同经受过血与火的考验。风风雨雨,彼此总是心心相印的。如今我也年近耄耋,追踪往事,常常令人沉浸在当年战斗情谊之中。云浦同志比我小两岁,竟先我而去了。但我坚信,他曾和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必将世世代代进行下去。云浦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