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日回忆录(上篇)文/马瑞祥

集旺马 发表于2018-07-31 11:25:44

前峄县(现枣庄市管辖)是全国抗日的一部分,峄县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八年抗日的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峄县最早插上革命红旗的地区有:南北圩、小屯村以及涧头集和阴平。从一九二六年一一一九三八年就有了地下党建立,一九三七年秋建立抗日武装,后又建立了运河支队,以涧头集孙部(孙斌全)为主,为本市抗日的主力军,接着建立了根据地,上级指定以涧头集为中心,因为这地方地形很好,北靠运河,南靠山区,又是山东、江苏两省的交界处,便于打游击和开展工作。我是涧头集人,县委书记长期住在我家。四O年后,敌人在这一带安了伪军据点,我们就转移到涧头集南,旺庄山套十村(这里是我祖居家乡),和南北许阳(十余村)为主要抗日根据地。以后又在阴平北山套(十余村)为外围根据地,还有棠阴山套十余村。由于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和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峄县人民增长了战胜敌人,消.灭日寇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在这八年中与日、伪,顽艰苦战斗(包括大小战役数百次)经过多次反复激烈的战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在这八年抗日的艰苦岁月里,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以及革命群众宁死不屈,出生入死,英勇斗争,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中共枣庄市委根据这一指示,对于发动革命老同志写革命回忆录,非常重视,使后一代人从革命的回忆中得到有益的帮助和教育。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他们接好革命班,永远跟党干革命。

这篇回忆录,很多情况是单凭自己的主观回忆,也没有和老战友、老同志商讨,难免有不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又因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低,加岁数又大,记忆力差,早在五八年写过一部分笔记,当时交给局保存文件的同志,但因不慎,全部丢失,只好重写,单凭个人主观意断,定会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我衷心的希望读者和老战友同志给予批评指正和补充。

 一、发展党员、建立组织

抗日前党的基础(有几个老党员)如郭子化,他是邳县郭宋庄人,早在一九三二年被派来我县任党的特委书记,当时他发展了-批党员。再是朱道南同志,早在一九二七年就加入了革命工作,当时在济南上中学。由当时地下党动员他去武汉上军政大学,正当国共合作的时候,他经过一、二次内战,后回家(北圩村),他虽在家仍没放弃革命,不断进行革命和救国宣传,直到抗日战争时,找到了上级党,给他恢复了组织关系。在一九三八年十月份派来一位县委书记纪华同志,由于朱道南同

志是地方人,首先到南北圩村,小屯村开辟工作,他们先发展了几位个别党员,有邵循政、(又名仁山)马瑞祥(又名德麟)涧头集人,还有孙振华、周营单楼人,王磊、郭村人,朱奇民,周营西高合村人等。

我们就遵照上级的指示,按地理分工,除按原县制六个区以外,又发展到滕县一部分(包括沙沟、  南沙河)以至湖里十八村,津浦路朝庄以南至铜山县(江苏省)的一部分陇海线以北包括小塔山、汴塘、贾汪煤矿附近,宿羊山、车辐山一带,东至台儿庄,北至北山边,枣临路在内,共十三个区。

当时我们分工到各区去,首先是发展地下个别党员后建立党组织,分工情况如下:我和县委书记纪华同志,还有邵循政同志负责涧头区,贾汪区小塔山汴塘区宿羊山,车辐山并运河北阴平区、马兰区、峄城区;孙振华、朱奇民、王磊、岳俊卿等同志负责周营、沙沟、湖里、临城、齐村张范等区和枣庄陶庄一带。当时的党员有:王子安(又名王茂谓)家住黄滩村,张喻鼎,家住西徐塘村,龚刚整家住杜安集,马景佩(冷庄入)主茂其(三合庄人),孙景芳夫妇两个家住老汪涯、二郎庙,郑允东(住前庙)孙晋桥、邵光华(住石泉村)孙井杰(住东楼村),孙伯英(马兰道庄人),  孙景德(胡庄人);在周营区有孙振华(又名晋汉),单德运均单楼人,朱奇民西高合村人;在齐村区张范区有王磊郭村人,杜立、朱本善均北圩村人,刘景镇小屯村人,在棠阴有王子刚曹马村人,潘济民褚庄人,孙景一、孙倚亭均南棠阴人;在峄城区有张捷三、张恒潭家河人,陈丹秋七里店人,刘亦夫峄城人,在马兰区有赵静波赵庄人,戴子愚欢屯人,曹恒章马兰街人,李浩房村人;在沙河临城区有王海昌、董晓卿、董开夫、张贯武均沙沟人,其他区如贾汪小塔山、汴塘、宿羊山、车辐山均属于敌人的重点区,至一九四三年一一四五年才开辟的。以上各区同志均为三八年五月一一十二月份或以前的党员,他们各区又发展了一部分中共党员,当时统计共有四百八十名,共设有党小组100余处,党支部80处,打下了全县的领导群众进行抗日基础。开辟了金县的抗日工作。

