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牛得草:全要,一个也不能落” 】
1957年,国务院一下子批准河南新建3个省辖市,郝明甫被任命为鹤壁市委第一书记。城市新建,千头万绪,白手起家,物资奇缺,大家都在向省里要钱、 要物、要人(干部、工人),唯独郝书记与众不同,他向省里要文化。他说矿区新城偏远寂寥,文化生活极其贫匮,请省里给鹤壁一个地市级以上的剧团。
这无疑是给省里出了个难题。当时省里只有一个豫剧团及隶属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黄河文工团,几经磋商,省里才决定将黄河文工团给鹤壁。殊不知早年曾在水利部门工作过的郝书记熟知黄河文工团,打的就是它的主意。
当时黄河文工团中的演员牛得草被打成了“右派”,成天接受批判。那时对“右派”处理得很严,有劳改、劳教、开除公职、下放劳动等。于是,在黄河文工团变鹤 壁市豫剧团的整改中,就有人提出要纯洁革命队伍,清除“右派”分子,认为牛得草不仅思想反动,还是个刺儿头,难管。事情上纲上线,不同意的人也有口难言。
这件事最后被汇报到了郝明甫那里,要他决定。郝明甫轻描淡写地一拍桌子说:“全要,一个也不能落。”并让人专门给牛得草捎话:“好好做人,好好演戏。”牛 得草很听郝书记的话,那些年上山下矿,不怕苦累,日夜演出,这对他演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让他在群众中赢得了声誉,扎下了根基。
【 二点牛得草:让他进京,演《卷席筒》” 】
转眼到了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全国人民都在积极热烈地准备。为了提高鹤壁的知名度,郝书记通过努力,使市豫剧团得到了一张进京会演的入 场券,大家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当时市豫剧团名家颇多,须生演员王根保、小生演员陈敏秋、青衣花旦陈慧秋和郭艳君等都有自己的拿手剧目和看家本领,像《寇 准背靴》《秦雪梅吊孝》等剧都是常演不衰。由于进京政治第一,叫不叫“右派”分子参加,无人敢表态。
当时分管文化口的还有其他书记和市长。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凤向郝书记汇报工作,没提“右派”之争,只轻描淡写地说市豫剧团的演员们状态不错,牛得草也表现不错。郝书记当然知道他的意思,明确指示让牛得草进京,演他的拿手戏《卷席筒》。
后来大家才知道了郝书记的策略,因为《寇准背靴》等剧虽然不错,但是很多剧团都演,新颖感差;丑戏《卷席筒》则鲜有剧团演出,可以出奇制胜。事情果然如 此,“牛丑”一炮打响, 京城人知道了河南有个新市叫鹤壁,鹤壁有个唱丑角的好演员叫什么“牛吃草”(那时海报上未写主演名字)。中央领导谢觉哉特意请鹤壁 市豫剧团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礼堂演出,并接见合影。周恩来总理也设宴招待大家,给了鹤壁市豫剧团极高的荣誉。
【 三点牛得草:与京剧大师“打擂台” 】
1963年,笔者与牛得草先生在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相识。这一年政通人和,人们一扫三年困难时期的阴霾,文艺事业更是蓬勃发展。中央号召演现代剧, 并且要隆重举行全国和省级会演,各省市差不多都是一把手亲自抓文艺。我被抽调到郝书记直接领导的剧目创作组工作,由于看戏是工作,不用买票,这段时间我看 了很多戏。当时很多剧团来鹤壁演出,值得载入鹤壁历史的是国家京剧院首次莅临,全市立刻沸腾起来,观戏热潮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国家京剧院为满足鹤壁矿工 们的需求,一再加演。我多次见到九矿工友们下班后骑车从市区最北的龙宫、窦马庄赶到大胡看戏,看完后半夜结队骑车回去,来回几十公里,还不耽误第二天早上 6时下井采煤。京剧界的明星大腕儿都来了,有袁世海、杜近芳、李金泉等,他们演出的名剧《九江口》《贵妃醉酒》,让鹤壁百姓享受到了全国最高层次的京剧艺 术。
这时正巧商丘越调剧团在鹤壁集演出,鹤壁市豫剧团在中山演出。郝书记突发奇想,何不让这3个剧团同台演出,搞个“擂台赛”,那样岂不热闹有趣?不过面上不能说赛,只能讲联欢,但也恐国家京剧院演员放不下架子,人家毕竟是国家级的,咱隔了好些级呢!
袁世海很随和,同意联欢。为不影响正常演出(票已售),“擂台赛”安排在白天举行。
这一场“擂台赛”是在原红旗电影院进行的,观众如潮,连走廊都站满了人。国家京剧院派出了名家李金泉,商丘越调剧团派出了顶梁柱申凤梅,鹤壁市豫剧团派的是郝书记点的大将牛得草。
李金泉首先登场,他表演的是《钓金龟》的一折。李金泉早已名满天下,自成一派,后来的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中郭建光、沙奶奶、李玉和、李铁梅、李奶 奶等许多唱腔都是他设计的,演沙奶奶的是他徒弟。李金泉老师唱腔高亢明亮,嗓音醇厚,他稳重的台风和极富韵味的嗓音不断引来如雷般的掌声。
第二个上台的是牛得草,他演出的豫剧《做文章》,顾名思义,此剧全在一个“做”字上,极考验功夫。幸好我坐在第四排中央,观赏位置极佳,那天牛得草表演得 十分卖力,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因为毕竟是与全国名家切磋,何况领导和3个剧团的同仁都在下面观看,开演之初牛得草有些拘谨,但随着几个“包袱”的释 放,他就放松了。牛得草那时30来岁,风华正茂,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的艺术才华也正处于顶尖阶段。我亲眼看见牛得草登场不久便开始出汗了,他丝毫不 敢懈怠,一招一式貌似随意,却极认真到位。等到演出结束,牛得草早已是大汗淋淋。他把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整个演出犹如一幅 幅讽刺漫画,展现出了极佳的艺术效果。当然,观众们也给予了极其热烈的掌声。
申凤梅第三个出场,她演唱了一段《李天保吊孝》。中音铜嗓的申凤梅声情并茂,如泣如诉,她把越调擅长说理叙事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观众们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擂台赛”结束,京剧大师、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袁世海做总结讲话。他向大家抱拳致谢,赞扬了河南地方戏的优美淳朴,有许多值得京剧学习的地方,各兄弟剧团、 剧种只有相互学习才能共同发展提高。袁世海的讲话很短,散场后他表示愿为牛得草搭桥,拜师京剧大师肖长华(中华第一丑)。这个结果出乎预料,大家都很兴 奋,牛得草非常高兴,他从心底里感谢郝书记这次的巧妙安排。
现在,李金泉、牛得草、申凤梅3位艺术家早已安息天国,牛得草、申凤梅也各自成为了自己门派的创始人。3位大师同场竞技的奇遇不可复制,这闪光而又精彩的一页应该记载在鹤壁的史册上。至于郝书记“三点”牛得草的事,知情者甚少,我仅在此做一历史拾遗,以免被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