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碧水映丹心。秀美的太滆流传着多少英雄故事。杨洪才,太滆人民抗日武装的主要领导人,他在太滆长达6年,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在敌强我弱的战争环境中,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善于设伏袭击敌人,创造多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杨洪才所领导的新四军独立二团,犹如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钢刀,使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侵华日军无一日安宁。今年3月2日是杨洪才诞辰一百周年,值此之际,我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市史志办共同编著了《太滆忠魂——杨洪才》一书。杨洪才和他当年所率的新四军战士们,壮怀天下,无畏无惧拯救民族危难于水火中,铸就了高昂民族精神的史诗。让我们随着杨洪才的精彩传奇,走进波澜壮阔的太滆军民抗日画卷……
优秀的红军游击战指挥员
杨洪才一生心连太滆人民,他在许多地方战斗和工作过,但他却选择把自己骨灰埋葬在太滆马山。而太滆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从浏阳河边走来的革命英雄。
1929年,17周岁的杨洪才,在家乡湖南省浏阳县桐木镇参加农民暴动,扛起红缨枪,成为苏维埃赤卫队员。从此,他一路拼杀,19年与刀枪棍棒为伍,直至上海解放。
18周岁时,杨洪才参加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很快成为优秀基层指挥员,先后担任汀瑞游击队中队长、大队长等职,参加中央根据地4次反围剿斗争,尔后坚持3年闽赣边游击战争。他读过3年私塾,算是文化人,加上他勇敢、肯动脑,善于总结实战经验,在敌强我弱环境中,他善于避敌锋芒、智取巧夺、设伏突袭,创造出一次次以少胜多的战例。
1935年,杨洪才所在的瑞金游击队200多人被敌包围。他们在树林掩护下分散转移,在群众中隐蔽,用杉树皮盖棚子避敌视线。最后只有他与20多名战士突出重围,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这次突围成功,让他积累了山地游击战经验。1936年初,游击队又遭敌人大军“清剿”,他们避敌锋芒,依托石岩、树林,从山顶转移到山腰,再跑到另一个山头。敌人放火烧山,他们便分散隐蔽进岩洞里,与敌周旋达三四个月,终于突出重围,转移到福建境内。
时机成熟时,杨洪才所率的游击队便寻找敌人薄弱点,采取伏击、智取和巧夺方式,给敌人重创,补充壮大自己。1937年6月,他们在汀瑞交界的大山中,智取青山铺,化装成敌部,利用敌据点换防时,成功“接防”,不费一弹,俘敌20多人,缴获枪30多支。8月,他们又选择大集市的第一天晚上行动,迅速攻占武阳区公所。接着又在山上设伏,居高临下袭击敌汽车,毙敌10多名,缴枪10余支。
抗战爆发后,杨洪才的红军汀瑞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二营,他任营长。从此告别闽赣边,经福建,到江西,再到安徽泾县,直插日伪敌后。随后在高淳、溧水、当涂、宣城等地打游击,与敌伪顽展开许多次战斗,在老百姓中留下威名。随着抗日形势的日益严峻,苏浙皖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根据地在召唤着这位年轻而优秀的游击战指挥员。
拉开武装开辟太滆地区的序幕
1940年9月20日,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特务营营长的杨洪才,受新四军第二支队派遣,率领第二支队四团二营五连,来到太滆地区,与半年前来太滆的党政干部一起,拉开了武装开辟太滆地区的序幕。
太滆地区是苏浙皖边区和苏南地区的战略要地,日军侵占上海、南京后就在这里设立了星罗棋布的敌伪军据点。这里湖河港汊纵横交错,军事行动相当困难。我新四军把太滆地区视为茅山根据地的依托和屏障。
