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下工作者(文/王 磊 刘向一)

12531 发表于2018-04-21 18:46:38

    1942年,  日寇推行第三次“强化治安”运动,敌后抗日斗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频繁的扫荡和蚕食。活动在枣庄,贾汪、利国驿三个矿区之间的八路军运河支队部队缩小了,活动地区也缩小了。县委根据形势的发展,为了接受1940年部队撤出运河南北地区的教训,那时已经公开的党政机关也不得不撤出,抗日斗争失去领导,这一地区迅速伪化,根据山东分局和鲁南区党委的指示,县委必须建立公开和秘密的两套领导班子,万一部队撤出,地区伪化,秘密的县委就可以担负地下领导群众对日寇进行斗争的责任。1942年秋末建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刘向一同志为首包括王磊、李益民两同志的峄县县委秘密班子。

    搞地下工作需要以公开职业作掩护,刘向一通过铜(山)北敌占区党组织的帮助,以卖书、笔、纸张挑子窜学馆作掩护,在陇海铁路的大庙据点隐蔽下来。李益民是本地人,家在敌占区,就在铜(山)北某地教书为业,开展地下工作口他们俩人负责运河南的秘密工作口王磊的任务是到运河北敌占区隐蔽下来,负责运北的秘密工作,通过运北地下党的关系,决定让王磊到离伪军据点阴平镇南半里的小庄一一前瓦房扎根,这是因为一来可以找到地下党员黄长信得其掩护,二来运河支队所属曲文峰游击大队就在前瓦房附近进行活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王磊过去曾卖过油,就选择了卖油职业,重担油挑子作掩护,进行地下党的工作。

    王磊的掩护人物色好了,扎根地点选好了,职业也选好了,  以什么缘由进到前瓦房才能使群众相信,又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呢。地下工作与公开工作绝然不同,任何事情都要周密细致的部署和安排,每一细小的情节稍有疏忽大意,都将付出血的代价。运河支队政委兼县委书记纪华找到八连指导员刘起家为王磊去运河北敌占区扎根帮了大忙。刘起家是日军据点贾汪煤矿东侧数里的小宗庄人,通过他找到过去的老同学刘永惠,通过刘永惠的关系在宗庄落脚,经过刘起家的介绍,刘永惠加入共产党,并在小宗庄建立党支部,小宗庄成为王磊去运北敌占区的跳板。

    小宗庄有个姓王的,他的二儿子叫王秀环,过去也卖过油,到外面当兵死在外边没有回来,王磊就决定冒名王秀环打进前瓦房。王秀环是小宗庄人,为什么要到运河北的前瓦房去住呢?怎样才能瞒过人们的耳目呢?王磊琢磨出一个办法。先叫黄长信在前瓦房到处造舆论,说在家与父母吵架,不愿在家呆着了,才憋了一股气,到把兄弟这里谋生,’(并考虑到王磊的爱人李芳也要到来)还四处张扬说:秀环是个光棍汉,将来还要在这儿成家呢!舆论造出去大家居然都信了。

    1942年底的一个清晨,王磊头戴一顶黑色毡帽头,身穿一件前后都磨得铮亮的黑大袍,腰扎一条布巾,大袍一角撩起塞在腰中,怀揣组织上给用来当本钱的一百五十万伪币,带上一支德国“抢牌”小手枪,肩挑一副黑糊油腻的旧油挑子,挑子里装有盛着豆油、麻油、醋、酒等的一些小铁筒,还有一点火柴和纸烟,随黄长信上路了。下午三、四点钟便来到了前瓦房。

    前瓦房离伪乡公所驻地一一阴平镇只有半里地,是个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庄,住家很分散,中间夹杂着菜园子和庄稼地。村子虽小,却有好几户当伪军的。黄长信在村北,住两间屋。依着东山墙,用高梁杆,茅草盖了一间只有半人多高,面积三、四平方米的小草屋,这就是家了。

    王磊在前瓦房安下身后,很快地与各个秘密联系点接上了关系,  白天担油挑子四处奔走,晚上夜深人静时才能出去开展工作。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活动,前瓦房、阴平的伪军几乎每晚都到小屋来喝酒,王磊就耐心地与他们周旋。风里来雨里去,买卖公平,说话和气,老百姓都亲热地称“王卖油”

    王磊担负的是秘密使命,隐蔽下来就是胜利,身份丝毫暴露不得,为了保证安全,县委指定运北工委委员兼文峰游击大队副政委张允峙、指导员张东明与王磊和黄长信联系,为长期隐蔽创造条件口为了麻痹敌人,文峰游击大队的同志经常把游击队的活动地点告诉王磊,使他避开,时间长了,别人都说“王卖油的怕八路”。

