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特殊的党费(《乐山日报》/任绍军)

峨嵋月 发表于2018-05-29 21:08:42

”父母生了我的身,党的恩情比海深!“近日,身患重病的市政府办公室老党员向明同志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将六千元现金,郑重地交给党组织,作为有生之年向党组织交纳的一次性党费,他深情地说:”党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

向明系山东莘县人,1924年出生。在党组织的感召,下处于兵荒马乱时代的他,心中点起明灯,于1942年参加革命。为表示跟党走的决心,本姓司的他,改名换姓,取名向明。寓忠心向党、追求光明之意。从此他舍身忘死,奔赴抗日战场,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战争中,作为刘邓大军的一员,挺进大别山、转战大西南,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新中国成立后,向明转到地方工作,他对党的忠诚,丝毫未变,呕心沥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论是在当时屏山县、乐山县、夹江县任县委书记,还是在乐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岗位上,以及离休前担任乐山地委农工部副部长。地区农委副主任时,都以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不计得失的精神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怀。回忆起自己过去的峥嵘岁月,向老感慨万千:”自己从身处兵荒马乱的穷苦孩子,走上革命道路,靠的是党的指引;从一个穷苦孩子成长为一名革命干部,靠的是党的培养;从一个无知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靠的是党的教育。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

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战争年代,他浴血沙场、舍身忘死;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离休后,他默默奉献、为党的事业贡献余热,受到单位同事好友的一致好评。

“父亲缴纳六千元党费,在我们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谈起父亲的举动,向老的女儿司利民,感触良多。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是位好党员、好父亲,平常对他们讲的最多的是“我们是个革命家庭,大事小事都要严格要求,不能马虎。”她十六岁那年,在上山下乡之前,父亲说要送给她一件礼物,她高兴了好一阵儿,结果这礼物就是一句话“踏实做事、诚实做人,莫作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父亲的教诲,使她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父亲的教导下,她积极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向老子女回忆,文革中向老多次受冲击,但对党的忠诚,始终未变;家庭中子女工作单位不理想,且有两名家庭成员下岗多年,想象老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面对亲人的困惑和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向老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们:“无论有什么艰难困苦,都要相信党听党的话,坚定地跟党走。”

向老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走的端、行的正、做表率。”2004年,向老患病住院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确诊后,组织将他转移到成都华西医院采取当今先进技术和药品进行治疗,但向老嫌费用太贵,不愿给组织添负担,在他的再三要求下,组织只好将他转回乐山作维持治疗。在自感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经慎重考虑决定在有生之年,再向党组织交纳一次性党费。向老子女介绍他平时生活节俭,但花钱上总共大方了三次。一次是抗非典期间,他一次性捐了四百元现金;一次是去年获悉故乡政府要为乡亲们修路,病重的他拿出一万多元,捐给家乡人民;一次就是缴纳六千元党费。“其实父亲平常生活并不宽裕,一次拿出这么多钱,来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我们对父亲的举动十分理解支持。”病床上体质虚弱的向老依然十分关注全党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只要我们的每一位党员对党组织的培养深怀感激,对人民的养育深怀感激,就能够时刻做到忠心向党、一心为民,永葆党的先进性。”身患绝症重病在床,向老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在有生之年为党多做些事情。“我有两大心愿,愿子女永远跟党走;愿自己的病情不再给组织增添更多的负担。”(记者/任绍军)

文章刊登于2005年7月《乐山日报》

1.jpg

浏览:84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