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在沂河两岸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压弯了稻株,农民带着喜悦的心情在挥镰收割的时候,就想起薛亭同志那高大的身影,和蔼可亲的容貌,想起他在稻田里同我们一起插秧的情形。他为临沂地区改天换地,战胜自然灾害,发展水稻而呕心沥血的情景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在赞叹:薛书记,这是您带领科技人员和广大干群,在那艰苦的年 代里苦干巧干的成果。沂蒙人民永远感谢您。
临沂地区的稻改是50年代末开始的。
临、郯、苍平原是涝洼地区,这里世世代代重复着“夏季水茫茫,大片蛤蟆汪,秋季不打粮,冬季去逃荒”的局面,老百姓生活十分贫困。
面对着涝洼地区的农民吃饭问题,薛书记时刻寻索着解决办法。他一方面利用外出机会请教专家,一方面阅查资料请教科技人员,还经常骑车深入农村,走乡串户,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他根据以往治理涝洼的教训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决定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将旱田改成水田,种植水稻,走“以水治 涝”的路子,当时把这一措施称为“稻改”。
可以说,临沂地区的“稻改”是从零开始的。千百年来,群众种植的大都是地瓜、糁子等旱地作物。更重要的是临沂春旱、夏涝,在这种条件下改革种植,发展水稻,难度极大,我们这些大学生(我是 1954年大学毕业,1955年来临沂工作的)心里也没有底。再加上早些时候某些地方“以水定田”种水稻的失败,干部群众对此都存有顾虑,还有个别不理解的人说:“薛亭是标新立异,想出风头。”薛书记讲:“我们都知道郯城的老百姓四处要饭,有人说郯城人喜欢要饭,去亲自看过的同志就会明白,他们是没有饭吃才出去要哇。老百姓祖袓辈辈在贫困中挣扎,我们作为党的干部,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再受穷, 再出去要饭,必须帮着他们吃上饭,帮着他们过上好日子,要改天换地。临沂地区北部是山区,水向下淌,造成临、郯、苍的涝洼,我看彻底解决的理想措施就是以水治涝种水稻。”他还对我们说:“种水稻,前人没搞过,没有经验,无法借鉴,路靠自己走,在这条路上可能要磕倒,磕倒不要紧,爬起来再走,再磕倒再爬起来,有什么可怕的?青年人要实干,看准的路别回头,只有干才能出成绩。”就这样,自1958年起,临沂的稻改在薛书记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开始了。
为了避免损失,我们没有蛮干。薛书记一方面派我们去上海、南京等地学习,还多次请专家来指导,同时在郯城采莲湖里进行水稻试点种植。我们农业科技人员随同薛书记吃、住在农村,同老百姓一同劳动。那时正值生活困难时期,吃的主食是地瓜干、胡萝卜和窝窝头,菜是向日葵叶子拌豆面煮的“渣豆腐”。吃饭时他常教育我们:“困难是暂时的,生产搞上去问题就解决了。”经过三年试点,总结了成功的经验,肯定了把旱田改水田、种植水稻、“以水治涝”的路子。从此“稻改”在涝洼区推开。
1964年,薛书记为掌握“稻改”中第一手材料,他又在临沂县小李庄大队设点,只要抽出时间,就带我们到点上住几天,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次天气很冷,还下着大雨,薛书记执意要下田插秧,我们知道他身体不好,不让他下,他不肯,二话没说就下了水,我们也都下去了。平时在地里干活休息时,在地头一坐,老百姓都围着薛书记啦呱,他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想跟薛书记说,群众想什么,要求什么,薛书记最清楚。当时,地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李永臣同志,也长住临沂县东张屯大队,抓“稻改”工作样板。
1964年春季,水稻育秧遇到春寒,又加上有的农民对秧田灌水不当,造成“烂秧”。薛书记正在地委召开干部大会,当他听到这一情况,晚饭后就骑自行车到河东离城16里远的地区水稻试验站,在试验田里同科技人员一起,看了寒害加水害引起“绵腐 病”造成水稻秧苗“烂秧”的秧田,商讨了防治和抢救措施,并指示有关部门迅速传送下去。群众很快学 会了防治办法,防止了因秧苗“烂秧”而造成的损失。在这个问题上薛书记给大家树立了种地要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相信依靠和重视科技人员的好榜样。
