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传》第十章:迎接抗战胜利(三)

阿都嘎 发表于2018-04-21 23:23:32

三、狠抓部队整训

    1944年冬至1945年春,一场前所未有的部队整训在淮南抗日根据地迅速开展。罗炳辉素以练兵而著称,自率部挺进淮南抗日前线以来,即曾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和部队自身情况进行过多次整训。那么,这次整训运动又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呢?

    在全国抗战转入局部反攻并取得重大胜利之际,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全面反攻和对付国民党顽固派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中共中央于1944年7月1日发出《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在一年的时间内.在小妨碍战斗与生产条件下,利用一切可能的间隙,特别是要抓住1944年11月至1945年2月这个整训的关键时期,轮番整训部队及民兵、自卫队,“把我军的军事训练与政治工作极大地提高一步,准备将来使我军发展一倍至数倍的条件”①,以完成在全面反攻时夺取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最后驱逐日寇出中国,并对付国民党方面可能发动的国内突然事变的任务。8月22日,毛泽东、刘少奇、陈毅致电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指出:“华中部队整训应着重练兵、带兵、养兵、用兵四大项,而以练兵为中心。”练兵应着重提高战斗技术,同时在干部中应讨论带兵、养兵、用兵的方法,以增强官兵体力及提高指挥艺术。方法可采取“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的群众运动练兵方法。①9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又联合发出《关于民兵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在思想、组织与工作布置上重视民兵的教育训练工作,提高其素质,使其既能成为广大群众性的武装组织,又能成为正规军的广大预备兵员;并对如何搞好民兵的军事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4年10月发出《关于部队整训的指示》,要求新四军各部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实战经验,在缺什么就教什么、用什么就练什么的原则下进行整训,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规定从1944年冬至1945年3月前要完成第一期训练,各师主力部队均应抽调一部在师部附近进行集中训练,以创造和总结经验,然后将之推广到部队。指示明确整训的内容是:在军事方面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在技术上主要是进一步熟练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四大技术,在战术上以单兵动作为主,班、排动作次之,特种兵以技术训练为主,并重视指战员体能的锻炼和提高;在政治方面以整风教育为主要内容,辅以时事教育及其他必要的政治文化教育。同时,指示还要求各级部队首长亲自组织实施,深入动员,具体指导,确保整训任务的落实。

    罗炳辉深知,在抗战形势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适时开展部队的大规模整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此前部队曾进行过多次整训,但他感到,这次整训与以往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一,这次整训是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全面反攻,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其二,这次整训强调改变过去由领导包办的练兵方法,而采取群众性的练兵方法,充分调动广大指战员练兵的积极性;其三,这次整训的对象不但包括主力军和地方军,而且包括民兵和自卫队。

    针对这次整训的特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要求,罗炳辉、谭震林于10月间联名发出了《关于部队整训工作的指示》。该指示对第2师兼淮南军区部队整训的计划、内容、方法、步骤、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其要点如下:①从1944年Il月至1945年2月,计划用4个月时间,对所有主力兵团及地方武装,在不妨碍战斗的条件下进行整训。有战斗任务者须轮流集中整训,并须利用战斗间隙和一切可能利用的时机进行教育。机关干部除养成必须的军人姿态外,着重是学习业务,达到精通本行。整训完毕后,以1个月时间深入检查测验检阅成绩,对成绩优良者须给予鼓励并总结其经验。②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军事整训的内容就是练兵,并总结带兵与用兵、养兵的经验。练兵内容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在练兵方法上,一是实行群众运动的方法,改变过去少数人包办及司令部与教员的包办作风,使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教官;二是实行学用一致的方法,改变过去教条主义练兵方法;三是在练兵的领导方法上,要动员每一个战士,要说服落后分子,要使骨干与群众结合起来,要创造与发现典型例子,将经验介绍给大家,并予优良成绩的战士以奖励。③10月为准备时间,在此期间,各分区及旅应召开营团以上军政干部会议,讨论本指示以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第358旅旅长张宗逊在1943年冬训总结大会上所作的总结,首先使干部在练兵方法上有新的认识,然后检讨过去的练兵、带兵、用兵、养兵上的优缺点,并依据下发的4个月整军计划而商讨每一课目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步骤。在营团干部会议后,各团、支队、总队应分别召开排级及连级干部会,传达营团干部会诸问题。④要使部队练得好,干部首先要有练兵方法及军事的适当能力。为此必须加强教育准备会,在每一课目之前,团、支队、总队的军事领导必须亲自负责组织。务使担负教育的连排干部对进行的课目有准确深刻的了解,否则即会以误教误,影响整训任务。⑤在教授方法上,每一课目的实施应先发动群众根据实战经验进行讨论,再由主持教育者总结大家意见提出一般的原则,然后再实施(演习或操场教练除外)。不论干部准备会及连队进行教育均应采取这3个步骤。这样不但可发挥群众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使实际与理论联系起来,并将新的因素充实到理论中去。⑥整训中,每团、大队、总队应帮助1个连。这个连应早些开始整训,以便取得经验加以推广。应加强对个别部队的检查与汇报,以便能随时介绍经验,纠正缺陷,推进整训。⑦师兼军区所发军事教育计划只是一般的,各兵团应按自身军事水平的实际情况,增加或缩短各课目时间。⑧关于民兵整训计划,各军分区依照各地具体情况自行规定之。此后,第2师兼淮南军区部队即分期分批投入整训。

