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秋末,我从鲁南区党委党校学习结束,回到了新建立的第一地委组织部任组织干事。为了开展邹东地区的工作,地委把机关干部组成八个工作团,我任其中三个工作团的党总支书记,被派到宋成德带领的小山后工作团。这个区是原邹县第四区的三教乡,辖十八个自然村,1940年在反共分子李延龄(李延寿的三弟)的策动下,乡村领导集体叛变,反对我党我军。我军五团三营打了南三教湾之后,其他村的上层人物(前等齐、马家除外)和几股武装(八士庄的冯传栋、冯传惠兄弟,东卸甲河的宋玉田、申家沟的张广瑞、小河村的孔令铎兄弟等)都畏罪逃往孙徐。年底,地委决定在邹东建立五个分区党委,小山后地区为第五分区委,留我任区委书记。当时匪患严重,群众仅有的破棉袄也被抢走,加上饥荒,生活无着。基本群众受到外逃反共分子的威胁,发动不起来,开展工作十分困难。第二年春天,没有粮吃,只能以糠菜充饥,区中队饿散了,仅剩下两名队员,又在申家沟执行任务时牺牲在反共分子张广瑞的枪下!最后区中队只有“光杆司令”副队长马成吉和我这个兼政治指导员了。这时外逃的反共武装也在夜间潜回,一住几天,群众不敢举报。外部土匪对这个地区的进犯更加猖獗了。除金家庄、前等齐之外,小山后变成了名存实亡的解放区!
在此严重关头,区委决定发动和武装前等齐党支部,重建区中队,收复失地(提法欠妥——作者注)。我和马成吉同志经过一番工作后,决定由前等齐党支部书记陈学寅带领六名党员脱产为骨干,重建区中队,村党支部的工作由副书记马俊克同志负责。我们发动各村群众自卫防盗,区中队则采取行无定时、打无定方的办法,打击土匪,保护群众。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匪患绝迹,外逃的几股反共武装也不敢轻易来犯,各村的上层人物也陆续返乡,群众情绪安定,小山后才有了点解放区的样子。
浏览:7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