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战斗在垦利:一九四四年(文/向旭)

埠寨81012 发表于2018-10-12 17:21:26

一月至春节前,全县进行21天大“扫荡”后的善后工作,整顿基层组织,恢复各项工作的正常活动。按照县委1943年12月间一次会议上关于进行反“扫荡”后善后工作的统一部署,县、区干部普遍深入农村基层,调查了解敌人扫荡中的烧、杀、抢、掠等罪行及造成的损失情况,了解农村干部、党员、民兵在反“扫荡”中的表现及对敌斗争的英勇事迹,慰问烈军属及受害群众,对困难户进行社会救济工作,整顿并恢复党组织及各群众团体、民兵组织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开展冬季农副业生产,主要是搞冬季积肥,发展纺织、榨油、做豆腐、编荆条、跑运输等各种力所能及的副业生产。干部都亲自帮助村干党员、积极分子及困难户制定家庭生产计划,同时大力整顿恢复各村冬学,开展冬学运动。经近一个月的工作,各项工作逐渐恢复起来。

春节前,县委召开区委书记会,检查总结了前段进行的反“扫荡”善后工作,对春节年关工作作了布置安排,重点是拥军优属和对困难户的救济工作,并发动群众开展春节文娱活动,让群众在敌人大“扫荡”之后,都能高高兴兴地过春节。通过各种会议,冬学和春节文娱活动普遍进行“渡过黎明前的黑暗,争取抗战胜利”的形势宣传教育,克服部分干部群众对抗战胜利信心不足和对长期抗战的疲惫情绪。记得正月十五这一天,县委宣传部在苍州屋子组织了一次高跷、旱船、狮子、龙灯、秧歌队的大会演,由二区、六区、一区、七区、五区赶来参加会演的农村文艺队有四五十个,前去赶会看热闹的群众近七八千人。会上,各村的文艺队都争相献演,五彩缤纷,锣鼓震天。除有高跷、旱船、狮子、龙灯的技艺表演外,还有戏曲、小调、山东快书“武老二”以及活报剧等多种形式的说唱,可称得是垦利县的一次文艺盛会。我在这次会上借机作了形势宣传。这次集会,不仅展现了垦利人民节日的欢快生活,也显示了垦利人民在经受了21天大“扫荡”之后,进一步加强根据地建设,努力发展生产,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心与信心。

按照县委冬季工作计划,春节前后,我在冯家屋子主办了几期农村支委、村干部训练班。主要向他们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除了由我担任主讲以外,还请县委组织部长、各群众团体负责人、县长、公安局长或有关科长去讲课。为了推动生产运动,还要教他们学会制定生产计划。每期半月时间左右,学员四五十人不等。方成、李子平、陈贻然等同志都作过训练班的教育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对村干的教育培养,县政府也常举办行政、财粮、教育等各种业务的村干短训班,县的农、青、妇等群众团体、武委会及各区都分别举办基层组织的骨干训练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这些大都是在农闲时期举办,以免影响生产。实践证明,举办基层干部、党员短训班,不仅可以培养一批基层工作骨干,也是物色培养脱产干部的好办法。

县委上半年的中心工作是发动群众开展春季大生产运动,结合整顿部分农村党支部和群众团体基层组织、改造村政权(改选村长)等。五月间,在三区、二区、一区的荆柳草荒中先后发现蝗虫,县委主要工作是动员干部,发动组织群众,深入草荒消灭蝗虫灾害。下半年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复查运动。经1942、1943年减租减息运动,全县除少部分敌占区、接敌区的村庄外,绝大多数村庄都已进行过减租减息工作,但有许多村庄的减租减息工作,是干部包办代替进行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与地主、债主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不够。有的村庄遗漏未减,有的明减暗不减,也有少数是减了又复辟的,把减交的租息又倒回来。根据区党委关于开展查减运动的指示和地委有关指示精神,六月初,县委召开了县区干部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研究了全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情况和问题,确定了下半年全县以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入开展以查减运动为中心任务。根据过去减租减息工作基础不同的几种类型,作出了查减工作内容的具体规定。在工作方法上,强调深入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提高阶级觉悟,把查减工作变成群众对地主、债主、雇主开展面对面的说理斗争。为了防止复辟,凡开展减租减息的,都要立新契约为凭。在进行减租减息的同时,也要保证交租交息。会上,检查批评了不重视发动群众,不放手组织群众与地主、富农开展说理斗争的右倾思想,批评了部分干部不愿做减租减息工作的疲惫情绪,以及部分干部不重视做群众工作,把做减租减息工作视为份外事的不正确认识。县委组织县、区党群全体工作干部,并从县政府、公安局、工商局、邮局等机关抽调一些能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参加查减工作。同时,还要求军区、行署驻垦利的后勤机关也抽调少数干部参加驻地村的查减工作。

