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难得的好地委书记(文/杨雷)

地瓜 发表于2018-08-27 17:58:13

我和薛亭是1952年认识的。那时,我们都很年轻,他是莒南县委副书记,我在沂水地委纪委会工作,开会时时常见面。1956年,他由莒南县委书记升任临沂地委副书记,我则到莒南接了他的班。后来,我调到地区工业部时,他已是地委书记了。我在薛亭同志领导下工作多年,他那正直无私的品格,谦逊民主的作风,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人民负责的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薛亭离开我们已经20个年头了。但是,他那总是在微笑着的高大身影,却依然常常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当年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也常在一起说起他, 都说,薛亭是个好同志,是个难得的好地委书记。我想,我是该为他写点什么的时候了。

刚认识薛亭的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年纪。一米八多的个子,高高的额头底下,有一双常常沉思着的微笑的眼睛。他严于律己,待人谦和,平日里言语不多,但为人处事,却处处令人敬服。

50年代中期,薛亭任莒南县委书记时,工作便搞得十分出色。一次,地委书记朱奇民带领我们到莒南开现场会。那时候,地委只有一辆吉普车,地委书记坐。各县县委书记与地委有关部委书记便都上了一辆运输公司的大汽车。这种汽车本不是载客的,是那种普通的货车。上边搭上一块篷布,前边与左右两面一挡,后边大敞着口,也没有座位。坐这种车,不仅颠簸得厉害,而且一路风尘滚滚,尘土从敞着的后面口子里灌了进去,落在人的身上、脸上,呛得人喘不过气来。颠簸最甚、吃土最多的自然是坐在最后边的人了。所以,车一来,大家便纷纷爬上去站到前边。而薛亭却一直静静地立在一边,等大家都上去了,才爬上车来,站到最后边敞口处。车开了,他那高大的个子左摇右晃,站立不稳,一个急转弯,他猛地一 闪,只得脸朝外坐下了。一路颠簸,一路风尘。下车以后,我留心看了看他,只见满脸是土,全身灰尘, 可他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几十年过去了,他那满面尘土的高大身影,依然常常闪现在我的眼前。

薛亭平日待人是非常和蔼的,让人觉得可亲可敬。我从来没见他疾言厉色地训斥过人。一次与他闲谈时,我说起一名转业军人与一位领导干部吵架的 事,他说:“那件事是我态度不好,我检讨。”

我十分愕然。我本来不知道他也和转业军人吵过架,我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可是他却很诚恳地责备着自己:“他有困难,有情绪,态度不好,我应该好好劝说,不该和他吵起来的。”

我没有再说什么。

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像薛亭那样,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那么我们与群众的关系、干部之间的关系该会是什么样呢?

50年代末,我们的临郯苍平原还是一片常遭水灾的涝洼区,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很困难。

一次,地委召集各县县委书记在临沂城开会,地委书记朱奇民主持会议,讨论农业生产问题。地委副书记兼郯城县委书记薛亭在发言时像一块吸铁石,把大家的心吸引到他的发言中。他提出:“郯城平原土层厚,土质肥沃,农业生产潜力很大。只要搞好了水利,解决了排涝与灌溉问题,亩产可以提高到一千斤

亩产一千斤,是惊人的设想,是空前的,是敢想 而不敢干的目标。

我听了大吃一惊。当时,我是莒南县委书记。莒南是丘陵地带,农业生产比平原好,产量比较高而稳,年产也不过三百斤左右。郯城这样的涝洼地带,是有名的洪水走廊,夏季,沂、沭河一泛滥,便是一片汪洋。记得1954年我到郯城搞试行粮食统购统销时,城南英庄区洪水齐腰深,高粱只露着个穗。这样的地,怎么可能亩产千斤呢?

可是,细细听下去,我和大家渐渐被薛亭说服 了。

他讲得很具体。他已经在群众中作了大量调查,而且,还选择了一些重点村、重点户进行了试验。他说:“涝洼平原地要想稳产高产,必须改种水稻。只 要修好水利,涝能排,旱能灌,技术管理措施跟上, 肥料跟上,一年稻麦两熟,亩产千斤没有问题。”他说了试验村试验户的亩产量,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十分令人信服。

进入90年代的临沂地区的一些地块出现了亩产吨粮田。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薛亭在四十多年前的 1957年就提出“亩产千斤”的设想是惊人的。他不是神人,也没有洞察秋毫的慧眼,然而他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好传统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好作风,因此,他的预见性和超前意识,总比其他领导同志高一筹,赢得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后来,临沂地区的稻改便大面积地铺开并获得了成功。

临沂地区稻改的成功,当然是全区人民努力的结果,但最先倡导的是薛亭,与薛亭同志的千辛万苦、 百般努力是分不开的。

1959年12月16日,薛亭来到岸堤水库检查大坝清基工作。

那年一些大中型水库一齐上马,工期紧,任务 重,机械化程度又很差,挖土方、筑大坝,全靠铣、镢和抬筐。仅仅一个岸堤水库,就有5.85万多人上阵。岸堤水库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临沂地区第一座大水库。

那年冬天特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鹅毛大雪飘飘地下着,气温降到了零下17C,给大坝清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那条大坝长1665米,底宽百余米,从沙面往下挖15.3米才能挖到岩层。按工程的要求,岩层以上的泥沙是必须全部清除的。坝体直接筑在岩层上才能牢固。