    整训中,各部队先进行以尊干爱兵、改善官兵关系为重点的政治整训,调动了指战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接着,转入以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4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练兵。各部队学习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练兵经验,开展群众性的练兵运动,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联系过去的战斗实际,研究组织指挥和战斗技术,搞得热火朝天。

    为了推动这次以技术练兵为主要内容的整训运动深入发展,切实提高练兵成效,这年12月,罗炳辉在一次会议上专门作了题为《技术练兵的整训指示——从一枪命中三个半敌人谈起》的报告。报告开门见山地指出,必须转变射击技术学习方法的教条主义。他说,近几年来,我们天天喊着要努力提高射击技术,要百发百中杀伤敌人,可是我们若用整风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检讨一下,我们的射击技术熟练程度依然还停滞在旧的范围以内。显然在战斗中天上一枪,地下一枪,左右瞄差太大,弹药浪费,命中杀伤率小,仍未能克服。追本求源,主要是由于我们平时射击技术锻炼和教育学习方法没有确实转变,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粗枝大叶、不细心、不勤练的潦草作风未经彻底根除。虽然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教育,而实际收效不大,结果只能变成“只听雷声响,不见大雨来”。为使今后部队射击效率能很好提高,我根据自己过去亲身体验的一些经验,从“一枪命中三个半敌人”说起,与大家共同研究,以求我们军事技术的提高,使它走上一个新的阶段。当然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观点论者,但今天我们努力提高技术,是为了和服从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了民族和人民大众的解放。

    罗炳辉所讲的“一枪命中三个半敌人”的故事,发生于他在滇军中担任排长的时候。那是一年夏天,罗炳辉所在部队与另一支军阀部队发生战斗,他奉命带领全排17个人去破坏一座桥梁,以阻滞敌人前进。那座桥梁高1丈多、宽1尺多,是个重要的口子。由于缺乏破坏桥梁的器械,敌人又马上到来,罗炳辉遂决定将全排埋伏起来,待敌接近,再予其杀伤;自己则在桥头正前方约60米处的小树蓬下隐蔽。很快,敌人的尖兵班过了桥,随后其先头部队也成一路纵队向桥这边开来。罗炳辉瞄准敌人,一声枪响,竞击中4人,其中3人胸腹部被子弹穿透而死亡,第4人被击中肋骨而重伤倒在桥下。敌后续部队见状,急速缩回,隔河展开。过桥的敌7名尖兵也迅即被罗炳辉部下包围缴械。之后,罗炳辉又瞄准桥对面敌人打了几枪,全部命中。双方相持至傍晚,敌人不敢恋战,被迫撤退。他因此受到上级奖励。在报告中,罗炳辉以自己的这个亲身经历,说明只要具备精良的射击技术,并在射击时能保持沉着,即使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也可以稳操胜券。