为了推动查减运动的深入开展,县委确定以六区为重点,直接帮助六区进行查减工作,以取得经验,指导推动其他区的工作。县委机关驻六区黄家油坊,机关的大部分干部分别到各区帮助工作。我除了经常参加六区的一些工作活动外,还在所住村帮助村干部作些工作,曾开过几次雇佃农及党员、村干部的座谈会,对黄家油坊的租佃、借贷、雇佣关系状况及过去“双减”工作情况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工作,编写了一份查减工作宣传材料供干部作宣传参用。同时,还就为什么减租减息,为什么要给雇工增加工资,“二五减租”、“分半减息”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开展查减运动,什么叫剥削,是财主养活穷人,还是穷人养活财主等几个问题,用具体实例,通俗语言,编写成大字墙报——“大家看”,张贴到集贤村集市的大街上,逢集日还到大集上作口头宣讲,为开展群众性的查减运动积极的进行宣传工作。

这次查减运动,由于县委指导思想明确,工作部署具体,又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工作开展比较迅速、扎实。通过减租减息复查运动,提高了群众的觉悟,打击了封建势力,巩固了减租减息的成果,广大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都有很转变和大提高。

随着减租减息复查运动的深入开展,逐渐触及到县、区政府机关内当地的几个地主、富农出身的科长和区长,一般地说,他们对减租减息是拥护的,对共产党、八路军也是拥护的。在我军打垮顽固派解放垦区后,吸收他们参加了我县、区政府机关工作,他们在开辟建设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都出过力。但他们对发动群众起来反对封建剥削,对地主高利贷者开展斗争,则是不那么拥护而持消极态度,甚至支持其家庭、亲属抵制减租减息和复查运动。有的人在家庭受到群众的批判后即消极回家,有的因阻挠运动的开展而被调离领导岗位或调离本区本县。如县政府原教育科长刘慈符,三区原区长胡竹轩,二区原区长牛林泉,五区原区长高继贡,还有原一区区长王允山,四区原区长曹峰等人。原县参议会的老议长刘翰卿也没有过好减租减息复查这一关。

夏季,在渤海军区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对敌人开展了夏季攻势。垦利县独立营和部分民兵参加了解放利津城的战役。八月间,前线捷报频传,不久,盐窝、崔家敌据点先后被攻克了。接着,利津城解放了。这是继鲁中解放沂水县城之后,山东被解放的第二个县城。这标志着抗日战争我们进行局部反攻的开始。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群情振奋,男女老少都笑逐颜开。县机关在朱家屋子举行了万人庆祝大会。在黄河滩里搭起了开大会的台子,会场周围和大路两旁竖立起很多门板和高粱杆编制的屏帐,贴满了红绿黄彩色欢庆标语,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周围一些村庄还扮起了高跷、旱船、秧歌队,敲打着锣鼓,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祝捷大会。刹那间,宁静的黄河滩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这是朱家屋子建村以来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庆祝大会上午十点左右开始,鸣放土礼炮12响表示庆祝。这次庆祝大会,我做大会司仪。渤海区党委副书记王卓如同志还特地赶来参加了这次大会并讲了话。他代表区党委、军区和行署向垦利县人民表示祝贺,他讲了我军开展夏季攻势以来,攻城克镇捷报频传,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并号召垦利县人民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努力发展生产,积极支援前线,夺取抗日战争的更大胜利。县委副书记杨世保、副县长石青同志和群众团体及县武委会的负责人,还有民兵代表和军属、劳模代表都相继讲了话。会后,高跷、旱船、狮子、龙灯、秧歌队纷纷作着各种表演退出会场,各村的民兵、妇救会和学生队伍高呼着口号散去,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的老人和孩子们却迟迟不肯离去。老人们满脸笑容地互相交谈议论,孩子们则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互相追逐,他们好象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以后,各区也开了庆祝会,全县人民一片欢腾。

利城解放后,原属垦利建制的利二区、利三区划归利津县。垦利县党、政、军、群团领导机关的一批同志调去利津工作。垦利县、区领导机关负责人作了调整。原垦利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王林去利津任县委书记,独立营营长张伯令带领全营去利津,县长王雪亭(当时在省学习)及王锐夫、张汝淮、袁东、刘之申等都去利津县政府工作,县公安局长王梅亭、县工商局长许子敬、县各救会组织部长王钢峰、县工会负责人张景村(即张思路),还有王旭晨、宋砚田、邢兰清(即尹旭光)、张子敏等一大批干部都调去利津县。原利二区、利三区的干部李真、杨华真、王允文、赵景、郑焕文等全部都转去利津县,副县长石青(李伯衡)同志亦调走。

垦利县党、政、军领导干部调整后,杨世保任县委书记,刘季青任县长。集中各区区中队,重新组建垦利县大队,县长兼大队长,县委书记兼政委,副大队长刘治明,政治协理员王公乾,徐胜任公安局长,崔振华任组织部长,李廉清去一区任区委书记,李光辉任县青救会负责人。原县委秘书黄启民调四地委,郑贯一到县委任秘书。此外,还有一批干部先后调去四地委,部分区的干部也做了一些调整变动。

