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北地区即山东滨海地区的北部。位于泰(泰安)石(石臼所)公路莒(县)日(照)段以北(下文简称路北),沂蒙山区以东,胶济铁路以南,东部濒临黄海。该区包括五莲、诸城、高密、胶县、胶南等五县和已撤销的莒北、藏马、胶河、胶高(1946年7月划入)等四县。境内有五莲山、九仙山、马耳山、藏马山、铁镢山、大珠山、小珠山和潍河上游平原及大片丘岭地带。滨北地区北邻胶东地区,南与滨海腹地(滨中)紧靠,东北与青岛市毗连。滨北地区在抗战时期是胶东和中共山东分局联系的地下与武装的重要交通线;是开展青岛工作的前沿阵地。滨北地区与兄弟地区配合,可直接控制青岛市、胶济铁路东段和台潍公路北段。因此,又成为联系上述各个地区之战略枢纽。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滨北地区之五莲山区,是我华东野战军后勤部门活动与物资储备的基地,仅野战军医院就达十三个之多。
滨北地区的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五四”运动和建党初期,滨北地区在外地求学的知识分子中,有些人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莒县大北杏(现属诸城)王尽美、诸城县相州王翔千等都是山东党组织的发起人。真是琅琊诸王,龙腾虎跃;在“一战”“二战”时期,又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在漫漫长夜、风雨如磐的日子里,挺身而出,探索救国救民之道,参加了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当时曾建立过高密县委、诸城特支、两城区委和若干个党支部,涌现出学生运动领袖田裕旸等革命先驱;1932年10月,五莲山一带成为以安哲为首的日照中心县委领导的震动全国的日照暴动活动的主要地区。但在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与“左”倾盲动路线的错误领导下,斗争终归失败。该区建成革命根据地,党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则是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
滨北地区在抗战初期,是鲁东南地区(滨海地区前身)的一部分。1938年8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建立。1939年7月,山东第一区党委建立,中共鲁东南特委隶属一区委,改称五地委。1940年6月,路北发生了“万仙会”暴乱事件,形势逆转,地委机关移驻路南。路北我党活动被迫转入地下达三年之久。本月,山东第一区党委撤销,分别建立鲁南和鲁中区党委(七区委),五地委隶属七区委。1942年4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五地委与鲁南之四地委合并,成立中共滨海地委,直属中共山东分局领导。1943年4月,中共滨海地委撤销,滨海区党委建立。7月,建立中共滨北工委。9月,随着路北部分地区的恢复,始建中共滨北地委,隶属滨海区党委,为滨海地区一地委(二地委为滨南地委,三地委为滨中地委)。至此,“滨北”地区概念始正式形成。1946年7月,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撤销滨海区党委,将中共滨南与滨中地委及新海办事处合并,成立新的中共滨海地委,由中共华东中央局直接领导,同时,决定将中共滨北地委划归胶东区党委领导。1950年5月,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撤销山东全省各个区党委,扩大地委辖区,由滨北地区全部与南海地区之即墨、即东、崂山三县合并,成立胶州地区。1953年8月,临沂地区之日照县划归胶州地区。1956年4月,胶州与昌潍地区合并,成立新的昌潍地区。
本文着重就滨北地区的历史沿革,即鲁东南地区的路北部分是怎样成为独立辖区,然后又如何归并胶州地区的;同时,对胶州与昌潍地区合并过程亦作一简介,供地方党史、地方史志研究者参考。由于资料不足,难免疏漏与舛误,希有关领导及熟悉该段历史的同志们指正。
(一)
1938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给以黎玉为首的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指出;省委“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任务”。并指出“工作中心应放在鲁中区,依靠新泰、莱芜、泰安等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
区为重心。”
3月中旬,沂水县以邵德孚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发动的一支抗日武装与莒县以郭有邻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发动的一支抗日武装合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六大队”。鲁滨任大队长,邵德孚任党代表,李仲林任政治处主任。6月,部队到达莒县,邵回沂水工作。不久,六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二支队在创建鲁东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五月间,国民党石友三(六十九军军长,不久,部队扩编为第十军团任军团长)部入鲁。其新编第六师高树勋部驻莒县。中共党员钟辉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省委派刘居英、许言、张岗分任师教导大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民运科长等职。由于共产党员的宣传组织作用,使高树勋部能够积极配合,并开展了鲁东南地区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
6月,中共中央根据“徐州失守,武汉危急,我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的战略部署,决定将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书记。
同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建立抗大式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首期在随省委行军中结业,从第二期始驻沂水县之岸堤。省委宣传部长孙陶林兼任校长。该校至1939年“六一”日寇大“扫荡”前,共举办五期。培养了急需的政治、军事、民运、财经与教育干部三千余人。其中不少是鲁东南地区派往的。干校对鲁东南地区工作支持甚大。
