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兰亭献身革命永不悔(文/王有瑞)

月庄ff 发表于2018-07-27 21:25:46

    方兰亭.1898年出生,苍山县(今兰陵县)月庄村人,新中国成立后定居费城民主街,曾任温河县妇女救国联合会会长;因丈夫姓周,人称周大娘;是抗战时期活跃在鲁南根据地的抗日女英雄。其夫周振苍也是一位忠肝义胆、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抗日英雄。

    方兰亭婚后,周振苍面对终年辛勤劳作却仍旧贫困交加的生活,于1925年独身一人闯了关东。1931年,日军侵占了东北,周振苍又身无分文地返回了老家。行至河北省时,有几个自称到山东走亲戚的山西人,看他出身贫苦,便向他讲起了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新鲜事。周振苍一回到家,就把这些见闻讲给了方兰亭,让方兰亭从此明白了,天下真有替穷人说话的人。他们从心里很盼望能见那些人一面。

    没想到,这一天还真的到来了。周振苍在火车上遇到的那几个山西人真的来周振苍家串门了。来人名叫郭云舫,是个教书先生。很快,他们又认识了西官庄的马瑞图。马系本地富户,识字,在社会上有威望也有新思想。三人遂结成了好朋友。从此,方兰亭夫妇开始为马瑞图和在小岭当教员的郭云舫传递文件,成为地下党秘密交通员。

    1933年夏的一天,周振苍接到苍山暴动的通知,让他收集枪支,联络熟人,赶快上山。于是,他立刻带上干粮,领着妻子方兰亭,把女儿托付给家人,匆匆向南山赶去。走到半路,见有些人神色紧张地向回逃跑。机警的方兰亭劝丈夫打听一下再走。不多时,一个熟人跑着对他们说:“暴动失败了,现在国民党到处抓人,赶快藏起来!”说完就跑了。方兰亭带着丈夫到姨家躲避,但姨家不敢收留,只得又跑回家中。由于他们身份没有暴露,最终幸运地躲过了敌人的眼睛。在这白色恐怖中,她家仍是共产党秘密交通站,方兰亭常常帮助丈夫完成交通站的工作任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方兰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身份渐明,威望在农民群众中日益提高。1938年春,日军进逼临沂,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成立办事处。方兰亭参加了民运部工作,成为当时促进会的主要负责人;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秋,四县边联县委有一个重要情报需要送给大炉村的八路军115师首长罗荣桓,党组织把文件交给县委交通员周振苍。为躲过敌人岗哨盘查,周振苍把情报塞进烟枪杆里,直奔大炉,顺利完成了任务。然而,回到家后,还未来得及喘息,一队日本鬼子就突然闯了进来,把他拉到村前,吊到了一棵枣树上毒打,叫他供出地下党情报内容。他至死不讲。鬼子打累了,又叫汉奸用皮带轮番抽。当时周振苍穿着一件白粗布褂子,血水把衣服全都染成了红色。看他始终不讲.残忍的日本鬼子就把他的头颅割下来,悬挂在村围墙东门炮楼上,恐吓抗日群众。方兰亭悲愤交加,肝肠寸断!但她没有被敌人吓倒,而是怀着满腔悲愤埋葬了丈夫,带着幼小的孩子离开了村庄,毅然走向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她接替丈夫未竟的事业,每每把党的情报藏在发髻里,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搜查;先后担任了四县边联动委会会长、县妇救会长等职务。

    这年初冬,四县边联县委决定整编石邦杰部武装;经过数次研究,认为还是先派方兰亭去最好。石邦杰原是本地的贫苦流浪孤儿;一次在小岭大集上要饭,被富有同情心的方兰亭赶集遇见,买了一碗粥给他。石邦杰喝完粥后,泪如涌泉,扑倒在地,连声叫:“救命恩人,您就是我娘!日后有出息,一定忘不了您的救命之恩!”日军入侵临沂前后,石邦杰拉起一杆人马。他曾被日兵追捕,只身逃人方兰亭家,又被掩护,救了性命。现在带领武装,占据了东埝头村。县委决定对他先礼后兵。