杨洪才进入太滆后,将宜北李复的1个连及武南警卫连合在一起,建立1个营,杨洪才任营长。为了给猖狂的日军一点颜色,该营向日军主动发起进攻。1940年9月的一天,根据地下党情报,有一支日军从前黄到杨桥活动,估计敌人要从分庄庙过河来薛家塘。于是,杨洪才将五连布置在渡口两侧,组成交叉合击的火力网,四连担任警戒,监视杨桥据点里的敌伪动向。果然不出所料,待日军乘船渡河时,长短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杀伤10多个日军,渡船也被打坏,剩下的一半日军调转破船往回逃命,全部沉没在河里,葬身鱼腹。待杨桥据点敌人闻讯赶来时,战斗已经结束,抗日游击队不知去向。薛家塘战斗是杨洪才率新四军主力进入太滆地区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大大地鼓舞了敌后人民的抗日胜利信心。
英勇奇兵“独立二团”
1940年10月,陈毅司令员下达命令,将“锡宜武人民抗日义勇军”编为新四军独立二团,任命程维新为团长,李复为政治委员,杨洪才为参谋长,张之宜为政治处主任。自此,太滆地区有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新四军独立二团,担负着保卫和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的神圣职责。它和太滆根据地的存在,对敌占区的心腹地带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独立二团参谋长杨洪才率领部队不断出击,连连得胜。1940年10月3日,他带领部队分3路进击盘踞在北新桥仓库的日军和伪军。经过3小时的激烈战斗,毙伤日军3名、伪军10余名,缴获步枪7支。接着,又在殷墅桥阻击日军,进行激烈战斗。
1940年12月和翌年2月,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廖海涛、司令员罗忠毅相继率部到太滆宜兴地区,开辟周边地区,从而打开连接东路的通道。独立二团紧密配合其军事行动,与日、伪、顽展开了十分尖锐、复杂的斗争。1941年春,漕桥一支投敌顽军王馥增、吴再生带着部队经常袭扰新四军驻地闸口地区。为了打击这支伪军,杨洪才率部进击,重创其1个连,粉碎了投敌顽军妄图消灭独立二团的阴谋诡计。
4月初,新四军决定掌握巩固和扩大武装部队,缩小伪化区,扩大巩固游击区。杨洪才立即行动起来。5月,杨洪才率领二营营长程铁瑛带1个连去锡南地区活动,由“太湖抗日游击队”配合行动,先后粉碎了伪军、日军和日伪联军的进攻,缴获了一些战利品,既振奋了锡南人民抗日情绪,也显示出独立二团作战能力的提高。12月,独立二团二营在通安桥缴获伪军1个排的步枪30支,苏西地区武装发展到70人。1942年3月,独立二团二营打掉了无锡华庄1个伪军据点,全歼伪军1个连。
独立二团深入敌后,终于打开了宜北、武南、苏西、锡南等地的抗日局面,独立二团的活动地域得以迅速扩大。
铁血团长击破“清乡计划”
1943年1月29日,杨洪才被任命为新四军独立二团团长。是年3月,日伪对太滆地区进行清乡,英勇的独立二团在尖锐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迅速成长。
1943年,太滆地区阴霾密布。日军增设据点,用竹篱笆筑成封锁线,设置检问所,检查来往行人,在农村不断进行扫荡,地方上加强伪化教育。这是日军加强侵略的重大步骤,“清乡”与“反清乡”,是敌我之间最严峻的生死搏斗。
中共太滆地委吸取外地经验教训,决定武南坚持反清乡斗争,宜兴坚持反蚕食方针,力争恢复苏西、锡南局面,扩大独立二团作战地区,彻底粉碎日伪的阴谋和伪化活动。
经周密部署,独立二团在兵力上作适当分散:参谋长王香雄率领1个排进入武南清乡区,同县警卫连合并行动;政治处主任林胜国率1个连在宜兴活动;团长杨洪才率大部分部队在宜兴、武南、锡南、苏西穿插活动。在敌人日益猖狂、步步进逼的恶劣条件下,杨洪才在清乡区内外和当地武装密切配合,依靠群众支持,不时抓住机会,出其不意打击下乡活动的日伪军,取得一次次胜利。李山伏击战便是一例。
