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档案馆馆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上面有这样的文字:“欢送王若山同志留念 1965.6.10。”今天,王若山这个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王若山却是德清家喻户晓的人物。
王若山,德清县解放后第四任县委书记,连任三届,任期从1954年至1965年,是德清县任期最长的县委书记。后调任平湖县委书记、宁波地委书记、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上世纪90年代末去世。
这张拍摄于半个世纪前的照片,是县档案馆从王若山的亲属那里征集到的。为了弄清照片拍摄经过,记者作了寻访。离休干部薛士明当年是县委办副主任,看到这张照片心情激动,他指着前排左边第5个年轻人说,那就是我。他告诉记者,当年得知王书记要调离德清了,大家依依不舍。有人提议,应该与王书记拍张合影照片留作纪念。照片在哪儿拍,首先想到了对河口水库,因为对河口水库工程是德清县解放后最大的工程,而王书记是工程总指挥。但由于交通不便,拍摄有难度,于是想到了德清大闸,这也是王书记亲手抓的工程。拍照那天,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当年正在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部分县领导不在德清)、机关干部,以及公社党委书记步行到德清大闸,请来德清最好的照相师沈园耕拍下了这张照片(二排左6为王若山书记)。
在寻访过程中,记者从一些老干部言谈中明显感觉到他们对王若山书记非常敬佩,也理解了为何王若山调离德清时大家会依依不舍,拍照留念的心情。
据老干部们回忆,王若山是山东南下干部,学历不高,但知识面很广。当年山东南下干部很多,但像王书记那样的不多,是一位知识型领导。来德清不久,他就对德清的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他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工作作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日报》曾经有这样的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在这种氛围下,德清也难独善其身。有一次省委组织县委书记外出参观,那里的水稻长得密密麻麻,小孩可以坐在稻穗上。参观回来后,王若山顾虑重重,但推广高产田是国家的号召,县里不得不搞。于是只好派几个人在七里塘农场搞高产田试验。把即将抽穗的水稻集中移栽到一块小田里,称为“移苗并丘”,由于过度密植,不透风,不久水稻开始发黄枯萎,于是调来鼓风机为稻田通风,其结果可想而知。王书记知道情况后,立即决定停止试验。
在大刮“五风”时(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蚕桑也搞大跃进。蚕养多了,桑叶短缺,就提出“无叶保丰收”,用梧桐叶喂蚕。这种违背科学的做法,使得蚕茧大幅减产。可是上面检查后一定要德清多报产量。当年的县委办副主任薛士明说,对此,王书记顶着压力,坚持如实上报。
由于浮夸风泛滥,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国家粮食困难。据王若山的司机姚志金回忆,有一次,嘉兴地委书记为落实追加征调粮食来德清,那天地委书记与王书记的谈话一直到深夜,王书记始终没有表态,地委书记大发雷霆,一定要王书记表态。王书记说,作为德清的县委书记,德清的困难我知道,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粮食征调任务,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再追加这么多粮食,肯定会饿死人,我个人没法表这个态,应由常委会集体作出决定。
“大跃进”造成了很多恶果,有的地方甚至饿死人,据老干部们普遍反映,当年德清确实也面临很多困难,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大跃进”没有给德清造成严重后果,这与王书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密切相关。
王若山书记在德清有很高的威望,他是一个是非分明,严肃认真的人,开会时,台下鸦雀无声,谁也不敢有丝毫分心。而这威望源于王书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
王若山曾住在县委招待所,有人认为他搞特殊化,第二天他就搬离了。他规定,下乡在老百姓家吃饭,必须付两角钱,半斤粮票。吃的与百姓一样,最多加个炒蛋。作为县委书记,他只私用过一次公车,事后还支付了9元车费。对待同志,王书记既严格又爱护。当年有一个公社领导,被人揭发有开后门等问题,反复检讨,始终通不过。此事交到了王书记处,王书记认为,出现这类问题,县委也有责任,只要他认识自身问题,改正了,就不应过分追究。
提起王若山书记的这些事情,老干部们如数家珍。
王若山书记在德清工作11年,在解放初期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为德清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了许许多多事。这里只是提及了其中几个片段,但是也足以看出王若山书记的人格魅力。(德清新闻网记者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