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南同志传略(来源/博山人物)

12695 发表于2018-05-09 23:29:04

    刘华南,原名刘长兴.1918年农历4月l5日出生,山东省博山县第七区下台村(今属淄川区)人、1938年初参加革命,晚年爱好诗书画,离休前任IIl尔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2005年II月1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8岁。

    少年立志干革命

    刘华南,自幼读书九年,淄川中学毕业,教小学三年。15岁时在校作文中写道:“我要立志学习苏联,干一番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语文教师李淑兴阅后用红笔圈上圈又点上点给予鼓励。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后,于年底即占领了博山城,刘华南毅然放下教鞭,投笔从戎,于1938年初参加了当地游击队,并在岳阴社支应处担任会计。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武装根本不抗日,便回到家中。4月15日那天,经张仲甫(张希仲)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张敬焘领导的八路军驻博办事处(即中共博山县委),干办事员兼会计。并在博莱边一带打游击。期间,刘华南被派到岸堤的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参加的是第三期民运班,结业后回博担任了中共博山县委委员、宣传部长。这时的抗日形势正处于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在干校学习期间,睡觉只铺着一块白细布,下边垫着山上搂的野草,学习一个月白布几乎被跳蚤屎染成了红的。吃饭分着吃,有时一顿饭只分一角子煎饼,饿得眼前发黑,直冒火星子。在县委机关吃住生活也很简朴,晚上睡觉,是从家中带去的一件薄薄的黑大袄,两只脚伸在两个袖筒里,连铺带盖。金明、燕遇明、南竹泉等淄博特委的几个同志睡觉也是几个人一床被子挤在一起。而这段时期,担任七区区委书记的张仲甫同志也已经牺牲,其他几个人也退出了组织。但刘华南却坚持了下来,并到四乡宣传、发动群众,发展党员,散发县委编发的小报。至年底,刘华南参加了在沂水召开的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活动分子大会。

    烽火延安万里行

    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组成“赴延安工作报告团”,地方上从分局、地委、县委、区委甚至党支部,部队中由支队、旅、团、营、连等各级抽调人员组成。刘华南被抽调参加了报告团,山东分局组织部长程照轩带队。报告团的同志们于1939年4月24日出发,身着草绿色军装,臂戴“八路”徽章,共60余人,由两个连的兵力护送,以战斗队形路过陈三坎地界,路上三闯津浦铁路敌人封锁线,穿越冀鲁豫深山和大平原,趟过干涸的黄河河道,攀越陡峭的太行山,直抵太行西麓的八路军总部蟠龙镇附近。朱德、彭德怀两位总司令分别骑马去看望了报告团的成员;刘伯承、邓小平也邀请他们到129师师部接受接见,并对他们进行了教导。同志们经过短暂的学习和整顿,换上灰色军装,佩戴上十八集团军的臂章,又南下到黄河边,在高度警惕和戒备中,穿过了国民党防区,于陇海路乘坐火车赶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由办事处安排汽车,于10月16日,高唱着延安颂,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到达目的地后,首先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办公厅作了口头汇报,一个一个的谈,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随后有的同志被安排到马列学院学习,刘华南被安排到了中央党校第四十班学习。一年半的时间里,有三个月停课参加劳动。同志们是拿起镢头开荒,举起夯锤打坯。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大家必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种粮种菜,盖大礼堂,自给自足。党校副校长谢觉哉,在作动员讲话时说:过去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应该说,能作无米之炊才是巧妇。在党校学到了马列主义,在延安见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陈云等领导同志,倾听了他们的报告。初步接触到毛泽东思想,虽然当时还没有很明确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但所学所闻已经对刘华南产生了极大影响。1941年4月14日,报告团成员重新踏上了返鲁的征程,中央组成战地工作队,由欧阳平带队,经陕北、晋北、晋东南冀鲁大平原,穿过了十余块根据地,二十道日寇封锁线,800里的敌占区,行程6000余里,费时一年整,到达了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欧阳平将这次行程形容为一次小长征。最艰苦的一段是过平汉铁路敌人的封锁线。迎着夕阳出发,天黑通过敌人小封锁线,半夜到达铁路,路边是敌人挖的封锁沟,所设的鹿砦连鸡狗都钻不过去。大家利用梯子上去,扒开鹿砦钻过去。天亮后,再过第二道小封锁线,再走几十里住宿。但第一次没过去便被敌人打了回来。返回时小封锁线的敌人又要消灭他们。多亏部队及时还击,只伤了一人。就这样过了七次才打翻敌人铁甲车,打退敌人增援冲了过去。七过平汉路后,刘华南作了一首小诗:“延安返里经平汉,突破封锁趁夜漫。鹿砦破洞穿孔道,深沟梯落爬双竿。炸翻铁甲枪声寂,击退增援敌胆寒。滚滚硝烟来去急,炎黄国土步何难。”在行军中,刘华南担任副班长、党的小组长。夜行军殿后,帮助体弱同志,与大家轮换着扛梯子,同时还担负着纪律检查,行军移防发现有损坏群众东西的要赔偿,还是经济委员会的负责人,查伙房司务长的账目。在赴延安直到返回山东的三年里,他的思想接受了很好的锻炼,人生观也有一个质的飞跃,原来将日寇赶走就回家的打算,铸就成了革命终生,为党为人民奉献一切的目标。