四月间,陈庄敌据点在我军事打击压力下,被迫撤走。过去受尽国民党顽固派的压榨,又被敌伪统治了三年多的陈庄周围20多个村庄,成了一片新解放区。为了加速开辟这片地区的工作,县的领导机关在五、六月份打完蚂蚱之后,七月间移住四区南部的新台子庄,在驻地召开了全区群众大会,宣传党在根据地实施的各项政策。县委曾集中了一批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各村开展工作。由于当时对开展新区的口号不鲜明,工作力量单薄,又没有及时铲除各村伪政权势力,加之临近的利三区盐窝敌据点还时常出动搔扰的影响,一时难以深入发动群众,只是作了一般的宣传工作。

利津城解放后,八月间,渤海区各救总会朱永顺同志,带领群众干部训练班驻到陈家庄、韩家垣子。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开展四区新解放区工作。后来与县、区干部相结合,统一组成了一支强大的群众工作队伍。在各救总会夏戎、朱永顺同志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以反汉奸、反恶霸、反贪污(伪乡村长)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反奸诉苦运动。县委为了密切与总会训练班的联系,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县机关移驻陈庄。

我除了参加县委的工作活动外,还参加了杨家河村工作组的工作。当时,在我军夏季攻势胜利的影响下,在利津城解放的鼓舞下,干部、群众革命热情高涨,工作进展迅速。总会训练班直接掌握的八里庄、陈庄反贪污(伪乡镇村长)清算斗争首先取得了胜利。接着,杨家河村清算伪村长王宪之的斗争也很快展开。经过工作组旗帜鲜明的深入宣传发动群众之后,即有很多过去受欺压的贫苦群众向工作组反映、揭发伪村长的罪恶,说他过去当过顽固派的连长,鬼子来了又当上了伪村长,他与汉奸伪军花天酒地,吸食“白面”(毒品)成瘾,在村里横征暴敛,鱼肉人民,他任意出“蹦条子”(无缘无故出条子要粮食),随便搞推派要钱,有的户竟被一张“蹦条子”弄得倾家荡产,离乡背井逃荒谋生,为逼粮逼款被打被关的有十余人,他曾勾结伪军吊打过一个寡妇,情况十分残忍。群众对这个依仗敌伪势力欺压群众的伪村长恨之已极。在工作组的引导下,群众组织起来举行了清算伪村长王宪之罪行的斗争大会。有20余名受害者,激昂慷慨地申诉了所受欺压、凌辱的件件冤屈,他们以被逼交粮款而被迫典房、卖地、无故被关押打骂等具体事例,揭露了王宪之依仗敌势欺压群众、侵吞粮款、鱼肉人民的桩桩罪行。迫使他不得不低头认罪,并在斗争会上当场立了字据,吐出部分贪污粮款。斗争胜利了,群众懂得了组织起来就是力量的道理,知道只有在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民主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有这一天。村农救会在斗争中成立,群众大会选出了新村长,妇救会、儿童团、民兵组织也都先后建立起来。杨家河的群众高兴地集队到陈庄大集上去游行,宣传他们反贪污斗争的胜利。

经月余时间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反奸诉苦运动,这片新解放区的面貌改观了,推翻了伪乡村政权,建立起了各村抗日民主政权,打击了欺压人民群众的汉奸恶霸、“地头蛇”等封建势力。各村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基层群众团体组织建立起来了,涌现出了一批敢于斗争的积极分子,成长起来了一批村干部,为进一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打下了基础。

秋末,在县委对前一段的反奸诉苦运动进行总结之后,我同县各救会宣传部长陈镜、县政府教育科长刘岱东(刘振海)一起去沾化县驴头村参加地委召开的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如何开展冬学运动问题。会议结束返回县后,在冯家屋子召开了县区党、政、群及宣传干部参加的县冬学委员会扩大会议,传达这次会议精神,总结了往年开展冬学运动的经验,并部署了当年开展冬学运动的工作。会后,即由县政府教育科主持培养冬学教师,并且组织编写冬学地方教材,积极推动冬学运动的开展。

在我们去沾化参加地委宣传会议期间,敌人曾对广、博、蒲、垦进行过一次短期“扫荡”,这是敌人在我攻克利津城之后对垦利的最后一次“扫荡”。敌人由南而北长途奔袭,经我一区八大组、五区民丰社,直达二区、七区的黄河沿岸部分村庄,进行烧杀抢掠。这次敌人“扫荡”来去匆匆,只三四天即窜回。

11月末,我去参加渤海区党委召开的整风会议,到广北史家口报到。四地委的同志编为一个大组,地委副书记李文为组长。记得会议开始先学习整风文件,第二阶段为民主座谈会,集中地给区党委、军区、行署领导同志提意见,第三阶段为个人反省检查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人写出一份思想反省自传。最后是部署研究工作。会议历时五个多月。会议期间,地委宣传部长刘洪轩同志和我回了垦利一次,在五区苟家屋子召开县、区干部会议,传达了区党委、军区关于动员大参军的指示。

这年春节,区党委整风会议在利津二区坨家庄休会三天。我回到朱家屋子与县委机关的同志们一起过年。

浏览:185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南之木
    南之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