    那么,掌握精良的射击技术到底有没有什么“秘诀”呢?罗炳辉的回答是否定的。他指出:要知道任何一种技术,欲使其成熟并顺心应手,既无神处,亦无秘诀。钢铁怎样锻成,在于久炼;金刚钻所以坚硬,在于质地精良。因此射击所以精确,实在于苦心操练,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其规律性”。任何侥幸行事的想法,只能是梦幻!技术则是完全依靠实际的真功夫。也有一些同志这样认为,打枪打得多,射击自然准确,当然其中也有少许对的道理,但尽是这样强调,是非常不在理的,结果不免要走上自流现象的危险。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平时若没有用心学习射击瞄准,懂得射击原理,虚心接受各种射击的经验,尽管在过去战斗中打过几千或上万发子弹,还是空的。过去我到各部队时,常常实弹击落喜鹊老鸦等,其目的在于给大家一个刺激,以求能推动部队学习射击技术的热潮,使得人人技术可以精确。要知道没有广泛的推动、深入的实施,而以不死不活的样子来企求技术的提高,无异于缘木求鱼。

    接着,罗炳辉在报告中介绍了自己练习射击技术的经验,说明只要射击有了基础,再经常不停地锻炼,就能收到良好效果。他说:我所以能将射击技术练得比较精熟,主要还在于我当学兵的时候,首先认识到射击的重要性,这是为了杀伤敌人保存自己的好法宝。同时我还带有“知耻近乎勇”的心理,认为不达到每发必中是军人的耻辱,并具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自信心。在体力上特别注意锻炼臂力、握力,利用空闲时间翻铁杠,举枪持久瞄准,以求举枪时有力,能使得射击时稳固不动。平时的瞄准目标选择,除上级操课规定的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外,主要在于自己利用空暇时间,进一步对斑鸠、喜鹊、老鸦等黑白黄中小目标练习射击;采用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或水平瞄准,确实将准星尖透过缺口上缘水平线中端,不偏不倚,不高不低,见物就瞄,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因此我在打鸟鹊一类目标时是有把握的。此次我身体不爽,4个月没有射击,尚能用驳壳枪击中小斑鸠,说明只要射击下功夫有了基础,再经常不停地锻炼,就能收到射击随心所欲的效能。关于射击学理,我同样很注意研究,一次学不会,就反复向懂的人学习,求得钻通,如气候、风向、弹道、来复线、瞄准具与射击的关系,使用的本领,逐件求得了解。同时我在射击补助课目上,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如距离测量。我很重视目测的锻炼,常常单独假设目标,先用目测,再用步测,将单步变成复步来核对是否量得妥当。另外关于射击时停止呼吸(我的经验是吸着气),养成平心静气,眼敏脑灵,动作一致,击发要领(我的经验,有二道火的,先扣紧第一道火,待瞄准好,枪口毫厘不动,则用力击发),观察弹着等细微动作,在我的回忆中,皆栽培了不少心血,才能有效。同时我对自己枪支的爱护,也是倍加关心的,经常擦拭和检查,了解它的性能和毛病,以求得能随心应手,不轻易发生故障。对在战斗中射击表现特别优秀者,我常个别召集来,问以射击瞄准击发等情况,如何击中的,敌人是如何动作的,研究其心得,搜集作为改进自己技术提高的借鉴。

    针对如何才能做到百发百中的问题,罗炳辉在报告中扼要提出了几点意见,主要是:

    (1)要转变思想观点,摆脱以往只求形式、不着实用的教育与学习办法。今后应该深入基本射击教练,加强战斗射击应用教练,多进行对各种固定的、活动的、瞬间发现的各种姿式目标射击,和可能情况下的实弹打靶;提倡与加强各个干部战士自我锻炼,发扬其自动自觉的积极性,广泛地走群众路线,开展指挥员教兵、兵教指挥员、兵教兵的风气。同时,一有空闲,就将各种喜鹊老鸦黑白黄中小动物作为目标,练习瞄准击发。养成对小目标精确瞄准的习惯,自然对大的人员马匹目标更可随心所欲地瞄准精确。这是很多人与我亲身目睹和体验的经验。