    沂沭滨海情漫漫

    从1942年至1948年,刘华南在滨海地区沂沭河一带坚持战斗。先后任山东分局巡视团副团长,莒南延边区双减工作团副团长,莒南洙边区整理支部工作队队长,莒南县委(中心县)秘书,滨海三地委秘书科科长、二地委秘书科科长,滨海地委秘书科科长,沿海工委宣传部长。历经土改复查、参军、整风、三查三整等运动,经过日寇奔袭扫荡和带领民兵反顽战役,取得了雪夜守龟山、棋盘山、支援甲子山战役的胜利。这期间,刘华南还参加了田海山、袁成隆组织的大店土改复查斗争大会。由乡村到城市

    从1948年底到1965年,刘华南最初在华东局组织部任组长,又先后任山东分局机关党委教育科长、机关党委书记,山东省省直总党委书记,省人委机关党委第j书记兼省人委副秘书长,后任省级机关党委第二书记。1949年参加治理黄河的工程,荣获三等功。1950年被山东分局机关评为二等优良T作者,多次出席省党代会。并担任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

    1965年到1979年,在临沂地委任副书记,因省级机关党委取消,按系统改建为七个分设的机关党委,刘华南要求到地方工作。省委派其到临沂,先是在临沭搞“四清”工作,工作尚未结束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刘华南被“靠边站”,到学校、工厂、农场参加劳动,挨批斗。1973年,恢复了地委副书记的职务,这期间刘华南曾担任地革委政治部副主任、沂沭河东调工程指挥部政委,并兼指挥三年。文化大革命后,又负责学大寨工作团,到大寨参观。

    1979年,刘华南调任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任职务,在省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卜当选为副主席、中国科协委员,主持省科协机关的全面工作:期间主要做了:恢复组建省、市(地)、县科协T作,开展学术活动,科普活动,筹建咨询机构。同时也试建公社、企业科协组织,使山东科技T作者之家初步健全,初步发挥了党联系科技人员的纽带作用。1981年刘华南被选为省社科联副主席、省文联委员。

    诗书画丰富晚年

    1983年9月3日,刘华南光荣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后担任山东老年大学学区主任,省老干部联络员、报告员。山东老年大学毕业后,又从山东诗词、书法、绘画研究班毕业,中华诗词函授班结业。任山东诗词学会、历山诗社常务理事,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东方书画院会员。离休以后,创作诗词曲联l000余首,与老伴王木兰合作出版《后春吟草》诗集;创作诗画作晶300余幅,参加了省内外展览40余次,与老伴合办“刘华南、王木兰金婚诗书画展”,参观者近千人。本人曾人选《东方之子》、《中国专家大辞典》、《当代诗词家大辞典》、《中华人物大辞典》等20余部典籍。诗、书、画作品多次在各种展览中获奖。离休生活美满充实,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白作格言:“愿作春蚕丝吐尽,甘为红烛泪流干。诗书画咏后春乐,淡饭粗茶不觉寒。”

谁在收藏
浏览:203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 宝子
    宝子
  • Chief
    Chief
  • 颜神之子
    颜神之子
  • 爽鸠
    爽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