1965年水稻插秧之后,在黑粘土地上出现“稻缩苗”,也叫“稻苗座丘”不长。临沂地区“稻改”的涝洼地,大部分是黑粘土地,稻苗插秧后不长的占了很大的面积。地区农业局长朱平同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带着科技人员,在出现问题的稻田里做试验。当时在郯城县马家港口东北湖和临沂县坡埠村的“稻 缩苗”的稻田里,进行肥料试验,凡是施用过磷酸钙的地片,就没有发生“稻缩苗”,可以肯定是黑粘土地缺少速效磷肥,采用了地区水稻试验站的科技人员研究的“三合一”混合肥料(土杂肥加硫酸铵和过磷 )喂施法后,“稻缩苗”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生长。朱局长看到食一结果,走出稻田,赤着脚就骑自行车到地委向薛书记报告这个试验结果。薛书记马上指示我们立即座谈分析,写出材料传送下去,交给农民实施。当晚我们就在地委第一会议室加班赶写材料。夜间11点薛书记来看我们,并安排了夜餐。第二天早晨不到6点钟他又到会议室看我们写材料的进展情况。朱局长的汇报材料已经写好,等着领导审阅下发,他看后即叫办公室传发下去。薛书记对我们说:“为了群众的利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青年人要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在工作中有困难可以直接找我。”当时我们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通过几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实践,薛书记对我们科技人员讲:“科学技术是什么? 就是解决难题的,解决了难题,工作上去了,科学技术也就进步了。”我记得他还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科技除有很大的威力、效益外,并且投资少,见效快,从实践上看,科技能解决几十年、几百年的难题,解决了难题又能几十年、几百年受益。”从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在那时薛书记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就看得那样深刻,那样长远,确实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
1965年6月24日,我随薛书记到苍山县检查夏收、夏种工作。先到苍山县的荸荠湖,又到糖稀湖查看了水稻插秧进度和插秧质量,下午一点半才回到县委招待所,开饭时间已过,伙房办了大蒜凉拌黄瓜、猪头肉,主食是煎饼。我们吃饭时发现薛书记用手捂着肚子,当知道他有胃病不能吃生冷食物时,准备要伙房下碗面条,他说:“不用,炊事人员已经休息, 别再叫他们了。”随后他用开水泡煎饼,吃点煮熟的黑咸菜,就是中午饭。
1965年7月13日夜,久旱后下了一场大雨,薛 书记正在济南开会,夜里打来长途电话,叫地委办公 室迅速通知稻区,这是今年的第一次山洪,水很肥, 要想方设法把它引灌到稻田里,可以节省化肥。他是身在济南,心在临沂,时刻想着临沂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在薛书记教育鼓舞和以身作则实干的带动下,水 稻科技人员常年住在农村,干在稻田,和群众一起攻克“稻改”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难关,使临沂地区种植水稻从无到有,从不会种到会种,从直播种稻改为育秧种稻;从一年一季稻改为稻、麦两熟制,从水稻水育秧苗改为旱育秧苗,从旱育秧苗又发展为“三旱”种稻(即缺水种稻技术)。当前临沂地区种稻技术水平和稻、麦两熟的平均产量,均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在这些常年受涝灾的地区改种水稻之后,群众千百年来吃糁子、地瓜的肚子,改成吃大米、白面。在这些常年夏季水淹、秋季不收粮的地上,60年代中期已亩收500斤稻谷,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摘掉了这些地区群众“有要饭习惯”的帽子。
临沂地区稻改在全省首先推开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全省都到临沂来学习种水稻经验。1964年春季在郯城县码头办了十天全省的三百多人种稻科技人员培训班,结合现场进行培训。而后全省“稻改”工作全面推开。
继而,又带动了苏北、皖北的“稻改”,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65年临沂地区是全国首位大寨式的专区,在北京全国农展馆展出以后,全国各地甚至江南老稻区各省的干部、群众都到临沂来参观学习,他们说临沂的稻田远看像棋盘、近看是格子田,认为临沂地区林、田、路、渠规划得好,“稻改”经验丰富可行,是他们学习的样板。
1965年临沂地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吃饭不要粮票。薛书记专门安排对南方来临沂工作的科教人员,每人每月优先供应五斤大米,后来大米多了,就敞开供应,使外省籍来临沂工作的人员,像在家里一样温暖。
薛书记领导临沂地区“稻改”,在涝洼地区种植水稻,是做了前人不敢做的事,闯开了在沂蒙山区不能种水稻的禁区,使“昔日的茅草荒,今日成了米粮仓”。稻谷平均亩产现已达960斤,高产地片达到 1200斤;稻茬小麦平均亩产680斤,高产地片达到830多斤。稻区群众异口同声说:“是薛亭书记领导我们种稻,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世世代代不忘薛书记。”
“喜看稻菽千重浪”,吃米不忘种田人。薛书记,你的改天换地、在沂蒙山区种植水稻的愿望已经实现。群众得到了好处,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了基业,群众永远怀念你。安息吧,我们的好书记——薛亭同志!
(本文作者曾任临沂地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