通过发展党的工作各区委也建立起来了,涧头以我为区委书记,王子安为组织委员,张喻鼎为除奸委员,龚刚整为宣传委员,马景佩为交通委员。阴平区以孙景芳为区委书记,孙景桥为组织委员,孙景杰为宣传委员,邵光华为除奸委员,郑允东为交通委员。刘文章、孙景德都是该区领导人之一。峄城张恒为区委书记,陈丹秋为组织委员,张捷三为宣传委员兼交通联络站长。马兰区以戴子愚为区委书记,李浩、曹恒章继之,赵静波为组织委员,刘景一为宣传委员。周营区(包括沙沟、临城、湖里)以朱奇民为区委书记,单德运为宣传委员,王林昌为除奸委员,区委负责人还有董开夫。其他区因敌人控制严密,此时未能建立,至四三年后才建立。县委的建立:我县县委是在建立区党委后才建立的,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日在涧头集我家西屋内召开第一届一次县委会议,由纪华同志担任县委书记,岳俊卿为组织部长,邵循政为宣传部长,我为县委秘书,但不久岳、邵二人脱党,孙振华继任组织部长,王磊为宣传部长,我仍任原来的职务。

 一九三八年十月份县委书记来我县时,地委指示以涧头集为中心,也是以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地方,因此县委书记纪华同志在三八年来我县不久,就到涧头集,三八年底,因工作扩大各区往来人员很多,怕暴露目标,我就去涧头集天主教堂教书,将办公的地方也挪进天主教堂北屋(现在是涧头公社所在地),借以掩护开展工作。县委书记纪华在我家住了几个月(三八年十月至三九年二月)。

 一、运河支队的建立与发展壮大

原峄县是建党后建立的武装。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日,日本鬼子侵占了峄县。在这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党仅有八个地下党员,没有建立武装。那时虽有所谓“游击队”,但都是以国民党反动头子梁继璐为首的杂牌军,下设若干个支队,有孙洪业部、黄僖堂部,江苏省的韩治隆部、刘宜俭部、还有当地土顽龙希贞(又名龙瓜屋子)。此外,也有国民党的进步派孙伯龙部、田瑶峰部、邵剑秋部、李良振部、贺景文部、董尧卿部。我们根据毛主席的统战政策,把孙伯龙、邵剑秋等部争取过来,把梁继璐、黄僖堂、孙业洪和龙希贞逐步消灭了。因他们顽固不化做了许多坏事。如孙业洪暗杀过我二大队长胡大毅,黄僖堂暗地活埋我们地委巡视员老时同志,梁继璐、韩治隆也暗杀过我们的汴塘区委书记,老李同志和九个交通员。

我们根据毛主席的统战政策,发动群众,争取同盟军,扩大党的组织。动员各阶层有枪的出枪,有人的出人,有物的出物,有钱的出钱。大力宣传“爱国光荣,当汉奸可耻。”并发动了涧头区(也叫六区)伪区公所的武装起义。把区长孙斌全争取过来。孙刚过来就与反动的红枪会王荣娥、王亚平部打了一仗(大约在三九年四月)。在刘庄吸收了褚子宽(即褚思惠)部三十余人、枪,加上孙斌全部的长短枪二十余支,  轻机枪两挺,再加上我们在马兰区动员群众献出的四、五条长枪和涧头集我地下党支部动员献出的三条枪合起来有六十余人枪,初步以自卫军的名义,成立了一个独立营,营长由孙斌全担任,连长褚子宽,这就是我们的基础武装。不久又争取了进步的红枪会首谢福尧(又名绍唐)三十余人及其枪支,与自卫军独立营合并,谢为副营长,十月份县政府建立后,便改为涧头区大队。孙斌全任区长兼大队长,谢福尧任大队副。

