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坤同志,1921年出生在泗水县苇家窝的一个贫苦家庭。生活的艰难,使他从小就对旧社会产生憎恨,并立志要推翻旧社会。二十六岁那年,他告别家人,离开故土,毅然决然地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了华东野战军三纵队常备担架团,在五营三连任班长,主要担任火线抢救伤员任务。
1947年,解放战争已全面展开,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异常疯狂,战争十分残酷。我那时任连副指导队,一直和吴继坤同志并肩战斗。每次战斗,吴继坤同志都带领全班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把伤员及时从火线上救出。只要战斗未止,他总是在火线穿梭,不让一个伤员滞留。火线抢救伤员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炮火打中,而吴继坤同志从来没顾虑过这些。在河南土三集,我军三纵为牵制敌人以保障刘、邓大军顺利挺进大别山,与国民党新五军发生了大规模战斗。吴继坤同志在这次战斗中表现非常出色,战斗胜利后被上级嘉奖,荣立了三等功。
1947年l2月,根据战争需要,我担架连随团从河南转战山东,与泗水二区武工队合并,改为区中队,在泗南开展游击战争,吴继坤同志当时任排长。
1948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一年,尤其是淮海战役的胜利,加速了蒋家王朝的崩溃。1949年2月,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为了充实南下干部队伍,组织决定我与吴继坤调离军队,随军南下,赴新解放区工作。1949年5月10日,南下干部队伍抵达杭州,我与吴继坤被分配到杭县(今杭州市西湖区)接管国民党县、区、乡政权,吴继坤同志任区委组织委员。我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对新区的政策,收缴枪支弹药,肃敌剿匪,筹借军粮等。
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时期一直是“模范”省区,反动势力根深蒂固,我解放军虽已接管地方政府,但潜伏下来的余孽仍非常猖獗,一个几万人的区,就有数百名国民党残余匪徒在暗处捣乱,恐吓群众。那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肃敌剿匪,保卫新生政权。我们整天枪不离身,以应付突发事件。白天围歼匪徒,晚上访贫问苦,争取群众,消除群众对匪徒的恐惧。国民党匪徒为此对我南下干部恨之入骨,常常采取残酷的报复手段,多次利用夜间搞暗杀,新政府所在地,经常听到偷袭的枪声。我们与敌人针锋相对,及时、严厉、大张旗鼓地对匪徒进行了镇压。在我们的打击下,匪徒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1949年7月10日,吴继坤同志在执行剿匪任务的途中,突然遭到一股匪徒的袭击。面对十几倍的敌人,吴继坤同志毫无惧色,奋力还击,表现了革命者的英雄气概。穷凶极恶的匪徒将吴继坤同志团团围住,为发泄其对人民群众和南下干部的仇恨,进攻异常猛烈,吴继坤同志沉着应战,一次又一次挫败匪徒的攻势。战斗持续了3个多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吴继坤同志壮烈牺牲。那一天离新中国的诞生仅差八十天!
转眼四十二年过去了,作为幸存者,每当想起吴继坤同志牺牲的那一幕,不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他一生追求革命,矢志不移,始终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优秀品质,他坚持真理,爱憎分明,胸襟坦荡,生活俭朴,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赞誉。时至今日,西湖区的群众每年清明节仍到他墓前祭奠英灵,乡里百姓忘不了南下干部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吴继坤同志为了解放事业过早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他的战友,没有比这更悲痛的了,特别是他牺牲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夜,更增加了我们对他的惋惜。能够幸存下来继续他的未竟事业,并看到他为之献身的事业终于实现了的时候,我又是无限的欣慰。缅怀先烈,思绪万千,赋诗一首,以寄哀思:
峥嵘岁月尽风流,
杀敌报国志已酬。
唯君丹心人间照,
赢得苏堤放歌喉。
浏览:1527次