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杨成云同志(文/傅赤先)

傅山81012 发表于2018-10-12 18:38:07

抗日战争后期,我军已广泛采用爆破技术,对付敌人的各种工事。但我们当时还不能制造黄色炸药,怎么办?研究的结果,只有到敌人控制的矿山获取。我们这支武工队,当时活动在金岭铁矿一带的敌占区。因此,如何把敌人控制的炸药搞到手,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战斗任务。

但是,要想搞到炸药,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敌伪据点的强固工事不断被我军用炸药包摧毁,早已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对矿区炸药的管理,采取了越来越严密的措施。因而,获取炸药,有时还要付出血的代价。杨成云同志就是为此而壮烈牺牲的英雄。

 一九四三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以区委书记的身份与杨成云同志去接头,向他布置了搞炸药的任务。当时,杨成云同志受党的派遣,在黑铁山矿井做推车工。接受任务后,他毫不犹豫地向我表示:  “我一定觉成党交给的任务。”从此,他经常主动找工人谈心,逐渐地和工人中有爱国之心的青年交知心朋友。朋友联络朋友,为把炸药搞到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时,矿山的敌人对接触炸药的人控制很严。对药库的警戒也严。发放炸药的手续,一般是按电钻打好的眼数领取炸药,每个眼放四块炸药。如果出了哑炮还要报告技术员,把药取出来交回药库管理人员。日常,不仅放炮工人进出井口要全身搜查一遍,就是对在矿井千活的工人放工出矿也要搜身,炸药是无法随身带出矿山的。

 杨成云同志依靠工人兄弟的觉悟和智慧,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出了办法,先后多次成功地把炸药从戒备森严的矿山上搞了出来。

他们把敌人规定的每眼原来放四块炸药改为放三块。试验的结果,爆炸的响声无大差别,敌人单从声音上是不可能觉察的。这样,炮的响声与炮眼数相同,炮药消耗的账目就“清楚”了,也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对弄到手的炸药如何再搞到井外呢?他们想了个十分巧妙的办法。因为矿车向井外运矿石时,敌人不搜查矿车车斗而只严格搜查开车人。于是等到自己人开车时,就做好记号,。把炸药放在车斗的底部,再把矿石装满,运出矿井。到了井外,再选择妥当的地方,把炸药埋藏在矿砂中。尔后,按事先约好的时间,里边的人把炸药悄悄运到矿山的铁丝网边(铁丝网是电网,是矿山内外的隔墙),用木棍把炸药慢慢推到网外边,接应的同志再把炸药送到接头地点,出游击队设法往根据地运送。杨成云和工人兄弟们的高度警惕和惊人的才智,使人非常敬佩。为了鼓励工人同志们的革命行动,我们把部队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资金作为收购炸药的费用奖给了他们。

天长日久,这事到底被敌人发觉了。一九四四年七月的一天拂晓,当杨成云同志由铁丝网边,再次带着矿LU里送出来的炸药袋,走在张家庄东南铁山尾的山坡时,被事先埋伏在山坡沟洼处的敌人捉住,用绳子把他五花大绑起来,押回矿山。当走到铁山高岗上时,路边正有一个露天矿井的通气口,这还是德国人开矿时搞的,已废弃不用,经多年雨水冲刷,井口周围塌陷,已成了直径几十米的朝天洞口。杨成云同志心想决不能让敌人带回去活活折磨死,就是死,也要赚上一个。于是他决定跳井,并把押他的敌人拖下井去,与敌人同归于尽。说时迟,那时快,他拼命拉着那个把绳子缠在手里的汉奸向井口冲去。那个汉奸吓得一面拼命向后拉,一面死命嚎叫,当被拉到井口时松了绳子。杨成云同志却坠下井口,壮烈牺牲。为表彰烈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渤海区党委发出“向优秀共产党员杨成云同志学习”的号召。

(未校对待补充)

浏览:57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