孙斌全、褚子宽在社会上都是农民(中农成份),都受过当地土壕劣绅的压迫,他们对土壕劣绅有自发的反抗性和斗争性。孙虽然当过两个月的区长,但是那都是当地的土壕劣绅逼迫的,不得不千,当伪区长时没干过任何坏事。我和他是邻友,他见我成立的组织是共产党的组织,就一心想参加抗日救国队伍。为此,他主动找人和我联系。我便介绍他参加了革命,成了这支抗日基础力量,后来到了七、八月份,又争取了胡大勋,胡大毅部和邵剑秋部。孙斌金和朱道南同志又争取了孙伯龙部,共四个部分,500余人成立了运河支队。以后这支队伍成了峄县抗日的主力军。当时运河支队的负责人有:政治委员朱道南(前县委书记纪华同志已调走),支队长孙伯龙,副支队长邵剑秋,参谋长胡大勋,政治处主任文立正、一大队长邵子真,政治处副主任陈诚一,钟连祥,我任政治部组织部长兼行政供给处长,二大队长孙斌全,副大队长胡大毅、副政委宋学敏(四O年环境恶化时叛变)。运河支队自成立到四O年一月份一年的时间里,人数增加到二千人,和日伪作战数百次。打击了敌伪顽的嚣张气焰,引起了敌伪顽的忌恨,他们集中了两万余人的兵力,从四O年十月十一日起到十一月二十八日,对我们主力扫荡48天,由于敌众我寡,主力被打散,最后仅剩300余人,无力就地坚持斗争,就进山里休整。这时环境逐步恶化,上级决定把剩余的部队进行整编,一部分编入苏鲁支队,一部分编入孙伯龙部(该部改编为抗协军,受我们领导)。