    (2)每个指战员应深刻认识射击的目的,是部队以火力来解决战斗任务,处在敌后分散游击战争战斗频繁环境下,弹药补充缺乏,特别是我们用血肉换来的,更其可贵!为了能够求得生存和更多杀伤敌人,每个指战员应百倍地加强射击效率,下定决心,鼓起热情,努力实践党中央和华中局发出的“技术为主,战术为辅”的整训指示和号召。

    (3)确定教会与学会射击原理,懂得在各种条件下,不同的距离、气候、风向、弹道、来复线等与射击的关系。要使每一个干部战士,会精确地使用瞄准具,如何起标尺,如何通过缺口准星尖找瞄准点,如何才是三点成一线,如何击发,如何停止呼吸,以及如何摸熟自己所使用的武器之性能,知道偏差的修正法。这些内容应主要放到野外实际演习中来教授,使得学与用、讲与做能一致。同时,须有计划地组织演习,切忌射击锻炼的零乱无章现象。

    (4)加强体力锻炼。练习翻铁杠,课外时间自动加强持久举枪瞄准,相互竞赛,碰臂膀,握手力,以求得射击时稳固而枪口不动分厘,增加命中效率;并使体强而气壮,在白刃肉搏战中占着上风,有力刺杀敌人。还应善于选择射击位置,善于依据林木、墙壁射击,在野外战斗动作中,列为研究事项,加强素质锻炼。

    (5)提高每个干部和战士瞄准射击的效率,平时练习时从慢中求快,从快中求稳。这样才能在战斗中先发制人、射倒敌人,不然待你慢慢瞄准时,目标早已不见,或敌人先行射倒你。这个问题,我是再三强调的,可惜大家没有很好执行,至今我们的射击速度,还是“老牛下河”的样子,应引为警惕的。

    (6)加强练习与熟悉目测距离,平时要多做野外演习,架设目标,先用目力测之,再用步测核审。驻地周围,多设木牌或红白旗子的距离标识,经常反复练习,使每个人员目测能够正确,这是准确射击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在目测时,要注意气候(阴天、晴天、雾天)和光线(太阳前后左右,暗淡强弱)对于目测的影响。

    (7)特种时机下的射击,亦应加强锻炼。一是夜间射击。虽然夜战一般规定不滥行射击,但开火的时机时常避免不了,因此夜间教育中应重视练习水平射击、照明射击、开火动作等。二是追击射击。追击射击可以加大对敌人在溃乱中的杀伤,尤其是精神上的威胁,使敌人无法整理部队、组织再抵抗。这一点在我们部队内施用得还不熟练。今后在野外战斗举行冲锋追击教育时,应多联系演习,或辟出特定的课外时间演习之。三是抵近射击。在举行白刃肉搏前,除手榴弹应准备好外,还须将枪顶上膛火,当在对顽强的敌人估计难以用刺刀或大刀戮杀时,可开火射杀,这于平时也可假设情况空枪练习之。

    (8)要确实做到爱护武器如同爱护自己眼球一样。要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你平时爱护了武器,武器在战斗时也才能爱护你,才会随你的心手灵活去运用。武器保护,不仅限于擦拭,相反擦拭过多,易损武器。还应细心防止潮湿、不碰撞武器。

    (9)应严格遵守去年由我编写、经师司令部翻印的《指战员熟用手册》上规定的射击制度和距离。在今后教育、战斗中,一切都要以此为蓝本。凡是没有将该文件研究钻通的,应利用时机,重新翻出,详细加以研究讨论。

    在报告的最后,罗炳辉充满激情地号召:目前我们处于相持最后阶段,积极准备力量反攻,我们的军事技术亦应跟随时代的急需,要大大的向前提高一部。我们向大家提出一个号召,在今后冬季内,努力认真地创造大批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要使每个指战员同志,不发则已,发之则保命中,养成今后要缴新式好武器,要去敌人手中夺取的精神。要训练到这样地步,只凭口喊,或只凭计划,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全体干部战士,掀起火热般的学习浪潮,刻苦耐劳地加强锻炼。同时,这种成绩的获得,也并不是顶困难的,只要功夫深,铁杵都可以磨成针。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质,就是不畏惧困难,会想办法克服困难练习射击,我们就具备这崇尚的品质。①罗炳辉的这个报告适应了当时技术练兵的迫切需要,不仅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在1944年12月20日被苏中抗日根据地创办的《苏中报》全文刊载,成为指导新四军整训的一篇重要文献。

