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正是春光明媚的大好季节,我去访问了战争年代的故乡——沂蒙山区,在这里又看到了“文化井”。
“文化井”的名字是乡亲们送的。一九四一年,日本人用“三光政策”连续摧残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生产受到破坏。共产党、八路军和民主政府与群众同甘共苦,一面同敌人作战,一面参加生产。一九四五年,政府决定不发给菜金,所吃蔬菜要靠生产自给。山东省文化协会的一批文化、文艺工作者,也参加了激烈的战斗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负责后勤领导工作的陶钝同志,在我们的驻地莒南县马棚官庄附近石门亭找到了一片土地。石门亭村是富裕中农占大多数的村子,他们愿意把村前一片洼地让给我们种菜,我们也给了他们相当的代价。这一片地约有三十多亩,但是天旱不下雨,没有水是不能种菜的,我们下决心在这里打井。
我们这些文化人,在联防大队长杨大爷帮助下,选好地方,就动手打井,开始很顺利,但挖到一丈二尺深就发现石头了。挖石头要用气力,换班勤,身强力壮的同志分班下井,女同志在井上拉滑车。我在学校是篮球运动员,身体好,非要下井挖石头不可。开始领导不批准,后来我急得哭了, “下井有什么了不起,我完全可以嘛!”终于批准我下井了,我高兴地和其他同志在井下挖起来。井下光线暗,空间小,动作不便,阴沉沉的非常冷,可是挖起石头来,却出了一身热汗,加上井上的同志又都争着换班,也不觉得累。记得第二天井下就有积水了,挖到一丈八尺深的时候,一镐头下去水像箭似的射上来了, “水!水!”井上井下的同志都兴奋地拥抱起来……
说真的,一提到“文化井”,当时那种兴奋喜悦的滋味,现在还在我心里回荡着。头戴竹编大帽子,脚踏胶靴子,满身满脸泥水的我们,笑逐颜开的面孔真像是朵朵盛开的花朵。这“文化井”显示了我们当年的青春活力,是多么值得留恋啊!
陶钝同志是这个工程的领导者。他那时大约四十岁左右,矮矮的身材,平易近人的风貌,像文协机关主持家务的“家长”,他曾写了一首打油诗表扬我,说我是“明湖女侠” (因我是济南人),从此,不少同志开玩笑叫我“明湖女侠”。一九八一年在北京饭店开会遇到陶钝同志,他又提起这事来,我向他索要当年他写的那首“打油诗”,可惜原诗他记不清了,又另外写了一首寄给我:“忆君年少时,豪爽似男儿;掘井敢沉底,掏沙不避泥;文化井传世,明湖女称奇;岁月飘然逝,苍苍鬓有丝。”诗是用毛笔正楷书写的,八十三岁的陶钝同志,笔画还是横平竖直,苍劲有力的。当时我看着书法,琢磨着诗句,越发激起我访问“文化井”的激情。
这次旧地重游,激动不已。我与山东省党史办公室的郭山文同志站在这“文化井”的井台上,看着井里的水,又看到井口被三块方石平掩着,有一边已经塌陷。显然井虽有水,却不被人使用了。
看着这井,不禁想到当年从石缝中吐出来又清又甜的水,那像甘露一样滋润心田的水,用它曾浇灌出长得又肥大又漂亮的黄瓜、芸豆、萝卜等蔬菜。这是多么珍贵的水,多么可爱的井呀!
抚今追昔,不胜慨叹。同志们建议县委把这“文化井”修葺一下,井前立个石碑,把“文化井”这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的产物留给后人,让这甜甜的水源源流下去!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