5月,中共胶东特委派姜润生等到胶县南部发展“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8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鲁东南特委。由原省委青年部长景晓村任书记。特委成员有刘居英、刘涌、崔介、杨昆、李仲林、张岗等。杨昆(李仲林继)任组织部长,崔介任统战部长,刘涌(谢辉继)任军事部长。1938年初,杨昆调泰山区,增李均、谢辉、张敬堂为委员。李均任宣传部长,张敬堂任职工部长,李纪德任青年部长,刘炎(戴克继)任妇女部长,袁子扬任秘书主任。不久,设社会部,徐锦江任部长。
同月,二支队进行了整编。刘涌任司令员,景晓村兼任政委,李仲林(徐斌洲继)任政治部主任。
同月,中共莒县县委建立。郭有邻任书记。
10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在大店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会议有地方与二支队四十余名代表参加。会上,景晓村报告了抗日战争形势,传达了《关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策问题》的报告。这次会议对于入党不久的年青党员是一次深刻教育与巨大鼓舞。
同月,中共诸城县委建立。乔志一任书记。
11月,中共鲁东南特委机关在广大抗日民众和地方上层头面人物欢迎下,进驻莒县城东北之桑园(在路北)。同时,我二支队进军莒、日、诸山区,继续向东发展,进入诸胶高边区打击日伪军,取得了多次胜利。在进驻泊里后,在贡口建立了鲁东南地区第一个进口税务机构,由特委财政科长赵子俊负责。税收基本上解决了特委和二支队的财政供应,并向省委解款。
同月,我军在泊里召开了诸胶各抗日部队代表联席会议,组成了“胶高抗日军联合指挥部”,公推我二支队司令员刘涌任指挥,国民党胶县县长兼保安七旅二团团长徐明山任副指挥。
12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在上疃举办青年训练班,吸收抗日青年参加学习,至1939年5月底(日寇“六一”大“扫荡”前)共举办两期,培训学员二百余人。青训班由王新华任党支部书记,刘健任副书记,李沾吾负责教务工作。
1939年2月,高克亭率岸堤干校毕业学员六十余人,结合原地方干部组成民运工作团,并兼任团长。下设莒北、莒南、日照、诸城四个分团。在普遍建立抗日自卫团的同时,相继组织农救会、职工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
3月,景晓村调任中共清河特委书记。高克亭继任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
7月,山东第一区党委(亦称大鲁南区党委)建立。下辖五个地委。鲁东南特委改称五地委。一区委林浩任书记,魏思文任组织部长,林乎加任宣传部长,李林任民运部长,霍士廉任政府工作部长,刘海涛任军事部长。
第一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关于立即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大量发展武装的紧急指示,大力推广了鲁东南地区抗日民主建政和扩军工作。1940年2月,五地委增设政府工作部,崔介兼任部长。3月,日照、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建立。刘鸿若、谢辉分任县长。区、乡政府相继建立。我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中共鲁东南特委自1938年8月建立以来,充分利用了1939年6月日寇大“扫荡”前沂水、莒县、日照等县城无敌伪政权的历史先机及统战形势较好的优良条件,初步发动了群众,建立了抗日自卫团和工、农、青、妇、儿童团等群众团体,迅速扩大了我八路军部队,独立自主地开展了统战工作。同时,加强了党的发展和建设。至1939年夏,特委下辖县级单位有:日照县委(郑子久任书记)、诸城县委(钮新农任书记)、胶县工委(郭有邻任书记)、赣榆工委(刘寄萍任书记)、莒赣临边区工委(白炎波任书记)。1939年7月,特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决定撤销莒赣临边区工委,以莒日公路为界,建立了莒南县委(白炎波任书记)和莒北县委(尚立斋任书记)。10月,建立了高密县委(孔楚白任书记)。与此同时,特委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方针,党的组织迅速扩大。截至1940年下半年底,全地区6个县已有19个区委,75个党支部,250个分支部,1172个党小组,10035名党员。地委和各县委机关逐步完善。同时,举办了地、县委党训班,以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在军事方面,我军多次给予敌、伪军以沉重打击,解放了临东、赣榆大片土地。
(二)
1940年6月,我滨海地区的莒日公路以北,发生了导致形势逆转的“万仙会”暴乱事件,路北我党活动转入地下达三年之久。
在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从1940年3月下旬始,鲁东南地区反对抗战与民主的邪恶势力,特别是国民党顽固派和反动会门结成了反革命联盟。国民党诸城县长兼保安第九旅旅长梁钟亭部控制了五莲山区;国民党保安十二团团长李永平(后投敌任伪滨海警备军司令)部,控制了泊里、贡口沿海一带,国民党山东省保安二师师长张步云(后投敌任伪山东省国民自卫军副总司令兼第一集团军司令)部亦由诸城向五莲山区进展;国民党军三旅六团团长张希贤(后投敌任诸城伪警备队副大队长)部活动于诸城西南部;国民党日照县保安十六团团长李延修部控制了日照县街头以东地区;国民党莒县许树声部控制了莒北一带。他们拚凑万余人,联合进攻我路北山区,被我粉碎。我一支队二团政委罗针牺牲。不久,反动会门“万仙会”猖獗,他们互相勾结,向活动于路北的我党政机关和部队进攻。
“万仙会”起源于莒县。首先在汀沟、于里沟、窑头、小窑一带蔓延,逐步扩散到招贤、阎庄、寨里、陵阳、中楼、九里、大石头、绪密、桑园、石场等地和日照之三庄、沈疃、西域等地,波及千余村庄,有会众两万余人,很快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反动武装组织。其总会会长为汀沟恶霸地主、国民党员于经武和管梅生(小窑人)。下设两个办事处:一为桑园办事处,主任为叛徒、莒县国民党、三青团头子葛醒农,负责“万仙会”的组织工作;二为招贤办事处,主任管梅生,负责军事策划活动,是与日寇联合的办事机构。下辖七宝、潘家沟、三十里铺、周山、下疃、桑园、灵山、于里沟、大山、石场、大石头等分会。“万仙会”又将原伪常备队改编为“莒日边国民抗敌自卫团”,设团长、副团长、指导员、军需处、副官、办事员等。下辖五个大队,一个特务大队。自卫队员千余人,直接同我军作战。在其总会指使下,石场“万仙会”头子赵廷民等曾率会众去路南骚扰,气焰嚣张。
1940年夏,当于经武被日寇重任为“万仙会”总会长之后,此迷信组织即转变为受日寇操纵的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武装会门。
该反动迷信组织,为何能迅速发展起来呢?