1943年5月,杨洪才带领一个排在宜兴李山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李山,处于宜兴芳桥日军据点同和桥日军据点来往必经的乡村大道旁。驻芳桥日军经常到和桥日军据点领取军用物资,都是上午去,下午回。杨洪才按照日军这一活动规律,决定在李山伏击敌人。他亲率1个班携两挺机枪埋伏在村南竹园里,手榴弹组设在小土墩上,连长张玉泉带两个班隐蔽在村后牛棚附近地势低的地方。当敌人大摇大摆进入包围圈时,杨洪才一声令下,猛烈的枪弹在敌群中到处开花,连长带领部队直冲过去。日军小队长佐佐木和机枪手首先毙命,除1个日军俘虏逃掉外,全歼日军5人、伪军20多人。缴获机枪1挺、指挥刀1把、掷弹筒1个、步枪20多支。李山伏击战的胜利,打击了清乡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清乡区内外军民抗日精神为之一振。
1943年6月,杨洪才率部到达太湖马山嶂青。有一天,五六个日军带着20多个伪军,从无锡来到马山古竹村,强行砍伐群众的树木。正当敌人要把砍下的树木装上船用轮船运走的时刻,杨洪才率部采用两路合击战术,由林胜国率部从古竹村后登高向下打;杨洪才率部从古竹村前向河边冲过去。到达合击地点后,两个连同时开火,上下夹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纷纷倒进湖中。虎狼之师立即冲向敌方,活着的伪军只得弃船举手投降。缴获轻机枪2挺、掷弹筒2个、步枪20多支以及许多手榴弹和子弹。
马山一战,引起日伪军的注意,决定报复。1943年9月14日,日军调集1000多兵力和18艘炮艇,围剿马山新四军,妄图将其全部剿灭。
独立二团奋起反击,清剿与反清剿3天3夜,打死打伤日伪军70多人。独立二团损失惨重,10名连排干部牺牲9名,地委书记、电台台长等32人被俘。杨洪才、学兵队及后方机关人员在群众掩护下突出重围。独立二团在整个反清乡斗争中,进行大小战斗68次,攻克据点3座,毙伤日伪军550余人,缴获机枪12挺、短枪31支、步枪107支,弹药和军用物资1批,使敌人清乡计划以失败告终。
征南战北迎来抗战胜利
1945年,苏浙军区成立,江南抗日战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杨洪才担任第二军分区(太滆地区)副司令。杨洪才在太滆地区整整战斗了6年,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复杂的斗争。
1944年2月,杨洪才除任独立团团长外,新任苏南第二军分区副司令(无司令)。从此,他征南发展扩大苏浙皖边区,战北回师太滆巩固老区。
8月23日,独立二团和四十八团、四十六团一起,在宜兴、长兴、吴兴一带60多里战线上向日伪军发起全线进攻。独立二团进攻长兴车渚里,24日,击溃伪军70多人,攻下3个据点,毙伤伪军10余名。接着,与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激战至26日,相继攻克合溪等十几处日伪军据点,并一度攻至长兴县城边,为发展苏浙边境建立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打下了基础,这次独立二团受到了新四军首长的通令嘉奖。
1944年9月的一天,驻和桥日军10多人、伪军20多人下乡“扫荡”,妄图消灭住在塘北村的高塍区政府和区大队30多人。那天,杨洪才率独立二团团部的一部分人和一连、二连全体指战员正好来到塘北村。真是狭路相逢,杨洪才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二连向东北方向,截断敌人的退路;命一连的二三排向西南方向包抄过去,和前村的区大队接应;命一排为突击排,正面向敌人进攻。3挺机枪和团部警通排的枪榴弹,分散架在塘北村的草堆上和屋顶上,居高临下。经一阵厮杀,日伪军一个个倒在小河边、稻田里,30多个下乡“扫荡”的日伪军全部有来无回。
当年秋,独立二团回师太滆,在宜兴双墩港、武南丁舍区进击敌伪,打了几个胜仗,不断歼灭敌伪,反击前来进犯的国民党顽军,以两个连的兵力歼灭敌军一部。
1945年2月5日,苏浙军区成立,江南抗日战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杨洪才任第二军分区副司令(无司令),黄光裕任独立二团团长,参加天目山3次反顽战役,取得重大胜利。7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独立二团又回师太滆,积极配合主力收复失地,把沦陷区人民从日军的残酷统治下解放出来。
【来 源】宜兴日报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