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艰苦的岁月——宋筱蓬事略(文/吴绪伦)

颂歌 发表于2018-05-17 17:52:04

1938年,泰安被日寇占领。是年秋天,宋筱蓬参加了本村党领导下的抗日活动,经村干部推荐,1939年5月到区地下交通站工作,主要任务是接送过往铁路的工作人员,传送报刊、宣传品、信件等。后因村里汉奸告密,身份公开,遂于1940年10月正式参加工作,任泰安(西)抗日县政府财政科员。1941年3月入党,7月任县武装部副科长,11月任科长兼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县大队长。当时日寇已经在搞“强化治安”运动,推行碉堡政策,分割抗日根据地。为了打破日寇封锁,宋筱蓬组织了民兵基干队,开展麻雀战,使日寇据点日夜不得安宁,曾将孟家寨子据点鬼子吓跑,打开了通向地委、专署的通道。1941年秋冬,日寇进一步增强“强化治安”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清剿”、“合围”、“篦梳式扫荡”,形势急剧恶化,泰安(西)根据地全部被日寇占领,县委书记邹靖国叛变,充当了特务,不少干部悲观失望,少数革命队伍中的投机分子投降日寇充当特务,群众恐慌万状。这时中共泰西地委提出:实行精简隐蔽、保存力量的方针,并要求避免刺激敌人。代理县委书记孙照寰,组织宋筱蓬与仅能联系上的几个科长宋香山、刘鲁夫,以宋王庄的县地下交通站聂登魁家、上官庄支书石殿义为依托,以雨山前一个山洞为联络点开展工作,昼伏夜出,分别到各区组织干部撤离,安排少数干部隐蔽,坚持工作。宋筱蓬到八区与区长李捷五、县公安局局长韩革非、书记韩守典取得联系,组织10余人撤离,在东庄镇与李大海联系时,李要求到第二天再走,实际上他已叛变投敌,计划当夜把宋筱蓬送给日寇邀功。幸亏区长李捷五得到情报,连夜把宋筱蓬叫走,一口气跑了5公里,到石墙村住下,才得以脱险,在九区找到县政府干部张焕民等人撤离。1942年春,抗日形势进一步恶化。孙照寰决定宋筱蓬带40余名干部撤离敌占区,绕过敌人封锁线,渡过黄河转移到泰西地委、专署所在地与县长武圣域会合。同一时期,尚未看到形势好转,地委决定把撤离的干部大部分送区党委,少数留下工作。宋筱蓬被分配到泰西军分区武装科任股长,9月任分区武委会组织部长,主要训练干部,积蓄力量,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此时河西县县长叛变,形势急剧恶化,根据地受到威胁,地委、专署组织以马继孔为首的工作组恢复河西县工作,宋筱蓬参加了工作组,按照地委、专署布置,为打击河西、齐河、茌平、禹城的伪顽对抗日根据地的“蚕食”、“抢粮”、杀害抗日村干部,决定宋筱蓬负责组织四县边区联防,以各村民兵为骨干,一村有敌,村村支援,并声东击西主动出击,不断打击伪顽,保卫了根据地。1946年,抗日胜利后,宋筱蓬调任泰安(西)县武委会主任、县武装部长。土改中整顿民兵,实行“枪换肩”,动员青壮年参军。在泰西县被国民党占领后,组织民兵进行腹地斗争,打击“还乡团”等地方武装。1947年8月,宋筱蓬调冀鲁豫军区武装部,任宣传科副科长,编辑《民兵报》。因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按时出报,及时报道民兵英雄事迹,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1948年,宋筱蓬调冀鲁豫区党委河南工委工作,1949年调南下支队,任直属中队三分队支部委员。过江后任赣东北军政干校支部委员、中队指导员。同年9月西进,任西进支队五大队指导员。在汀潭整编后任支队直属中队指导员。进军贵州后先后任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组长、城工委科长。1953年调贵州省委工交部任副部长。1959年组建贵州省经委,任副主任。1960年9月调任贵州省冶金局长。1962年3月任铜仁地委副书记。1964年2月调贵州省经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文革”中,遭受“四人帮”迫害,被关“牛棚”。1972年重新工作,任贵州省冶金局长、党组书记。粉碎“四人帮”后,于1977年3月调贵州省工交办主任,同年7月被选为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当选贵州省副省长,1984年任贵州省政府顾问,1994年离职休养。(文/吴绪伦)

浏览:182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徐国庆
    徐国庆
  • S H Y
    S H Y
  • 漂流者
    漂流者
  • 小卒
    小卒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