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战斗在垦利:一九四五年(文/向旭)

埠寨81012 发表于2018-10-12 17:21:54

这一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我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一年。五月,德寇希特勒在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的强大攻势下被迫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八月,日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五月间,地委转发区党委通知我任县委副书记。

为了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准备抗战转入全面反攻,在区党委、军区统一部署下,从四四年冬季开始进行动员参军运动。这次参军的动员教育时间比较长,发动群众工作作的比较充分、成熟,垦利也和广饶、博兴一样到处呈现出参军光荣的气氛,广大群众中出现了踊跃参军的热潮。有的一门三英雄(三人参军),有的户叔侄、兄弟双双携手参军,出现了许多父母送子,妻(有的是未婚妻)送郎参军的动人事迹。当时垦利这个人口只有十万左右的县参军人数达千人以上。这次参军运动中,有许多县区干部、农村党员、村干部、民兵骨干带头参军。县武委会主任韩连祯同志和几个区武委会主任带头参军,起了极好的作用。这次参军运动的成功,反映了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之后,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广大青年要求参军抗日的革命热情高涨。

五月,渤海区党委整风会议结束,我回县工作。当时县委机关住在二区渔洼村,机关的同志们都在忙着种菜园。我向县委汇报了参加区党委整风会议的经过及个人的感受,我一边了解县的工作情况,一边同机关的同志们一起参加田园劳动,有时是翻地整理菜畦,有时用水斗打水浇菜。后来机关部分同志又去二道岭种地,我也去过几天,为同志们做饭送水。

上半年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参军后农村基层组织的整顿工作,开展春季生产运动。有些村庄村干部带头参军后,基层组织干部缺额不健全,甚至出现瘫痪状态,影响了农村基层工作的正常进行。经过整顿,补选充实各组织的村干部,以利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了巩固参军成果,在发动与组织春季生产中,用了很大力气安排落实对烈军属的代耕代种工作,各村还普遍地修订、制订了拥军优属公约。

春季生产中,仍是积极宣传奖励开荒的政策,动员群众“组织起来”搞生产,除了互助组、插伙组形式外,一区、二区、七区有几位劳动模范带头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发展农业集体生产组织上前进了一步。

五月间,一、二、三、四、七区又发现蝗蝻成灾,县再次成立灭蝗指挥部,组织县区干部全力以赴,发动并带领群众深入荆荒草丛中捕灭蝗虫。县指挥部还编印了《捕蝗快讯》,交流捕蝗情况和经验,指导捕蝗战斗。历经近月时间始告结束。行署发布通报表扬了垦利县杨世保等一批捕蝗的得力干部。经连续三年春季捕灭蝗蝻,根除了蝗源,使垦利县以及山东地区,消除了蝗虫灾害,这对当时保障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保证根据地人民生活,支援抗日战争起了重大作用。应该说,这是垦利县人民的一大功绩。

组织干部学习七大文献,再次开展“查减”运动。六月底,县委机关移驻四区新台子庄,主要想组织一批干部帮助四区新解放区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但在中央七大以后,七大文件很快印制成册下达,随即按照区党委、地委通知精神,县委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县区干部学习七大文献。主要是学习《论联合政府》和《修改党章的报告》,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强党员的党性觉悟,加强干部队伍的组织纪律性。学习期间,我和县委的其他同志曾作过几次学习辅导报告。广大干部在七大精神的教育、鼓舞下,盼望抗战胜利心切,革命热情更加高涨。

七月间,县委召开了县区干部会议,再次检查了在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复查运动中的右倾思想,动员干部深入踏实地发动群众,决心完成减租减息复查工作。重点是帮助四区完成减租减息复查任务。在当时大反攻的形势下,我军夏季攻势已全面展开,横扫渤海平原各县大小敌据点。支前任务日渐繁重,干部力量难以集中,查减工作实际进展不大。八月间,日寇投降,新的任务来了,原来的工作部署随之被打乱中断。这年冬天到1946年的上半年,才又重新组织干部力量,在这个地区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欢庆抗战胜利,开展秋季参军运动和输奖献粮运动,支援前线。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渤海日报》发了号外,迅速传播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胜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呈现出一片胜利的喜悦。年轻人又蹦又跳,放喉高歌,有的鸣枪庆祝,简直欢欣若狂,有的高兴得夜里睡不着觉。县机关在陈庄召开了万人大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县区商会还请来了京戏班,演唱了四天大戏,到处一片欢腾。