第一,在我控制地区,尚未来得及开展减租减息,基本群众尚未真正发动起来,旧的乡、村政权未能得到改造,群众对国民党存有“正统观念”,对我党我军持观望态度。
第二,在我扩军工作中,发生了某些强迫命令、要求过急、乱派款、乱起枪等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授人以柄。
第三,根据当时我军总的战略需要,驻路北部队南调。本应及时决心“追奔逐北”“斩其枭帅”将罪魁于经武、葛醒农、管梅生及其他特务分子擒捕镇压,以揭露其阴谋。只因当时决心不大,撤出后虽又组织了回击,但已势难扭转。
第四,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我日照、莒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对全国出现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的地方反动势力的活动警惕性不高。当地敌伪顽互相勾结,利用反动豪绅联合反共。他们抓住我之失误,大肆造谣诬蔑。利用群众封建迷信思想,宣扬“万道皈依”“念咒吃符,枪刀不入”,采取“吃拥饭”“滚雪球”等方式,强迫挨户参加(不然罚款、锁门),声言“练好拳脚,就可抵制八路军征粮、捐款”等等,蛊惑不明真象的“万仙会”会众,袭击我地方党政机关,捕杀我干部和家属,猖狂地向我部队进攻。
7月上旬,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和“万仙会”联合向我夹击,斗争形势逆转。又鉴于“万仙会”会众多系受蒙骗群众,为了减少损失,积蓄力量,等侯时机恢复路北,鲁东南地区军政委员会在我军给予“万仙会”疯狂势力以痛击后,决定地委率特务营与路北所有党政机关及已公开的党员南撤。
下旬,我军集中战斗力强的七个连队共千余人,在九支队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刘其人、五地委书记高克亭指挥下,越过莒日公路,突进到石门、板石河一带,再次给予“万仙会”以沉重打击。
8月,五地委根据斗争形势,确定了巩固建设路南,逐步恢复、整顿路北的方针。决定集中一定兵力,活动于莒日公路两侧,随时迎击敌人进犯;组织群众工作团,加强莒南、日照各县的政权建设。同时,紧紧掌握莒县南部(路南)二、七、八区的抗日会门“金钟罩”,以扩大我武装实力,与“万仙会”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同月,为开展莒日边区工作,刘海涛、刘涌、高克亭等率部乘土顽李永修不备,发起远距离奔袭,一举歼其大部。李率残部狼狈逃往日照望海寺。此举,打击了反动派气焰,扩大了我活动区域。
1941年2月,东北军111师333旅由大店进驻甲子山区,其中反动势力猖狂反共。
3月2日,日照独立营朱信斋部叛变,被国民党编为苏鲁战区游击独立第七支队后控制了日照的黄墩一带,因而我军继续南撤。
从1940年6月起,路北地区分别成为敌伪顽占区。我党转入了艰辛的地下斗争达三年之久。
早在1940年3月,路北其他地区的形势,亦开始恶化。国民党胶县县长徐明山公开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偷袭我胶县工委驻地东台头村,枪杀我派往胶县开展统战工作的工委委员夏谷冰(何建华)。诸城县委书记钮新农在阎家庄子被张希贤部逮捕。高密县委书记孔楚白牺牲。地委决定成立诸城县工委,坚持诸城及高密西南部一带工作。李建修任书记。
9月,在上级指导下,鲁东南地区自1939年下半年开始的错误的“肃托”运动停止。这场运动,反映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指导,搞神秘化和逼供信,系统领导代替了党委集体领导,使诸城、高密党组织造成了令人痛心的严重损失,二十名县、区委干部被冤死(已恢复名誉),教训沉痛。
同月,东北军111师中的进步力量,发动了“锄奸救国”运动。积极奉行反共投降政策的东北军57军军长缪澂流与日寇鹫津师团长签订了投降反共密约,被其内部进步人士发觉。在111师师长常恩多率领下,于9月22日软禁了缪逆,由于某营长告密,缪逆仓皇逃跑。常恩多、万毅通电全国,提出“锄奸救国”口号。这一正义行动,获得抗日军民赞扬,被称为“九·二二”锄奸救国运动。
12月,隶属南海地委之胶县县委副书记郑子扬等,在王台附近宾贤、董城、田家窑、红石崖、黄岛及杨家山里一带活动,发展党组织。 1941年1月1日,中共莒中县委成立(原莒南县以浔河为界,划为莒南、莒北两县)。白炎波(杨维屏继)任书记;艾光楼(主纪先继)任行署主任,之后,王玉璞(卞子策继)任县长。莒城以北、招贤以南的地下工作由莒中县委管辖。杨维屏经常保持与招贤、绪密、罗圈、沙沟、朱家一带党支部的联系,并曾潜往检查。
1月,国民党蒋介石一手制造了袭击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发动了全国第二次反共高潮。这时路北反共势力亦甚嚣尘上。
2月,南海地区之胶县县委,派宣传部长赵辉、职工会长姜更等到胶县南部协助郑子扬的工作;6月,派于光任胶南工委书记,住杨家山里。