因我在作战中负伤,没能跟队伍进山。为了坚持斗争,我就设法找到一个可靠的交通员田大娘(现住贺窑公社曹楼,已八十岁),叫她改装成一个讨饭的老妈妈,进山找到了县委书记孙振华和副县长孙斌全,他们叫田大娘捎回一封信说,运河南六河涯一带有胡大毅同志集合的一部分武装,包括区、乡干部四五十人,你先去安慰他们,然后再来山里。你们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斗争,我接到这封信,增添了勇气,又设法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夜里渡过运河,找到了胡大毅、胡大勋、马景佩等同志和他们讲了当前的形势。于正月十四赴山里,十六日到了山里找到了党的领导。这时县地区党委三级干部正在开会,会场大北庄,我先找到了县委书记孙振华同志将山外的日伪和据点的布置情况以及我去六河涯找胡大毅他们的事向他汇报了。我说:现在鬼子已回去了。只剩当地的日伪军,运河北仅三个据点,有古邵的孙茂墀的伪军200余人,周营的伪军孙井义父子100余人,运河南龙瓜屋子有100余人,如果去两个主力支队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打古邵、周营两个据点,打开后马上到运河南打龙瓜屋子,我们就能很快恢复地盘。孙振华同志听了我的汇报后,马上召开县委会研究。下午张司令散会回来,接见了我,.我把山外的敌情和来的目的又说了一遍,张司令说:  “你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和敌人坚决斗争,很好,我们一定去主力部队协助他们。”他叫我下午到赵镩政委处研究再定出山的事。我下午找到赵政委,赵政委说:  “马同志,您这种精神和勇气,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接着于化琪同志、行署主任李乐平、地委书记宋子成都来和我握手问好,赵政委又叫人做饭招待我。吃饭时,赵政委说:  “我们完全接受您的要求,只要敌情准确。”我说:  “敌情就是我给孙书记、张司令说的一样,错不了。”这时,区党委赵政委说:  “你回到张司令处等着,作出决定后,由张司令告诉你。”我吃完饭后,就回张司令处了。晚八点张司令回来说:  “同意你的意见,主力准备出山。”又问我:“你是先走还是和主力一起出山?”我问:  “主力什么时候出山?”他说: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七,决定二十日夜出山。”我一算还有两三天,就说:  “那我先出山准备船只,好运主力过河。”他说:  “你自己回去怕有危险。”我说:  “有危险也得走,任务要紧。”他说: “我给你写信带着,一封给胡大勋,一封给韩治隆(他以前和张司令是同学)。第二天,我离开司令部就奔峄县政府(住尚村)到了县长朱道南和政委孙振华那里,他们说:  “我们正研究随主力出山的事情,”又问我:“你知道主力出山吗?”我说:  “知道了”,我先回去准备船渡你们过河。”他说:  “好,你先出山吧”我把张司令给胡大勋、胡大毅的信给他们看了。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出山了。经过敌占区,到了四马寨,并连夜过了运河,住在曹楼亲戚家,次日一早,奔向六河涯,上朱家村,见到了胡大毅、胡大勋等同志讲了我从山里来的情况,把张司令捎来的信给他们看了,信上决定:阴历的正月十九或二十日夜出山,时间不超过二十日,我说:  “十九日前得准备好船停在新闸子处,主力打完古邵、周营两个伪据点,得马上过运河。我说最好叫马景佩同志去,因他到新闸子比其他人熟悉,一定能完成任务。事情安排好后,我感到腿伤有点痛,就回家(旺庄)休息了。刚到南许阳听到上午家村方向大炮、机枪响起来,我待了一会,听牛家村逃来的群众说,是贾汪敌人来扫荡,没受什么损失。第二天天没亮我就听见运河北有枪声,周营方向枪声、手榴弹声也响成一片,我知道这是主力出山打周营据点了。按原规定是出山两个支队,一个打周营,一个打古邵,但没有听到古邵那边枪响,我吃完早饭就去打听消息,听黄邱套来人说老八路出山了。打开了周营据点,将伪区长孙景义和儿子都抓了起来,还收了100余支长短枪,这时我想上黄邱,又因腿伤不能赶路,直等到下午太阳落山,从黄邱的西山由邵子真营长带一百余人到旺庄找饭吃,我一见他们忙问为什么光打周营不打古邵,他们告诉我:原决定两个支队出山,因峄、滕两个支队要打王洪九去,所以来了苏鲁支队的三百余人,是王六生政委带来的,没能打古邵。天刚明就到了新闹子渡口,碰见从台儿庄来了三汽船鬼子,给打回去,我又叫家属做饭给他们吃,他们吃完饭回去了。    ‘次日一早,我吃过早饭,拖着伤腿到土盆小山岗找到了他们,见到了王六生政委,朱道南县长、孙振华书记。他们正在研究打涧头集龙瓜屋子的事,我也参加了,王政委说:  “手榴弹不多了,”我问:  “得用多少?”他说:  “最少也得100个。”正谈着,胡大毅同志带着队伍来了,我问他还有多少个手榴弹,  他说:“还有30多个,民兵有十九个,我想了想说:  “今晚我们到南许阳去,听说鬼子在南许阳抛的手榴弹很多,我们向老百姓买去”。当天晚上,我们到了南许阳。向村长说明来意,村长就动员老百姓把所有的手榴弹都拿出来,也不要钱,接着商量下步打涧头据点的事,孙伯龙不同意。因为龙希贞曾派人对孙伯龙说过:  “你不当八路归抗协军,我现虽说当汉奸,但不久就要归你去。并说:  “我现在不出去,在涧头集还能当你的情报站,如果鬼子来扫荡,我完全负责。”孙伯龙信以为真,所以不同意打涧头集。县领导同志征求孙伯龙的意见,决定不打涧头集了,主力军由王六生政委带回山里。

这次放弃龙没打,结果四二年孙伯龙带队进驻毛楼时,被龙调来鬼子,将孙的队伍打垮,孙本人也牺牲了。教训是惨痛的。四、五年反攻时才将龙希贞打垮,使这一带的老百姓遭了四、五年的殃。

