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长山九区抗敌后援会
“七·七”事变这年,我十七岁,正在青岛四方铁路中学读书。七月十日回到家乡(长山九区大寨村),度过这个很不安宁的暑假。在农村看不到什么报纸,消息非常闭塞,假期生活并不愉快,而是沉闷。心里老是惦记着平津前线的战争,也没有心思在家里;看书、复习功课和参加农业劳动。出于爱国热忱,关8心国家大事,常到本村小学里去,与教员杨福堂谈些战争与教育问题。约在八月末的一天,正是卫固镇大集,杨先生约我同去卫固大寺高级小学参加一个集会活动,约有五、六十人。从年龄和服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是各村的小学教员,部分是在城市里读书、因战争辍学回乡的青年学生,少数为其他各界的爱国人士。会议开始,先是由高小校长邢丕武宣布这次集会为区抗敌后援会的活动,讲说了一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刀的抗战道理。继之,孙焕文(孙铁民)讲述了抗战形势与青年学生的任务。当听过之后,顿开茅塞,感到透点气了。集会最后要求各村小学教师和在乡青年学/,£-起通力合作,了1:办民众夜校,组织民众抗日。
(未校对待补充)
浏览:7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