3月,地委决定建立日北工委,领导当时属于日照县之街头、洪凝、高泽等区工作。日照县委书记郑子久兼任工委书记,李桂五(李玉山)任副书记。通过走亲串门等方式,恢复党的活动,继续发展党员。
7月,五地委派王东来(崔治华)到胶县南部成立特区委(中心区委),杨凌波任书记,王东来、鲁健任委员。10月,杨调地委学习,陈炳毅任书记。杨家山里一带在险恶局势下,成为我党坚持地下斗争的坚强堡垒。
8月,地委派白长洲,11月派王伯泉、白登彩(刘汉东)潜回莒北;1942年底成立莒北工委。刘特夫任书记。工委积极开展了统战与瓦解敌伪军工作。
10月和1942年10月,地委先后派徐信、孙朴风回诸城北部;1943年1月派李振回高密八区。至此,地委批准由孙朴凤、徐信、李振、孙铁民负责诸高边区(诸城一、二、三、七区与高密八区)工作。孙朴凤负责全面并与地委联系。1944年春,孙、徐先后调出,由李振负责。活动直至1945年夏该地区恢复。
同月,地委决定在原日北工委基础上,建立日北县委,钮新农任书记,李桂五任副书记。钮以卖书笔为职业掩护。
1943年1月,地委派陈剑华回诸城泊里一带工作。4月,滨海区党委决定建立路北工委,依托日北、莒北工作基础,进一步向东北开展。钮新农任书记,郭有邻任副书记。钮负责日北一带,郭分管胶、高南部。
路北党组织恢复后,广大党员热情甚高,开展了大量工作:加强了党的教育和发展工作,提高了党员与人民群众的革命胜利信心;建立了情报网点,开辟了由胶东跨越铁路,经过胶县沿海通往中共山东分局的地下与武装交通线,为党组织传递情报、输送干部、转运武器弹药和黄金货币等,使胶县沿海一带成为我党的“红色走廊”;组织了群众性的抗粮抗税运动,维护了人民利益,进行了瓦解敌伪军工作,掩护了地下党的活动,特别是日北胡润洲以卖油郎为社会职业,并利用“三番子”(即双礼)的关系,借伪张步云部五旅招兵买马之机,组织了为我控制的“新兵连”,保存了一批已暴露身份的党员,为尔后配合我军攻取“三关口”战斗做出重要贡献。诸城工委、胶县特区委在打入敌伪军内部掌握基层政权,开展合法斗争方面很有成绩。特别是泊里一带很多党员为伪李永平部杀害。
(三)
1940年6月,山东第一区党委撤销,五地委由山东分局领导。10月,山东第七区党委建立,霍士廉任书记。五地委又隶属七区委。不久,高克亭调鲁中区工作,王众音继任五地委书记。
1942年4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五地委与鲁南之四地委合并,成立中共滨海地委,直属中共山东分局领导。王众音任书记,王永福任副书记,孙汉卿任组织部长,穆林(李均继)任宣传部长,谢辉任专员,崔介任副专员兼专署党团书记,并增刘白涛、白炎波为地委委员。 8月3日,东北军五十七军111师师长常恩多与于学忠总部政务处长郭维城,为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政策,在路南甲子山区率部二千余人脱离国民党部队。9日,成立了新111师,常恩多(9日凌晨病逝,未发布讣告)任师长,12月中旬,师部召开校级以上军官会议,民主推选万毅任师长,郭维城任副师长,王维平任政治部主任,于文清任参谋长。这一正义行动,打击了国民党反共投降政策,并为我及早恢复路北,扩大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同月,逃回路北之东北军反共分子孙焕彩重组111师,乘常部与我军换防之际,纠集土顽李延修与国民党苏鲁战区游击独立第七支队朱信斋部侵占了甲子山区。14日,滨海我军坚决反击,经五天战斗,将其击退并收复甲子山区。10月8日,孙部再次纠集四千余人南犯,我军予以痛击,因遇日伪“扫荡”而转移,甲子山区再次被侵占。12月17日,我军在115师统一指挥下,发起第三次反顽战役,经12天激战,歼孙部两千余人,再次收复甲子山区,莒、日两县抗日民主根据地联成一片。
1943年4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撤销中共滨海地委与滨海军分区,建立滨海区党委与滨海军区。115师教导二旅番号撤销,原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1943年11月牺牲,1944年10月唐亮继)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张晔任副书记,孙汉卿任组织部长,王众音任宣传部长,华诚一任秘书长。
滨海军区由陈士榘任司令员(后万毅任副司令员),刘兴元(1945年8月赖可可继)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何以祥任参谋长。
此时与区党委同级的行政机构仍称专署,1945年4月召开滨海区参议会,产生了滨海行署。谢辉任行署主任,周纯全任副主任。
同月,隶属胶东南海地委之中共胶县县委,为了加强胶县南部工作,决定成立胶南工委,王杰三任书记。工委辖龙山区委、王台与迟家屯特支等组织。
6月,蒋介石下令非嫡系之东北军于学忠部撤离莒日诸山区及沂鲁山区,去安徽阜阳休整,而由嫡系李仙洲部接防。于部对换防不满,乃在李部未达山东之时,先期撤出防地。因此土顽与敌伪军均欲先行抢占。据此,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批示:“对于学忠部西撤给予方便,我军争取先敌占领于部放弃之阵地。”
