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人民永远怀念薛亭同志(文/杨维屏)

地瓜 发表于2018-08-27 17:21:00

我和薛亭同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在莒南县认识的。当时,我是莒中县委书记,为了把中楼区划一半给莒南县,我去见过薛亭同志。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山东分局机关进驻临沂城。这时, 我在分局办公厅工作,分局叫我任华东滨北工作队队 长,带领浙东干部七十余人到青岛外围新解放区开展反奸诉苦群众运动。这批干部是从浙江四明山地区撤到山东来的。12月中旬我带这些干部从临沂出发赴诸城滨北地委,途经莒南县时,见到薛亭同志。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给我们安排食宿。在这次接触中,了解到他是莱芜人,是我的老乡,在莒南工作多年了。他给我的印象是:忠厚实在,办事认真,作风朴实。由于他周到具体地安排照顾,工作团的同志们非常满意。以后我同薛亭同志又有若干次接触。现在我写点印象记以表达对这位老地委书记的怀念之意。

一、他深入群众,工作踏实。抗战时期,他一直在莒南工作。他不论在区还是在县工作期间,都能和贫下中农交心、谈心、交朋友,对群众的疾苦和心情他摸得很透。那时的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组织建立群众:团体、动员参军、建立村党支部等项工作,他都干过,有些“难点”和“堡垒村”他都攻克过。他是农村工作的好手。他不论到哪里都能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对他很信赖,常听群众说“老薛是好样的。” 来自群众的这个评语是很难得的。

二、他实事求是地作调査研究。对东张屯的稻改就是一例。临沂东张屯村,地处沂河东黑土湖,土质不好,粮食产量低,他作了调查之后,认为可以引河水种水稻。他和几个有经验的同志结合起来,决心克服困难,进行稻改,结果很成功。省里也很重视这个典型的经验。那时,我在省委农村工作部工作,我到东张屯学习、总结过他们的经验。

三、他对兄弟地区皆尽力热心帮助。1964年我在惠民地委工作。9月,地委得知江苏射阳县对改造沿海盐碱地有成功经验,由我和郭林专员带一百多个公社书记去江苏学习,路经临沂。那时薛亭同志是地委书记,我向他提出,临沂地区工作先进,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可以借此取经,要求地委同志给我们介绍些经验。薛亭同志很谦虚地说:“经验没有什么可讲 的,兄弟地区的同志来了,我们可以介绍些情况,我已安排了一个会议,不能来讲,请地委副书记李永臣志介绍吧。”我们听了李永臣同志的介绍,很受教育,都说,要学习临沂地区干部的好作风,他们工作深入,吃苦耐劳,作风踏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临沂地委的领导同志给我们上了一课。

记得在1974年,他从临沂来济南住在'山东宾馆, 偶然遇到他,看他的样子是受到了很大委屈,是受打击和批判的。1984年,省委派我带工作组到临沂地委考察干部。我们住在第三招待所,听所里的人员说:这间房子是关押薛亭同志的地方,他在这里被关了四十多天,不许他外出,他有病还将广播喇叭匣子挂在他床头上叫他听批判。可见当时对他搞到什么程度!他逝世的时候,我已调到齐鲁石化公司工作,没能去看望和参加吊唁。事后,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非常悲痛!薛亭同志 给我留下的良好印象又浮现在眼前。我认为,薛亭同志对沂蒙老区的贡献是很大的。他在临沂,从双减、土改、办合作社到治山治水、领导稻 改,到处都有他的足迹。群众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沂蒙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他的确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本文作者曾任中共胶州地委、惠民地委、烟台地委、青岛市委副书记,山东省建委主任,省人大城 建环保委员会主任等职。)

浏览:407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斟灌
    斟灌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