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八路军随营学校漫忆(文/沙洪)

逝水波光 发表于2018-11-28 11:30:36

1938年夏天,我从延安抗大区队长训练班毕业,分配去(抗大六大队)工作。同时分配去洛川的还有田一亩、钱一文、林宁三位同志。当时,由于前方(敌后)战争和工作发展的需要,原来留在抗大工作的红军干部不断调出,同时学校本身还在继续扩大,也需要干部,所以我们区队长训练班的同学作为长征干部的接力队,都被派下去接替他们的部分工作。对此,我们都有一种使命感和光荣感。为了表达要接好这个接力棒,并纪念自己革命征程上的新起点,我们四个人都改了名字。我原名王敦和,改名为沙虹(沙洪),同行的三人也都改用新名:林宁,是取斯大林、列宁的后~个字。田一亩来自山西农村,钱一文原是上海的店员学徒。他们之中有的战死,有的病故,只有我幸存下来了。

    我们四人一起从延安步行到洛川随校的,因此,受到校领导的重视。韦国清校长亲自接见了我们。他很亲切地点着我们的名字,表示高兴并给予勉励。但他的话并不多。他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谦和可敬,对青年人满怀热诚和期望。

    很快,我们都被分配到学员连队当区队长(排长)。我这个队的队长是黄径琛,副队长是贾得胜(兼第一区队长),我是第三区队长,指导员记不准确了。他们都是长征干部。在工作中,我一方面注意向他们学习,一方面把在区队长训练班学得的东西运用起来,工作生活较快地适应了。那一阵子处于相对和平环境。连队的学习生活紧张有序,但是有点单调。我差不多每天都挤时间写点小诗来抒发情感,有时候还在队前向学员朗诵一番。这也是我在延安学来的。1938年上半年,延安盛行朗诵诗,有些诗还写在城墙上。当时的延安可以说是诗城。柯仲平是首开这种诗风的代表性诗人。这给我很深的影响,使我不能自制地学着写朗诵诗和墙头诗。到这一年冬天,随校奉命东进太行山创办抗大一分校。在东进太行山的行军路上,我每天宿营后都要写诗,翌晨连队出发前在队前面朗诵。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一到晋东南目的地,赵宏弼同志(随校政治处宣传干事)便到连队调我到刚成立的抗大一分校政治部宣传科工作。当时的宣传科是由安征夫同志领导的。在晋东南和山东沂蒙地区工作时,我自觉地把诗歌作为战斗的武器。因此,那一阵子,我写了不少朗诵诗、墙头诗、传单诗和歌词,至今流传下来的有随校政治处王承骏(作曲家久鸣)谱曲的《今年要报去年仇》、《跟着共产党走》等。记得,我们队的学员章欣潮曾抄录了我的一些诗作,建国后他在中国新闻社工作,常去港澳。可惜他早已病逝了,因此,他抄的那些诗作也无踪可查了。

    我们十一队的学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也有来自海外的华侨青年。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最小的十五六岁,如后来成为我军上将的杨德中,他当时的年龄就很小。年龄最大的也只30岁出头,如上面提到的章欣潮。这“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都是为了抗日救亡,为了追求真理而投奔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随营学校来的。所以,在随营学校这个新天地里,学员之间,干部和学员之间,思想很容易交流,大家志同道合,亲如一家,除了上课、出操、演习、集会以外,业余生活中的官兵都打成一片。这种新的人际关系同在旧社会、旧学校、旧家庭中的情况迥然不同。记不清是哪位同学曾对我说:

“生活学习在这样的新环境关系中,就像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一样,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呼吸自由。”这话表达了许多同学共有的感受。

    我们十一队,到晋东南就编入了抗大一分校的序列。但这短暂的随校生活都是令人难忘的,我们队的学员可以说个个都是好样的。据我在中央宣传部和组织部工作时所了解和接触过的洛川随校同学,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原中央轻工业部副部长曹鲁(原名曹辰力)、资深的老大使郑为之(原名郑为,曾任驻阿根廷、欧共体大使)。今天,这两位均已病逝。但他们生前的业绩,在轻工、外交部门至今有口皆碑。现健在北京的还有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吴象(原名吴大智)等。这些同志为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同他们整个的成长过程是分不开的。他们在洛川随校的短暂学习虽然只是人生整个过程的一个起点,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个起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永远珍惜和记住这个起点。

浏览:1407次

上一篇:沙洪同志传略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大岽军
    大岽军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