我军抓紧有利战机,由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十三团团长梁兴初率领滨海十三团、滨海六团三营和四团一部火速挺进路北,先敌占领东北军放弃之阵地。由万毅率新111师接替甲子山区防务,并积极向日照方向活动,以牵制、打击日照敌伪军,策应我军在路北的行动。6月间某夜我军奔袭了穴居鸳山东南窝疃之敌朱信斋部和街头以西、阎马庄一带日照县顽政府第七区公所驻地,砸垮了顽设于上卜落崮村的毛纺厂,活捉顽七区区长杨百福,全歼该区保安队百余人。从而控制了邱家沟、李家沟、高家沟一带阵地。7月上旬,我军在街头、大洼一带打退了顽军张里元部的进攻。敌伪未曾料到我军进展如此神速,乃集结万余兵力“扫荡”我五莲山区,急欲寻我主力决战。我则以机动灵活战略战术,跳出合围圈,相机择弱而击。至7月17日,日军已被拖得精疲力尽,分别由石场、街头窜回莒城和日城,仅留伪军张步云部。我又迅速集中兵力于7月18日全歼张部驻三关口之伪第五旅。不久,与新111师配合,横扫街头、洪凝、松柏林、仁里、马耳山等地之敌。
西路我军以莒中独立营(原六团)为主约千人,在县委书记、独立营政委王建青和副书记杨维屏率领下,配合主力打到薄板台、大石头等地。
由于我军基本上控制了诸日莒山区和鲁中之沂鲁山区,彻底粉碎了敌伪欲将我歼灭或赶走的企图,打通了滨海、鲁中与胶东各区之间的联系,大大改变了我军对敌斗争的格局。
为了巩固与扩大我滨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立即加强了各县、区的建党建政和建军工作,协同武工队坚持边沿地带斗争,打击敌伪特务活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1943年6月,中共莒北工委建立。刘西元任书记,李仲林任副书记。
9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滨海一地委(滨北地委)、滨北军分区、滨北行署建立。刘西元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李仲林任副书记兼副政委,罗野岗(1944年4月白炎波继)任组织部长,崔介兼任行署主任,梁兴初(1945年9月黎有章继)任军分区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胡继成(覃士冕继)任二十三团团长,高先贵(安征夫继)任政治部主任。
自1943年7月起,日北、莒北、诸城、莒诸边、高密等县(工)委先后建立:张敬堂(李玉山、曲敬继)任日北县委书记,古敬安(古方廷继)任县长;刘特夫(尚立斋、王绪飞继)任莒北县委书记,王东年(王更生继)任县长;钮新农(颜红、郑干继)任诸城县委书记,籍瑞三任办事处主任,不久,张苏平、牟友民、孙朴凤继任县长;于应龙任莒诸边县委书记,白长洲任副书记,王东年任县长。
8月,为执行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关于打通胶东与滨海地区联系的指示,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率胶东十四团一个主力营到诸胶边的障日山、藏马山一带活动。因二支队在此地有影响,对外称二支队。贾参加中共滨北地委为委员。11月,成立诸胶边工委,贾若瑜任书记,郭有邻任副书记。胶县特区委撤销。不久,贾返胶东,坚持诸胶边游击队的任务,由滨海区主力部队十三团的陈忠梅组建中共诸胶边工委并任书记兼诸胶边支队长和政委,教导员权新年、张雨先后兼任工委副书记、书记,杨凌波任副书记兼办事处主任。
1944年1月21日(农历腊月27日)至23日,我军(老六团、十三团、111师、军区教导团、莒中独立营、滨海警备团及抗大一分校等部)胜利组织了石沟崖战役。是役毙日军2人,毙伤朱部121人,生俘朱信斋及所部408人。从而切断了日伪莒(县)日(照)间的联系,扫除了我滨北与滨中抗日根据地的障碍。
29日(农历正月初五),我滨海部队和政府联合召开了石沟崖战役祝捷并公判朱信斋大会。朱逆及其12名罪恶深重的帮凶被依法处决,为三县九区二十万人民群众解除了心头大恨,实现了广大军民“杀猪(朱)过年”的愿望。
7月,滨海军区发起讨伐伪滨海警备军(在日寇第五混成旅旅团长田内直接指挥)李永平部战役,将其外围据点大部扫除,扩大了滨北地区,使诸日公路南部东西连成一片,进一步发展了滨海与胶东的联系,并建立了诸胶和藏马两个县。张雨(辛光宇继)任藏马县委书记,于云光任县长;范梅圃任诸胶县委书记,杨凌波任县长。
9月,在我军威慑下,伪张步云部(三关口战斗后,仍占叩官庄、户部岭、邱家店子、潮河一带)全部北撤,其驻潮河兵站站长王绪初部投诚。至此,五莲山区全部解放。
10月,伪李残部返诸城五区,在藏马山周围安设据点。地委决定,藏马县并入诸胶县。范梅圃任书记,于云光任县长。
同月,滨海区党委党校(包括群训班)学员到滨北各县参加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进一步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1月,滨海军区主力部队和民兵万余人,于14日至29日发起莒城战役,争取伪莒县保安大队莫正民部3500余人反正,歼日军一个大队之大部,莒城解放。我滨海、鲁中地区连成一片。莫部编为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