不久,县机关移住陈庄、韩家垣子,从此,县机关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四年多流动打游击的阶段宣告结束。这时,广大干部都浸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心浮起来了,工作作不下去,认为抗战八年就是为了打败鬼子,现在鬼子投降了,抗战结束了,还干什么?一度思想混乱。八月底,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了军区刘其人政委关于当前胜利形势与工作任务的报告,提高了认识,澄清了混乱思想,强调要做“长工”,不做“短工”,批判了做“抗日党员”、“抗日干部”的思想,要继续干革命,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建设新中国。

以后,在上级统一部署下,八月底,九月间,发动群众开展了一次秋季参军运动和输奖献粮运动,主要是动员地主富农献粮,动员广大群众献鞋袜,缝制军衣,拥军支前。这次参军、输奖运动都以四区为重点,搞的也比较热烈,其他区也有一批青年民兵和年龄大的学生参了军。这次全县参军600余人,输奖献粮数千石。

县委为了加强根据地群众宣传工作,活跃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在这次参军中,从八大组“实小”和黄家油坊新华小学抽调了30多名年龄大些的学生筹建了一个县文工队,调了新华小学的教员马耕和一个宣传干事李惠成来负责组建工作。在不长的时间内,他们排练出“开荒生产”、“拥军参军”、“打碉堡”等几个文艺节目,在陈庄、韩家垣子开大会时,作过演出,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但到年底前后贯彻精简指示精神时,这个文工队即撤销了。部分人员调去军分区文工团,部分年龄小些的仍返回学校读书,也有少数参了军或参加了地方工作。

冬季再次开展“双减”复查运动。秋末,我去无棣县城参加了四地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主要是部署新解放区工作,也部署了老解放区开展减租减息复查的工作。根据区党委有关指示和四地委这次会议精神,县委决定,是冬明春再组织县区干部集中力量开展一次普遍地减租减息复查运动,重点仍放在四区。强调放手发动群众,坚决清算封建势力的历史罪恶,讨还旧债,把反封建斗争引向深入。强调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对地主封建势力开展面对面的斗争,经过减租减息复查运动之后,确实建立起农村基层贫下中农基本群众的政治优势。

经过几年来减租减息复查运动,我们深深感到减租减息这场反对封建剥削制度,反对封建势力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能否搞得好,关键是放手发动群众。干部包办代替,不深入发动群众,文质彬彬地开展群众斗争是不行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势力也不是一斗就垮的,不经过反复斗争,没有形成贫下中农群众的政治优势,减租减息的成果亦难巩固。减租减息运动又是发动群众的钥匙,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不仅使群众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把群众组织起来,使群众树立起当家作主的思想,从而充分调动并增强广大群众对敌斗争和发展生产、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推动根据地各项工作和社会的发展。从广义来说,几年来农村的建党,基层干部的成长,一批批青年参军以及农村生产发展等,都是减租减息运动的成果。减租减息还是教育干部、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经过减租减息及复查运动,使干部在群众斗争中受到教育,经受锻炼和考验,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回顾当年垦利干部队伍的成长过程,绝大多数干部是经过减租减息运动,学会了做群众工作,逐渐增强了阶级斗争观点和群众观念,培养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工作作风。

由于参军和抗战大反攻形势的发展,新解放区工作的需要,垦利的干部不断外调,有些部门领导岗位缺额需作补充。原县武委会主任韩连祯带头参军,副主任也被调走,继由二区武委会主任魏义昌到县任代理主任。我任县委副书记后,下半年调四区区委书记王星九任县委宣传部长,时间不久,即调去四分区工商局工作,另由五区区委书记张增到县委任宣传部长、县委委员。县工商局监委张浩调去四分区工商局工作,县青救会王志颜调去四地委民运部无棣县工作队后,由李光辉到县任青救会主任,妇救会主任李竹坪调四地委妇救会,另调孙冰清到垦利任妇救会主任,县公安局长徐胜调走,由魏湘源任县公安局长。此外,县政府有几个科的领导干部,部分区的领导干部也有些变动。

浏览:134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南之木
    南之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