    王磊常到阴平镇西南的郑楼村卖油,这个庄里有个姓郑的地痞,外号郑酒酷子,是地主的狗腿子,他不务正业,经常拿人家东西不给钱,他多次赊王磊的香油,几次要钱都不给。有一天,遇见了他,跟他要油钱,他不但不给反而打王磊一顿,王磊求助于文峰游击队,张东明知道这件事以后,觉得长期下去,对工作不利,决定想法教训一下郑酒酰子,怎样才能既教训了郑酒酰子又不至于暴露王磊的身份?他琢磨好点子,决定亲自出面。他父亲是开杂货店的,晃油是他所经营店业的一部分。王磊卖的油就是从张家“贩”来的口有天晚上,张东明带着队伍来郑楼,找到郑酒耗子,用枪点着他的脑壳说:  “王秀环是贩我家的油,你赊他的油,不给钱,他欠我家的钱怎么还?你不要看姓王的家穷,是外来户就欺负人家,他小本生意怎经你折腾?赶快把钱还给人家。我们八路军游击队是保护穷苦老百姓的,以后你再豉欺负他,小心你的脑袋!”

    “小的不敢了,小的不敢了,明天我就把钱还上”

郑酒耗子吓得连连点头说。

    第二天王磊来到了郑楼,郑酒耗子乖乖把欠的油钱还上了,并且从此再也不敢欺负王磊了。

    一天,王磊挑着油到东楼村去卖,走到一个大门跟前,突然走出一个人来,抬头一看,正与来人打了个照面,  “咦,不好!”来人王磊认识,小时候与他在一块念书,他家是地主,与日伪关系密切,这时再想避开已来不及了,只好挑着担子走上前去。来人姓孙名景伦,他看见一个穷卖油的走过来,开头并末注意,可是刚才一个照面,觉得眼熟,好象在那儿见过,仔细一想,这不是过去的同学王磊吗?可是他不在此地啊?听说前瓦房有个卖油的,莫非是他?正狐疑间,王磊已经大步走远了。

    王磊为了这件意外的事,心理忐忑不安,唯恐孙景伦向敌人暴露自己。把自己的心事,向文峰游击队指导员张东明说了,张东明当对表示,这件事包在身上,想方设法,做好孙景伦的工作,不能让他把认识王磊的情况,向敌伪说出去。

    正巧,过了几天,我运北工委书记兼文峰游击大队政委刘亦夫去东楼村搞统战工作,张东明带着几个战士做警卫,他借这个机套,呆在孙景伦的酒店里,有意的跟孙景伦扯山海经,看看能不能摸着孙景伦的底细,扯着扯着,果然孙景伦向他说:  “前瓦房那个卖油的我看着面熟,好象是我小时候的同学。”

    张东明觉着已经到了做工作的时候,他笑着说:“你看错人了吧!你小时候的同学,人大十八变啦l你现在还能认得准?再说天下长得相仿的人也是有的,王卖油怪老实的,你可不能瞎说,再说他家那么穷,根本上不起学,人家外来户不担事,引起不良后果你敢负责吗?

    是啊!我也认不准,看那天的样子,他一点也不认识我,看来是我认错了。”孙景伦急忙接着说。就这样一个危险的苗头被消除了。

    1043年4月,组织上头定把王磊的爱人李芳也安排到前瓦房,使他能安个家,落根更牢,也给他开展工作以帮助。这可给出了一个难题:来到这里,尽人皆知,他是一个光棍,怎么又蹦出来个媳妇,不明不暗的,要不就明娶,可是,一个穷卖油的那能挣得多少钱,  自己都难以糊口,找个老婆还带着孩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把这个问题提到党支部会上研究。那几年,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尤其黄河以北的渤海地区,带着老婆孩子到运河两岸来逃荒,卖几卖女的很多,百多斤粮食就可买个老婆。李芳是日照人,  冒充黄河以北的人口音差不多。王实油光棍一个,人人皆知。因此党支部的同志都认为,将李芳当北方小侉“买”来给“王卖油”做老婆,群众是会相信的口可是“王卖油”穷得连饭也混不上,那来粮食买老婆呢?党支部再三研究,决定借粮娶亲。

    前瓦房有个杨四老头,是个比较开明的小地主,好喝酒,常常到王磊的小铺喝一盅。有一天,他又到“铺”里喝酒,支部的几个同志便有意凑上去,支部书记孙景和说:  “杨四爷,你能不能办件好事?”

    杨四爷说:  “什么事?。

    “王卖油”这么大的年纪,连个老婆也没有,你能

不能借给他点粮食,让他买个老婆?”孙景和说。

    “这点小事还不好办吗?-我打扫打扫囤底就够了。”杨四说。

    孙景和又说:  “这个主儿可还带着四个月的孩子呢!”