1945年1月,在我深入争取和形势逼迫下,伪诸城保安队张希贤部1300余人反正,编为山东军区独立第三旅。
2月,中共路东(诸日公路之东)工委建立。史甄任书记,白炎波任副书记。工委于5月撤销。
3月,山东军区为改造旧军队,使之真正成为人民军队,召开了由王道、莫正民、张希贤等起义部队组成的各独立旅干部会议。
同月,为加强滨北地区工作,由滨南和滨中地区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抵滨北。江涛任队长,刘杰任副队长。
同月17日,日伪军骚扰诸莒边县之刘家庄,全村民兵、群众奋起抵抗,毙日军30余人,伪军102人。群众亦牺牲200余人。创造了继沭水县渰子崖之后人民战争又一范例。
7月,诸城北部巴山、埠头一带解放后,地委决定建立潍东县委,辖潍河之东、胶济铁路以南之原高密及诸胶边区。江涛任书记,张秀潜任县长。不久,江涛在乔家巴山遭王金铭匪部袭击而牺牲。
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9日,苏联百万红军进入我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政府以及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0日,我军第一次解放胶县城。9月8日,驻青日军警备十二旅龙本部队千余人,在伪军赵保原部配合下,打着国民党委任之“国军”旗号,重占胶城。11日,美军第七舰队由青登陆,帮助国民党军发动内战,日伪蒋合流,妄图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
同月,为适应日本投降后向城市进军的斗争形势,划诸胶县为珠山县和藏马县。范梅圃任珠山县委书记,杨凌波(石钟鸣继)任县长;辛光宇任藏马县委书记,于云光任县长。
9月5日,驻诸城日军撤往高密,伪张步云部4000余人据守。6日,我解放诸城,张步云率残部逃往高密。我地、县机关随军进驻诸城。
同月,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山东军区迅速调动部队六万余人及大批干部挺进东北,以建立巩固的东北军革命根据地。滨北一批干部随军到东北工作。
同月,滨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刘西元随军去东北,刘的工作由王众音接任。
10月,潍东县改称高密县。余克任书记,张秀潜(祝恺然、祝剑峰继)任县长。
同月,撤销诸莒边县。将原莒北县之中至、管帅和原诸莒边之太平、金墩、淮河等区合并,成立新的莒北县(1947年4月,又增诸城之枳沟、贾悦、荆山三区)。王绪飞(李建修,李廷秀继)任书记,白长洲、周志余、洪延令任副书记,刘子玉(王伯泉、董奏吉继)任县长。
同月,滨北中学在诸城十三中学校址成立(实质是干校)。至1947年11月全省教育停办,计培养干部六百余人,陈舜庭(张达干继)任校长,主纪先任副校长。滨北中学师生在土改、支前(如建立民站等)中,起到重大作用。
同月,撤销日北县。除高泽区划归诸城外,将日北县之三庄、沈北、南湖、丝山、两城等区交日照县管辖;将洪凝、街头、五莲、户部(属诸城辖)等区划归藏马县。藏马县加原有之大山、泊里、琅琊、石门、桃林、旺山、海青、龙马等区共辖十二区。原藏马县委书记辛光宇调动。颜红(马义生、刘健继)任书记,于云光(王元昌继)任县长。此时,藏马县归三地委领导,1946年7月回归滨北。
11月27日,我军对驻泊里之伪滨海警备军李贤斋(1944年7月我对李战役后,李永平病死,李贤斋继任)部发起全面进攻,12月30日战役胜利结束,泊里解放。该役共生俘伪副司令于炳辰以下3500余人,毙伤其500余人。
12月,中共青岛市委决定成立中共青岛市海西区工委,对外称八路军海西办事处,先后驻胶县南部之王戈庄、下庄、芦家滩一带。陈定一任书记,董笏山(董雨田)任办事处主任。工委于1946年7月撤销。
同月,中共华东中央局滨北工作队72人,由队长杨维屏,副队长傅志平、沈青之率领进入滨北在胶县南部之艾山、王戈庄、大台一带展开反奸诉苦运动。
1946年3月,我军继续肃清诸城北部残匪。至此,滨北地区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4月,滨北中学副校长主纪先率干训队学员二百余人,到胶县南部之艾山、宝山等区开展反奸诉苦运动,发动群众,建党建政。
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指示规定了不可侵犯中农利益,对富农和地主中的大中小、恶霸与非恶霸应有区别,保护工商业,对开明绅士应适当照顾等正确政策。极据中央指示精神,滨北地委要求抓点带面,并以诸城相州七村等基点经验指导工作。
6月10日,我军第二次解放胶县城,毙俘敌军三千余人。国民党暂编十二师师长、大汉奸赵保原被击毙。7月13日,胶县城又复为国民党五十四军、交警十五总队侵占。