    方兰亭经过一天准备,第二天就骑着小毛驴只身一人来到了东埝头村石邦杰的司令部门前。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卫严密,方兰亭镇静地说:“告诉我儿石邦杰,就说他娘从小岭看他来了。”语气中透着威严。哨兵见这老太太非同一般,再要盘问。方兰亭不耐烦地说:“别哕唆了,快叫我儿出来迎我。”吓得哨兵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报告去了。石邦杰自抗战拉起队伍后,虽然逐步看清了八路军是真抗战的穷人队伍,自己又是穷人出身,但投靠谁却还没拿定主意。突然听哨兵报告说“你娘来看你”,便猜出是干娘方兰亭。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石邦杰不是不懂,但他听说干娘入了共产党,却又有些犹豫。不过听到报告后,他也顾不得这些了,立刻就整帽拂衣,跑到门前迎接。方兰亭一见石邦杰,不等他开口,就当着众人的面痛骂一顿;然后又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为娘今日来看你,就是来给你指一条正路。这样混一天是一天,难道是长久之计?你做过对不住穷人的事没有?啊,给我说说。”石邦杰见干娘关心自己,万分感动,不禁泪如雨下,并立刻跪下,对着观看的群众说:“这是我的亲娘,一直也没孝敬,今后一定听娘的话。”方兰亭见他良心没坏,就说:“娘今天不走了,住几天给你说说话再走。”石邦杰破涕为笑,将“亲娘”迎进了营中。经过方兰亭的劝说.石邦杰最终率部300余人正式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后任八路军五团某队队长,在一次对日作战中光荣牺牲。

    1932年12月底,四县边联县在费县新庄乡官流庄召开群众抗战动员大会,遭到国民党费县县长李长胜的武装镇压。李长胜下令保安团对正在开会的抗日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群众6名,打伤20多人,自卫团300支枪被抢,制造了震动全国的“官流庄惨案”。各抗日团体纷纷通电全国,要求惩办杀人凶手李长胜,并组织了请愿游行队伍。方兰亭当时已50多岁。她不顾当时天寒地冻,代表边联机关到各村慰问死难者家属,愤怒痛斥国民党顽固派镇压人民的罪行,并组织带领受害者家属,冒着寒风,徒步十几里,到国民党112师师部找师长霍守义喊冤告状。在浩浩荡荡的请愿队伍面前,她身穿孝衣,怀抱受害孤儿,不顾年迈脚小,带领受害者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老老少少围住了霍守义的司令部,跪在雪地里呼号。寒风凛冽,哭声震天,国民党士兵企图驱散群众,方兰亭上前指着他们的鼻子痛斥:“你们这些小杂羔!住在俺这里,吃着俺种的粮食,不拿枪打鬼子,对着这些老的少的干什么?你是哪里人?家里有没有爹娘?我们要找霍师长,把他叫出来回答问题!”国民党士兵被她劈头一顿骂,个个收回枪;有的还流下了眼泪。霍守义开始还逃避不见群众;后来见事情闹大,只得答应抚恤死难者,并撤掉李长胜的县长职务,请愿取得了胜利。

    1940年,四县边联县遭受灾荒。国民党军队、日本兵和汉奸到处抢劫,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八路军不忍加重人民负担,各部队只得吃糠咽菜,干部、战士个个面黄肌瘦,身为妇救会长、民运科长的方兰亭心急如焚。自从丈夫牺牲后,她拉扯着三个女儿生活。最小的女儿叫小兰,已5岁。家里当时住着115师后方司令部的一个班,亲热得如同一家人。当她看到战士们每次打仗回来,没有粮食,只得吃糠咽菜时,心里就非常难受。她总觉着不能叫战士们流血吃糠。可是,到哪里去弄粮食呢?无奈之下,她想到了自己的亲骨肉。她私下打听了一个人家,偷偷把小兰卖给了这家当童养媳,换回了十斤谷子。夜里,她又把谷子磨碎,掺点糠菜烙成煎饼。第二天早晨,饥饿的战士捧着香喷喷的煎饼,边吃边问:“大娘,你从哪里弄来的粮食?”方兰亭强笑着说:“多嘴多舌,大娘出去借的,下来谷子还他就是。”战士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可是这一天,战士们忽然发现活泼可爱的小兰不见了;平时打仗回来,总是这个抱抱,那个抱抱的,叫她“小妹妹”。可这几天怎么不见了?战士们正在焦急纳闷,部队首长来了。原来首长已得知此事,派人调查后.向战士们说明了真情。