主力回山后,我们和县政府留下来。决定首先恢复区乡的政权机构,重建了旺庄几个村和南北许阳十余村的根据地,重新和敌人开展斗争。这一时期也是我县抗日史上最艰苦的时期。

因敌情恶化,县委改为县工作委员会,主任朱道南、政委孙振华,为了工作便利,区政权划分时以涧头集伪据点为界,涧头集东北为东区,西北为西区,叫区工作委员会,涧头东区驻旺庄,后又建立了两个乡政权。不久,又建立了区乡政权100余人的武装,其他武装有:胡大勋部40多人,褚子宽集合的前运河支队遗留的一连武装50多人,邵剑秋同志的前运河支队一大队的武装30余人,孙茂山部(后叛变投敌)等。这时,县工作委员会决定重建运河支队。

集合了上述几部分人成立了运河支队编为两个营,一营营长褚子宽兼一连连长,我任教导员,副营长兼二连连长,第二营长胡大毅,副营长李明和,教导员曹杰,;副营长王默卿,支队政委孙振华,支队长胡大勋,支队副邵剑秋,参谋是上级派来的王福堂。初恢复时,全队约200余人,四一年阴历五月份,在北许阳集合开大会宣布的。

四二年下半年到四三年上半年,由北山里区党委派来原县委书记,县第一政委纪华同志任政委。和他同来的还有童邱龙同志,任运支政治处主任。参谋长是上级派来的阎超同志。山东省委和鲁中南区党委还派来了地委书记于化琪同志。后我们又归邳雎铜地委领导,该地委又派来郑平同志任我县政委。四三年底,队伍已扩大到近2000人。

 一九四四年后运支升级,为鲁南军区十八团,童邱龙同志为政委,后编入第三野战军。以上这几位同志在我县领导工作的时间最长,起的作用最大,直到这个地区解放。

三、第一次县、区政权的建立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份,鲁南区党委和地委指示我县建立人民政府,并通知我们进山里参加选举,按三、三制,党员三分之一,其他进步党派三分之一,民主人士三分之一选出潘振武为第一任县长,其他各科负责人选出十余人,人民代表龚晓鲁,孙依亭为参议员,选举后的第三天,由潘振武带干部连同武装一齐出山,先在涧头驻防,又在各区逐步建立了区政权,涧头集选出区长孙斌全,阴平区区长兼区委书记孙井芬,马兰区区长孙静波,区委书记李浩,周营区区长单廷兰,区委书记朱奇民,峄城区区委书记张恒,区长陈丹秋,张范区区长崔玉柳,书记杜勒,棠阴区区长潘济民,区委书记王子刚,后换褚子良,郭里集区区长王鼎新,书记董明春。四O午地区沦陷,区政权全部解散,县政府也撤进北山里。

四一年二月一一四五年十月重新发展区、乡政权的情况是:四一年二月份环境稍好一些,我们又恢复发展了区、乡政权,这时县长和政委都调换了,朱道南为县长,孙斌全为副县长,政委是孙振华。第二次区乡政权的成立在四一年二月底,涧头分为东西两个区,我任东区区长兼区委书记,四二年初又调来了陈丹秋同志任区委书记,涧头西区区长是群众干部丁广英,区委书记是赵静波。四一年下半年,又建立了旺庄乡、许阳乡、黄丘乡等几个乡政权。四二年后建立了游击政权和区中队。阴平区区长刘文章,区委书记孙井芬,县组织部副部长张允峙带领队伍打游击,情况紧张时退回运河南根据地旺庄,许阳一带,为扩大游击区政权。四二年又建立了在湖里的办事处(微山湖)主任张捷三,政委刘向一,指挥武装的有县大队副大队长褚雅青同志。四三年后又增建了公开区政权许阳、土盆、黄丘、阴平、棠阴、周营、张范、马兰、八个区,连同原来的共十个区。四五年鬼子投降后,又增加汴塘区、宿羊山区和贾汪南区、城关区,这时县长是关百胜,政委郑平、王新直到抗战胜利。

浏览:532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寻管敦五烈士
    寻管敦五烈士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