滨北地区解放后,充实与加强了各级党委的领导;及时发出安民布告,拨款赈济难民;开展军事斗争,继续肃清反动势力,同时,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地、县委组织了工作团,深入发动群众,改造或建立基层政权,掀起了群众性的参军参战热潮,共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在抗战胜利后,新区开展了健康的、大规模的反奸诉苦运动。1946年下半年,根据中央“五四”指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但是由于国民党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在1947年下半年,我解放区在开展土改复查运动中,出现了乱打、乱杀、侵犯中农利益的“左”倾错误。这是前进中的失误。经过艰苦斗争,滨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终于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入了祖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四)
1946年7月2日,中共华东中央局根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作出了《关于滨海区组织机构变动及干部配备的决定》。决定撤销滨海区党委和滨海军区。将滨南、滨中八县(莒县、莒南、日照、竹庭、东海、临沂、郯城、临沭)和一个办事处(新海办事处)合并,成立新的中共滨海地委。直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滨北地委书记王众音调任山东大学(驻临沂)党委书记。同时,决定滨北地委由胶东区党委领导。胶东区党委宣传部长张彦调任滨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地委其他成员是:李仲林任副书记兼副政委,白炎波任组织部长,郎清荣任宣传部长,燕迂明任民运都长,王东年任专员,黎有章(廖昌金继)任军分区司令员,曹思明任政治部主任。
同月,胶县工委建立。郑干任书记。
9月,以洋河为界,将胶县划分为胶县与胶南县。原胶县工委、珠山县委均撤销。杨维屏(范梅圃、崔华景继)任胶县县委书记,张一樵任副书记,王海亭(邱建民继)任县长,郑干调回地委。周志余(于光、于云光继)任胶南县委书记,范梅圃(尚立斋、于云光继)任县长。
同月,胶东区党委决定将原属南海领导之胶高县划归滨北领导。娇枫(王雨洛、胡润洲继)任胶高县委书记,韩育民(阎交彪继)任县长。
1947年1月4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建立华东局海防委员会、华东军区海防司令部和山东人民政府海防办事处,专门处理青岛至连云港沿海地区军事、反奸、贸易斗争和群众工作等问题。王众音任海防委员会书记兼办事处主任与海防司令部政委,赵昭任海防司令员,吴福海任副司令员,丛烈光任政治部主任兼任办事处副主任,王健任海上公安局局长。该委员会于1947年8月结束。
2月,国民党将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变为向山东、陕北两翼的战略重点进攻。
3月,滨北支前司令部成立。王东年兼任主任。
4月,蒋军纠集六十六个旅,四十五万人,妄图压迫我华东野战军至沂蒙山区或胶东半岛狭窄地区消灭之,以解除对其心脏地区京(宁)沪的威胁。
5月1日,中共五莲县委成立。五莲县辖洪凝、街头、五莲、户部、常山、仁里、高泽等七区。辛玮任县委书记,张鲁东任县长。
同月,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全歼国民党精锐整编七十四师三万二千余人。给予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以沉重打击。
6月,滨北地委根据华东局关于山东土改复查的新指示,布置各县开展大规模的土改复查运动,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对土改的不彻底性和党内不纯的严重性估计过重,普遍发生了放弃党的领导,“雇贫农当家作主”“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及乱打乱杀等现象。9月1日,华东局发出《对贯彻土改复查的指示》,对纠正“左”倾错误起到一定作用,但未根本扭转。
8月3日,蒋军集结第八、九、二十五、五十四、六十四等五个整编师,进犯胶东解放区与胶济铁路沿线。五十四师于6日侵占胶县城,15日侵占高密城。9月9日,蒋军以大量死伤为代价侵占我诸城。同时,国民党军集结军队由连云港沿海(州)青(岛)公路北犯,一度侵占日照城、石臼所等地。由青岛等地国民党占领区的残匪、恶霸组成之“还乡团”,对我干部、群众进行疯狂屠杀。
9月19日,蒋军八十三师、二十八师共六个团,沿高徐路侵入五莲境内,在柳家店子桥头踏响我民兵埋设的地雷,炸死伤排长以下等13人。
10月15日,我军解放诸城县城。守敌3100余人被歼,并活捉国民党县长聂近臣。