    “还带个孩子!我可管不起饭!”王磊也装出为难的

样子说。

    “小孩子吗?能吃多少!”杨四说。

    孙景和等人也插嘴说:  “行了,一点点的孩子,怪可怜的,她娘俩你都买来吧,有团难我们穷兄弟们都帮你解决!”当晚由景和作保,杨四老头惜给了一可斤粮食。

    一天下午,太阳刚落,原来的峄县县委宣传部长后来留在运北当工委委员的朱奇民同志,化装成教员,身穿大褂,头戴礼帽,来到王磊的小铺,他当着群众面说“卖油的,买盒烟。”说着便把卷着信的伪币塞给了王磊,拿了烟就走。信的大意是李芳已到石头楼,快做好舆论准备,派人前往迎娶。群众看朱奇民的打扮不大顺眼,便议论说:  “这个人象特务。去追上他问问。”王磊连忙说;“我去看看。”一口气追了半里路,追上了朱奇民,说:  “你今天来得早点了,引起一些人的怀疑。”

    “事情很急,负责跟你联系的张允峙、张东明都不在,只好我来,来得匆忙了些,李芳已到石头楼山套,你要尽快想办法迎娶,我明天就进山去区党委。”朱奇民说。

    “谢谢同志们!办法我已经想好,告诉领导上我很好,请他们放心。”王磊说完,便匆匆分手了,回到村里对群众说:  “那人不是特务,是贾汪人,是个穷烧包,刚结了婚,到山后他姨家去。”群众说:  “怪不得打扮得那样,让人看不顺眼。”

    第二天,黄长信向杨四借了一头驴,大清早便上了路,去“迎娶”李芳。根据此地的风俗,再嫁的妇女要到黄昏后才能进新门,所以直到傍晚,李芳和孩子来到了前瓦房,伪军扛着抢来看媳妇,村墨的老百姓也都前来道贺。一个伪军班长说:  “我们到山里扫荡,女八路都给我们赶出来了,卖油的你可别娶个女八路。”李芳一听,心里一怔,忙低下头口一个邻居老大娘叹口气说:  “唉!这位大嫂年轻轻的,带着四个月的孩子出来,不是欠年,谁能走这一步?你可不能吓唬人家,怪可怜的!”一句话说得大家都泪汪汪,那个伪军看着众人的样子,连忙说:  “说句笑话,别当真、别当真!”

    就这样分别了一年的一家人又团聚了,从此李芳日夜陪伴着王磊,投入了紧张的地下斗争生活。

    王磊和李芳带着小女儿挤在小茅草屋里,本来一个人都嫌小,现在更转不过身来了。他们没有什么家产,只有身上穿的衣服和赖以掩护的油挑子。

王磊家三口和黄长信家六口人一块吃饭,自然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每天用一、二斤高梁面掺上野菜做成糊涂喝,带剌的荠荠菜吃到嘴里还扎人,苦菜带着股子苦味。榆叶,杨树叶、槐花成了下饭的菜。他白天挑着四、五十厅重的油挑四方叫卖,晚上还要出去接头、开会、做工作,山坡,树林、  山洞到处钻,生活异常艰苦。

    文峰游击队了解到王磊的田难境况,决定予以接济,尽管地下县委的同志们合辛茹苦,十分艰难,虽然游击队的生活也很艰苦,但保证王磊的安全,解央他生活上的困难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决心勒紧裤带,节约粮食,支援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

    一天深夜,文峰游击队的指导员张东明背着一口袋粮食,悄悄地来到了王磊的家中,他一路小心翼翼,脚步那么轻,连警觉的狗儿也没有叫一声,他用暗号叫开了王磊的门,王磊忙把他让到屋里。张东叫把粮食放到地下说:“这点粮食是领导让我送给你的。”   “这怎么行?你们也很困难啊?”  “没关系,我们有枪,寻点粮食还不成问题。”  “你往这儿送,有人知道吗?”“没人知道,我虽然不管粮食,可是我是以搞敌伪工作的名义,领出来的,就是我们队里的同志,除我以外也没有任何人摸底。”“那太谢谢你们了!”  “那里话,我们都是自己的同志嘛!”就这样,在文峰游击队的帮助下,王磊一家才度过了生活上的难关,他知道,当他只身在夜幕的掩护下去工作时并不孤单,许许多多的好同志正在暗中同他一齐战斗,帮他解决团难,保护着他的安全。

    1944年运河地区抗日斗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王磊在运北秘密地坚持了快近两年,1944年秋前瓦房解放了,他由地下转为公开时,感慨地说:“在运北做秘密工作要是没有党和群众的支持,没有公开的武装配合,那将是难以想象的,他将永远感谢在困难的日子里,给了他极大援助的运河支队、文峰游击队的同志们,是我们一起并肩战斗,才迎来了阳光灿烂的今天”。

    刊登于枣庄文史资料第七集

浏览:187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Jay Sun
    Jay Sun
  • 漂流者
    漂流者
  • 南之木
    南之木
  • 找爷爷
    找爷爷
  • 木棉树
    木棉树
  • 运河后生
    运河后生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