    在这次整训的过程中,淮南路东、路西军分区按照军区的部署,把民兵工作提高到全面反攻准备的高度,结合民兵工作原有的基础,大抓民兵的扩大、整组;并在政治上加强教育,在军事上加强射击和使用地雷、手榴弹以及利用地形地物等的训练。罗炳辉一向重视民兵工作,在这次整训运动中也特别关注对民兵的整训。1945年4月,在他指挥路东地方部队及民兵武装成功阻止日伪军打通淮河、运河交通线企图,取得反“扫荡”胜利之时,即在路东根据地召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专门作了《反“扫荡”中区乡武装及民兵战术问题》的长篇报告。在这篇长达1.5万余字的报告中,他从6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区乡武装及民兵在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反“扫荡”中的自身建设、战术、武器等问题。

    第一,对敌人军事新企图应有的认识。罗炳辉指出:“日寇在世界上已经孤立无援,目前一面进行引诱国内外反动派妥协的阴谋,一面全力准备‘迎战华南,决战华中,死守华北’的战略部署。”淮南路东地区处于敌人四面交通动脉中,敌人的中心城市南京及其北方外围的扬州、六合等要城,直接在新四军的包围威胁之下。因此,敌人的新军事企图,就是要强化军事重点,建筑工事、机场;疏散工厂,避免盟机轰炸、保持生产;建筑分散的屯兵营舍及医院;增开水路交通线以利军事运输;破坏我反攻准备及搜刮物质。“我们的胜利越接近,敌我的斗争也必然越紧张。”因此,“我路东军民应以百倍警惕和耐力,来展开对敌的斗争。谁要是无视上面的敌情,存有太平观念,那就是对人民犯下了罪”;“不能丝毫放松备战工作,特别应该抓紧民兵工作”。

    第二,准备反“扫荡”必须加强民兵建设。罗炳辉说,“民兵是坚持对敌斗争的基础,我们应竭力来加强民兵建设的工作。个别县区军事干部,思想上还未认识到民兵就地坚持斗争的重要意义,专在民兵身上打主意,看见民兵有两支好枪就要调来,不从敌人手中去夺取武器,今后禁止没经上级批准随便调动民兵人枪的行为”。各县机动武装及区乡基干队,应把帮助民兵当作自己的事情,进行民兵的军事常识教育;区乡基干队要抽调人、枪和干部,培养民兵;民兵的政治工作应加强,有计划地进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常识教育,防奸常识教育,增强胜利的信心;军事上要训练他们能打枪、放炸弹;同时,要加强民兵的联防。

    第三,关于民兵战术问题。罗炳辉认为,“民兵战术是多样化、多变化的,是由群众智慧汇聚起来的,比起游击战术尤其是正规战术,更为复杂多变;是灵活机动、神出鬼没、无一定型、无一定则的战法”。民兵作战的原则:一是民兵作战应是群众性的,不是只靠几个民兵或一个分队、一个中队去孤立战斗的;二是民兵作战是分散游击性的,不是集中打正规战,或集中打运动战的,是坚持敌后农村环境、长期游击战争最基层的分散游击战法,以及包围大小城市、进行城市工作、里应外合相配合夺取胜利的因素之一;三是民兵作战是小集团疏散战斗,不是集团作战。民兵作战的要领:要善于零、整互相变化;要大胆沉着;要善于伪装欺骗敌人;隐蔽要迅速;侦察警戒时刻不能松懈;要守望相助。

    第四,民兵战术举例。在报告中,罗炳辉列举了华北、苏中、淮海等地区民兵进行的实战战例,扼要介绍了多种适合民兵的战术,如:阻击战术、暗杀战术、伪军欺骗战术、围困战术、里应外合战术、地雷战术、空舍清野、武装宣传、道沟及地道战战术等。他说,这些战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敌伪无论从什么地方出发,民兵就要扭着敌人,咬着敌人的尾巴,一阵阵用杀伤‘欢送’他们,一阵阵又用死的威胁‘迎接’他们;敌人一驻扎下来,民兵们就像黄蜂一样都围袭起来,使敌人白天走不动、夜间睡不成”。