    战士们个个抱头大哭,跪在方兰亭面前,齐声喊“娘”;然后把身上的零用钱凑起来,托人把小兰赎了回来。方兰亭阻拦不住,也被战士们的真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首长当即召开部队大会,高度赞扬了周大娘的爱军精神。他激动地说:“自古都说爱兵如子,周大娘可算是爱兵胜如子。”从此,“爱兵胜如子”的事迹,在部队广泛流传开来。战士们感到她比亲娘还亲,都称她是“革命的母亲”。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为保卫胜利果实,方兰亭积极动员青年参军,荣立一等功。1947年春,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费县农救会长以上干部奉命北撤渤海区。负责家属队的方兰亭领着三个孩子,还要组织队伍,跑前跑后,一会儿看这个孩子,一会儿又照顾那个病人。队伍慢腾腾地向北走。

    一天,走到蒙阴瓦店时,全队已经没有粮食吃,小孩饿得哇哇直哭。方兰亭因年老脚小,组织配给了一匹马乘骑、一头毛驴驮行李。路上,她果断地下令杀马给全队吃,自己则靠一双小脚赶路。国民党的进攻,逼使鲁南家属队要迅速渡过黄河。时值六七月,河水猛涨,黄河沿岸船只全部集中军用。

    7月5日,敌情危急,各渡口挤满了队伍,地方干部、逃难群众都很着急。年轻力壮的过了河,老弱病妇全留在了南岸,家属大队无计可施。全队老少、妇幼200多人,眼巴巴瞅着方兰亭。上午,终于渡来了一条小船,声称奉命接方会长全家过河。方兰亭生气说:“同去给你领导说,这里都是我带的鲁南家属;不把她们先渡过去,我不上船。我不能光顾自己。要死,我和他们死在一起!”来人无奈,只好回去复命。次日早晨.方兰亭听说附近有一渡口,有部队过河。她立刻不顾雨后路滑,带着两个女儿,提着鞋就去打听消息。

    事也凑巧,该部队是鲁南负责运送物资的.负责人是王墨山。王墨山和方兰亭同为鲁南干部,非常熟悉。他正忙得焦头烂额.一见方兰亭领着两个孩子来了,大吃一惊,焦急地说:“我的娘哎!你怎么还待在这里?我快把你和孩子送过去!”说着就命令一个战士向河北摆旗,摇过一个船来。这时.家属队的人先后争挤过来,拉着方兰亭,不住地哭喊,生怕自己被丢下。方兰亭激动地说:“乡亲们放心!等你们都过去了,我娘儿三个再上船!”她转过脸,严肃地对王墨山说:“这些人都是我从鲁南带来的家属。不把她们先送过去,我是不会上船的!”王墨山听了非常感动,当即动员部队说:“人民子弟兵是保护人民的。我们宁可做出牺牲,也要保证群众过河!”说完,就立即派出阻击部队和警卫人员,帮助一百多名群众安全渡过了黄河。

    从渤海回费县后,方兰亭转入县实业科,曾因动员参军荣立一等功。淮海战役时,收军鞋支前荣立三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方兰亭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1958年退休;1964年离开人世,被安葬在费县烈七陵园内,受到后人永远的缅怀和纪念。

(选自中共临沂市委编:《沂蒙红嫂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谁在收藏
浏览:4394次

评论回复
  • 北海高密

    2022-05-08 09:13:50 北海高密

    费县官流(里)庄事件的时间应为“1939年12月”

最新来访
  • 北海高密
    北海高密
  • 费红
    费红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