在又长又宽的坝址上,民工们紧张地清基。挖着挖着,下边就冒出泉水来,越往下挖,小泉子越多,水越旺。人站在冰冷刺骨的水里,一会儿就冻得腿脚麻木了,20分钟就得换一次班。而且,站在水里捞沙,效率是很低的。一铣沙从水里端上来,只剩下一点点,再从这个人手中倒递到那个人手中,一个人一个人地从坝底传送到顶上,费时费力,进度极慢。何况还是站在冰水中劳作,能撑多久呢?许多人刚跳下去不久就倒下了。

这时,薛亭来了。他是经常泡在基层里的,经常到各个水库工地上参加劳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这次来到岸堤,一看到这种局面,便拍着工地党委书记高树春的肩膀说:“应当把积水抽干,才能提高工效。再说,这么冷的天,站在水里,人也受不了呀。”

高树春说:“是的。可是……”

“工地上缺少排水机械,对吧?你们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

“困难,我们想尽量自己解决。”高树春说,“全地区那么多水利工地,我们不应该再给地委领导添麻烦。”

“该说的还要说嘛。”薛亭取出了钢笔和一个小日记本,“来,说说目前最急需的紧缺物资是什么。”高树春书记如实作了汇报。

接着薛亭又到水库工地各处察看了一遍,访问了民工和技术人员,把问题一一记在小本子上。接着迅速赶回临沂,召开了地委、行署有关部委、办、局负责人紧急会议。立即调集大型抽水机械和棉被、大衣、皮裤、红糖、生姜、胡椒等各种防寒物资,迅速送到水库工地。

那时,我是地委工业支援农业办公室主任,奉地委副书记、专员李希平之命,调大罗湖煤矿备用抽水机去支援岸堤水库工地。当时,我亲眼看到了薛亭对工作、对民工疾苦高度负责的精神,并听到了他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我接到通知后立即出发,来到大罗湖,调拨了两台120马力的抽水机,配有四名技术工人,装上卡车就走。那天下着大雪,风很大,我们离 开大罗湖经界牌,往岸堤工地进发。那时,山区的土公路,到处是沟沟坎坎,没有高桥,连个正经的水漫 桥都没有,卡车颠簸到下午才好歹赶到工地。工地上,民工人山人海,看到我们送来的大抽水机,都高兴地迎上来,手舞足蹈地欢迎我们,并亲切的给这两台大抽水机披红戴花,说我们一路辛苦了,叫我们明天再干。可是我们看到工地上那种情景,看到数千民工站在冰水中挖沙,怎么能休息呢?我们连饭也没来得及吃,当场便卸下机械,安装好,马上干起来。

两台120马力的抽水机和修复好的上百台小型抽水机(12马力)一齐开动起来,坝基涌水渐渐减少,大家高兴极了。

这天晚上,我在工地上又遇到了薛亭同志。他也是刚从临沂赶来,是检查支援工地急需物资落实情况的。当他看到那两台120马力抽水机来了,排水进度明显加快,高兴地笑了。当听到红糖、生姜、胡椒、棉被、棉毯、大衣等防寒用品都运来了,十分满意。他还总结了民工的经验,提出“全面开花,重点突破”的清基回填的方法。即一段段抽干泉水,清除流 沙,用粘土堵泉眼、砸实,然后赶快回填土方。有的大泉眼、涌水力特别大,堵不住,须把树桩削尖,包上棉被,压在泉眼上,再赶快用水泥、石子、粘土回填。从清基到回填,在春节前按时完成了,共用了三 十多天。

就是这样规模的一座大型水库,从1959年11月 3日调集2.5万多名民工进入工地(后来最多参战民工达5.85万人),至1960年4月大坝基本建成,放水洞打通后召开竣工庆功大会,只用了180多天时间。真可谓是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临沂地委领导全区人民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精神,在临沂地区先后建成大中型水库30多座、 小型水库1000多座,塘坝近万座,形成了“千库万塘锁蛟龙”的局面。这是薛亭同志和地委“一班人”带领全区人民进行创造劳动的丰硕成果,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党和人民事业的开拓者。

临沂地区上述综合治水、治土和稻改的辉煌成就,得到中央、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以及兄弟省市自治区的赞扬。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组织参观团来临沂地区参观学习。1964年,薛亭同地委一班人,领导全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夺得临沂地区农业空前大丰收,爬上“四〇高地”(总产40亿斤粮食),超额完成了粮食征购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山东省缺粮地区。〈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相继登载文章(包括社论),把临沂地区称为农业先进地区。把临沂地区的干部群众称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愚公”。

薛亭不仅是临沂地区综合治水治土和稻改的决策者之一,同时他也是治水治土的跟踪服务者。在沂蒙这块热土上,每一个山头都有他的足迹,每个村庄都有他的脚印。他同沂蒙人民同命运共呼吸,因此沂蒙人民想他,念他,深切地缅怀他。

有的人死了但仍然活着,活在人民心中;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在人民心中死了。薛亭永远活在沂蒙人民心中。

这些事虽已过去多年,但至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谨记于上,作为对这位可敬的老战友、老领导的 纪念。

(本文作者曾任中共莒县县委书记,中共莒南县委第一书记,临沂地区沂沭河糸调工程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指挥等职。)

浏览:240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柳影
    柳影
  • ymlwei
    ymlwei
  • 找爷爷
    找爷爷
  • xndw
    xndw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