    第五,民兵如何运用梅花战术。罗炳辉强调:“民兵利用自然村落错综交互形势,和人熟地熟、卧龙难逃地头蛇的条件,最便利分点、段阻挠与纠缠敌人,无论敌伪跑到什么地方,前也打,后也打,左也打,右也打,四面八方都扑着打,以此来逐渐削弱与疲劳敌伪,牵制其行动,延缓时间,以待我区基干队、地方军、主力军赶来增援歼敌。”接着,他就如何分点、段,如何纠缠,如何敌进我进,以及如何配合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第六,关于民兵武器问题。罗炳辉首先指出了民兵使用武器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喜欢钢枪不喜欢原始武器;二是各种技术未得到适当的提倡和训练,有表面形式的倾向。因而,他指出,“民兵目前的训练,也应将技术训练摆到重要的地位”。然后,他结合实战战例分别介绍了步枪、地雷、手榴弹、土枪土铳、大刀、戈矛、木棍、辣椒面、滚开水、石块等武器的使用技术。

    这个《反“扫荡”中区乡武装及民兵战术问题》的报告,是罗炳辉关于游击战中地方武装特别是民兵战术问题的代表作,对于指导淮南地区民兵的整训,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广大民兵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第2师兼淮南军区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造罗炳辉射击手运动”。为配合这一运动的开展,第2师文工团的政治指导员晓河于1944年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罗炳辉射击手》的歌曲,在部队中广为传唱,对于鼓舞和推动广大指战员投入到以射击等军事技术为训练内容的大练兵运动中去,起了积极作用。歌词大意是:

高高树上一只小鸟,呼通一枪把它打倒。谁是这样高妙的神枪手?

罗炳辉是射手的好榜样.,打靶瞄准百发百中,射击敌人决不落空。

谁是这样高妙的神枪手?罗炳辉是射击的好榜样。爱护武器好比生命,

使用武器好比臂膀。手快眼快准确沉着,操练认真学习经常。罗炳辉是射击的好榜样。

    在罗炳辉的积极指导与大力推动下,经过几个月的紧张训练,第2师兼淮南军区这次以技术练兵为主要内容的整训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部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进一步加强,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技术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民兵经过这次严格训练,军政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主力军与地方军的强大后备力量。随着大练兵运动的深入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包括神枪手在内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比如,第5旅兼路西军分区第18团第7连排长李广友,独创“暗靶对灯光凭目标练射击瞄准技术”,以68发子弹命中66个目标,被授予“神枪手”的光荣称号。第5旅兼路西军分区还在藕塘召开规模盛大的练兵竞赛大会,总结了实行群众运动式练兵的经验,检阅了部队技术训练的成绩,表扬了练兵中的先进个人和单位。为进一步展示这次练兵的丰硕成果,1945年4月,第2师创办的《抗敌生活》杂志发行群英专号,并以罗炳辉骑着战马的肖像作为封面,对全师官兵起到了鼓舞作用。

    在开展整训运动的过程中,根据中共淮南区委的部署,中共津浦路东地委于1944年10月28日发布了《关于发动参军运动的决定》,强调指出:“今冬阴历十月,在路东范围内发动广泛的群众参军运动。各级党委必须事先对干部有深入的动员与教育工作,只有在干部思想上有了充分准备,党员思想上有了充分认识,动员群众参军才能得到保证。特别是动员条件较好的党员和干部参军,并以他们为主要对象去培养大批的参军的模范和参军英雄,带领并影响广大群众踊跃参军,形成参军的运动高潮。”①从1944年冬至1945年春,淮南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参军热潮。在广大共产党员和区、乡、村干部的带动下,大批青年热烈响应,到处呈现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民兵集体报名参军的动人场面。仅3个多月时间,第2师兼淮南军区即扩军1.5万人。这就为壮大第2师主力部队,开展对日全面反攻,在力量上做好了重要的准备。

浏览:104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