11月,继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大捷,驻高密蒋军整九师东窜胶县城。至21日,我追击大军兵临胶城,蒋军弃城东逃,退守沽河东岸。至此,胶县大部地区解放。
12月,胶河县委建立。胶河由诸城之障北、台西、石门、桃林区与胶县之沙河、牛沟、丰台、胶河、朱郭等区组成。张一樵(曹明楼、于成凤继)任书记,于少影、戴耀西先后任副书记,王东年兼任县长,主纪先、刘慨、王玉章继任县长。
1948年2月,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以五莲县为指导全省整党与结束土改之实验县。尹阿根(邢子陶)任书记,辛玮任副书记,徐敏山任县长,张鲁东任副县长。实验县工作由张鼎丞负责。华东局党校与工作团200余人参加实验县工作,实验县工作初期,走了一段对基层干部“搬石头”“另起炉灶”的弯路,在纠正了失误之后,开展了生产救灾工作。然后,有计划地开展了“划阶级、定成分、确定地权、公开党支部”等项工作。实验县工作于1949年3月结束。
4月5日,驻青岛美海军陆战队空军一五三分队飞机一架,侵入我解放区领空侦察,在胶县附近降落。该机及机内四人均被我俘获。
1949年2月,根据华东局决定,滨北地委负责配备一整套地区级、十套县级及相应区级的党政领导班子,渡江“接管天下”。中共滨北地委书记张彦、副书记李仲林、专员王东年等率领南下。重新组建的中共滨北地委,由王绪飞任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辛玮任副书记兼专员,郑干任组织部长,杨维屏任宣传部长,李建修任民运部长,祝恺然任副专员,廖昌金任军分区司令员,林月樵任副司令员,张伯祥任副政委,牟秋凯任政治部主任。
5月,经过我党的工作,国民党五十军三十六师蔡晋康团在薛家岛起义。其余两个团在我军打击下狼狈逃窜。
6月2日,华东野战军一部和胶东军区武装部队一部,解放了青岛市。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青岛市政府、青岛警备司令部成立。向明任军管会主任,赖可可、谭希林任副主任,马保三任市长,谭希林任司令员,刘涌任副司令员。至此,全省除少数海岛外,均已解放。
7月,滨北建国学院第二分校成立,连续举办两期,分别于7月、9月入校。辛纯任校长,赵涵生、颜润生任副校长。该校招收青岛知青及其他知识分子参加,结业后除少数留政府机关工作外,大部到教育战线上工作。
9月,中共胶城工委成立。曹成镒任书记,徐景山任副书记兼工会主任。
10月1日,北京三十万人在天安门前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胶高县撤销。原胶高县之联屯、胶莱、北都、丰隆、沽河五区划归胶县;夏庄、姜庄、河崖、张鲁、顺河、沂塘六区划归高密县。
12月,莒北县撤销。辖区分别划入诸城和五莲县。
1950年5月,为适应建国后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撤销山东全省各个区党委,扩大地委辖区。由原滨北地区之胶县、胶南、胶河、高密、诸城、五莲、藏马等县与南海地区之即墨、即东、崂山三县合并,成立胶州地区(1953年8月,临沂地区之日照县划入胶州地区)。苏继光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辛玮任第一副书记兼专员(李建修、丛亚藩继任副书记兼专员,刘健继任专员),林明任副书记(后任书记),郑干任组织部长(后任副书记),张超任宣传部长,张调团省委后,杨维屏任宣传部长(后任副书记),李建修任民运部长,赛风任秘书主任,李振(后任副书记)、刘杰先后任秘书长,辛紫上(李东政,邱建民、梁德山继)任副专员,冯仁恩(宋生发继)任军分区司令员,陈前任副政委。
1953年3月,胶河县撤销。
1956年3月,藏马县撤销。
4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胶州地区与昌潍地区合并,组建新的中共昌潍地委。胶县、胶南、高密、诸城、五莲等五县并入昌潍地区。陈洪波任昌潍地委第一书记,杨维屏任第二书记,张福堂任副书记兼专员,魏坚毅、赵均平任副书记。日照县回归临沂地区。崂山县早于1951年4月划归青岛市领导。
(五)
回顾滨北地区简史,我们深感革命伟大成果来之不易。滨北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在对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也出现过若干失误,如1940年的“肃托”和“万仙会”暴乱事件以及1947年土改复查运动中的乱打乱杀等。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汲取我党我军用鲜血换来的极其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努力避免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为加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